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行星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18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系行星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仪器,特别适用于中、小学地理教学的太阳系行星演示。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使用的三球仪,只能演示地球、月亮、太阳的相互位置。在中、小学自然常识和地理教学中,常常要涉及太阳系中更多行星的位置及其运动周期,而三球仪就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学提供一种直观的,能够模拟太阳系行星运动周期和相互位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三大部分组成。上部是模拟太阳及各行星的彩色小球,各彩色小球通过金属支撑杆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套管上,套管的另一端与相应的传动轮固接。中部是一个变速箱,箱内有一组传动轴,各轴上分别装有九个不同半径的传动轮,其功能在于控制各彩色小球的运动速度,前述的套管组就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下部是演示仪的固定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依据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周期比,设计变速比,并通过一套传动轮实现变速比,来控制彩色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围绕中心运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太阳,固定在轴(14)上,(2)——(10)不同颜色的小球依次表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的运动周期分别为水星-0.24年;金星-0.61年;地球-1年;火星-1.9年;木星-11.8年;土星-29.5年;天王星-84年;海王星-164.8年;冥王星-247.9年。各色小球分别通过金属杆(11)与套管组(12)的对应套管相连,套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相应的传动轮,套装在变速箱(13)的轴(14)上。变速箱(13)控制小球(2)——(10)的运动速度,摇把(17)与轴(16)相连,变速箱摇把一侧箱体上,以轴(16)为中心,刻有显示时间的刻度线。支撑杆(18),底座(19)为固定装置。
附图2为传动示意图。传动轴(14)、(15)、(16)各装有九个传动轮,分别组成九个相对的轮组。摇动摇把(17),轴(16)上各轮转动,经轴(15)、轴(14)两级变速,带动轴(14)上与轮相固接的套管(12)及连接在套管上的各色小球,以与各行星运动周期比相一致的转速比,围绕中心小球——太阳运动,实现了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情况的演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直观演示,与现有的教学挂图相比,更富于实体感。同时也可做为一种儿童智力玩具。该演示仪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可用钢木、钢塑结构,便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一种模拟太阳系行星空间位置和运行周期的演示仪,其特征在于(1)、有一组不同颜色的小球(表示太阳及各行星)固定在不同半径的套管上,该套管套装在变速箱的轴(14)上。(2)有一组变速轮分别装在轴(14)、(15)、(16)上,用以控制各色小球的运动速度比与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周期比一致。(3)有一刻度盘,用以显示运动的时间。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中小学教学和儿童智力游戏的太阳系行星演示仪,可以模拟太阳系各行星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周期。它利用一套变速装置和传动套管实现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周期差异。本装置可以直观显示,能加深学生及儿童的理解。本装置制做工艺简单,尺寸可大可小,适于中、小学教学使用。
文档编号G09B27/00GK86209390SQ86209390
公开日1987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25日
发明者冯植莛 申请人:冯植莛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