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7191发布日期:2023-08-09 19:5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削笔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削笔器。


背景技术:

1、削笔器通常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笔孔、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切削机构,在使用时,铅笔穿设于所述的笔孔中以对铅笔进行限位,再通过运行切削机构来对铅笔进行切削。为了便于自动进退笔,部分削笔器沿进笔方向在切削机构的上游设置进退笔机构,该进退笔机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转动组件,各组转动组件均包括可转动的转轴和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轮,所有的转动轮共同限定出所述笔孔,所述进退笔机构通过转轴的转动来带动设于其上的转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笔孔中的铅笔靠近或远离切削机构,从而实现铅笔的自动进退。前述自动进退笔机构已经被专利号为zl202121406547.3(授权公告号为cn2158263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削笔器的进笔机构及其削笔器》所披露。

2、现有削笔器的笔孔的尺寸均是固定的,无法适应不同笔杆直径的铅笔,如普通的铅笔的笔杆直径为7~9mm,美术铅笔的笔杆直径约为10mm,也部分商家针对学龄前儿童设计笔杆直径为12mm的三角粗杆铅笔等,造成削笔器的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笔孔孔径的削笔器,使得削笔器能适配不同直径大小的铅笔去使用。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削笔器,包括:

3、支座;

4、至少两组夹持组件,沿所述支座的周向间隔分布于所述支座上,各夹持组件均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夹持件,所有的夹持件共同限定出成供铅笔穿设于其中的笔孔;

5、切削组件,用于切削穿设于所述笔孔中的铅笔;

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以能沿笔孔的径向往复移动的方向约束于所述的支座上,并且,还包括有

7、致动件,以能沿笔孔的轴向往复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的支座上、并对应于各支撑杆均设有至少一个致动部,各致动部均位于对应的支撑杆外侧,且各致动部均沿笔孔的轴向设有扩径部和相对于扩径部向内凸出的缩径部,各致动部随致动件的往复移动而具有如下两种状态:

8、第一状态下,所述扩径部的内侧面与对应的支撑杆相抵接,所述的笔孔外扩;

9、第二状态下,所述缩径部的内侧面与对应的支撑杆相抵接,所述的笔孔内缩。

10、笔孔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半封闭的。笔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非圆形的。

11、为了更加贴合用户插笔的习惯,所述笔孔的轴向为竖向。

12、进一步设计,所述致动件包括位于所述支座上方的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上设有贯穿其壁厚、并与所述笔孔对应的第一开口,各致动部均设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盘上、并向下延伸。

13、为了便于安装致动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座的内部在对应于各致动部的位置均设有一竖向延伸的通道、以及与对应的通道下端侧部连通的插槽,各致动部均自上而下地穿设于对应的通道中;所述支座的下部设有缺口,该缺口在对应于各夹持件的位置均具有一容置区域,各支撑杆的端部以能沿笔孔的径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插置于对应的插槽中,且各夹持件均容置于对应的容置区域中。

14、为了便于驱动致动件竖向移动,还包括壳体,所述的支座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壳体与致动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致动件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15、进一步设计,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周缘具有竖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能绕竖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传动件,该第二传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盘上方的第二连接盘、以及自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下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第二连接盘上开有与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环形壁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外围、并与第一环形壁之间设有转动-平动转换机构。

16、为了使转动-平动转换机构结构更加简单,所述转动-平动转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壁外侧面上的导向筋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壁内侧面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筋和导向槽均沿周向、并沿竖向螺旋延伸。

17、为了便于在壳体内部合理布置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进笔孔、以及位于所述进笔孔旁侧的安装口,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中的旋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旋钮周向固定的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周缘设有第一扇齿部,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缘设有与第一扇齿部啮合的第二扇齿部。

18、进一步设计,各致动部的内侧面还设有位于所述扩径部和缩径部之间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从扩径部到缩径部逐渐向内倾斜。

19、为了便于自动进退笔,所述支撑杆还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且所述夹持件为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转动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削笔器通过在将支撑杆设置成能沿笔孔的径向往复移动,还通过致动件沿笔孔轴向的往复移动来切换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使扩径部的内侧面或缩径部的内侧面与对应的支撑杆相抵,从而使笔孔外扩或内缩,实现对笔孔的孔径的调节,使得削笔器能适配不同直径大小的铅笔去使用,比如素描铅笔。



技术特征:

1.一种削笔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孔(20)的轴向为竖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3)包括位于所述支座(1)上方的第一连接盘(32),所述第一连接盘(32)上设有贯穿其壁厚、并与所述笔孔(20)对应的第一开口(321),各致动部(31)均设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盘(32)上、并向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内部在对应于各致动部(31)的位置均设有一竖向延伸的通道(10)、以及与对应的通道(10)下端连通的插槽(121),各致动部(31)均自上而下地穿设于对应的通道(10)中;所述支座(1)的下部设有缺口(122),该缺口(122)在对应于各夹持件(22)的位置均具有一容置区域(1221),各支撑杆(21)的端部以能沿笔孔(20)的径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插置于对应的插槽(121)中,且各夹持件(22)均容置于对应的容置区域(12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所述的支座(1)设于所述壳体(4)的内部,且所述壳体(4)与致动件(3)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致动件(3)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32)的周缘具有竖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壁(3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能绕竖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壳体(4)内部的第二传动件(7),该第二传动件(7)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盘(32)上方的第二连接盘(71)、以及自所述第二连接盘(71)的下缘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壁(72),所述第二连接盘(71)上开有与第一开口(321)对应的第二开口(711),所述第二环形壁(72)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壁(322)的外围、并与第一环形壁(322)之间设有转动-平动转换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平动转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壁(322)外侧面上的导向筋(323)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壁(72)内侧面上的导向槽(721),所述导向筋(323)和导向槽(721)均沿周向、并沿竖向螺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顶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21)对应的进笔孔(41)、以及位于所述进笔孔(41)旁侧的安装口(42),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安装口(42)中的旋钮(5)、以及设于所述壳体(4)内部并与所述旋钮(5)周向固定的第一传动件(6),所述第一传动件(6)的周缘设有第一扇齿部(61),所述第二连接盘(71)的周缘设有与第一扇齿部(61)啮合的第二扇齿部(712)。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各致动部(31)的内侧面还设有位于所述扩径部(311)和缩径部(312)之间的倾斜面(313),该倾斜面(313)从扩径部(311)到缩径部(312)逐渐向内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削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还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且所述夹持件(22)为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1)的转动轮。


技术总结
一种削笔器,包括:支座;至少两组夹持组件,沿支座的周向间隔分布于支座上,各夹持组件均包括能沿笔孔的径向往复移动地约束于支座上的支撑杆和设于支撑杆上的夹持件,所有的夹持件共同限定出成笔孔;切削组件,用于切削穿设于笔孔中的铅笔;致动件,能沿笔孔的轴向往复移动地约束于支座上、并对应于各支撑杆均设有至少一个致动部,各致动部均位于对应的支撑杆外侧,且各致动部均沿笔孔轴向设有扩径部和相对于扩径部向内凸出的缩径部,各致动部随致动件往复移动而具有如下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下,扩径部的内侧面与对应的支撑杆相抵接,笔孔外扩;第二状态下,缩径部的内侧面与对应的支撑杆相抵接,笔孔内缩,从而能调节削笔器的笔孔孔径。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陈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成文具(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