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石假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6602发布日期:2022-04-22 09:5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石假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石假山。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景观工程中的假山装置制作中需要将钢筋结构结合水泥浇筑于地面上,但对于场地较小的施工需要将假山的一面贴合于围墙或其他建筑体上,传统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对假山体表面多次涂敷水泥,成型慢且易开裂,同时立体感塑造较难,为了弥补以上的不足需要一种便于实施的新型塑石假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塑石假山,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塑石假山,包括墙体,还包括玻璃钢壳体、配重底座、水泥岩片体,所述玻璃钢壳体套装于所述配重底座上,且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内表与所述配重底座相抵,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功能腔,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左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墙体凸座,所述墙体凸座插装于所述墙体内,所述玻璃钢壳体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水泥岩片体插装于所述玻璃钢壳体的表面,且在所述水泥岩片体的外表面喷洒有水泥。
6.优选的,所述配重底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微孔,所述微孔的横截面积之和不低于所述配重底座的横截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
7.优选的,所述水泥岩片体包括梯形状的硅胶膜片,所述硅胶膜片的下端面固定设有硬质的底座,所述硅胶膜片上设有凸模条,所述凸模条为交错设置的条状硅胶或者为多边形凸起压纹。
8.优选的,所述凸模条的外表面喷涂有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外表面铺设有无纺布纱网,所述无纺布纱网的外表面喷涂设有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
9.优选的,所述玻璃钢壳体内竖直固定设有玻璃钢支柱,且每一平方米所述玻璃钢壳体上至少设有一根所述玻璃钢支柱,所述玻璃钢支柱的下端面与所述配重底座的上端面相抵,所述玻璃钢支柱的上端面与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内壁相抵。
10.优选的,所述玻璃钢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功能腔连通的预留功能水孔。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预制好的水泥岩片体固定装于玻璃钢壳体的阶梯状平面上,通过预留功能水孔将水注入功能腔内,需要使水注满所述微孔,将预制好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喷涂至水泥岩片体的表面并通过凸模条使其成型避免滑落,待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半干后将无纺布纱网包覆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表面,然后在无纺布纱网的外表面上涂敷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该装置简单可靠无需现场浇筑钢筋结构,结构轻便依墙而建牢固度好,双层复合水泥的喷涂使其表面均匀度好不易开裂。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水泥岩片体未喷涂水泥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凸模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1中水泥岩片体的横截面全剖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墙体;11、墙体凸座;12、水泥岩片体;13、凸模条;14、底座;15、硅胶膜片;16、玻璃钢支柱;17、玻璃钢壳体;18、微孔;20、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1、无纺布纱网;22、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24、配重底座;25、功能腔;26、预留功能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包括墙体10,还包括玻璃钢壳体17、配重底座24、水泥岩片体12,所述玻璃钢壳体17套装于所述配重底座24上,且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表与所述配重底座24相抵,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功能腔25,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左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墙体凸座11,所述墙体凸座11插装于所述墙体10内,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水泥岩片体12插装于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表面,且在所述水泥岩片体12的外表面喷洒有水泥。
21.优选的,所述配重底座2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微孔18,所述微孔18的横截面积之和不低于所述配重底座24的横截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
22.优选的,所述水泥岩片体12包括梯形状的硅胶膜片15,所述硅胶膜片 15的下端面固定设有硬质的底座14,所述硅胶膜片15上设有凸模条13,所述凸模条13为交错设置的条状硅胶或者为多边形凸起压纹。
23.优选的,所述凸模条13的外表面喷涂有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的外表面铺设有无纺布纱网21,所述无纺布纱网21的外表面喷涂设有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22。
24.优选的,所述玻璃钢壳体17内竖直固定设有玻璃钢支柱16,且每一平方米所述玻璃钢壳体17上至少设有一根所述玻璃钢支柱16,所述玻璃钢支柱 16的下端面与所述配重底座24的上端面相抵,所述玻璃钢支柱16的上端面与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壁相抵。
25.优选的,所述玻璃钢壳体17上设有与所述功能腔25连通的预留功能水孔26。
26.具体实施时,将配重底座24置于指定位置并将预制好的玻璃钢壳体17 放置于墙体10的边上且套装在配重底座24上,并使墙体凸座11嵌入墙体10 内,然后将预制好的水泥岩片体12固定装于玻璃钢壳体17的阶梯状平面上,通过预留功能水孔26将水注入功能腔25内,需要使水注满所述微孔18,将预制好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喷涂至水泥岩片体12的表面并通过凸模条13 使其成型避免滑落,待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半干后将无纺布纱网21包覆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的表面,然后在无纺布纱网21的外表面上涂敷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22,该装置简单可靠无需现场浇筑钢筋结构,结构轻便依墙而建牢固度好,双层复合水
泥的喷涂使其表面均匀度好不易开裂。
27.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塑石假山,包括墙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钢壳体(17)、配重底座(24)、水泥岩片体(12),所述玻璃钢壳体(17)套装于所述配重底座(24)上,且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表与所述配重底座(24)相抵,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功能腔(25),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左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墙体凸座(11),所述墙体凸座(11)插装于所述墙体(10)内,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表面呈阶梯状,所述水泥岩片体(12)插装于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表面,且在所述水泥岩片体(12)的外表面喷洒有水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座(2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微孔(18),所述微孔(18)的横截面积之和不低于所述配重底座(24)的横截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岩片体(12)包括梯形状的硅胶膜片(15),所述硅胶膜片(15)的下端面固定设有硬质的底座(14),所述硅胶膜片(15)上设有凸模条(13),所述凸模条(13)为交错设置的条状硅胶或者为多边形凸起压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条(13)的外表面喷涂有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所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的外表面铺设有无纺布纱网(21),所述无纺布纱网(21)的外表面喷涂设有低碱度水泥沙石混合层(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壳体(17)内竖直固定设有玻璃钢支柱(16),且每一平方米所述玻璃钢壳体(17)上至少设有一根所述玻璃钢支柱(16),所述玻璃钢支柱(16)的下端面与所述配重底座(24)的上端面相抵,所述玻璃钢支柱(16)的上端面与所述玻璃钢壳体(17)的内壁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石假山,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壳体(17)上设有与所述功能腔(25)连通的预留功能水孔(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石假山,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钢壳体、配重底座、水泥岩片体,所述玻璃钢壳体套装于所述配重底座上,且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内表与所述配重底座相抵,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功能腔,所述玻璃钢壳体的左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墙体凸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预制好的水泥岩片体固定装于玻璃钢壳体的阶梯状平面上,通过预留功能水孔将水注入功能腔内,需要使水注满所述微孔,将预制好的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喷涂至水泥岩片体的表面并通过凸模条使其成型避免滑落该装置简单可靠无需现场浇筑钢筋结构,结构轻便依墙而建牢固度好。结构轻便依墙而建牢固度好。结构轻便依墙而建牢固度好。


技术研发人员:姚有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庐绿通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