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24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特别涉及用于由直线制作图形显示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
近来,在计算机上产生三维图象变得流行起来。用户倾向于要求更逼真的或更生动的图象,其问题在于所产生的图象实际是否显得逼真。另一方面,还强烈要求实现实时处理。
锯齿是一种标的物或图案的边界线在所产生的图象上变为锯齿状的现象。换言之,轮廓线或边界线变不有台阶。当轮廓线或边界线是直线时,由此种锯齿所引起的图象变坏特别显著。
因而,要求实现一种能有效消除这种锯齿的处理过程。即,要求实现一种能可靠地高速进行消锯齿的处理过程的设备。
即使,由于进行三维图象处理使计算机所产生的图象质量较高,但被显示的图象质量是由显示所产生的图象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决定的。一般来说,用于计算机的图形显示装置必须用一组数目有限的象素来显示图象,就难免产生锯齿。由于此类锯齿,显示的线条就显出锯齿或显示的线条可能在某一中间点间断。
当产生锯齿时,所显示的图象的质量将大大变坏,为了消除该锯齿必须进行消锯齿处理。通常,采用下列三种消锯齿技术中的一种。
1)超取样技术就一个在帧缓冲器中的象素的色彩而言,要使具有比实际帧缓冲器更精细的象素的帧缓冲器成象。例如,将一个象素分成九个区而得到更精细的象素。根据此技术,对每个更精细的象素进行色彩计算,得到对应于实际帧缓冲器中一个象素的多个更精细象素的色彩平均值。
2)滤波技术就一个在帧缓冲器中象素的色彩而言,得到与这一个象素相邻的多个象素的色彩平均值。根据该技术,可以防止相邻的象素的色彩异常的变化,因而防止了锯齿的产生。
3)z缓冲器技术此技术是滤波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换言之,将微分滤波器用作z缓冲器,并当色泽层次不连续时,只将平均滤波器施加于象素(边缘)。根据此技术,当显示一幅目标有重叠的图象时,可以平滑地显示重叠的边界部分。
然而,根据上述每项通常的技术,待显示的色彩是由所进行的平均处理来决定的。因此,待显示的色彩不是精确计算的,这就存在一个不能显示一条平滑直线的问题。结果是不能可靠地防止锯齿的产生,及显示图象的变坏。
若显示一条直线时,未精确消除折迭,锯齿度就变得特别明显。
所以,本发明的一个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问题的新颖有用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以输入待显示的输入直线的坐标和属性的输入装置;用于判别输入的直线的宽度和斜率的判别装置;用于将输入的直线分解成单个象素,并设定待绘制的绘图象素的分析装置;用于计算由分析装置设定的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的直线的距离的距离计算装置;用于根据距离计算装置计算出的距离,来计算输入的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的占用比计算装置;预先已输入一色彩的帧缓冲装置;用于根据占用比将绘图象素色彩与预先输入在帧缓冲装置中的色彩相混合,并把混合后的色彩再写入帧缓冲装置的混合装置;以及用于根据已写入帧记忆装置的绘图象素的色彩来显示输入直线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由距离计算装置来计算由分析装置分解出的单个绘图象素到输入直线的距离。根据该距离由占用比计算装置来计算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混合装置根据该占用比将绘图象素的色彩与预先输入帧缓冲器中的色彩混合。因而,可以绘出一条高质量的平滑直线。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除根据输入的坐标产生的象素外,另外分析装置还根据判别装置所判定的输入的直线的斜率设定一个相邻象素作为绘图象素,占用比计算装置还计算对相邻象素的占用比。
根据本发明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除基于输入坐标产生的象素外,分析装置还根据由判别装置判定的输入直线的斜率设定一个相邻象素作为绘图象素,还根据对相邻象素的占用比的计算进行混合。因而,可以进行更平滑更精细的消锯齿处理。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面首先介绍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的占用比计算装置包括一个把从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作为索引的表,并预先存入了与该距离相符的占用比。在此情况下,根据该距离查该表得到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占用比的计算。其结果,可以缩短消锯齿处理所需的时间。
本发明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面介绍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的占用比计算装置包括多个根据相对应的距离和随输入直线的宽度而异的占用比的表格。在此情况下,根据判别装置判定的输入直线的宽度,而转换所查找的表格。因而,当输入直线是粗线条时,防止由于混合使色彩在粗线条中变淡。因此,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消锯齿处理。
参照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将更能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的特点。


图1是解释本发明工作原理的系统方框图;
图2是表示依本发明的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框图;
图3A表示在显示器上绘出的作为常规数字差分分析器的分析结果所得到的绘图象素的一种状态。
图3B表示由实施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数字差分分析器另外绘出的绘图象素的一种状态。
图4是解释一直线和一绘图象素间的距离h的图解;
图5A、5B和5C分别是解释一占用比的图解;
图6A和6B分别是说明宽度不同的直线与绘图象素间关系的图解;
图7A是表示当绘制一条粗直线时所用的表格图;
图7B是说明粗直线与表格间关系的图解;
图8是解释实施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部分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解释实施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另一部分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解释实施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又一部分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解释实施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另一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包括一个用以输入待显示的输入直线的坐标和属性的输入装置A1;一个用于判别输入直线的宽度和斜率的判别装置A2;一个用于将输入直线分解成单个象素,并设定待绘制的绘图象素位置的分析装置A3;一个用于计算由分析装置A3设定的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的距离计算装置A4;一个用于根据距离计算装置A4计算出的距离来计算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的占用比计算装置A5;一个帧缓冲器A6;一个用于根据占用比将绘图象素色彩与预先输入在帧缓冲器A6中的色彩相混合,再把混合后的色彩写入帧缓冲器A6的混合装置A7;以及根据已写入帧记忆装置A6的绘图象素的色彩来显示输入直线的显示装置A8。
根据此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由距离计算装置A4来计算由分析装置A3分解得出的单个绘图象素到输入直线的距离。根据该距离由占用比计算装置A5来计算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而混合装置A7则根据该占用比将绘图象素的色彩与预先输入帧缓冲器A6中的色彩混合。因而,可绘出一条高质量的平滑直线。
除根据输入的坐标产生的象素外,分析装置A3根据判别装置A2所判定的输入直线的斜率,还可设定一个相邻象素作为绘图象素,而占用比计算装置A5还可计算对相邻象素的占用比。
在此情况下,除根据输入坐标产生的象素外,分析装置A3还根据由判别装置A2判定的输入直线的斜率设定一个相邻象素作为绘图象素,还根据对相邻象素的占用比的计算进行混合。因而,可以进行更平滑更精确的消锯齿处理。
另一方面,占用比计算装置A5还可包括一个把从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作为索引的表A9、A10,并预先存入了与此距离相符的占用比。在此情况下,当根据此距离得到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时,查找表A9、A10。
在此情况下,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占用比的计算。其结果,可以缩短消锯齿处理所需的时间。
此外,占用比计算装置A5还可包括多个根据距离和随输入直线的宽度而异的占用比相对应的表A9,A10。在此情况下,根据判别装置A2判定的输入直线的宽度,而转换所查找的表格。
在此情况下,当输入直线是粗线条时,就能防止由于混合使粗线条中的色彩变淡。因此,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消锯齿处理。
其次,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实施例。图2是该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实施例。
图2是所示的消除锯齿线条显示设备包括一个输入装置1,一个判别单元2、一个数字微分分析器(DDA)单元3、一个运算单元4、一个混合单元5、一个显示装置6、表7和8、以及一个按所示耦连的帧缓冲器9。例如,显示装置6是一个阴极射线管(CRT)。
在图2中,输入装置1是一个键盘或一只在显示屏上确定一点的标示器,诸如鼠标器。当进行计算机图形处理时,操作员从该输入装置1输入预定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数据包括与待显示的直线有关的坐标数据,与属性如色彩有关的数据以及类似的数据。
判别单元2根据从输入装置1输入的直线的坐标数据以及类似数据产生直线,并判别待显示的直线的宽度和斜率。判别单元2要判别直线的宽度和斜率,是因为消锯齿处理随直线的宽度和斜率而异,如后文所述。
DDA单元3用一个DDA将判别单元2产生的直线分解成与显示装置6的分辨率相对应的单个象素。待在显示装置6上绘画的象素,即绘图象素是由DDA单元3的分析过程决定的。
图3A表示一种在显示装置6上绘出的作为常规DDA的分析过程的结果所得到绘图象素的状态。如从图3A所见,若仅仅得到与判别单元2所得到直线相一致的由阴影线所指定的绘图象素,并显示它,那么该直线就不会显示出一条直条,而代之以显示出有阶梯的线段。换言之,所显示的线条变成锯齿状。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DDA单元3除绘制作为DDA分析过程的结果所得到的每个绘图象素外,还沿上下(纵轴或Y轴)方向,或沿左右(横轴或X轴)方向绘制一个与绘图象素相邻的相邻象素。是在X轴方向,还是在Y轴方向增加绘图象素是由直线的斜率所决定的。
换言之,根据由判别单元2所得到的直线斜率,若直线在X轴方向的长度长(即,主轴或较长轴在X轴方向),则沿Y轴方向增加绘图象素,若直线在Y轴方向的长度较长(即主轴或较长轴在Y轴方向),则沿X轴方向增加绘图象素。
图3B表示一种由本实施例的DDA单元3附加绘制的绘图象素的状态。在图3B中,类似于常规DDA所得到的绘图象素(下文称作基准绘图象素)是用阴影线指明的。另一方面,由本实施例的DDA单元3附加绘制的绘图象素(下文称作附加绘图象素)是由阴影点指明的。在图3B所示的特定情况下,直线对X轴方向即,水平的斜率较小。因此,附加绘图象素添加在基准绘图象素的Y轴方向。用额外绘制附加绘图象素的方法,可以在显示装置6上绘出阶梯很小的平滑的直线。如果直线没有斜率,而是X轴或Y轴方向延伸,这种直线不会产生锯齿,无须再绘制附加绘图象素。
运算单元4计算由判别单元2所得到的直线到由DDA单元3所得到的绘图象素间的距离h。如图4所示,由阴影点指定的绘图象素10的中心点A到直线11的垂直方向之间距离为h。换言之,绘图象素10的中心点A到直线10的垂距为h。对所有的基准绘图象素和在DDA单3所得到的附加绘图象素都要进行中心点A到直线11间的距离的计算。
当对所有的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计算到直线11的垂距时,则根据该距离h得到直线11对每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占用比就是绘图象素被直线11占用的比率。
现在参照图5A-5C描述占用比。在图5A-5C中,为方便起见,假定圆形绘图象素10的直径L=2]]>,而直线11的宽度为W0。
在图5A所示的状态,距离h满足h≥(2]]>+W0)/2,绘图象素10与直线11是分开的。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下,占用比为0%。
另一方面,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距离h满足h≥(2]]>+W0)/2。在图5B所示的这种状态下,占用比为50%。
再有,在图5C所示的状态下,距离h满足h=0(在此例中W0=2)。在图5C所示的这种状态下,占用比为100%。
因此,占用七,即直线11占用各绘图象素的比率与垂直距离值h有互换关系,所以可由垂直距离h得到占用比。
然而,如果从直线11到每个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角素的距离h都是在DDA单元得到的,再根据各距离h,来计算直线11对各单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那么为得到占用比所需的计算量就变得非常庞大。其结果是需要非常长的计算时间,因此消锯齿处理的实时处理将是不可能的。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请注意,事实上占用比与距离h是有互换关系的。换言之,本实施例使用附有索引的距离h,并预先配备为每个距离d预存了占用比的表7和表8。当得到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时,就对表7和表8进行查找。采用当得到占用比时向表7和表8做查找的方法,不必对单个绘图象素计算占用比,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占用比的计算。其结果是,有效地缩短了消锯齿处理所需的时间,使进行消锯齿处理的实时处理成为可能。
由于下列原因要使用两个表7和8。换言之,为得到占用比,所用表的种类,随直线11的宽度而异。
图6A和6B各自表示绘图象素与不同宽度直线的相互关系。
图6A表示直线11的宽度近似等于一绘图象素直径的情况。在图6A中,为方便起见,假定直线11的宽度为“1”,绘图象素的直径也为“1”。在图6A中用双环表示的绘图象素偏离了直线11,因则这些绘图象素的占用比小于100%。对于那些占用比小于100%的绘图象素,混合单元5(后文将描述)使其着色与占用比为100%的绘图象素的着色相比,淡化到与占用比相符的层次。通过进行这种着色处理,可以绘出一条平滑的直线,以致显不出锯齿部分。
另一方面,图6B表示直线12的宽度W满足W>1(即一条粗线),而绘图象素的直径仍为“1”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进行与图6A所示的直线11的宽度为“1”的情况所进行的处理一样的处理过程会出现下列问题。
在图6B中,粗线12被定义为一组宽度均为“1”的细线11-1至11-6。因此可以对细线11-1至11-6的组合进行占用比的计算。例如,在细线11-1的情况下,当对位于粗线12外侧的绘图象素13也进行对图6A所示的情况进行的处理时,不会出现问题。然而,如果对位于粗线12之内的绘图象素14也进行对图6A所示情况所进行的处理时,就会发生问题。
换言之,如果对位于粗线12之内的绘图象素14进行上述的处理,即使绘图象素14位于粗线12之内,也会使着着色变淡,并使粗线12的着色不均匀。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要进行一种判断,以决定待绘制的直线是粗线与否。如果待绘制的直线是条粗线,不管其距离h如何,所设置的表表示出对位于粗线之内的绘图象素的占用比为100%。因而,根据待绘制的直线是细线还是粗线,所查找的表值是不同的,本实施例设置两个表7和8。
图7A和7B是解释当待绘制的直线是粗线时的表8,及解释粗线与表8的关系的图解。图7A表示表8,图7B表示粗线12。
如果注意到构成粗线12的细线11是位于图7BX1方向的端部,其宽度W满足W=1,在绘图象素13(在图7B中位于细线11中心线B的由箭头所指的X1方向)和绘图象素14(在图7B中位于细线11中心线B的X2方向)之间,表8一般分成图7A所示的两个域区R1和R2。
换言之,如果要得到位于图7B中心线B的X1方向的绘图象素13的占用比,要查找图7A中所示的表8的区域R2的数值,以确定占用比。相反,如果要得到位地图7B中心线B的X2方向,即位于粗线之内的绘图象素14的占用比,要查找图7A中所示表8的区域R1的数值。对后一种查找表8的区域R1的数值的情况,占用比一律设定为100%。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表8,对于位在粗线12之内的绘图象素14,不管其距离h2如何,粗线12的占用比总是变为100%。因此,粗线12的着色不会不均匀,可以满意地绘制出粗线12。另外,对两侧部位的占用比是查找图7A所示表8的区域R2的数值而确定的,可以满意地绘出平滑的经消锯齿处理的直线。
对位于图7B中沿X1方向边缘的细线11做了上面的说明。然而,对于位于图7B中沿X2方向另一边缘的细线,也应进行类似的处理,在本说明书中将省略该处理的说明。
当用如上所述的运算单元4计算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时,根据该占用比,图2所示的混合单元5将象素的色彩与帧缓冲器9的色彩相混合,并在显示装置6上绘出混合后的色彩。在本实施例中,对所有的由DDA单元3得到的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求出距离h,并用由该距离h求出的占用比,来进行消锯齿处理。其结果,可以绘出一条高质量的平滑的直线。
下面,参照图8-10,对本实施例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的程序给予说明。
当图8-10所示的程序启动时,根据从输入装置2输入的坐标数据,步骤S100判断输入的直线的主轴是否沿X轴方向延伸。如果在步骤S100的判定结果为“是”(YES),步骤S102设定直线标识符SLF为“1”。相反,如果在步骤S100的判定结果为“否”(NO),步骤S104设直线标识符SLF为“2”。
在步骤S102或S104之后,步骤S106判断输入的直线是否是粗线,即输入的直线宽度W不是“1”(或W>1)。如果输入的直线是粗线,在步骤S106的判定结果为“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108。步骤S108给在步骤S102和S104设置的直线标识符加“2”,以得到一个新的直线标识符。然后,步骤S120判断待处理的直线是否相应于粗线的一个边线。如果步骤S120的判定结果为“否”,不管步骤S102、S104和S108的流程如何,步骤S122将直线标识符SLF复位为“0”。如果步骤106的判定结果为“否”,或步骤S120的判定结果为“是”,或执行步骤S122之后,都执行下一步骤S124。
所以,当执行上述的步骤S100-S122的过程时,依待绘制的直线的特性出现下列各情形1)若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X轴方向较长,是条细线,其宽度W满足W=1,则直线标识符位等于“1”。
2)若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Y轴方向较长,是条细线,满足W=1,则直线标识符等于“2”。
3)如果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X轴方向较长,是条粗线,其宽度W满足W>1,则直线标识符等于“3”。
4)如果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Y轴方向较长,是条粗线,其宽度满足W>1,则直线标识符等于“4”。
5)如果待绘制的直线不属于满足W>1粗线的两个边线部分,则直线标识符等于“0”。
由图2所示的判别单元2执行上述的步骤S100-S122的过程。
对待绘制的直线确定上述情况1)-5)的流程完结之后,流程前进到图8所示的步骤S124。步骤S124用DDA单元3执行分析流程。特别是,用DDA将由判别单元2产生的直线分解单个的象素,并设置基准绘图象素。接下来,步骤S126得到直线和在步骤S124得到的基准绘图象及附加绘图象素间的距离h。
然后,图9所示的步骤S128判断由步骤S100-S122的流程得到的标识符SLF是否等于“1”。如上所述,如果SLF=1,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X轴方向较长,并是条满足W=1的细线。因此,如果在步骤S128的判定结果为“是”,步骤S130在Y轴方向上、下各设置一个象素作为附加象素,而步骤S132计算直线和各附加绘图象素间的距离。然后,步骤S134根据直线同每个在DDA单元3设定的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查找用于细线的表7,以得到直线对每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步骤S136将在步骤S134得到的占用比送至图2所示的混合单元5。
从另一方面来说,若SLF≠1和步骤S128的判定结果为“否”、则步骤S138判断是否SLF=2。如上所述,若SLF=2,则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Y轴方向较长,是条满足W=1的细线。因此,如果步骤S138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步骤S140沿X轴方向左右各设置一个象素作为附加的绘图象素,而步骤S142计算直线和每个附加绘图象素间距离。然后,步骤S144根据直线同每个由DDA单元3设定的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间的距离,查找用于细线的表7,以得到直线对每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在步骤S146将步骤S144得到的占用比送到混合单元5。
再有,如果步骤S138的判定结果为“否”,则在步骤S144判断是否SLF=3。如上所述,如果SLF=3,则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X轴方向较长,就是一条满足W>1的粗线。因而,若步骤S148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步骤S150沿Y轴方向上、下各设置一个象素作为附加绘图象素,而步骤S152就计算直线同每个附加绘图象素间距的距离。然后,步骤S154根据直线同每个在DDA单元3设定的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间的距离,查找用于粗线的表8,以得到直线对每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步骤S156将由步骤S154得到的占用比,送到混合单元5。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步骤S148的判定结果为“否”,则图10所示的步骤S158判断是否SLF=4。如上所述,如果SLF=4,则待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在Y轴方向较长,也就是条满足W>1的粗线。因此,若步骤S158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步骤S160沿X轴方向左、右各设置一个象素作为附加绘图象素,于是步骤162计算直线同每个附加绘图象素的距离。然后,在步骤S164,就根据直线同DDA单元3所设定的每个基准绘图象素和附加绘图象素的距离,查找适用于粗线的表8,以得到直线对每个绘图象素的占用比。步骤S166将由步骤S164得到的占用比送到混合单元5。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58的判定结果为“否”,则步骤S168设定直线对已设置的每个基准绘图象素的占用比为100%,而步骤S170将此占用比送给混合单元5。
图11表示当作为图8-10所示程序的结果接收到占用比时,由混合单元5所执行的程序。
当图11中的混合单元程序启动时,步骤S200根据接收到的占用比,将每个象素的色彩与帧缓冲器9的色彩混合。然后,步骤S202再将步骤S200所得到的混合色彩写入帧缓冲器9。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6显示已写入帧缓冲器9的混合色彩。所以,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象,因为借助上述程序能绘制出实际上没有锯齿部分的平滑直线。
还有,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还可做出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改型,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以输入待显示的直线的坐标和属性的输入装置;一个用以判别输入直线的宽度和斜率的判别装置;一个用以将输入直线分解成单个象素,并设置待绘制的绘图象素的分析装置;一个用以计算由分析装置所设定的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的距离计算装置;一个用以根据距离计算装置算出的距离来计算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的占用比计算装置;一个预先已输入色彩的帧缓冲装置;一个用以根据占用比将绘图象素色彩与预先输入在帧缓冲装置中的色彩相混合,并把混合后的色彩再写入帧缓冲装置的混合装置,以及一个用以根据已写入帧存贮装置的绘图象素的色彩来显示输入直线的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分析装置除根据输入的坐标产生象素外,还根据判别装置所判定的输入直线的斜率设定一相邻象素作为绘图象素,而占用比计算装置还计算对相邻象素的占用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包括把从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作为索引的表装置,所说的表装置预先存入了与该距离相对应的占用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根据该距离,查找此表装置,得到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包括把从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作为索引的表装置,所说的表装置预存了与该距离相符的占用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根据上述距离查找此表装置,得到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包括多个根据距离与输入直线的宽度而异的占用比的对应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其中所说的占用比计算装置根据判别装所判定的输入直线宽度转换所查找的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消除锯齿的线条显示设备,包括一用以输入待显示的输入直线的坐标和属性的输入装置、一用以判断输入直线的宽度和斜率的判断装置、一用以将输入直线分解成单个象素并设置待绘制的绘图象素的分析装置、一用以计算由分析装置设定的绘图象素中心到输入直线的距离的距离计算装置、一用以计算输入直线对绘图象素的占用比的占用比计算装置、一帧缓冲器、一混合装置,以及一用以显示输入直线的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9G5/20GK1095839SQ9410117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9日
发明者中山法子, 中山宽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