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73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
众所周知,已有的墨水瓶由瓶体部分和上盖组成。只有盛装墨水的功能。笔内需要充水时,是将起笔杆及贮水囊保护作用的外管拧下,将笔头伸入墨水瓶中液面以下,反复挤压贮水囊,待囊中基本吸满后,将笔从瓶中取出,拧上外管,擦净,带上笔帽。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是程序较多,而且贮水囊不易吸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构思一种以挤压瓶体的方式使笔内贮水囊充水,并使之全部充满的墨水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用能够手捏有明显变形的柔性材料制造瓶体。瓶口有一封塞,封塞与瓶口紧密配合。封塞中部有水笔插入孔。该孔略小于普通笔的直径,并具有弹性。在封塞以下的瓶颈部有一个软橡胶制成的喇叭口形的管。管的敞口部分向上封住瓶颈。尖细部分向下位于瓶体的腰部。瓶体内有两根与瓶体连在一起的竖杆。竖杆上有横向瓶轴心方向与之连成一体的挂勾。两杆的挂勾上下靠在一起错位对拉。喇叭形软管的尖细部分从两挂勾中通过。在无外力挤压时,管路被封死。在竖杆上横向瓶壁方向有传力撑杆,传力撑杆一端与竖杆成一体,另一端靠近瓶壁并扩展为片状,片状部分与瓶壁留有间隙。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只需将笔插入瓶中捏两次瓶体,就可以使笔的贮水囊充水,省去卸装笔杆及多次捏贮水囊的繁琐过程,而且可以完全充满。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以下内容,用柔性塑料按现有墨水瓶的尺寸及通常的方法制造有颈的瓶体1,再用同样材料及方法制造可紧密的塞在瓶颈上的薄圈2,薄圈厚为1-2mm,圈上带有对称的两根竖杆3,竖杆3上有对置并错位搭接的挂勾4和伸向瓶壁的传力撑杆5。传力撑杆外端展为片状,安装后的传力杆外端与瓶壁有1-2mm距离。将带有传力撑杆、挂勾的竖杆伸入瓶体中。将薄圈塞在瓶颈处,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必要时可用胶粘。再用软橡胶制成连成一体的封塞6和喇叭管7。将封塞塞入瓶颈,并使喇叭管的尖端伸入挂勾4之间。本实用新型即制作完成。向本实用新型的墨水瓶注墨水的办法是用外表面带有纵向沟槽的硬管从封塞的孔插入并通过喇叭管,即可向瓶中注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用手捏住瓶体对应传力杆5的部位,瓶被捏变形,推动传力撑杆5,挂勾4对开,喇叭管尖端开通。将笔从封塞中的孔插入,并通过喇叭管,使笔尖没入墨水中。然后松开捏瓶的手,由于笔杆与封塞及喇叭管的尖端均为挤紧的密封状态,空气不能进入,所以在瓶体复原时,瓶内形成低压,把笔的贮水囊吸扁,贮水囊中的残存墨水及空气全部吸出。接着再一次捏墨水瓶,由于瓶内压力加大超过瓶外压力,笔头又没在墨水中,墨水便会注入贮水囊,并完全充满。
权利要求一种包括瓶体(1)的墨水瓶,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瓶体采用柔性材料;b、瓶口处有软橡胶制成的中部带有插笔孔的封塞(6),封塞以下为固定瓶颈处的喇叭管(7);c、有固定在瓶体上的两根对置的竖杆(3),竖杆上有相互对置的挂勾(4)和传力撑杆(5),两个挂勾之间通过喇叭管的尖端,传力撑杆(5)外端靠近瓶体(1)的内壁。
专利摘要一种墨水瓶,是在保留原有墨水瓶基本形状的基础上,用柔性材料制造瓶体,瓶口有一中部开有插笔孔的封塞。封塞下有喇叭形管。固定在瓶体内竖杆上有挂钩和靠近瓶壁的传力撑杆。使用这种墨水瓶,不需脱掉笔杆,只需将笔从封塞孔中插入,捏两次瓶体,就可以使笔的贮水囊充满墨水。
文档编号B43L25/00GK2367483SQ9922258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9日
发明者惠玉清 申请人:惠玉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