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4569发布日期:2024-03-28 18:4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折叠显示产品一般会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贴合刚性的背板,背板用于保护和支撑柔性显示面板,同时配合铰链完成折叠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2、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显示部、弯折部和绑定部;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出光侧设置,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包括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以及

3、散热膜,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表面上的凹陷区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内的第一散热膜,在所述弯折部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散热膜位于所述绑定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凹陷区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外围的至少一侧;

5、所述第一散热膜靠近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设置,且所述第一散热膜为沿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延伸的条形结构。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边缘;

7、所述第一散热膜包括第一延伸条和第二延伸条,所述第一延伸条靠近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条靠近所述第二边缘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中心指向所述支撑板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条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延伸条的宽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还包括第二凸台,多个所述第二凸台相互分隔开设置,所述第一凹陷区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围;

9、所述第一散热膜具有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相对于所述第二凸台的边缘外扩。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弯折区以及第二平直区;

11、具有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散热膜整面覆盖所述第一平直区以及所述第二平直区背离所述显示部的一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边缘,所述多个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膜包括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第三延伸条,不同的第三延伸条设置在不同的第一凹陷区内;

14、所述凹陷区还包括第二凹陷区,所述第二凹陷区位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显示部的表面,所述散热膜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内的第二散热膜,所述第二散热膜包括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第四延伸条,不同的第四延伸条设置在不同的第二凹陷区内;

15、其中,所述第四延伸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延伸条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弯折区以及第二平直区;

17、所述第一散热膜包括第一子膜和第二子膜,所述第一子膜与所述第二子膜相互分隔开设置且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侧。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膜还包括一个或相互分隔开的多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弯折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一侧,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子膜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

19、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弯折区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位置的第三通孔相互连通。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膜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21、电路板,与所述绑定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膜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散热膜之间通过导电胶粘接。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区的凹陷深度大致等于所述散热膜的厚度。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凹陷区之间,所述凸台与所述散热膜之间的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2毫米。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膜中连续膜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包括碳纤维,所述支撑板包括:

26、沿第三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三子层中的碳丝沿第四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子层中的碳丝沿第五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排布,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四方向以及所述第五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2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绑定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散热膜,加大散热面积,驱动芯片产生的热量可以在支撑板的平面方向快速扩散,降低支撑板厚度方向的热量积累和集中,避免热量沿支撑板厚度方向传输至显示部,从而降低显示部内发光器件的寿命衰减。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不但能加速驱动芯片的热量扩散,还能把显示部中的发光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膜扩散出去,从多维度提高显示模组的信赖性,降低发光器件的寿命衰减。另外,通过将散热膜设置在凹陷区内,通过合理设置凹陷区的凹陷深度以及散热膜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散热膜与支撑板之间产生段差,从而避免贴合模印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

28、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凹陷区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外围的至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还包括第二凸台,多个所述第二凸台相互分隔开设置,所述第一凹陷区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弯折区以及第二平直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边缘,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边缘,所述多个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或所述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膜包括相互分隔开的多个第三延伸条,不同的第三延伸条设置在不同的第一凹陷区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区、弯折区以及第二平直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膜还包括一个或相互分隔开的多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弯折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一侧,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子膜与所述第二子膜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膜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凹陷区的凹陷深度大致等于所述散热膜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凹陷区之间,所述凸台与所述散热膜之间的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2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散热膜中连续膜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包括碳纤维,所述支撑板包括: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显示部、弯折部和绑定部;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出光侧设置,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包括凹陷区,所述凹陷区包括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一凹陷区位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显示部的表面;以及散热膜,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表面上的凹陷区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内的第一散热膜,在所述弯折部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散热膜位于所述绑定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豪,肖权益,刘练彬,张英,王吉喆,蔡洋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