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6113发布日期:2024-03-05 15:3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相较于传统的发光组件,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具有体积小、高亮度、发热量低,以及省电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照明及光源的主流。然而,当将发光二极管应用于显示光源时,也因为其尺寸的微型化及应用时所需的巨额数量,不仅转移过程耗时也容易造成转移对位的公差问题,使得巨量转移成为目前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于商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瓶颈。此外,于发光二极管巨量转移过程,用于转移承载的电路板也容易因为转移过程中承受的应力不均,而有变形或翘曲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因巨量转移导致的公差并可减低系统功耗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2、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包含系统板及组设于该系统板上的多个子载板。

3、该系统板具有驱动电源电路单元、第一栅极电路单元及第二栅极电路单元。

4、该每一个子载板具有基板、多个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多个分别对应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开关,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共同配合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导通。

5、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还分别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及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以提供驱动电流及接收时序信号,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还与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用以接收时序信号。

6、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系统板还具有板体,及接地线路,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及该接地线路设置于该板体。

7、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源极与漏极分别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及相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电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

8、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每一个子载板具有多个分别对应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开关,该每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源极与相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漏极与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及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9、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每一个子载板具有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源极,且该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漏极与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10、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于该系统板上成行列间隔排列,该系统板的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具有多条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沿与该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线,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及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各自具有多条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同一条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的栅极及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栅极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电连接,同一条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晶体管开关与相应的电源线电连接。

11、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同一条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关彼此电连接且与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12、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每一个子载板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是以共阴极或共阳极方式彼此电连接。

13、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还具有一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的驱动ic,且该驱动ic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而为共阴极或是共阳极驱动,以控制提供驱动电流至所述电源线。

14、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系统板还包含分别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及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的时序控制单元。

15、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子载板的基板选自玻璃基板、硅基板,或电路板,且该板体选自电路板、硅基板,或玻璃基板。

16、优选地,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中,该子载板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已封装的晶粒。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多个各自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子载板以组装方式组设于系统板,可减少现有因为需要大量转移发光二极管的公差问题及巨量转移过程附加电路板(系统板)的变形问题,此外,利用两个晶体管作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导通控制,可将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均视为独立,而可减少每次扫描的发光二极管负载数量,而可大幅减少功耗并提升led屏幕的显示画面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板还具有板体,及接地线路,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及该接地线路设置于该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源极与漏极分别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及相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电连接,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每一个子载板具有多个分别对应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二晶体管开关,该每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源极与相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漏极与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及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每一个子载板具有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源极,且该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漏极与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于该系统板上成行列间隔排列,该系统板的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具有多条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沿与该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线,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及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各自具有多条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同一条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的栅极及该至少一第二晶体管开关的栅极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电连接,同一条沿该第一方向排列并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第一晶体管开关与相应的电源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条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关彼此电连接且与该接地线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每一个子载板的所述发光二极管是以共阴极或共阳极方式彼此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还具有一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的驱动ic,且该驱动ic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而为共阴极或是共阳极驱动,以控制提供驱动电流至所述电源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板还包含分别与该驱动电源电路单元、该第一栅极电路单元及该第二栅极电路单元电连接的时序控制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子载板的基板选自玻璃基板、硅基板,或电路板,且该板体选自电路板、硅基板,或玻璃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子载板上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已封装的晶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包含系统板,及多个子载板。所述子载板设置于该系统板,每一个子载板具有基板、多个设置于该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多个分别对应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开关,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开关共同配合以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导通。利用多个子载板以组装方式组设于系统板,可减少现有巨量转移发光二极管的公差问题及巨量转移过程附加电路板(系统板)的变形问题,此外,利用两个晶体管作为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导通控制,还可减少每次扫描的发光二极管负载数量,而可大幅减少功耗并提升LED屏幕的显示画面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昌,林益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