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965发布日期:2024-03-18 16: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训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


背景技术:

1、心肺复苏(cpr),是指针对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聚停而采取的气道开放、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气管插管、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以使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护,抢救过程中动作是否规范、正确是能否成功救护患者的关键;其中cpr操作者对患者胸部的按压强度、按压深度和按压速度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救护效果,如果按压的力量过小、按压的深度过浅,或者按压的速度过慢,就不能成功实施复苏或者复苏的时间过长;反之,如果按压的力量过大、按压的深度过深,又会损伤患者的肋骨架或者身体的其它部分。许多医务工作者在其日常工作期间并不会频繁实施心肺复苏术,而有些则可能在完成两年一次的培训后就很少用到心肺复苏术。鉴于较低的应用和练习频率,心肺复苏术的按压和通气技能会随时间减退,从而降低心肺复苏术的整体效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抢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下方四角固定有万向轮,所述车架一端设置有中隔架,所述中隔架下方固定有物品储存箱,所述中隔架上方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放置有模拟人,所述模拟人内部对应心脏的位置固定有内托架,所述内托架上固定有按压囊体,所述内托架上固定有端部插入所述按压囊体内底部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按压囊体内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测距传感器探头位置对应的感应片,所述车架远离所述中隔架的一端固定有电池箱,所述车架靠近所述电池箱的一端上侧方固定有扶手,所述车架靠近所述电池箱的一端一侧固定有多角度支撑摆臂,所述多角度支撑摆臂上固定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所述电池箱电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人对应所述按压囊体的位置成型有向外凸起的凸膜。

5、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囊体一侧连接有进出气管,所述模拟人一端侧壁上成型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镶嵌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进出气管远离所述按压囊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6、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人对应人体头部的位置成型有吹气嘴,所述模拟人内部固定有与所述吹气嘴连通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模拟人的脖颈内部,所述连接装置远离所述吹气嘴的一端连接有吹龙口哨,所述内托架侧壁上固定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吹龙口哨的伸长路径上,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模拟人内顶部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滑动安装有内插管,所述内插管端部与所述模拟人内底部固定在一起,所述内插管远离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吹龙口哨连通,所述外套管远离所述内插管的一端与所述吹气嘴连通,所述外套管靠近所述内插管的一端外壁上成型有泄气孔。

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上方固定有体重秤,所述体重秤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

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测距传感器可以快速的检测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操作频次和按压深度;通过接触传感器可以检测人工呼吸的频次和吹气量;通过该训练车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训练,训练结果显示直观,便于医护人员熟练的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下方四角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车架(1)一端设置有中隔架(5),所述中隔架(5)下方固定有物品储存箱(4),所述中隔架(5)上方放置有床垫(6),所述床垫(6)上放置有模拟人(7),所述模拟人(7)内部对应心脏的位置固定有内托架(12),所述内托架(12)上固定有按压囊体(13),所述内托架(12)上固定有端部插入所述按压囊体(13)内底部的测距传感器(14),所述按压囊体(13)内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测距传感器(14)探头位置对应的感应片(15),所述车架(1)远离所述中隔架(5)的一端固定有电池箱(10),所述车架(1)靠近所述电池箱(10)的一端上侧方固定有扶手(3),所述车架(1)靠近所述电池箱(10)的一端一侧固定有多角度支撑摆臂(8),所述多角度支撑摆臂(8)上固定有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所述测距传感器(14)与所述电池箱(10)电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14)与所述显示器(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人(7)对应所述按压囊体(13)的位置成型有向外凸起的凸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囊体(13)一侧连接有进出气管(16),所述模拟人(7)一端侧壁上成型有进气孔(18),所述进气孔(18)内镶嵌有单向阀(17),所述单向阀(17)与所述进出气管(16)远离所述按压囊体(1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人(7)对应人体头部的位置成型有吹气嘴(19),所述模拟人(7)内部固定有与所述吹气嘴(19)连通的连接装置(20),所述连接装置(20)固定在所述模拟人(7)的脖颈内部,所述连接装置(20)远离所述吹气嘴(19)的一端连接有吹龙口哨(21),所述内托架(12)侧壁上固定有接触传感器(22),所述接触传感器(22)固定在所述吹龙口哨(21)的伸长路径上,所述接触传感器(22)与所述显示器(9)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0)包括固定在所述模拟人(7)内顶部的外套管(23),所述外套管(23)内滑动安装有内插管(24),所述内插管(24)端部与所述模拟人(7)内底部固定在一起,所述内插管(24)远离所述外套管(23)的一端与所述吹龙口哨(21)连通,所述外套管(23)远离所述内插管(24)的一端与所述吹气嘴(19)连通,所述外套管(23)靠近所述内插管(24)的一端外壁上成型有泄气孔(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上方固定有体重秤(11),所述体重秤(11)与所述显示器(9)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训练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一端设置有中隔架,所述中隔架下方固定有物品储存箱,所述中隔架上方放置有床垫,所述床垫上放置有模拟人,所述模拟人内部对应心脏的位置固定有内托架,所述内托架上固定有按压囊体,所述内托架上固定有端部插入所述按压囊体内底部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按压囊体内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测距传感器探头位置对应的感应片。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测距传感器可以快速的检测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操作频次和按压深度;通过接触传感器可以检测人工呼吸的频次和吹气量;通过该训练车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训练,便于医护人员熟练的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技术研发人员:陶莉,翟文慧,王伟,李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