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75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类,尤指一种具有照明作用的笔。
夜间值勤警的人员或在停车场的收费员,除携带指挥棒、哨子外,还必须携带手电筒及笔,人们经常在夜间看见企勤人员在开罚单或开缴费单时,需一手持手电筒一手握笔书写对照,有时还需用手电筒查看车号或检查车内状况,使人感到很不方便,而且经常发生错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电而不共回路的携带方便的具有照明作用的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由内装电池、弹簧、笔芯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下壳体的通孔中套固一齿状管,齿状管的每一凸齿中央形成一凹弧,并在齿状管的内部套置一绝缘管,在齿状管与绝缘管之间夹设一导片,并在下壳体的底部设有一可供灯泡置入的透光体,该灯泡的一导脚与笔芯接触,另一导脚与上述导片接触,构成一电回路;上壳体的内部固设一绝缘管,绝缘管的内部因设有一金属的内齿管,且内齿管的凸齿中央形成一触抵凹口,一导电弹簧位于内齿管内,一端与笔芯相接,一端与电池相抵,该电池的上方设有二层绝缘片,在二层绝缘片的中央设有一导片,该导片上设有相对的凸端,另在二绝缘片与导片的中央设有一管体,管体内容置一灯泡,该灯泡的一导脚与导片接触,另一导脚与电池的负极触抵,再通过管体抵靠在上壳体,构成另一电回路;上述二电回路为共电而不共回路的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同一笔体内具有共电而不共回路的构造,为此在夜间书写时可用于照明,同时又可观察周围情况,具有一笔多功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A-A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二)。
参见
图1-图2,一种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由内装电池20、弹簧14、笔芯8的上壳体11及下壳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的通孔中套固一齿状管6,齿状管6的每一凸齿中央形成一凹弧,并在齿状管6的内部套置一绝缘管9,在齿状管6与绝缘管9之间夹设一导片7,并在下壳体1的底部设有一可供灯泡10置入的透光体5,该灯泡10的一导脚与笔芯8接触,另一导脚与上述导片7接触,构成一电回路。其中透光体5呈弧尖状,中央设有供金属笔芯8插入的通孔。下壳体1由木质或绝缘材料制成。
参见图3-图4,上壳体11的内部固设一绝缘管12,绝缘管12的内部设有一金属的内齿管13,且内齿管13的凸齿中央形成一触抵凹口17,一导电弹簧14位于内齿管13内,一端与笔芯8相接,一端与电池20相抵,该电池20的上方设有二层绝缘片21,在二层绝缘片21中央设有一导片15,该导片15上设有相对的凸端16,另在二绝缘片21与导片15的中央设有一管体,管体内容置一灯泡18,该灯泡18的一导脚与导片15接触,另一导脚与电池20的负极触抵,再通过管体抵靠在上壳体11,构成另一电回路;下壳体1与上壳体11之间通过连接件3组成一整体,其中连接件3为金属的导体,且一端为管径较小的插接头2,插接在上壳体11内,内缘相对上述齿状管6上端位置处设有二导电触片4。该连接件3接引电20负极,笔芯8接引电池的正极,当下壳体1旋转一角度,可带动齿状管6上端的凸齿与连接体3的触片4接触,进而使灯泡10发光。且在旋转时,触片4与齿状管6的凸齿接触将产生嗒嗒声响。
另在管体的上部螺接一反射体19,其中该内齿管13与电池20的外正极连接,当上壳体11作适当的旋转而带动内齿管13转动时,使导片15的凸端16与内齿管13的触抵凹口17接触,即可使灯泡18发光,在旋转的同时也发出嗒嗒声响。
参见图5,连接体3的插接端2插接在上壳体11的底端内缘,故可使连接体3与上壳体11同带负电,而该笔芯8的上端与导电弹簧14的底部接触,因此使上、下二端构成一导电回路;其中上部的导片15与内齿管13构成一电源回路的开关,下部的齿状管6与连接体3构成另一开关回路,二开关所构成的回路恰为相反,并在旋转通电的过程中可产生嗒嗒嗒的声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可在360°内旋转。
参见图6、7,当下部的电源回路导通,可作为暗处或夜间无光源情况下的照明书写用,尤其适用于夜间执勤人员使用。当上部的电源回路导通,可作为手电筒使用,因此夜间值勤人员无需携带其它的东西,即可方便操作书写、指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由内装电池(20)、弹簧(14)、笔芯(8)的上壳体(11)及下壳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的通孔中套固一齿状管(6),齿状管(6)的每一凸齿中央形成一凹弧,并在齿状管(6)的内部套置一绝缘管(9),在齿状管(6)与绝缘管(9)之间夹设一导片(7),并在下壳体(1)的底部设有一可供灯泡(10)置入的透光体(5),该灯泡(10)的一导脚与笔芯(8)接触,另一导脚与上述导片(7)接触,构成一电回路;上壳体(11)的内部固设一绝缘管(12),绝缘管(12)的内部因设有一金属的内齿管(13),且内齿管(13)的凸齿中央形成一触抵凹口(17),一导电弹簧(14)位于内齿管(13)内,一端与笔芯(8)相接,一端与电池(20)相抵,该电池(20)的上方设有二层绝缘片(21),在二层绝缘片(21)中央设有一导片(15),该导片(15)上设有相对的凸端(16),另在二绝缘片(21)与导片(15)的中央设有一管体,管体内容置一灯泡(18),该灯泡(18)的一导脚与导片(15)接触,另一导脚与电池(20)的负极触抵,再通过管体抵靠在上壳体(11),构成另一电回路;上述二电回路为共电而不共回路的型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作用的笔,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11)之间通过连接件(3)组成一整体,其中连接件(3)为金属的导体,且一端为管径较小的插接头(2),插接在上壳体(11)内,内缘相对上述齿状管(6)上端位置处设有二导电触片(4)。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照明作用的笔,由内装电池、弹簧、笔芯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上壳体内部设有供照明的构造,下壳体内部设有供书写用的辅助照明构造,二者在电源回路上属共电而不共回路的型态,分别使用时,可依所设的电源开关予以控制导通与截止,二者结合为一体,不仅可书写时辅助照明用,而且可观察周围的环境,起到手电筒的作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携带。
文档编号B43K29/00GK2290479SQ97200479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7日
发明者吕理湖 申请人:吕理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