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32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行型属于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安全提示器。
为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过往行人和工作在公路上的各类工作人员,人们曾想到制做醒目颜色的服装或标志穿在身上或配带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这样过往的车辆可及时发现目标以减少事故发生;但对于在夜间或清晨工作在道路上的人员以及在冬季放学较晚的学生来说,如果遇上天气有雾,在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其服饰则不能起到提示作用,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提示器,它可克服上述缺陷,使配戴者在夜间或冬季的傍晚仍可通过提示器上的发光体给汽车驾驶员以提示减少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提示器,它设置有外壳、电源、开关和若干个发光体。其中发光体之间的间距为30一40mm,发光体和开关均安装在壳体上,电源固定在壳体内;发光体可选用自闪式发光二极管或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普通发光二极管;其外壳一侧制有固定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外壳可通过固定卡将该提示器卡放在使用者身体的某个部位,特别是通过腰带可使其配戴在身体的背后,这可提示从背后过来的汽车注意。发光体的自闪烁和间距使驾驶员在100米外发现前方行人目标以提高注意力。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安全提示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安全提示器电原理图,附图3、安全提示器电原理图。
图中1、外壳、2、电源、3、开关,4.发光体、5.控制电路、6.固定卡。
如图2所示,先按电原理图将两个自闪式发光体4.一组电源2和开关3用连接线连好;制作出一个6×6×1.5cm的外壳1,在外壳1的一侧面开有两个间距30--40mm的小孔,在外壳1的一侧边上开一小方孔再制作一个带固定卡6的后盖;将发光体4.电源2和开关3放入外壳1内,并使发光体4和开关3分别固定在两个小园孔和一个小方孔上,合上外壳1的后盖,即可使用。
再如图3所示,将两个普通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体4,并使其与控制电路5连接,其NE555电阻R和电容C,然后将控制电路5与电源2.开关3和发光体4连通后,当打开开关3,控制电路向发光,体提供负向脉冲使发光二极管作周期性发光,其安装和使用方法与图2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提示器它设制有外壳(1)、电源(2)、开关(3)和若干发光体(4),其特征在于发光体(4)之间距30-40mm,发光体(4)和开关(3)均固定在外壳(1)壳体上,发光体可选用自闪式发光二极管或与控制电路(5)连接;其外壳(1)一侧制有固定卡(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安全提示器。该提示器设有外壳、电源、开关和若干个发光体。其中发光体之间的间距为30—40mm之间,以保证汽车驾驶员在100米以外即可看到发光体聚合发出的光线;其外壳上的固定卡可使该提示器根据用户需要自行夹放在自认为最明显的身体部位上。该提示器可供老人、儿童和夜间在道路上工作的人员使用,其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G09F13/22GK2283292SQ9624939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9日
发明者孙志亭 申请人:天津市劳动保护橡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