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4537471发布日期:2023-06-27 13: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结构力学实验,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杆系结构是由若干杆件组成的,在杆系结构中,数根杆件的汇交联结处称为结点,杆系结构被广泛用于结构力学的实验当中,以便研究它们在各种因素(如载荷、支座沉降、温度变化等)影响下的内力分布、变形和稳定性,目前,体系中的杆件连接时需要用到多种类型的节点连接件,由于节点连接件类型多,当搭设更高的结构体时,会使节点连接件要用到的数量增加,这会影响杆系结构的组装效率,另外,结构体是由杆件构成的,想往其表面增加配重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上端设置有十字衔接板,所述十字衔接板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十字衔接板的侧面设置有标准杆,所述标准杆的侧面设置有勾板,所述勾板的下端固装有磁铁石,所述标准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条,所述十字衔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3、为了移动勾板的位置,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勾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4、为了在搭板上放置物体,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标准杆之间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5、为了移动底座的位置,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握杆。

6、为了提高底座安装后的牢固性,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在底座的下端,所述橡胶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块。

7、为了将橡胶垫安装在底座上,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橡胶垫的表面开设有凹槽。

8、为了储存十字衔接板,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储存盒,所述储存盒设置在底座的侧面,所述储存盒的侧表面开设有扣槽。

9、为了调节储存盒的位置,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储存盒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导轨。

10、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先将底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移动底杆,将底杆插入套筒内,移动十字衔接板,在十字衔接板移动时,通孔随着十字衔接板移动,利用通孔,使十字衔接板与底杆对齐,并往两者之间拧上螺栓螺母,此时的两者被固定在一起,然后往十字衔接板之间穿设横杆,接着往另一个底座上做相同操作,当十字衔接板与横杆连接后,再移动标准杆,将标准杆移动到两组十字衔接板之间,并用螺栓螺母固定标准杆和十字衔接板,此时结构体的底部结构组合完成,人们后续可根据需求继续往上搭设杆件,接着使用拉环移动勾板,将勾板挂在标准杆上,使磁铁石吸附于金属条表面,以安装勾板,并根据需要利用勾板来增加结构体上的重量即可;

12、步骤二:凹槽来移动橡胶垫,使插块随着橡胶垫移动,当插块与插槽对齐后,即可将插块插入插槽内,以使橡胶垫安装在底座上;

13、步骤三:使用扣槽向外移动储存盒,使储存盒沿着导轨移动,当储存盒抽出后,可以利用储存盒来存放十字衔接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5、1、本发明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底座、装配孔、套筒、底杆、十字衔接板、横杆、标准杆、勾板、磁铁石、金属条和通孔,将节点连接件替换成十字衔接板,并利用十字衔接板上的通孔,使底杆、横杆和标准杆可与十字衔接板随意对齐,对齐后可往两者之间拧上螺栓螺母进行固定,以减少节点连接件的使用类型,当搭设更高的结构体时,可提高各种杆件之间的组合效率,另外,利用标准杆上的金属条,可使带有磁铁石的勾板安装到任意一个标准杆上,勾板则用来增加配重,使标准杆的任意位置都能方便的增加重量,以便人们更好的去观察结构体受力情况。

16、2、本发明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利用插块和插槽,可以将橡胶垫安装在底座上,当底座通过装配孔固定在某处时,可使底座通过橡胶垫更加贴合物体的表面,使底座安装得更加牢固,而使用凹槽,则方便人们取放底座上的橡胶垫。

17、3、本发明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收纳机构,此时利用导槽和导轨,可调节底座内储存盒的位置,从而将底座内的储存盒取出,而使用储存盒,可用来储存十字衔接板,使人们在携带杆系结构时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装配孔(2),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上端设置有底杆(4),所述底杆(4)的上端设置有十字衔接板(5),所述十字衔接板(5)之间设置有横杆(6),所述十字衔接板(5)的侧面设置有标准杆(7),所述标准杆(7)的侧面设置有勾板(8),所述勾板(8)的下端固装有磁铁石(9),所述标准杆(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条(10),所述十字衔接板(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杆(7)之间设置有搭板(13),所述搭板(13)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握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设置在底座(1)的下端,所述橡胶垫(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插槽(17),所述橡胶垫(1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储存盒(19),所述储存盒(19)设置在底座(1)的侧面,所述储存盒(19)的侧表面开设有扣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盒(19)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20),所述底座(1)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导轨(21)。

9.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力学杆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结构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上端设置有十字衔接板,所述十字衔接板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十字衔接板的侧面设置有标准杆,利用十字衔接板上的通孔,使底杆、横杆和标准杆可与十字衔接板随意对齐,对齐后可往两者之间拧上螺栓螺母进行固定,以减少节点连接件的使用类型,当搭设更高的结构体时,可提高各种杆件之间的组合效率,另外,利用标准杆上的金属条,可使带有磁铁石的勾板安装到任意一个标准杆上,勾板则用来增加配重,使标准杆的任意位置都能方便的增加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袁展伍,王笑纷,梁康养,边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