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37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的制作方法
1.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是涉及生产图书、报纸类产品在出版印剧、装帧设计方面的一种改进方法,适用于以纸为载体的图书、报纸的出版印刷、版式装帧、广告设计制作。
2.发明人对本发明的理解、检索和有关本发明的
背景技术
中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国。从最初将印刷术应用于纸上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印刷、装订等相关技术的原始、落后,一本书从制版、印刷、装订成册的过程,基本上是原始的手工制作过程。由于当时的相关技术条件限制,为了避免印刷品在纸张裁剪、切边装订成册成书的过程中,损伤、破坏正常印刷内容的完整性,或影响书籍的美观性,人们采取在印刷内容的四周冒出适当的、宽窄不等的空白边,以防止因技术条件限制,造成印刷品在成册成书过程可能出现的失误。甚而直接向读者提供半成品书籍,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加工,例如古籍中的连页书(毛边书),读者阅读时需用工具透页裁开纸张,方能正常阅读。
在过去的书籍印、装技术条件下,书籍出版者基于避免印装失误这一基本原因,在正常印刷内容四周留出适当的空白边,应属正常现象。这一现象并逐步演变为一种习惯至今。现在大量出版发行的报纸也无一例外地沿用了这种在正常印刷登载内容以外的报纸四边留出宽窄不等的空白边的习惯方式。
当今,出版、印刷、装订及相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相关的设备、材料也与相关技术发展相适应。如果图书出现连页、书边载切不规整(极少属收藏性质的古装书除外)等,已是明显的常识性印装错误。现有的制版、印刷技术及相关机械设备已可以把有关数据精确到微米范围内,象激光照排、当今套色印刷技术更具精确度。除非出于从审美观点出发对图书、报纸所作的特殊版式、印装设计,在通常情况下,依据现有技术条件,再在图书、报纸四周留出空白,显然已无必要。同时,大量出版的图书、报纸所出现的大量没有印刷、登载任何内容的空白边,实属对资源的一种惊人浪费。
3.本发明的目的与任务(1)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报纸的空白边,提升图书报纸的附加值。
(2)最大限度地扩大图书、报纸的信息容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图书、报纸出版业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
(3)推动提高图书、报纸的印装质量与美感,促进相关制版、印刷、装帧的技术、方法、设施的改进与进步。
(4)本发明潜在可能目的促动一个以搜集整理书边、报边题材,建立题材库为主的新兴行业的出现。
4.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的实质内容及实现本发明的方式本发明是一种对图书、报纸空白周边加以独立利用的方法,是对现行图书、报纸出版、印装的相关技术的一种改进。
上述空白周边,是指图书的任意一页,报纸的任意一版的上、下、左、右四边的可视边沿到最邻该页,该版上印刷登载的具有整体或分篇连贯性文字、图案、图片边沿为零距离之间的可视平面空间。这个可视平面空间,可以是纸张的原始色泽平面,也可以是着色或花边图案、点线组合的平面。上述独立利用,是指在属空白周边的任意一边或一至四边的全部或任意局部平面上出版、印刷登载独立内容(文字、图形、图案、图片)。所述空白周边独立内容,是指相对于一本图书或其中任意一页,一张报纸或其中任意一版的内容,空白周边出版、印刷登载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空白周边独立利用部分内容文字和图具有独立成篇、成句、成条的特征,相互之间可以具有顺序阅读连续性,但与图书或报纸的主体内容形式上不具有顺序可读性和连续性,实质内容上也没有内在必然联系。例如(1)利用报纸的空白周边,登载分类广告、专题广告、“报边新闻”、设置“报边专栏”等;(2)利用一本文艺书籍的内页空白周边刊登缩写的生活小常识条目;(3)利用一本科技类书籍的空白周边登载日历表格、科技趣闻等;(4)在学生初级读物的空白周边登载英语会话短句、生难词解读条目。等等。以上例证都是对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的有效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除在独立利用部分的内容与出版物主体内容相对独立外,形式上可采取(1)以点或线将独立利用部分与图书、报纸登载的主体内容分隔开,使独立利用部分的文字或图不至于与主体内容混淆。(2)以花边图案将主体内容部分与独立利用部分区分开。(3)以对独立利用部分的字体、字号变化加以区分。(4)独立利用部分以文或图的排列、阅读方向变化对空白周边实施独立利用。(5)对独立利用空白周边的部分作色彩上的过渡、变化处理。
就对图书、报纸出版物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的功能而言,可以类推为电视机显示屏上的画中画功能,或者类推为电视、电台节目中的标题音乐或插播节目的功能。即是说,对图书、报纸的空白周边的独立利用的主旨体现在独立利用上,该独立利用法的实施,并不影响图书、报纸的原有出版、印制模式,其作用体现于对空白周边的有效利用。
5.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积极效果(1)扩大图书报纸的信息容量,减少纸张的浪费,节约资源;提高图书报纸业的经济效益。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报纸发行量约为460亿份(不包括图书发行量),以平均每份两开报纸空白周边面积为850cm2计算,如采用本发明,可减少40余亿份报纸的纸张成本,本发明所可能带来的社会意义和积极效果则更难估算。
(2)可增强图书、报纸的可读性及其美感。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时间阅读同一内容会增加大脑的疲劳感,如适时交换阅读内容,会刺激读者的阅读快感,提高阅读和记忆效率。
(3)本发明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持久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本发明极易在国内外图书、报纸出版业实施应用、推广。当然,这也是促使发明人急需借助专利制度,得到专利法保护的缘由之一。
权利要求
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法,其权利请求如下1.是一种对以纸为载体出版印刷的图书、报纸客观上存在的上、下、左、右空白周边的任意方位及任意部位的可视平面空间内,实施独立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独立利用,是以相对于图书、报纸的主体内容独立成篇、成句、成条,与主体内容形式上无连续顺序阅读性,实质内容上无内在必然联系的文字或图,采用有区分效果的方式,印刷登载于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的任意方位或部位,形成一个与图书、报纸整体出版印刷登载内容相对独立的空白周边独立利用整体;该独立利用整体之间可以具有顺序阅读性,实质内容可以存在内在联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白周边,其特征是说,图书的任意一页,报纸的任意一版上的上、下、左、右四边的可视边沿,到最邻该页、该版上印刷登载的具有整体或分篇可顺序阅读文字或图边沿为零距离之间的可视平面空间;这个可视平面空间包括纸张的原始色泽平面,着色或加花边、图案、点线组合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速的区分效果的方式,其特征是指以点、线组合将独立利用部分与图书、报纸出版、印剧登载的主体内容区分开来;以花边图案,独立利用部分与图书、报纸主体登载部分字体字号变化,阅读方向变化,色彩上的过渡变化处理方式实现对空白周边的独立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对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的独立应用,其特征包括对属空白周边上、下、左、右全部四个方位的独立利用;任意一个至三个方位的独立利用;一个至四个方位中任意部位的部分或全部的独立利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涉及以纸为载体生产的图书、报纸类产品的出版、印装相关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本发明以相对于图书、报纸的主体内容独立成篇、成句、成条,与主体内容形式上无连续顺序阅读性,实质内容上无内在必然联系的文字或图,采取点、线、花边、图案分隔,字体、字号变化,文、图编排方向变化,色彩过渡等方式,印刷登载于属图书、报纸客观存在的上、下、左、右空白周边的任意方位、任意部位的可视平面空间内,实施对图书、报纸空白周边的独立、有效利用,达到扩增书、报信息容量,节约资源材料,增强美感的目的。
文档编号B42D1/00GK1165747SQ97107540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
发明者骆云松 申请人:骆云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