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0148发布日期:2023-08-02 05:4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更新,显示面板正逐渐朝着轻薄化、高屏占比、超窄边框化发展。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域及位于显示区域周侧的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用于排布信号线。随着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越来越窄,导致位于非显示区域内的信号线的线宽也越来越小,导致信号线的压降增加。

2、因此,如何降低信号线的压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降低信号线的压降。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显示区;第二电源总线,位于非显示区,且与第一电源总线电连接;第三电源总线,位于非显示区;显示区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和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第一电源总线与发光元件连接;第三电源总线与像素电路连接。

3、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发明人突破常规思维,不再将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源总线均设置在非显示区,而是将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源总线分成了并联的第一电源总线和第二电源总线,第一电源总线设置在显示区,第二电源总线设置在非显示区,如此一来,既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又有利于降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源总线的整体阻抗,从而降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源总线的压降(ir drop),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且有利于降低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示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还包括第三子信号线,所述第三子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位于不同膜层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位于同一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至少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数据线位于同一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间隔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电源总线。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呈网格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弧形边缘,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弧形边缘相邻的拐角区,所述拐角区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所述第二电源总线,所述第二电源总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总线包括位于不同膜层且相互连接的多个子总线,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和至少一层所述子总线位于相同膜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所述第二电源总线包括在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上依次层叠且相互连接的多个子总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衬底距离最远的一个所述子总线通过第一接触孔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与所述衬底距离最远的一层所述子总线为第一子总线,所述第一子总线和所述第一电极位于同一膜层,且所述第一子总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子总线之外的其它所述子总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和所述弧形边缘的交叉点为切点,所述连接线与过所述切点的切线垂直。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总线包括第一段、弧形段和第二段,所述弧形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弧形段与所述弧形边缘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有机层,所述第二电源总线包括位于不同膜层且相互连接的多个子总线,位于所述有机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子总线包括镂空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第二接触孔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孔位于所述显示区。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显示区;第二电源总线,位于非显示区,且与第一电源总线电连接;第三电源总线,位于非显示区;显示区还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和与像素电路电连接的发光元件;第一电源总线与发光元件连接;第三电源总线与像素电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降低信号线的压降。

技术研发人员:顾家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