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

文档序号:35302695发布日期:2023-09-02 10:5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教学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


背景技术:

1、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微创、操作便捷和后期修复简单的优势,现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充填类材料,每年有超过2亿的树脂充填体应用于临床。

2、树脂充填后的长期临床效果一方面由树脂作为高分子材料本身的性能决定(例如聚合收缩、氧气阻聚等),另一方面由医生的操作技术敏感性决定,基于医生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其准确的操作和严谨的充填步骤可有效提高充填的远期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经济支出。

3、随着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对复合树脂需求的日益增加,树脂充填成为每个口腔医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利用图谱、课件、树脂充填三维教学动画和视频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准确传授临床操作技巧与细节和传递相应的触觉反馈,学员无法建立材料性能-操作技术的关联性思维,教学效果不佳。利用实体教学模型的实物教学模式可充分展示树脂性能和多种复杂充填洞型,实时展现充填细节、反馈操作结果,是理论结合临床前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更是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辅助器械。然而目前尚无相关的充填洞型分类教学模具,无法在结合树脂高分子物化性能的前提下直观教授医学生临床充填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

4、中国专利cn201520425752.2公开了一种补牙辅助工具。该专利仅可起对填充后的树脂塑形的作用,而无法作为教具以展示不同缺陷下的牙齿的复合树脂的充填过程及效果。

5、现有研究中,离体牙常用于制备不同洞型以探究树脂聚合收缩及相关影响因素,但其存在着制备耗时、牙洞尺寸不精准等问题。此外,由临床操作失误引起的树脂充填缺陷很难重现,导致医学生难以熟知该种缺陷、难以深刻理解该种缺陷的临床后果,且难以熟练掌握相应的应对方式,进一步限制了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讨论。因此,需要针对于具有缺陷的牙齿的充填提供一种合适的教具,以提供给医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教具用于模拟树脂充填的过程的问题,本教学模具可辅助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包括龋齿洞型模具和可拆卸件;

4、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为中空腔体,龋齿洞型模具的表面设有缺陷,所述的可拆卸件插接于龋齿洞型模具的缺陷处;所述的可拆卸件插接处的壁面与龋齿洞型模具为可拆卸连接。

5、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的c-factor的取值为1-5。

6、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设有的缺陷为一类洞模具、二类洞模具或mod洞模具。

7、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的底角。本实用新型中底角指三面的交界处。

8、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件为四分之一圆柱体与八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的厚度相等。

9、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的壁角。本实用新型中壁角指两面的交界处。

10、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件为二分之一圆柱体与四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的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的厚度相等。

11、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中侧壁指其中一面的面上。

12、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件为圆柱体与二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的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的厚度相等。

13、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的内腔深度为1~3mm或3~6mm。

14、更优选地,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的内腔深度为2mm或4mm,分别用以模拟浅龋和深龋。

15、所述的教具为透明教具。

16、本实用新型的施用方式为:

17、首先在具有缺陷的龋齿洞型模具中充填复合树脂,随后将可拆卸件(充填形成有气泡球体的侧壁)拆下,再将侧壁装回龋齿洞型模具,形成气泡缺陷,利用光固化灯从模具上方对充填的树脂进行固化,并可进一步结合染液展示复合树脂在光固化下的聚合收缩实际表现。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树脂充填的效果,一方面是由于树脂本身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是由医生的操作手法来决定的。对于树脂本身的性质,临床医生仅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材料。因而在对树脂方面无法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临床医生的操作手法与充填技术便显得非常重要。采用普通的教学,难以把这个技术敏感性所带来的后果直观的体现出来,并展现给参与教学的医学生,本教具可以解决该种现象。

20、1)本教具的不同腔体c-factor参数通过控制侧壁数量实现,以模拟临床最常见的三类洞型(一类洞、二类洞和mod复杂洞),不同内腔深度(2mm用于模拟浅龋、4mm用于模拟深龋),针对临床最常用的两类复合树脂材料(分层充填树脂和大块充填树脂),三种缺陷位置(底角、壁角和侧壁)对应还原临床常见的由操作失误引起的充填缺陷;因而本教具可形成多种不同的模型,可覆盖大部分常见的充填情况。

21、2)利用临床常用光固化灯固化复合树脂,并结合染液展示其聚合收缩的实际结果,效果直观,为医学生带来更优的教学效果。

22、3)基于本教具的设计,腔体c-factor、腔体深度和操作失误导致的气泡缺陷对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的影响可以一并分析。一方面,具有精准尺寸的塑料教具可重复使用,缺陷处的侧壁均设计为可拆卸插件,可根据不同情况组合使用;另一方面,可辅助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临床常用染液,可加深医学生对材料性质和临床操作失误影响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的理解,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教学的规范化和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龋齿洞型模具(1)和可拆卸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的c-factor的取值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为一类洞模具、二类洞模具或mod洞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1)的底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件(2)为四分之一圆柱体与八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1)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1)的壁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件(2)为二分之一圆柱体与四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的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1)的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设有的缺陷位于龋齿洞型模具(1)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件(2)为圆柱体与二分之一球体的结合,插接于缺陷处;其中,圆柱体的与球体的半径相等,圆柱体的高度与龋齿洞型模具(1)的厚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1)的内腔深度为1~3mm或3~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树脂充填教具,包括龋齿洞型模具和可拆卸件;所述的龋齿洞型模具为中空腔体,龋齿洞型模具的表面设有缺陷,所述的可拆卸件插接于龋齿洞型模具的缺陷处;所述的可拆卸件插接处的侧壁与龋齿洞型模具为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教学模具可辅助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蒋欣泉,杨嘉巍,王洁,黄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