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71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免削笔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收回预削笔芯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
传统的免削铅笔包括一个具有两端开口的笔管,以及数节预先嵌设有预削笔芯的塑料制的笔芯支持座。将该数节笔芯支持座依次插入笔管内,并藉由该数节笔芯支持座之相互推动,将位于最底端的一节预削笔芯推出笔管外以供书写用。由于该塑料制笔芯支持座必须占用笔管的一部分体积,使笔管可储存之预削笔芯数量相对减少,影响其使用寿命;如万一遗失任何一节笔芯支持座时,均将使得该传统的免削铅笔丧失推出预削笔芯之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
曾提出过一种没有设置把内笔管完全收回外管内的结构的书绘笔,因而不具备将已推出之预削笔芯重新收入内笔管内部的功能。因此当该书绘笔被倒立插置于笔筒内或被其他物品挡住时,其伸出笔芯之削尖尖端可能意外地刺伤人体皮肤甚至刺伤眼睛等重要人体器官,很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利用一推动件推开弹簧的一端钩尖,藉以完成收芯动作,可完全消除应力集中之现象,避免发生收芯机构断裂失效的缺点;且在完成收芯动作之后,其推动件得以回复至原始位置上,藉以消除习用的一种使用弹性钩具因向外翘出而处于弹性紧张状态所产生之内应力效应,进而得以有效延长笔具之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类型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可使用一般塑料材料取代高强度塑料材料作为该推动件之成型素材,不但得以降低制造成本,更可使整支笔具不受成型材料之限制,藉以扩大其使用材料的范围,更有利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类型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在完成收芯动作后,推动件自动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上,使整支笔具在外观上保持完整性,避免破坏其外观美感。藉由弹簧之弹性作用,而自动地将已完全收回笔芯之内管完全收入外管内部,使该弹簧得以完全不再触及笔芯而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上,进而得以有效延长笔具之使用寿命。
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的透视图;图2为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另件分解图;图2A为图2中的推动件的后视放大透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推出单节笔芯的状态中的内管位于上死点位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推动单节笔芯的状态中的内管位于下死点位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推出单节笔芯的状态中的内管位于准备书写位置;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换用另一节笔芯的状态中的内管位下死点位置;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换用另一节笔芯的状态中的内管位于完成换芯准备书写位置;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剖视图,示出将已推出的单节笔芯收入内管状态中的内管位于被限制移动的位置,该位置实质上与图5所示的准备书写位置大致相同,惟在图5中已被推出的笔芯在图8中则要被重新收回内管内部;图9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部分剖视图,示出刚将推动件向上推使由图8的位于外管槽孔的下端移至槽孔的上端,同时使弹簧的下端尖部脱出内管的贯通槽道,笔芯不再受到卡制而可退回内管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的部分剖视图;示出刚将内管内的笔芯退入外管内的情形;
图11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端头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加装新笔芯时外加的备用笔芯管由内管上端倒入笔芯时的剖视图;及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阅
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包括有一外管10、一内管20、多个笔芯30、一个弹簧40、由一个推动件50配合贯通槽道23及未贯通浅槽道25和槽孔13等所构成的推送笔芯装置、和该内管20下端的由多个楔形凸起28及一缩小内径的出芯孔29配合外管10的下端的收缩管壁部15等所构成的夹芯装置。如图2A中所示,该推动件50的设于内面的本体下端的卡扣部56呈匚形,其上侧缘57抵住弹簧40的最下一圈41,该上侧缘57呈桃形圆弧,而下侧缘58中间开设有一缺槽59供该弹簧40的下端部42由此伸出,该推动件50由开设于外管10上的一个槽孔13伸进外管10内部。在该推动件50表面设有多个突出横筋50,藉以便于在收芯过程中通过推动件50上移而拉开该弹簧的下端部42,并使之能同时暂时制止内管20的移动,使一已推出的在最底端的笔芯31被先行完全收入内管20内。同时在该外管10上设置有一个限制内管20向上移动行程的卡合槽17,供一个设于内管20上端的突出部27卡入,该突出部27呈条状,在内管上切出两槽使之形成具有弹性的卡制部,更增加内管与外管间的滑动稳定性,内管也更不容易晃动,并使内管在收回时不会向后弹出外管。当解除该推动件50的施力时,藉由该弹簧40的弹性作用将已预先完全收入笔芯31的该内管20完全收入该外管10内,藉此使推送笔芯装置中的该弹簧下端部42回复到完全不再触及笔芯的原始位置。
该外管10及内管20均可使用一般的塑料材料利用注塑成型方法制造,该内管20之上半部直径加粗成一粗管径部21,该粗管径部21的内壁面以相等间距设置有数条纵向肋条22,使各肋条22所围成的空间恰可容许各预削笔芯30通过,在该粗管径部21的下端为细管径部24,在该细管径部24的上端设有两个外伸的凸缘26,用以卡制住该弹簧的最上一圈43,将该弹40固定住。
参阅图3至图5,示出由图2的零件组成的如
图1所示的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的推芯动作。当内管20因受弹簧40向上之弹力而位于如图3所示之上死点位置时,弹簧40的下端部42位于内管20的下方,且与楔形凸起28间保持一适当间隙,多支已预先削尖之笔芯30则依序置于内管20内部,位于最底端的笔芯31因受到缩小了内径的出芯孔29所阻挡,而不至于掉出内笔管20外,仅有其已预先削尖之圆锥体部分进入出芯孔29内,而其较大直径之圆柱体部分则停留在出芯孔29上方。在该内管20的底端的两测分别开设有对称的贯通槽道23,使由数个楔形凸起28所构成的出芯孔29具有一适当的弹性(如
图11中所示)。当使用者利用与内管20连接成一体的笔夹部2向下推动该内管20至如图4所示的下死点位置时,弹簧40的下端部42因受未贯通浅槽道25所阻挡而被向外推出,而暂时脱出于内管20外,此时,该弹簧40的下端部42位于随内管20向下移动至最底端的一节笔芯31的上方。因此,当使用者解除其施加于内管20上的向下推动力后,内管20因受被压缩的弹簧40之弹力作用而向上移动返回,在内管20向上移动返回过程中,弹簧40的下端部42经由贯通槽道23再度进入内管20内部,且该弹簧40之下端部42之端头顺著倒数第二节笔芯32滑入而顶住最底端的一节笔芯的顶面,使该最底端的一节笔芯31从而被部分推出出芯孔29之外,同时使该最底端的笔芯31中的较大直径的圆柱体部分进入出芯孔29内部,藉此略为扩大该出芯孔29的内径,并进而使该数个楔形凸起28所构成之最大外径被向外扩张而大于外管10收缩管壁部15最底端开口的内径,因此,该扩大了外径的楔形凸起28在内笔管20向上移回过程中将被阻挡在外管10最底端开口之外,而停留在如图5所示的准备书写位置上。
参阅图6及图7,该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当在书写中因笔芯31变纯或折断而必须换用一支新笔芯32时的换芯动作,与上述的推芯动作大致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异于习知技术的主要改良部分,在于使用一个推动件50以推开弹簧下端部42而完成收芯动作,此将可完全避免在施行收芯动作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其次在于在完成收芯动作后,使内管20可被完全收入外管10内部,且使内管20的最底端位于弹簧下端部42的下方,使该弹簧下端部42完全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上。参阅图8至
图10,当使用者欲将书写的笔芯收回时,可向上推动该推动件50,即可将已被推出至书写位置之最底端的笔芯31(如图5所示)重新收入内管20内部。同时如图8将伸出至如图5所示的准备书写位置上的内管20重新收回到外管10的内部,使得该弹簧下端部42得以完全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上。即于进行收芯时,使于进行收芯时,使用者仅须如图9所示,轻轻地向上推动该推动件50,使推动件50中所钩住之弹簧下端部42被拉出贯通槽道23,同时可顶住该内管20;然后使用者将笔头轻压于桌面或其它物体60的表面上,此时,由于弹簧下端部42已被向外拉开,且内管20受到推动件50的阻挡,因此,仅有该最底端笔芯31单触承受桌面60或任何硬物所施加的反作用力,而完全被推回内管20的内部,至于该内管20则仍停留于原来位置上。当该最底端笔芯31如
图10所示被完全收入内管20内部后,使用者即可不再触压推动件50,此时内管20将因承受弹簧40尾端的一圈41的弹性作用力而自动地迅速向上移动;在内管20向上移动过程中,该内管20不受限于该推动件50,因而不妨碍内管20向上移动;同时,因该最底端笔芯31已被收入内管20的内部,所以位于出芯孔29内部的笔芯31部分为其较小外径之圆锥体部分,而非较大外径的圆柱体部分,再者,内管底端的数个楔形凸起28因设有两对称槽道23,故而得以被外管10底端开口的内壁所压挤而自动地缩小了外径,故此数个楔形凸起28所构成的内笔管底端即得以自动地顺利通过该外管10之底端开口,从而使该内管20被完全收入外管10的内部,并上移至如图3所示的上死点位置上,亦即弹簧下端部42位于内管20内的笔芯31的下方,故能回复至其原始位置上。
参阅
图12,当内管中的笔芯快用光时,仅需将装有多个纵向排列的新笔芯30的储备笔芯管20插入内管20顶端之进芯孔,也就是要取出原位于外管上端之含有橡皮擦之帽盖之后,把该储备芯管之管口拔开,原位于下端之向内突出的突卡71倒转为上端让各笔芯之尖头朝下,同时使该开口与该进芯孔相接,并且该进芯孔的内径略大于储备笔芯管之外径,可防止笔芯30不慎掉出。

图13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不同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地方是原在内管20之上端设计成一个粗管径部21内设置数条肋条22,是为了防止整个是细管径的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之内径太多时所产生的书写晃动;若不设置肋条,则必需利用本实施例,直接以一卡接管80置入该内管中,该卡接管的内径跟笔芯仅具一个小间隙供各笔芯在其内滑移,且该卡接管的外径恰能直接卡入内管的内径;如此虽多出一元件,但是能大大地提高内管之制造速度,且组装非常容易,该卡接管的上端不影响内管上的能活动的突出部27的动作,并能方便地装填笔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推动件来推开该推芯装置中的弹簧,藉以将已被推出的笔芯重新收回于内笔管内部,此将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收芯动作中所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再者,在完成收芯动作之后,其内管连同笔芯收入外管中回复至原始位置上;进而得以有效延长笔具之使用寿命与提高使用之安全性;且可使用一般塑料材料取代高强度塑料材料作为弹性钩具的成型素材,不但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更可使整支笔具不受成型材料的限制,藉以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而更有利于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包括一外管;一设于该外管内部且相对于该外管作轴向往复运动的内管;数节具有圆柱体上半部及被预先削尖圆锥体下半部的预削笔芯,该数节笔芯依序沿轴向放置在该内管中;一促使该内管作轴向移动的弹簧;该外管包括一形成收缩管壁部的下端部,在该下端部具有一缩小直径的底端开口;一位于该收缩管壁部上方并沿轴向向上延伸设置的槽孔以及设于顶端之一卡合槽;该内管包括有由数个楔形凸起所组成的下端夹芯部,该夹芯部具有一缩小内径的出芯孔,且该夹芯部在一位于该槽孔下方的收回位置及一伸出该外笔管的底端开口外的伸出位置间往复移动;在该夹芯部上部向上延伸设有一对贯通槽道;紧邻于设有该槽孔侧的该贯通槽道上方设有一未贯通浅槽道;在该内管上相对于卡合槽位置设有向外凸出之突出部;且该内管上半端设计成一粗管径部,与该外管内壁间具有些微的间隙;其特征在于设有一推动件,该推动件具有一块状本体,在本体的外表面具有数条突出的横筋供手触动,其面积略小于该槽孔使之能置入位于该外管的槽孔下侧的位置,该本体背面下侧有一匚型卡扣部向内置入,使此卡扣部的上侧缘供抵住该弹簧的最下一圈,而卡扣部的下侧缘中开设有一轴向缺槽让该弹簧的下端部卡于其中,并让该弹簧的下端部经由该内管的该贯通槽道斜伸入该夹芯部的空间内;而该弹簧的最上端一圈卡接在该粗管径部下方在内管上所设的两凸缘上;当该内管位于该伸出位置时,有一已使用过之该笔芯欲收回时,将该推动件上推至该槽孔的上端位置,让在该贯通槽道内的该弹簧的下端部位于该最底端的预削笔芯的斜上方位置;此时该内管即不受卡制,把笔芯跟桌面或其它物品表面接触使该已被推出该出芯孔外之笔芯之圆锥体下半部得以被先行完全收回于被暂时制止不动的内管的出芯孔内部;当施加于该推动件的作用力移去时,藉由该弹簧的弹性作用将已预先完全收回含有笔芯的内管向上推动,并藉该外管底端开口向内推压该内管夹芯部使之向内收缩而得以通过该外管底端开口,进而使该底端夹芯部可移回至该收回位置;亦同时将该推动件送回该槽孔下方原位;以让该弹簧的下端部重新伸入内管中,保持往已收回的笔芯不使掉下,当要笔芯由该收回位置移至该伸出位置时,由上端将该内管下压让该弹簧压缩,内管向下移动使弹簧之下端部由该贯通槽道被拉出该内管,解除施加于内管上的向下推动力后,内管由于压簧的作用往上移,弹簧下端部向内移动,通过贯通槽道进入内管内孔内,顶住在该最底端笔芯上,藉以将该最底端笔芯的圆锥体下半部推出该出芯孔外,并由该最底笔芯之圆柱体上半部略为向外扩张该出芯孔,进而使底端夹芯部外径略大于该外管底端开口之内径,迫使该底端夹芯部无法移回外管内部而停留于一准备书写位置上;该内管向上之移动行程受限于顶端之突出部卡合于外管之卡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该内管的该粗管径部内卡设有一内径略大于笔芯、外径略小于粗管径部内径的卡接管,且该卡接管的长度不影响该内管上突出部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该内管之粗管径部内直接设有等间距之数纵向肋条。
专利摘要一种可收式免削换芯笔具包括外管;内装预削笔芯能相对于外管往复运动的内管;内管上端有一内设有肋条或卡接管的粗管径部,其下的内管上设一弹簧;内管往复运动一次时弹簧下端进出内管的贯通槽道将位于最底端的笔芯部分推出内管的推芯装置;用于紧密夹持被推出笔芯的夹芯装置;穿入外管槽孔的推动件,其ㄈ形卡扣部扣住弹簧的底圈;通过推动件上移将弹簧下端拉出内管将已推出笔芯收入内管内而后将内管完全收入外管内的收芯装置。
文档编号B43K21/00GK2153464SQ9320250
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8日
发明者李廷濬 申请人:达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