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3794发布日期:2023-11-22 21:0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各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显示产品也随之产生。其中,消费者现在不仅仅追求简单的大屏幕,更是希望能够在实现大屏幕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便携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尺寸可调的柔性显示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滑卷顺畅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柔性显示模组包括卷轴、柔性屏以及第一支撑件,卷轴能够绕其轴线方向转动,柔性屏包括第一部分,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部分相对卷轴卷绕移动。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第一部分与卷轴之间,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子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还包括与第一部分并排连接的第二部分,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部分与卷轴之间的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屏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使用安全。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为面状结构,且第二支撑件在柔性屏的正投影覆盖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各位置处均能得到第二支撑件的支撑,以此来提高第二支撑件对第二部分的支撑效果。

5、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支撑子部连接于第二支撑件。以此降低支撑子部发生相对移动的风险,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整体可靠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这种设计可以降低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的制备难度,并且提高两者的制备效果,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多个支撑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这样能够提高柔性显示模组在其滑动卷曲方向上的延展性。同时多个支撑子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能够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滑卷顺畅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子部包括直线段,和/或,支撑子部包括曲线段。

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这种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模组在其滑动卷曲方向上的延展性,并且能够提高柔性显示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稳定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开状态下,多个支撑子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区域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区域两侧的第二区域,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重量小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重量。第一支撑件能够从边缘位置处拉拽柔性屏,从而降低柔性屏发生鼓包的风险,确保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下的平整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支撑子部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分段,支撑分段位于第二区域内。这种设计使得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重量大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重量。降低柔性屏发生鼓包的风险。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屏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且经过柔性屏中心的虚拟直线,多个支撑分段在柔性屏上的正投影相对虚拟直线轴对称分布。这种设计使得柔性屏两侧的受力相对均匀,降低在柔性显示模组使用过程中,柔性屏的一侧发生翘起不平的概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平均厚度小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平均厚度。这样能够降低柔性屏发生鼓包的风险,确保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下的平整度。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第一区域指向第二区域的方向上,第一支撑件的厚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材料密度小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材料密度。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支撑子部的数量小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支撑子部的数量。这种设计使得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一区域处的重量小于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重量,从而能够降低柔性屏发生鼓包的风险,确保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下的平整度。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多个支撑子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在由第一区域指向第二区域的方向上,相邻支撑子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设计使得第一支撑件对应于第二区域处的多个支撑子部分布更加密集,从而增加对应于第二区域的支撑子部的数量,以此来增大第一支撑件对应与第二区域处的重量,确保柔性显示模组在展开状态下的平整度。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相邻支撑子部之间的粘接部,粘接部连接相邻支撑子部,粘接部连接于柔性屏。粘接部可以实现相邻支撑子部之间的粘接固定,从而降低在柔性显示模组使用过程中,不同支撑子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的概率。

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模组。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多个支撑子部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支撑子部之间形成间隙空间,间隙空间的存在能够将提高第一支撑件的拉伸变形的能力。这种设计使得柔性显示模组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能够更顺畅地发生形变弯曲,从而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滑卷顺畅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并排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卷轴之间的第二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为面状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撑件在所述柔性屏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子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多个所述支撑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部包括直线段,和/或,所述支撑子部包括曲线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多个所述支撑子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支撑子部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分段,所述支撑分段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经过所述柔性屏中心的虚拟直线,多个所述支撑分段在所述柔性屏上的正投影相对于所述虚拟直线轴对称分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处的平均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处的平均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第一区域指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厚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材料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材料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支撑子部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支撑子部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下,多个所述支撑子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相邻所述支撑子部之间的粘接部,所述粘接部连接相邻所述支撑子部;所述粘接部连接于所述柔性屏。

18.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柔性显示模组包括卷轴、柔性屏以及第一支撑件,卷轴能够绕其轴线方向转动,柔性屏包括第一部分,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部分相对卷轴卷绕移动。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第一部分与卷轴之间,第一支撑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子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支撑子部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支撑子部之间形成间隙空间,间隙空间的存在能够将提高第一支撑件的拉伸变形的能力。这种设计使得柔性显示模组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能够更顺畅地发生形变弯曲,从而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模组的滑卷顺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骄阳,王向前,陈玲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