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7756发布日期:2023-09-04 12:5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转印,具体涉及一种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


背景技术:

1、水转印制品可实现不同图案、多种色彩的外观效果,它可制备几何纹理、拉丝纹理、木纹、碳纤维纹理等多种风格装饰件,现多应用于在汽车内饰仪表板、中控箱、门板饰条等区域,起装饰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水转印制品,由于表层漆膜较薄,无法达到高通透性的外观效果。特别是碳纤维纹理、木纹理装饰件,因面漆厚度薄,无法达到真碳纤维、真木表面高透光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具有高通透性,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转印制品,包括:

4、基底层;

5、水转印层,沿高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基底层;

6、保护层,沿所述高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水转印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为透明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200μm。

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覆盖水转印层以对水转印层的图案进行保护的同时,较大的厚度使得透过保护层能够更为清楚的看到,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透明的聚氨酯材料注塑成型于所述水转印层。

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结构稳定性较高,不易脱落,在对水转印层的图案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的同时,避免采用喷涂手段而无法满足保护层的厚度要求。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转印层的花纹图案作为嵌件与所述保护层一体注塑成型。

1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得到结合效果更好、更为牢靠的制品。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在300μm-500μm之间。

13、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在该厚度范围内的保护层在具有较高的牢靠性以避免脱落的同时,能够使肉眼透过保护层所看到的图案效果更为逼真。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层包括:

15、基层,所述基层由至少一种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

16、底色层,喷涂于所述基层的表面,所述底色层位于所述基层和所述水转印层之间。

1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方便快速的获得所需颜色的底层。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混合后注塑成型。

1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保证基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水转印膜片经活化剂活化后转印至所述基底层,得到所述水转印层。

21、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以形成稳定、清晰的花纹图案。

2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包括如上述中所描述的水转印制品。

2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该水转印制品中,通过所设置的透明保护层,在覆盖水转印层以对水转印层的图案进行保护的同时,较大的厚度使得透过保护层能够更为清楚的看到,尤其是碳纤维纹理、木纹理的水转印,人眼透过保护层所看到的纹理更为逼真,能够得到真碳纤维、真木表面的视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透明的聚氨酯材料注塑成型于所述水转印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转印层的花纹图案作为嵌件与所述保护层一体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在300μm-50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混合后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转印制品,其特征在于,水转印膜片经活化剂活化后转印至所述基底层,得到所述水转印层。

8.一种汽车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转印制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水转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该水转印制品包括:基底层;水转印层,沿高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基底层;保护层,沿所述高度方向层叠布置于所述水转印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为透明层,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200μm。本申请的水转印制品及汽车内饰,具有高通透性,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玲,陈立亮,彭小娟,吴从金,孙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