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2973发布日期:2023-09-08 08:5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纸的发展,现有电子纸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电子纸的设计成本,提高电子纸的制备效率,会采用4mask(掩膜板)制备工艺替代原有的5mask制备工艺。在电子纸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检查面内不良,会在大板切割前对显示面板进行点灯测试,具体会通过使像素电极层的走线通过过孔转换至源漏极层,从而将信号输入至显示面板内,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在电子纸的制备过程中,发现5mask制备工艺的尺寸偏差是2.0,4mask制备工艺的尺寸偏差为4.2,在5mask制备工艺中,由于尺寸偏差较小,可以直接在源漏极层上打孔将像素电极层的走线通过过孔连接至源漏极层的走线,但在4mask制备工艺中,由于尺寸偏差较差,直接在源漏极层上打孔容易导致相邻走线之间短路,且由于4mask制备工艺的尺寸偏差较大,相邻走线之间的间距会较小,进一步增加了相邻走线之间短路的可能性。而通过减小走线的线宽以增大走线的线距方式会导致走线断线的问题。

2、所以,现有显示器件存在无法兼顾走线的线宽和避免相邻走线之间短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显示器件存在无法兼顾走线的线宽和避免相邻走线之间短路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和测试区,所述测试区设置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3、衬底;

4、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

5、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数据线;

6、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测试电极和输入电极;

7、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重复单元、转接端子和测试线,所述转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位于不同膜层,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绑定区,所述测试线设置于所述测试区,所述测试电极与所述测试线电连接,所述重复单元设置于所述测试区,所述重复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开关器件,所述重复单元内的各所述开关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间距,所述开关器件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测试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输入电极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转接端子,在所述绑定区,所述数据线的各个部分的宽度相等。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遮光层;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转接层,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转接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的宽度,所述转接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入电极的宽度,所述输入电极穿过过孔连接所述转接端子和所述数据线。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在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转接端子的连接处的深度,大于所述过孔在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的连接处的深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孔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输入电极穿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输入电极穿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所述转接端子。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所述重复单元与多条数据线连接,相邻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不重合,且间隔设置的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重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重复单元内,三个所述开关器件连接的三条数据线中,各所述数据线连接的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不重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测试线,所述测试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垂直设置,各所述测试线的第一部分分别与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奇数列的所述测试线的第二部分相互连接,偶数列的所述测试线的第二部分相互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16、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17、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和测试区,测试区设置于绑定区远离显示区的一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像素电极层,第一金属层设置于衬底一侧,第二金属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金属层包括数据线,像素电极层设置于第二金属层远离第一金属层的一侧,像素电极层包括测试电极和输入电极,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重复单元、转接端子和测试线,转接端子与数据线位于不同膜层,转接端子设置于绑定区,测试线设置于测试区,测试电极与测试线电连接,重复单元设置于测试区,重复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开关器件,重复单元内的各开关器件在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间距,开关器件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测试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数据线连接,输入电极连接数据线和转接端子,在绑定区,数据线的各个部分的宽度相等。本申请通过使重复单元包括三个开关器件,重复单元内各开关器件在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间距,则可以使重复单元占用的空间减小,增大相邻测试线之间的间距,避免相邻测试线短路,同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使输入电极连接数据线和转接端子,则可以通过转接端子转接的方式连接数据线和输入电极,相应的可以减小输入电极连接处的数据线的宽度,使数据线的各个部分的宽度相等,从而避免相邻数据线之间短路,实现了兼顾走线的线宽和避免相邻走线之间短路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和测试区,所述测试区设置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遮光层;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转接层,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转接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的宽度,所述转接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输入电极的宽度,所述输入电极穿过过孔连接所述转接端子和所述数据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在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转接端子的连接处的深度,大于所述过孔在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数据线的连接处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输入电极穿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输入电极穿过所述第二过孔连接所述转接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所述重复单元与多条数据线连接,相邻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不重合,且间隔设置的所述数据线连接的所述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复单元内,三个所述开关器件连接的三条数据线中,各所述数据线连接的输入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不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测试线,所述测试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垂直设置,各所述测试线的第一部分分别与各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奇数列的所述测试线的第二部分相互连接,偶数列的所述测试线的第二部分相互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使重复单元包括三个开关器件,重复单元内各开关器件在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投影存在间距,则可以使重复单元占用的空间减小,增大相邻测试线之间的间距,避免相邻测试线短路,同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使输入电极连接数据线和转接端子,则可以通过转接端子转接的方式连接数据线和输入电极,相应的可以减小输入电极连接处的数据线的宽度,使数据线的各个部分的宽度相等,从而避免相邻数据线之间短路,实现了兼顾走线的线宽和避免相邻走线之间短路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项楠,徐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