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管理宣教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1166发布日期:2024-04-30 17:11阅读:7来源:国知局
血压管理宣教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血管模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血压管理宣教模型。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血压宣教模型,结构复杂,未能形象剖视血管内部及受压力影响脆弱破裂情况,血管的仿真效果差,不能生动形象体现出血管因血压影响的结构病变,演示效果及趣味性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静态剖视图可直观理解血管内部结构及血管堵塞结构,及受压力影响血管脆弱破裂的演示过程,并可与患者互动使患者真正了解情绪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血管模型,第二血管模型,第三血管模型,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上层架与下层架通过背板层连接,所述上层架对应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上部处设有上部盛液箱、所述下层架对应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下部处设有下部盛液箱,所述上部盛液箱底部和下部盛液箱上方与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相互连通,所述上部盛液箱设有加液口,加液口处设有封盖,下部盛液箱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设有封盖,所述下部盛液箱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与抽水电源开关连接,抽水泵一端连接水管,通过水管与上部盛液箱连通,可实现模拟血液循环流动,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上部向后倾斜,其与水平夹角度70度,便于观察,所述下层架内远离下部盛液箱处设有充气泵,充气泵上的充气嘴伸出下层架上方,充气泵连接充气开关。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架、下层架和背板层为夹层结构,水管、上部盛液箱、下部盛液箱和充气泵都隐藏在夹层内。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血管模型为正常血管模型,第一血管模型包括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和第一上盖构成,所述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呈半圆管状,由pvc材料制作,其管壁两侧分别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外膜,中间层为中膜,内层为内膜,外膜外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上部和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其为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上盖为半圆管状,第一上盖由透明塑料制作,所述第一上盖两侧设有与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两侧设有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连接实现密封,使第一血管模型构成圆形管结构。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血管模型为病变血管模型,所述第二血管模型由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和第二上盖构成,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呈半圆管状,且下方的血管比上方血管大,下方血管壁比上方的血管壁薄,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由pvc材料制作,其管壁两侧分别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外膜,中间层为中膜,内层为内膜,外膜外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上部和下部设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其为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上盖为半圆管状,由透明塑料制作,所述第二上盖两侧设有与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两侧设有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凸条,第二凸条与第二卡槽相互卡合连接实现密封,使第二血管模型构成圆形管结构,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一侧边和底部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卡接病变模型,病变模型底部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且病变模型与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相匹配,病变模型模拟血管里形成的斑块。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变模型由若干块组合而成,且病变模型由小变大拼接而成,每块具有不同形状。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和病变模型设有彩绘涂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血管模型为互动血管模型,第三血管模型采用气球制作,所述下层架内设有充气泵,充气泵上部设有充气嘴,气球与充气泵连通。

9、所述下层架正面四周设有血压管理的宣传标识。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其一:模型仿真度高,便于观察,简单实用直观明了,静态展示时便于讲解正常血管结构和病变血管结构,还可动态模拟观察对比正常血管血液流动和病变血管血液流动、可为病人讲解演示互动,在过高压力情况下致血管破裂情景,直观理解血管壁脆弱性,相比文字版更能提高患者的兴趣及依从性;通俗易懂,便于患者理解,使用该模型宣教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理想。

12、其二,宣教模型通俗易懂,有趣味性,明白到身体血管保护的重要性,不生气,保持健康心态,按医嘱用药,做好血压管理。

13、其三,本模型可以作为医学教学用具用于培训,教学,还便于医患沟通,便于观察讲解。



技术特征:

1.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第一血管模型(4),第二血管模型(5),第三血管模型(6),所述支撑架(1)包括上层架(11)和下层架(12),上层架(11)与下层架(12)通过背板层(13)连接,所述上层架(11)对应第一血管模型(4)和第二血管模型(5)上部处设有上部盛液箱(14)、所述下层架(12)对应第一血管模型(4)和第二血管模型(5)下部处设有下部盛液箱(15),所述上部盛液箱(14)底部和下部盛液箱(15)上方与第一血管模型(4)和第二血管模型(5)相互连通,所述上部盛液箱(14)设有加液口(141),加液口(141)处设有封盖,下部盛液箱(15)设有出液口(151),出液口(151)处设有封盖,所述下部盛液箱(15)内设有抽水泵(2),抽水泵(2)与抽水电源开关(21)连接,抽水泵(2)一端连接水管(22),通过水管(22)与上部盛液箱(14)连通,可实现模拟血液循环流动,第一血管模型(4)和第二血管模型(5)上部向后倾斜,其与水平夹角度70度,便于观察,所述下层架(12)内远离下部盛液箱(15)处设有充气泵(3),充气泵(3)上的充气嘴(31)伸出下层架(12)上方,充气泵(3)连接充气开关(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架(11)、下层架(12)和背板层(13)为夹层结构,水管(22)、上部盛液箱(14)、下部盛液箱(15)和充气泵(3)都隐藏在夹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血管模型(4)为正常血管模型,第一血管模型(4)包括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41)和第一上盖(46)构成,所述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41)呈半圆管状且设有彩绘涂层,由pvc材料制作,其管壁两侧分别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外膜(42),中间层为中膜(43),内层为内膜(44),外膜(42)外侧设有第一卡槽(45),所述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41)上部和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头(48),第一连接头(48)与其为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上盖(46)为半圆管状,第一上盖(46)由透明塑料制作,所述第一上盖(46)两侧设有与第一血管纵向截面模型(41)两侧设有第一卡槽(45)配合的第一凸条(47),第一凸条(47)与第一卡槽(45)相互卡合连接实现密封,使第一血管模型(4)构成圆形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血管模型(5)为病变血管模型,所述第二血管模型(5)由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和第二上盖(54)构成,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呈半圆管状并设有彩绘涂层,且下方的血管比上方血管大,下方血管壁比上方的血管壁薄,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pvc材料制作,其管壁两侧分别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外膜(42),中间层为中膜(43),内层为内膜(44),外膜(42)外侧设有第二卡槽(512),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上部和下部设有第二连接头(513),第二连接头(513)与其为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上盖(54)为半圆管状,由透明塑料制作,所述第二上盖(54)两侧设有与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两侧设有第二卡槽(512)配合的第二凸条(55),第二凸条(55)与第二卡槽(512)相互卡合连接实现密封,使第二血管模型(5)构成圆形管结构,所述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一侧边和底部设有若干凹槽(511),凹槽(511)内卡接病变模型(53),病变模型(53)底部设有与凹槽(511)配合的凸起(531),且病变模型(53)与第二血管纵向截面模型(51)相匹配,病变模型(53)模拟血管里形成的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变模型(53)由若干块组合而成并设有彩绘涂层,且病变模型(53)由小变大拼接而成,每块具有不同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血管模型(6)为互动血管模型,第三血管模型(6)采用气球制作,所述下层架(12)内设有充气泵(3),充气泵(3)上部设有充气嘴(31),气球与充气泵(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架(12)正面四周设有血压管理的宣传标识(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压管理宣教模型,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血管模型,第二血管模型,第三血管模型,所述支撑架内对应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处设有上部盛液箱、下部盛液箱,所述上部盛液箱和下部盛液箱与第一血管模型和第二血管模型相互连通,所述下部盛液箱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与抽水电源开关连接,抽水泵一端连接水管,通过水管与上部盛液箱连通,可实现模拟血液循环流动,所述下层架内远离下部盛液箱处设有充气泵,充气泵上设有充气开关,充气泵给气球充气,本技术通俗易懂,有趣味性,简单实用直观明了,相比文字版更能提高患者的兴趣及依从性;可为病人讲解演示互动,便于患者理解,做好血压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红,徐红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继红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