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圆珠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85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圆珠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用元珠笔,涉及元珠笔及电筒制造领域。
元珠笔做为一种文具,使用非常广泛,但普通元珠笔只有书写一种功能,且这种功能在黑暗处难以体现。近年来,虽然元珠笔的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但具有多种功能,特别是具有靠自身光源在黑暗处准确书写功能的元珠笔还没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一种具备一般书写、照明及靠自身光源可在黑暗处进行书写三种功能的元珠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一般书写或照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自身光源在黑暗处可进行书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透明尖套[1]与下套[3]靠螺纹联结,内装笔芯[2]、透明固定垫[4];接丝[5]将下套[3]与钢套[8]联结在一起;钢套[8]内装有弹簧[6]、戴尾帽[7]的电池[9]。笔夹[10]上有夹珠[11],笔夹[10]后部插入笔夹套[12]并与导片[14]接触;上帽[15]与笔夹套[12]粘结成一体;上帽[15]内装有套绝缘套[13]的电珠[16]。
图2中,电珠[16]套在绝缘套[13]中,其尾端与电池[9]相接,电池[9]的末端有尾帽[7],尾帽[7]与导片[14]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透明尖套[1]上部有与下套[3]内相配合的螺纹,因此,当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透明尖套[1]时,其露在下套[3]外的部分则缩短(或伸长),从而使笔芯[2]呈外露(或回缩)状态。
向上移动夹珠[11],由于弹性作用笔夹[10]与钢套[8]接触。此时,处于
图1结构时,在弹簧[6]作用下,电池[9]正极与电珠[16]正极接触,于是电珠[16]负极→导片[14]→笔夹[10]→钢套[8]→弹簧[6]→尾帽[7]→电池[9]负极构成一闭合电路;电珠发光可用于一般照明。
此时,处于图2结构时,则电池[9]正极接触电珠[16]正极,由电珠[16]负极→弹簧[6]→钢套[8]→笔夹[10]→导片[14]→尾帽[7]→电池[9]负极,构成一闭合电路,电珠[16]发出的光透过透明固定垫[4]及透明尖套[1]传出,可供书写时照明用。
如向下移动夹珠[11]或将笔夹[10]挂在衣兜上,使笔夹[10]与钢套[8]不接触,则电路断开,电珠[16]不发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容易,拓宽了元珠笔的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制做与使用方法为采用标准两用笔芯、R03电池(1.5V),1.2~1.5V聚光电珠(2.2V可代用);尖套、下套、上帽等均为塑料件;钢套、笔尖、弹簧等用钢制做;导片用钢或磷青铜制做;尾帽用铝或铜制做。上述部件备齐,按图组装即可。
书写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尖套至笔芯前端充分外露;书写完毕则逆时针方向旋转尖套,至笔芯全部回缩进尖套内。
如需更换笔芯,应将下套按逆时针方向从接丝上旋下,从固定垫上取下旧芯,插上新芯,再重新装好。
如需要更换电池或电珠,需将笔夹套(连同上帽)轻轻下按并逆时针方向转动至笔夹套内两定位销对准钢套上两缺口,再将笔夹套等从钢套上拔下,取出电池(或电珠)并将尾帽(或绝缘套)套在新电池(或电珠)尾部,按需要组装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元珠笔,涉及元珠笔及电筒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透明尖套[1]与下套[3]靠螺纹联结,内装笔芯[2],透明固定垫[4],接丝[5]将下套[3]与钢套[8]联结在一起,钢套[8]内装有弹簧[6]、戴尾帽[7]的电池[9],笔夹[10]上有夹珠[11],笔夹[10]后部插入笔夹套[12]并与导片[14]接触,上帽[15]与笔夹套[12]粘结成一体,上帽[15]内装有套绝缘套[13]的电珠[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元珠笔,其特征在于电珠[16]套在绝缘套[13]中,其尾端与电池[9]相接,电池[9]的末端与导片[14]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圆珠笔,涉及圆珠笔及电筒制造领域。目前,普通圆珠笔只有书写一种功能,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既能书写,又能照明,还可以在黑暗中进行照明书写的多功能圆珠笔。本实用新型的形状与普通圆珠笔类似,其特征在于有一以笔夹为开关,由电池→尾帽→弹簧→钢套→笔尖→导片→电珠构成的闭合电路。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拓宽了圆珠笔的用途。
文档编号B43K29/10GK2065561SQ8920463
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14日
发明者盛志超 申请人:哈尔滨制笔工业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