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9616发布日期:2023-08-03 20:3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载人离心机,具体涉及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


背景技术:

1、载人离心机是对飞行员进行地面高过载训练的特种装备,多为单臂非对称旋转结构,通常由电机、基座、主旋转轴、主旋转臂、一对第一轴承、一对第二轴承和座舱等组成,座舱设置在主旋转臂上远离主旋转轴的一端,通过一对第一轴承与主旋转臂转动连接,一对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座舱相对的两侧壁上,且一对第二轴承与一对第一轴承共面。

2、载人离心机在工作时,座舱有三种运动,第一种是跟随主旋转臂转动的第一旋转运动,第二种是以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为轴心进行旋转的第二旋转运动,第三种是以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为轴心进行旋转的第三旋转运动。

3、在转动参考系中,人体在做牵连运动的同时又沿着转动半径做相对运动,由于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之同的交互耦合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称为科里奥利加速度,而人体受到利里奥利加速度作用所承受的惯性力称为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主要是作用于人的半规管系统,使半规管产生力偶,引起内淋巴液流动,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引起人体各种前庭生理反应:如眼震、错觉等,根据个体差异,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发热感、头晕、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叶等,这些反应对飞行员的飞行和训练都是有害的,严重的甚至威胁到飞行安全,因此座舱在结构设计上需要帮助受试者尽量避免在训练时产生以上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在运动时,科里奥利加速度对受试者前庭的刺激较大的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包括:

3、舱体,一侧设有舱门,所述舱体适于通过一对第一轴承与主旋转臂转动连接,且所述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适于连接第二轴承,一对所述第二轴承的连线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的连线共面且相互垂直;

4、座椅,设置在所述舱体内,且背向所述舱门设置;

5、标记点,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上,且位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所述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受试者的头部适于固定在所述标记点。

6、可选地,所述座椅包括:

7、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舱体的侧壁上;

8、椅盆,可升降地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9、椅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标记点设置在所述椅背上。

10、可选地,还包括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的背离所述舱门的一侧。

11、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座椅设置,所述面板上设有若干仪表盘。

12、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幕布,设置在所述面板的背离所述座椅的一侧;

13、载人离心机座舱还包括投影设备,设置在所述舱体内,且位于所述舱门的顶部;

14、所述幕布适于呈现所述投影设备的投影。

15、可选地,所述投影设备与所述幕布之间的水平视场角为120°,垂直视场角为60°。

16、可选地,所述舱体包括:

17、承力架,所述座椅设置在所述承力架上,所述承力架材质为铝板;

18、包裹层,包覆在所述承力架外周,所述包裹层材质为碳纤维。

19、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承力架与所述包裹层之间,且与所述座椅相对设置。

20、可选地,还包括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处理器的周侧。

21、可选地,还包括若干散热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包裹层上。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包括舱体,一侧设有舱门,舱体适于通过一对第一轴承与主旋转臂转动连接,且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适于连接第二轴承,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与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共面且相互垂直;座椅,设置在舱体内,且背向舱门设置;标记点,固定设置在座椅上,且位于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受试者的头部适于固定在标记点。

24、本装置中的座椅上固定设有标记点,受试者进入舱体后在座椅上落座,并将头部与座椅上的标记点对齐,进而保证受试者的头部在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使得人体半规管尽量靠近舱体旋转的轴心,以降低科里奥利加速度对前庭的刺激,尽可能降低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帮助受试者完成训练。

25、2、本实用新型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座椅包括固定架,固定连接在舱体的侧壁上;椅盆,可升降地连接在固定架上;椅背,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标记点设置在椅背上。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椅盆和固定的椅背,实现不同身高的受试者均可通过调节椅盆的高度以保证头部在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保证每一位受试者的训练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5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500)的背离所述舱门(10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面板(700),所述面板(700)朝向所述座椅(500)设置,所述面板(700)上设有若干仪表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幕布(800),设置在所述面板(700)的背离所述座椅(5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900)与所述幕布(800)之间的水平视场角为120°,垂直视场角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1000),设置在所述承力架与所述包裹层之间,且与所述座椅(500)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处理器(1000)的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载人离心机座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散热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包裹层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载人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人离心机座舱。载人离心机座舱包括舱体,一侧设有舱门,所述舱体适于通过一对第一轴承与主旋转臂转动连接,且所述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适于连接第二轴承,一对所述第二轴承的连线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的连线共面且相互垂直;座椅,设置在所述舱体内,且背向所述舱门设置;标记点,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上,且位于一对所述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所述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受试者的头部适于固定在所述标记点。本技术提供的座椅上固定设有标记点,保证受试者的头部在一对第一轴承的连线和一对第二轴承的连线的焦点处,使得人体半规管尽量靠近舱体旋转的轴心,以降低科里奥利加速度对前庭的刺激。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霞,李宝辉,贾宏博,王聪,金朝,杨明浩,蒋科,张立辉,王轶,郑媛憬,王红,徐艳,耿喜臣,杨景慧,张小雪,卫晓阳,李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