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70470发布日期:2024-02-20 21:2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相较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柔性、自发光、厚度小、反映时间短等明显的优势而引起重视。

2、在相关技术中,为减少oled显示面板在工艺制程中受到损伤,一般会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侧贴合bp膜(backplate film),以提供支撑和保护。但由于bp膜的厚度在50um至150um,导致因为bp膜的设置而使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加,与目前显示面板需要朝向更加轻薄的方向发展相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用以改善当前显示面板厚度较厚的问题。

2、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4、面板,包括第一平面层、第二平面层以及弯折层,所述第一平面层和所述第二平面层通过所述弯折层连接;

5、支撑层,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层朝向所述第二平面层的一侧;

6、背板层,设于所述第二平面层朝向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以及,

7、缓冲基层,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所述背板层朝向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基层相连接;

8、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背板层的厚度,且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5um至50um。

9、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采用压敏胶,所述背板层采用磷化硼。

10、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层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设有偏光层。

11、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图案,所述支撑层具有黑色不透明特性,所述支撑层和/或所述偏光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避让孔,至少一个所述避让孔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图案对位设置,以裸露出所述标记图案。

12、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图案,所述支撑层具有黑色不透明特性,所述偏光层包括偏光部和至少一个透光部,至少一个所述透光部通过所述偏光部隔离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透光部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图案对位设置,以裸露出所述标记图案。

13、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基层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缓冲层,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14、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层朝向所述缓冲基层的一面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背离所述背板层的一面与所述缓冲基层粘接。

15、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设有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背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透明胶层和盖板。

16、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7、提供一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平面层、第二平面层以及弯折层,所述第一平面层和所述第二平面层通过所述弯折层连接;

18、在所述第一平面层上设置支撑材料层,所述支撑材料层包括支撑层和离型膜,所述支撑层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层上,所述离型膜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以及,在所述第二平面层上设置背板层,所述背板层与所述支撑材料层间隔设置且所述背板层与所述支撑材料层厚度相同;

19、对所述支撑材料层和所述背板层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支撑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平面层,所述背板层贴附于所述第二平面层;

20、待所述支撑材料层和所述背板层均贴附于所述面板后,撕掉所述离型膜,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背板层的厚度,且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5um至50um;

21、在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面设置缓冲基层;

22、对所述弯折层进行弯折,以使所述第二平面层弯折至所述缓冲基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且所述背板层与所述缓冲基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相连接。

23、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24、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2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在第一平面层上设置厚度在5um至50um的支撑层,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厚度的降低,符合当前显示面板轻薄的发展方向。详细地说,主要是利用支撑层代替相关技术中的背板层,使支撑层的厚度能够做到更薄,具体厚度在5um至50um的范围内,相较于背板层50um至150um的厚度,有效使显示面板更加轻薄,并且也能起到粘结缓冲基层和面板的作用以及支撑面板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采用压敏胶,所述背板层采用磷化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层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设有偏光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图案,所述支撑层具有黑色不透明特性,所述支撑层和/或所述偏光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避让孔,至少一个所述避让孔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图案对位设置,以裸露出所述标记图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标记图案,所述支撑层具有黑色不透明特性,所述偏光层包括偏光部和至少一个透光部,至少一个所述透光部通过所述偏光部隔离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透光部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图案对位设置,以裸露出所述标记图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层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缓冲层,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层朝向所述缓冲基层的一面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背离所述背板层的一面与所述缓冲基层粘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面设有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背离所述面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透明胶层和盖板。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以改善当前显示面板厚度较厚的问题。该显示面板包括:面板,包括第一平面层、第二平面层以及弯折层,所述第一平面层和所述第二平面层通过所述弯折层连接;支撑层,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层朝向所述第二平面层的一侧;背板层,设于所述第二平面层朝向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以及,缓冲基层,设于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所述背板层朝向所述第一平面层的一侧与所述缓冲基层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背板层的厚度,且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5um至50um。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显示面板因支撑层的设置而导致厚度较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泽,韩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