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4034858发布日期:2023-05-05 13:0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森林消防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清理火场,是指明火熄灭后,采用风吹、水浇、土埋、搬移、挖沟等手段,使火场边缘残留的余火彻底熄灭或将余火火源与可燃物隔离,防止复燃的灭火战斗行动;是扑灭森林火灾的重要工序。清理火场时,沿火场边缘由外向内逐段清理,靠近火场内侧的立杆应伐倒用水浇灭或移至安全区域;在腐殖质层深厚的地方应开挖隔离沟阻截地下火蔓延;火场边缘50米以内的余火应彻底清除。

2、森林火多发生在春秋之际,森林中可燃物众多,火场情况较为复杂。扑灭森林后之后,需及时快速处理森林火。如果火场未及时处理干净,可能会导致复燃,存在安全隐患。

3、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出现火情,消防人员只能全力以赴扑灭火灾,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复燃,甚至会发生消防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目前急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现场模拟火灾训练消防人员技战术的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以训练消防员迅速、彻底清理火场余火的能力,防止火场复燃,消除安全隐患。

2、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制烟装置、烟雾管道、枯立木、倒木和模拟树桩;

3、所述烟雾管道一端与制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模拟树桩连接,并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烟雾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烟雾开关阀和风机;所述制烟装置,烟雾开关阀,风机和主控制器电连接;

4、所述倒木,枯立木,模拟树桩间隔设置。

5、进一步,所述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道与烟雾支道;所述烟雾支道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道和第二次级烟雾支道;

6、所述烟雾主道与制烟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雾干道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与所述模拟树桩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与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上分别安装有烟雾开关阀;所述第一次级烟雾支道上还安装有风机。

7、进一步,所述倒木包括第一倒木与第二倒木;所述第一倒木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倒木安装在倒木支架上,且为斜向上设置。

8、进一步,还包括注水槽和水位感应器;

9、所述模拟树桩设置在所述注水槽内;所述水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注水槽内侧壁上;所述第二次级烟雾支道一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注水槽底端,并与所述模拟树桩连接。

10、进一步,还包括活动夹具;所述活动夹具中部设置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卡槽,用于安装所述枯立木,并使枯立木保持竖直。

11、进一步,所述枯立木的数量为4,且为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枯立木的直径为100mm—200mm,长度为3m—5m。

12、进一步,所述第一倒木的数量为2;所述第一倒木的直径为350mm—450mm,长度为4m—6m。

13、进一步,所述第二倒木的数量为2;所述第二倒木的直径为350mm—450mm,长度为4m—6m。

14、进一步,还包括音响、红外感应装置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红外感应装置和摄像头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15、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安装枯立木、倒木和模拟树桩的训练场地;所述训练场地包括采用三合土进行铺设的第一训练场地、采用细沙进行铺设的第二训练场地,以及用于将第一训练场地与第二训练场隔开的道牙。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模拟树桩、枯立木和倒木,模拟森林火灾扑灭后火场上剩余主要燃烧物的状态。通过主控制器控制制烟装置制烟,再通过烟雾管道将烟雾输送至模拟树桩,模拟树桩火,参训人员采取向树桩注水处理余火和烟点。火场中的枯立木和倒木,不能移动的采用用水处理烟点,或利用油锯将燃烧树端切割掉,避免复燃;能移动的站杆、倒木,用水处理烟点后,移动至无可燃物区域。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制烟装置(52)、烟雾管道、枯立木(41)、倒木和模拟树桩(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管道包括烟雾主道(551)与烟雾支道(552);所述烟雾支道(552)包括第一次级烟雾支道(5521)和第二次级烟雾支道(55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木包括第一倒木(61)与第二倒木(62);所述第一倒木(61)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倒木(62)安装在倒木支架(63)上,且为斜向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槽(53)和水位感应器(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夹具(42);所述活动夹具(42)中部设置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卡槽,用于安装所述枯立木(41),并使枯立木(41)保持竖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枯立木(41)的数量为4,且为横向间隔设置;所述枯立木(41)的直径为100mm—200mm,长度为3m—5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木(61)的数量为2;所述第一倒木(61)的直径为350mm—450mm,长度为4m—6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木(62)的数量为2;所述第二倒木(62)的直径为350mm—450mm,长度为4m—6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响(73)、红外感应装置(71)和摄像头(72);所述摄像头(72)、红外感应装置(71)和摄像头(72)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枯立木(41)、倒木和模拟树桩(51)的训练场地;所述训练场地包括采用三合土进行铺设的第一训练区(1)、采用细沙进行铺设的第二训练区(2),以及用于将第一训练区(1)与第二训练区(2)隔开的道牙(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理火场森林灭火技战术训练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制烟装置、烟雾管道、枯立木、倒木和模拟树桩;所述烟雾管道一端与制烟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模拟树桩连接,并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烟雾管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烟雾流动的烟雾开关阀和风机;所述制烟装置,烟雾开关阀,风机和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倒木,枯立木,模拟树桩间隔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模拟清理火场阶段主要燃烧物的状态,用以训练消防员迅速、彻底清理火场余火的能力,避免火场复燃,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司颖,曲彬德,孙文斌,刘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