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110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杆攀拉线防护套。
目前,我国城市中的电力、邮电、铁路等行业中,为了确保架线的电杆不倒,往往采用钢绞线将电杆攀拉固定。然而,电杆攀拉线的存在必然防碍交通、阻挡行人造成诸多不便。由于电杆攀拉钢绞线钢丝外露,行人极容易被刺伤;若遇到电线断线、漏电造成攀拉线带电,也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现在,有部分城市采用了一种用竹子把攀拉线包住的措施以减少上述事故的发生。用竹子包住攀拉线既不可靠,也不美观,并且安装麻烦,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它由绝缘材料制成,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由数组园筒形的哈福式防护套管将攀拉钢绞线扣合在护套里面,克服了城市中电杆攀拉线易刺伤行人和易发生触电事故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由上套管、连接套管、鼓形套管及连接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种套管均由两个对称的半边扣合而成;两个半边套管的接合处有凸缘翼边,呈哈福形状;凸缘上沿轴向方向有等间距排列的数个园柱形沉孔,在相对应的沉孔中嵌入有连接销;两种相邻套管之间的端面凸缘上分别有园柱形沉孔,在相对应的沉孔中嵌入有连接销;连接套管由数根组成;上套管的外端呈园锥筒形。本实用新型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用绝缘材料制成;防护套外表面有莹光粉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设计呈流线形状,美观大方且外面涂有桔红色莹光粉,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均可以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既达到了防护的目的还有警示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下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具有上套管(1)、连接套管(2)、鼓形套管(3)、连接销(4)。每一种套管均由两个对称的半边扣合而成。两个半边套管的接合处有凸缘翼边,呈哈福形状;在凸缘翼边的轴向方向上有五个等间距排列的园柱形沉孔;在相对应的沉孔中嵌入有连接销(4);通过连接销(4)将两个半边套管(a和b)扣合成一个完整的套管。两种相邻套管之间的端面凸缘上分别有相对应的两组园柱形的沉孔,通过连接销(4),将两种套管插接在一起。安装时,鼓形套管(3)扣接在电杆攀拉钢绞线的绞接处;连接套管(2)可根据钢绞线距地面的高度,任意组合成适当的长度;上套管(1)的外端呈园锥筒形。本实用新型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用聚乙烯塑料制成,外表面涂有桔红色的莹光粉。
权利要求1.一种电杆攀拉线防护套,由上套管、连接套管、鼓形套管及连接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种套管均由两个对称的半边扣合而成;两个半边套管的接合处有凸缘翼边,呈哈福形状;凸缘上沿轴向方向有等间距排列的数个园柱形沉孔,在相对应的沉孔中嵌入有连接销;两种相邻套管之间的端面凸缘上分别有园柱形沉孔,在相对应的沉孔中嵌入有连接销;连接套管由数根组成;上套管的外端呈园锥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连接套管、鼓形套管用绝缘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其特征在于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外表面有莹光粉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杆攀拉线防护套,它由上套管(1)、连接套管(2)、鼓形套管(3)及连接销(4)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种套管分为两个对称的哈福式的半边套管(a和b),通过连接销(4)将其扣合在一起;两种套管之间通过连接销(4)将其插接在一起;该防护套由绝缘材料制成,外表面涂有荧光粉。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将电杆攀拉钢绞线扣合在护套内,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能避免电杆攀拉线所造成的事故。
文档编号G09F19/12GK2379551SQ9923722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1日
发明者陈邦龙 申请人:陈邦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