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演算趣味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182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学生自我演算趣味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帮助小学生自学练习作业并能引起兴趣的教学用具。
现在,小学生做作业,总是一题接一题做下去,做完后,交给老师,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由老师批改作业才知道。而且,做作业时间一长,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孩子很容易疲倦,对完成作业有负担,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帮助小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本身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各种练习作业时,能否使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工具,进行自我检查答案,发现并纠正错误,协助老师或家长来帮助孩子学习,成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
自我演算趣味模具是由盒体(1)、盒盖(2)、模块(3)和习题答案册(4)组成,整个模具可以用木材、塑料、有机玻璃、胶合板等材质制成。盒体长180-240毫米、宽120-160毫米、高4毫米;盒盖大小与盒体紧密配合盖紧,盒盖内划分成24格,每格呈正方形,共四行,每行六格,按阿拉伯数字顺序1,2,3……24依次写上编号;模块也呈正方形,长30-40毫米、宽30-40毫米、厚2毫米,每块模块的正面也按阿拉伯数字顺序1,2,3……24号写上编号,模块的反面画有规定彩色的图形,这样,由24块模块拼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完整的彩色图案。习题答案册可包括算术、语文、外语等内容,由老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编出的习题训练内容,并有标准答案。每一页的正面上编有24道题作为一组训练习题内容,按“模块序号”、“习题内容”、“待选答案”、“编号位置”四项栏目列成表格,24道题中的每道题都有待选答案和编号位置。每一页的反面画有由24题正确答案组成的彩色图案,便于自己核对检查对错。
做题或游戏的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把自我演算趣味模具盒打开,将模块按数字顺序一行六块,排成四行放在没有印有数字的盒体内,模块上印有数字的一面向上,有颜色图形的一面向下。
第二步,按照习题答案册每页的顺序做题,例如第1题等于“A”,做出的答案等于“A”。
第三步,在“待选答案”这个栏目去找,看一看有没有“A”,如果没有“A”,肯定做错了,就得重做;如果有“A”就做对了,再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从“待选答案”栏目中找到“A”以后,往右边“编号位置”栏目内去找和“A”对应的是什么数字,找出来的是“B”。
第五步,在盒体内取第1号模块(因为做的是第1题,所以取第1号模块。凡是做第几题就取第几号模块)放在盒盖内印有“B”的的位置上。
第六步,依次做24道题,取24块模块放到24格相应的编号位置上。
第七步,24题全部做完后,把盒子关起来,翻转180°再打开,模块就变成有颜色的一面朝上,有数字的一面朝下,组成了一个彩色的图案。
第八步,用盒内模块组成的彩色图案去和习题答案册的那一页的反面“答案图形”核对,如果图案完全相同,说明24道题全部做对了。如果有部分图形不相同,说明这部分题做错了,这时就把不相同的模块取出来,按模块上的数字是第几题,重做这个题,直到全做对为止。
用这套模具让孩子学习,既是在学习,又象做游戏,学习于游戏,游戏促学习。学习时心理上不会有任何负担,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东西学到手,此模具是符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原理的。学生用此模具学习时,一题做出以后,就转到“待选答案”栏去找自己做的答案,从这时起,脑力劳动强度相对演算题目时来说就减弱了。找到了答案,说明自己做对了,思想上得到鼓舞,情绪就更高。再去找“编号位置”,按号码将模块“对号入座”,孩子做题时,不断有新刺激、新变化,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致勃勃。其次,能促使孩子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动作,对智力发展很有好处。寻位置对图形需要眼力,能培养观察力,演算过程与核对重做过程,都要积极思考,能发展思维能力,演算题目时可以训练注意力的集中分配和转移;练习过程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有关的原理,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孩子记住和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发展孩子的记忆能力,又毫无死记硬背的痛苦,充分调动孩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己检查、寻找错误的原因,由自己加以纠正。


图1a是盒体的正视图,图1b是侧视图,图1c是上视图;图2a是盒盖的正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2c是上视图;图3a是模块正视图,图3b为侧视图。图4为24题全部做完做对后,24块模块反面应拼成的正确彩色图案。
实施例例如算术加减法习题答案册A页(正面)

把自我演算趣味模具盒打开,就可以按算术加减法“习题答案册”A页来做练习题了。首先,取1号模块,“习题内容”为5+4应等于9,到“待选答案”栏目中去找到9,这时对应的“编号位置”则为8,就将1号模块放到盒盖24格中的第8号位置上。然后,再取2号模块,“习题内容”为15加4应等于19,到“待选答案”栏目中去找19,则在对应的“编号位置”为10,这时就应将2号模块放到盒盖24格中的10号位置上。这样,依次做完24题,将24块模块都放到应该放的“编号位置”上,最后,把盒子关起来,翻转180°再打开,由24块模块反面就拼成了一个彩色的图案。如果这个图案与“习题答案册”A页反面的图案(附图4)完全相同,说明做的24道算术题全部都做对了。如果有部分图形不相同,说明这部分题做错了,取出这部分模块,再重新做题,直到全部做对,图案完全相符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小学生自我演算趣味模具,由盒体、盒盖、模块、习题答案册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与盒盖的大小尺寸相同,靠盒体、盒盖四周的凹凸边缘啮合,盒体内正好排放一层24块模块,习题答案册另成一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盒体长180~240毫米,宽为120~160毫米,高4毫米,盒体内正好可放置24块模块。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盒盖的大小与盒体紧密配合,盒盖内划分成24格,共四行,每行六格,每格按阿拉伯数字顺序1、2、3……24号依次写上编号。
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块为正方形,长和宽均为30~40毫米,厚2毫米,每块模块的正面按1~24写上编号,反面画有规定图案的一部分图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习题答案册可用纸张、塑料制成,每页的正面上编有24道练习题,可以是算术、语文、外语等内容,24题按“模块序号”、“习题内容”、“待选答案”、“编号位置”四项栏目排列成表格,每页的反面画有由24道题正确答案组成规定的彩色图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盒体、盒盖、模块、习题答案册组成。盒体内摆放24块模块,每块模块正面写上号,反面画有部分图案,盒盖内按24个数划分24格。小学生用模块,按习题答案册上的24道题做出答案,然后选模块摆在盒盖24格中,由24块模块反面拼出的图案,来与答案册上的图案对照,判断作题对或错。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均可用此模具训练做题,边做题边游戏,既可锻炼孩子手脑并用,又可促进智力发展和培养观察能力。
文档编号G09B3/06GK2188233SQ9321871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培瑛 申请人:王培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