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5898发布日期:2024-05-10 23:5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立体装饰片,尤其涉及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胶片卡,例如:球星卡片、收藏卡片,采用在印好图案的胶片上,进行局部uv固化或3d-uv打印烫金,然后在印刷uv面、覆镭射镀铝膜,再把胶片覆镭射镀铝膜面裱合纸张组合而成,又或是,在镭射镀铝膜纸张上印刷,在镭射镀铝膜印刷面上烫金,再覆pet膜成型;采用上述方式制备的胶卡片,uv线条边上会有空边痕迹,空边部分反射效果差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上述方式制备的胶卡片,贴合牢固度低,透明度低,泛彩可视范围小,效果差。

2、目前针对相关技术制备的胶片卡泛彩及立体效果不佳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制备的胶片卡泛彩及立体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包括承印基材,所述承印基材的顶端面压制有多个第一凹穴,每个所述第一凹穴的内侧壁上设有立体深压纹,所述承印基材的顶端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还朝向所述第一凹穴内凹,并铺满所述第一凹穴的内侧壁表面,以成型与所述第一凹穴匹配的第二凹穴,所述反射层的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凹穴的内侧壁表面均覆设有印刷色层,所述印刷色层上设有透光饰面保护层,且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填满与所述第二凹穴正对的第三凹穴,以及盖覆所述印刷色层相对所述反射层远离的顶端面,其中,所述第一凹穴、所述第二凹穴和所述第三凹穴的深度均为0.035mm至10mm,相邻两个对应的凹穴的中心间隔距离为0.105mm至200mm,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0.003mm至0.03mm,所述印刷色层厚度0.02~0.15μm, 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的透光率大于80%。

3、上述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中,在承印基材的顶端面压制有多个第一凹穴,并在每个第一凹穴的内侧壁上设置立体深压纹,将反射层设置在承印基材的顶端面,并将反射层朝向第一凹穴内凹并铺满第一凹穴的内侧壁表面,籍以成型与第一凹穴匹配的第二凹穴;在反射层的顶端面和第二凹穴的内侧壁表面均覆设印刷色层,在印刷色层上设置透光饰面保护层,且透光饰面保护层填满与所述第二凹穴正对的第三凹穴,以及盖覆所述印刷色层相对所述反射层远离的顶端面,利用反射层的反射以及利用折射在凹穴的凹面的汇集增强,籍以使装饰片产生立体和泛彩视觉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制备的胶片卡泛彩及立体效果不佳的问题。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成型装饰片基底并成型反射层,所述承印基材包括镭射纸,所述反射层为镭射在所述承印基材表层的镭射金反射层或银反射层。

5、如此设置,采用镭射纸的镭射层作为反射层,减少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的反射层的制备效率,避免反射层相对承印基材脱落,反射层覆设不牢固。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成型装饰片基底并成型反射层,所述承印基材包括承印纸片,所述反射层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烫金反射层、金镀铝膜层、银镀铝膜层。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在装饰片上印制预设图案,所述印刷色层包括印刷油墨层,所述反射层的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凹穴的内侧壁表面均沉积铺满所述印刷油墨层。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装饰片的透明度,并成型顶层保护层,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包括透明胶片,所述透明胶片通过填充于所述第三凹穴和所述印刷色层相对所述反射层远离的顶端面的透明胶层与所述印刷色层贴合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包括以下其中一种:3d打印胶保护层、滴胶涂层保护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为透明胶水层,所述透明胶水层自流平覆盖于所述印刷色层。



技术特征:

1.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印基材(100),所述承印基材(100)的顶端面压制有多个第一凹穴(101),每个所述第一凹穴(101)的内侧壁上设有立体深压纹,所述承印基材(100)的顶端面设有反射层(200),所述反射层(200)还朝向所述第一凹穴(101)内凹,并铺满所述第一凹穴(101)的内侧壁表面,以成型与所述第一凹穴(101)匹配的第二凹穴(201),所述反射层(200)的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凹穴(201)的内侧壁表面均覆设有印刷色层(300),所述印刷色层(300)上设有透光饰面保护层(400),且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400)填满与所述第二凹穴(201)正对的第三凹穴(301),以及盖覆所述印刷色层(300)相对所述反射层(200)远离的顶端面,其中,所述第一凹穴(101)、所述第二凹穴(201)和所述第三凹穴(301)的深度均为0.035mm至10mm,相邻两个对应的凹穴的中心间隔距离为0.105mm至200mm,所述反射层(200)的厚度为0.003mm至0.03mm,所述印刷色层(300)厚度0.02~0.15μm, 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400)的透光率大于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基材(100)包括镭射纸,所述反射层(200)为镭射在所述承印基材(100)表层的镭射金反射层或银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基材(100)包括承印纸片,所述反射层(200)包括以下其中一种:烫金反射层、金镀铝膜层、银镀铝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色层(300)包括印刷油墨层,所述反射层(200)的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凹穴(201)的内侧壁表面均沉积铺满所述印刷油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400)包括透明胶片(41),所述透明胶片(41)通过填充于所述第三凹穴(301)和所述印刷色层(300)相对所述反射层(200)远离的顶端面的透明胶层(42)与所述印刷色层(300)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400)包括以下其中一种:3d打印胶保护层、滴胶涂层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400)为透明胶水层,所述透明胶水层自流平覆盖于所述印刷色层(3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立体泛彩表面装饰片,包括承印基材,所述承印基材的顶端面压制有多个第一凹穴,每个所述第一凹穴的内侧壁上设有立体深压纹,所述承印基材的顶端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还朝向所述第一凹穴内凹,并铺满所述第一凹穴的内侧壁表面,以成型与所述第一凹穴匹配的第二凹穴,所述反射层的顶端面和所述第二凹穴的内侧壁表面均覆设有印刷色层,所述印刷色层上设有透光饰面保护层,且所述透光饰面保护层填满与所述第二凹穴正对的第三凹穴,以及盖覆所述印刷色层相对所述反射层远离的顶端面。通过本申请,解决相关技术制备的胶片卡泛彩及立体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育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文采纸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