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317发布日期:2023-07-28 12: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圈装订,具体涉及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活页装订行业中,可分为胶装、线装、钉装、圈装。圈装属于较为新型的一种装订方式,在装订时,可由工人预先将塑胶材质的装订线圈组装至本册上,再将本册放到线圈装订机上对装订线圈进行焊接。

2、在线圈装订机中,通常设置有用于将本册固定在本册放置台上的本册夹紧机构,该本册夹紧机构主要包括横杆和气缸,工作时,气缸驱动横杆驱动横杆直线向上运动,使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形成开口供本册放入,但由于横杆采用直线运动结构,导致开口空间小,不方便人员将本册放入,此外,若要增大开口则需要设置行程更大的横杆,会造成线圈装订机的体积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采用可转动设置的横杆,使得横杆在向上转动时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更大,从而方便人员将本册放入,既满足较大的开口空间,也能避免增加线圈装订机的体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包括本册放置台,所述本册放置台上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本册夹紧在本册放置台上的本册夹紧组件,所述本册夹紧组件包括横杆、摆臂以及升降驱动单元,所述横杆位于本册放置台的上方,所述摆臂的中部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上下转动,以使所述摆臂带动横杆靠近或远离本册放置台转动;通过设置由横杆、摆臂以及升降驱动单元构成的本册夹紧组件,摆臂的中部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摆臂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当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向下转动时,摆臂带动横杆向上转动,从而使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逐渐扩大,当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向上转动时,摆臂带动横杆向下转动,使横杆压紧本册于本册放置台上,采用可转动设置的横杆,使得横杆在向上转动时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更大,从而方便人员将本册放入,既满足较大的开口空间,也能避免增加线圈装订机的体积。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夹紧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摆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杆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夹紧组件包括同步工作的第一本册夹紧组件和第二本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本册夹紧组件和第二本册夹紧组件分别设于本册放置台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本册夹紧组件上的摆臂与第二本册夹紧组件上的摆臂连接同一横杆。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本册上的装订线圈的线圈定位槽,多个所述线圈定位槽沿左右方向片排列,所述横杆位于线圈定位槽的后侧。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放置台的下方设有线圈移出组件,所述线圈移出组件可随本册放置台运动,所述线圈移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移料杆和驱动移料杆前后运动的移料驱动单元,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供移料杆前后运动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线圈定位槽之间,所述移料杆的上端穿过第一活动槽向上伸出。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圈定位槽的前侧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下端与本册放置台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一端贯穿挡料板的前表面,非移料状态下,所述移料杆的上端藏于挡料板内。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设有可拆卸的线圈定位座,所述线圈定位槽、第一活动槽以及挡料板均设于定位座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册放置台上还设有本册下料组件,所述本册下料组件包括皮带或链条以及驱动皮带或链条转动的下料驱动单元,所述皮带或链条上间距设有若干下料拨杆,所述本册放置台上表面设有供下料拨杆左右活动的第二活动槽,所述下料拨杆的上端穿过第二活动槽向上伸出。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送料基座和设于送料基座上的送料驱动单元,所述本册放置台可前后活动安装于送料基座上,所述送料驱动单元可驱动本册放置台前后运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由横杆、摆臂以及升降驱动单元构成的本册夹紧组件,摆臂的中部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摆臂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当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向下转动时,摆臂带动横杆向上转动,从而使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逐渐扩大,当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向上转动时,摆臂带动横杆向下转动,使横杆压紧本册于本册放置台上,采用可转动设置的横杆,使得横杆在向上转动时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更大,从而方便人员将本册放入,既满足较大的开口空间,也能避免增加线圈装订机的体积。

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包括本册放置台,所述本册放置台上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本册夹紧在本册放置台上的本册夹紧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夹紧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摆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夹紧组件包括同步工作的第一本册夹紧组件和第二本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本册夹紧组件和第二本册夹紧组件分别设于本册放置台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本册夹紧组件上的摆臂与第二本册夹紧组件上的摆臂连接同一横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本册上的装订线圈的线圈定位槽,多个所述线圈定位槽沿左右方向片排列,所述横杆位于线圈定位槽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放置台的下方设有线圈移出组件,所述线圈移出组件可随本册放置台运动,所述线圈移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移料杆和驱动移料杆前后运动的移料驱动单元,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供移料杆前后运动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位于相邻的两个线圈定位槽之间,所述移料杆的上端穿过第一活动槽向上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定位槽的前侧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下端与本册放置台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一端贯穿挡料板的前表面,非移料状态下,所述移料杆的上端藏于挡料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放置台的前端设有可拆卸的线圈定位座,所述线圈定位槽、第一活动槽以及挡料板均设于定位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册放置台上还设有本册下料组件,所述本册下料组件包括皮带或链条以及驱动皮带或链条转动的下料驱动单元,所述皮带或链条上间距设有若干下料拨杆,所述本册放置台上表面设有供下料拨杆左右活动的第二活动槽,所述下料拨杆的上端穿过第二活动槽向上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基座和设于送料基座上的送料驱动单元,所述本册放置台可前后活动安装于送料基座上,所述送料驱动单元可驱动本册放置台前后运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线圈装订机的本册夹持机构,包括送料基座、设于送料基座上的本册放置台和送料驱动单元,本册放置台上的前端设有本册夹紧组件以及多个线圈定位槽,本册放置台的下方设有线圈移出组件,本册夹紧组件包括横杆、摆臂、连杆以及升降驱动单元,横杆位于线圈定位槽的上方后侧,摆臂的中部通过连杆与本册放置台转动连接,摆臂的一端与横杆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升降驱动单元驱动摆臂上下转动,以使摆臂带动横杆靠近或远离本册放置台转动,本技术采用可转动设置的横杆,使横杆与本册放置台之间的开口更大,从而方便人员将本册放入,既满足较大的开口空间,也能避免增加线圈装订机的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杰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