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国巾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88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化艺术国巾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绘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将体现人类智慧文明及古典哲学思想的太极理念与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国巾画。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的绘画史上,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通过人们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随着今天社会发展、思想理念的提高,人们在简易中追求着完美艺术思想的表达,这就要求绘画工具和绘画方法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拓宽传统绘画艺术思路、生动而形象的文化艺术国巾画及其绘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文化艺术国巾画,借助于太极画棒完成。所述的太极画棒为一由布巾紧紧裹制而成的凸旋圆柱体,圆柱体的头端为向上凸起的凸旋端,圆柱体的尾端为向里凹入的内旋端。所述的布巾凸旋圆柱体上有方位螺旋线。
其绘画方法如下放置清水、湿墨和干墨各一份,选用其一;将上述的太极画棒沾清水阴湿,然后沾上干墨,即在布巾制作的太极画棒上形成了五色分墨区;需要指出蘸墨量的多少,应根据力求表达的创作意图来确定。
选用上述太极棒的一头,运用灵活多变的托、转、顿、切、侧方法完成作画。
所述的托,是将太极画棒的端点压在纸面上,进行上下左右的来回拉动,也可以倾斜托拉或侧位拉托来完成;所述的转,是指将太极画棒在作画时一头在纸上有力转动或扭转,或倾斜角度在纸上快速转动,以形成不同的图案;所述的顿,是指将太极画棒在纸上直或侧敦促而成,形成一定的力度,或直面或侧面或切面或点面进行顿擦而成;所述的切,是指将太极画棒的头部边缘部分直接落在纸上,与画面形成一点或一线,在画面上平行滑动,使之画出所需要的线条来;所述的侧,是指太极画棒的一侧接触画面,使它在不同的角度中,用推、拉、点、转的不同变化来完成作画。
如上,通过太极画棒,施以不同的部位和运用方法,表达了构思深刻的不同绘画创作意图。
本发明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经反复论证已证实为物质世界真理的太极八卦理念视觉化、立体化,并制成绘画工具运用到当代的书法、艺术绘画之中,将这种深刻的古典哲学思想通过绘画而生动地体现出来,加以拓展和弘扬。
具体实施例方式
利用太极画棒在纸面上皴画,将太极画棒蘸墨,在画面上平压或侧压,在纸上进行点转、扭转制成图形。在灵活的变化中可以形成花样的单方连续,进而形似花形,如芙蓉皴、玫瑰皴等。归类如下1.草木皴法1)花草树木皴创作一副风光秀丽的风景画,点缀着茂密的花草树木,称为万花皴,利用此方法,可以进行牡丹花、芙蓉花,及各样花卉花种的皴绘制出。
2)树叶皴自然界中的树叶千变万化,将太极画棒运用侧切、点触,表现出万变的点形图案。近似于松柏树叶和凤尾图样的茂密图案,表现为山的植被和小树等等,例如麦芽皴、麦秆皴等。
3)麦芽皴利用太极画棒,使之水份很小时进行创作,在画面上擦点、顿点、清点,形成像麦芽状似的皴法。
4)麦秆皴利用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进行平托、侧托、切托而形成桔结状的图形,可表现为山石的植被。
2.物象变形皴法具体指创作中那些看似有形、却又无形多变的物体,如水、云雾、烟花等等。
1)云雾皴法将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蘸好淡墨,轻轻顿拍在画面上,虚实相间,起伏错落有致,明暗分明。
2)烟花皴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运用自如,灵活多变,选用转、扭、侧拉、侧切的方法来完成。
3)山石皴创作中,山石在画面中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有观察、造型基础,运用切、侧的线简练刻画出山体石形的轮廓,运用太极画棒擦顿出明暗、阴阳和水墨的变化,点好植被,即可完成。
4)人物、动物的表达利用太极画棒在画面上所作的图形本身蕴藏着无限的玄机,很多图形是人文理念的体现,近似之而观之,在动变中可塑造人物和动物。
5)建筑物的创作在创作中同时选用切线来刻划物体,找出明暗。
综上,本发明的国巾画充分发挥了创作灵感,创作意图得以确切表达,并使之规范规则化,再回到无规则的变化中去,进而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事务的抽象性和物体的完美性,是一种崭新的借助于新创绘画工具的艺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文化艺术国巾画,其特征在于是借助于太极画棒完成;所述的太极画棒为一由布巾紧紧裹制而成的凸旋圆柱体,圆柱体的头端为向上凸起的凸旋端,圆柱体的尾端为向里凹入的内旋端;所述的布巾凸旋圆柱体上有方位螺旋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艺术国巾画,其特征在于其绘画方法包括放置清水、湿墨和干墨各一份,选用其一;将上述的太极画棒沾清水阴湿,然后沾上干墨,即在布巾制作的太极画棒上形成了五色分墨区;选用上述太极棒的一头,运用灵活多变的托、转、顿、切、侧方法完成作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文化艺术国巾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是将太极画棒的端点压在纸面上,进行上下左右的来回拉动,也可以倾斜托拉或侧位拉托来完成;所述的转,是指将太极画棒在作画时一头在纸上有力转动或扭转,或倾斜角度在纸上快速转动,以形成不同的图案;所述的顿,是指将太极画棒在纸上直或侧敦促而成,形成一定的力度,或直面或侧面或切面或点面进行顿擦而成;所述的切,是指将太极画棒的头部边缘部分直接落在纸上,与画面形成一点或一线,在画面上平行滑动,使之画出所需要的线条来;所述的侧,是指太极画棒的一侧接触画面,使它在不同的角度中,用推、拉、点、转的不同变化来完成作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艺术国巾画,其特征在于利用太极画棒在纸面上皴画,将太极画棒蘸墨,在画面上平压或侧压,在纸上进行点转、扭转制成图形,在灵活的变化中可以形成花样的单方连续,进而形似花形,如芙蓉皴、玫瑰皴等,归类之一为草木皴法,包括1)花草树木皴创作一副风光秀丽的风景画,点缀着茂密的花草树木,称为万花皴,利用此方法,可以进行牡丹花、芙蓉花,及各样花卉花种的皴绘制出;2)树叶皴自然界中的树叶千变万化,将太极画棒运用侧切、点触,表现出万变的点形图案。近似于松柏树叶和风尾图样的茂密图案,表现为山的植被和小树等等,例如麦芽皴、麦秆皴等;3)麦芽皴利用太极画棒,使之水份很小时进行创作,在画面上擦点、顿点、清点,形成像麦芽状似的皴法;4)麦秆皴利用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进行平托、侧托、切托而形成桔结状的图形,可表现为山石的植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文化艺术国巾画,其特征在于利用太极画棒在纸面上皴画,归类之二为物象变形皴法具体指创作中那些看似有形、却又无形多变的物体,如水、云雾、烟花等等,包括1)云雾皴法将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蘸好淡墨,轻轻顿拍在画面上,虚实相间,起伏错落有致,明暗分明;2)烟花皴太极画棒在纸面上运用自如,灵活多变,选用转、扭、侧拉、侧切的方法来完成;3)山石皴创作中,山石在画面中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有观察、造型基础,运用切、侧的线简练刻画出山体石形的轮廓,运用太极画棒擦顿出明暗、阴阳和水墨的变化,点好植被,即可完成;4)人物、动物的表达利用太极画棒在画面上所作的图形本身蕴藏着无限的玄机,很多图形是人文理念的体现,近似之而观之,在动变中可塑造人物和动物;5)建筑物的创作在创作中同时选用切线来刻划物体,找出明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化艺术国巾画,借助于太极画棒完成。太极画棒为一由布巾紧紧裹制而成的凸旋圆柱体,头端为凸旋端,尾端为凹入的内旋端。布巾凸旋圆柱体上有方位螺旋线。其绘画方法包括选用清水、湿墨、干墨,将太极画棒沾清水洇湿,然后沾上干墨,形成了五色分墨区,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托、转、顿、切、侧方法完成作画。本发明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经反复论证已证实为物质世界真理的太极八卦理念视觉化、立体化,并制成绘画工具运用到当代的书法、艺术绘画之中,将这种深刻的古典哲学思想通过绘画而生动地体现出来,加以拓展和弘扬。
文档编号B44D3/22GK101088782SQ20071012981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
发明者殷凤珍 申请人:殷凤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