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42282发布日期:2023-09-23 19:1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目前柔性oled产品中,尤其是车载产品,需要考虑极其严格的信赖性(ra)能力。在相关技术产品中,栅极驱动电路可能在长期的信赖性测试后出现薄膜晶体管(tft)特性的偏移。当显示面板再次进行上下电的时候,容易出现栅极驱动电路残余电荷的影响,进而导致行扫描信号输出异常。当栅极驱动电路异常的时候,像素电路可能出现漏电,导致数据电压进入各电源端,出现抽流,电源管理芯片出现故障,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写入与补偿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其中,

2、复位单元,电连接至驱动单元、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一电压端、以及复位控制端,配置为基于复位控制端的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复位,

3、写入与补偿单元,电连接至驱动单元、扫描信号端、第一通路控制端、数据信号端、以及发光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扫描信号端和第一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将数据信号端接入的数据信号写入第一节点,并通过写入的数据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阈值补偿;

4、驱动单元,还电连接至发光控制单元以及第一电源信号端,配置为在得到阈值补偿后产生驱动电流,

5、发光控制单元,还电连接至发光单元、发光控制端、以及第二电压端,配置为基于发光控制端的信号向发光单元传输驱动电流。

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写入与补偿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其中,

7、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数据信号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第一通路控制端;

8、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信号端;以及

9、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扫描信号端。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四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

11、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

12、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五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通断单元,设置在第五节点与发光控制单元的通路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通路控制端,配置为基于第二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切换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通断。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断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五晶体管,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其中,

15、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五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第二通路控制端;

16、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发光单元的阳极,控制极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以及

17、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压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

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断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六晶体管,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其中,

19、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四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控制极电连接至第二通路控制端;

20、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至发光单元的阳极,控制极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以及

21、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压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发光控制端。

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复位单元包括: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其中,

23、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一电源信号端,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二节点,控制极电连接至复位控制端;以及

24、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至第三节点,第二极电连接至第二电压端,控制极电连接至复位控制端。

2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像素电路。

26、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上文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

27、在第1帧到第n帧,写入与补偿单元基于第一通路控制端的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端与驱动单元之间断路,发光单元不开启;

28、在第n帧后的各帧中,

29、复位阶段,复位单元基于复位控制端的信号对驱动模块进行复位;

30、在数据写入与补偿阶段,写入与补偿单元基于第一通路控制端和扫描信号端的信号,通过写入的数据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阈值补偿;

31、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单元基于发光控制端的信号将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单元,以驱动发光单元发光,

32、其中,n为正整数,n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数据信号端具有画面数据接入的帧加上3帧。

3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电路还包括通断单元,配置为基于第二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切换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通断,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34、在第一帧到第n帧中,每一帧的发光阶段,基于第二通断控制端的信号,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之间断路,发光单元不发光;在第n帧后的发光阶段,基于第二通断控制端的信号,驱动单元与发光单元之间导通,发光单元发光。

3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36、本申请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通过提供包括第一通路控制端的写入与补偿单元,该写入与补偿单元基于扫描信号端和第一通路控制端的共同控制将数据信号端接入的数据信号写入第一节点,并通过写入的数据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阈值补偿,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通路控制端直接控制数据信号端与像素电路中其他电压端之间的通路,从而能够在模组刚上电时停止写入数据信号,避免行扫描信号端漏电导致电路抽流,提高显示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单元、写入与补偿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与补偿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四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五节点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通路上,并电连接至第二通路控制端,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切换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单元进一步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其中,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

9.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通断单元,配置为基于第二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切换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通断,所述驱动方法进一步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包括:复位单元,配置为基于复位控制端的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复位;写入与补偿单元,电连接至驱动单元、扫描信号端、第一通路控制端、数据信号端、以及发光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扫描信号端和第一通路控制端的信号将数据信号端接入的数据信号写入驱动单元,并通过写入的数据信号对驱动单元进行阈值补偿;驱动单元,配置为在得到阈值补偿后产生驱动电流;发光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发光控制端的信号向发光单元传输驱动电流。本申请实施例的像素电路能够通过第一通路控制端单独控制数据信号端到各电压端之间的通断,避免行扫描端的信号不稳时由于高电压差导致的抽流。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财,李裕民,崔志宏,赖俊,唐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