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颅壁饰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21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兽颅壁饰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装饰和陈列、观赏的用野兽、家畜头骨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及其制作方法。它具有兽颅骨及固定于其表面的图案装饰,其制作方法包括净化处理、外观装饰等主要步骤。
用野兽、家畜骨制成的工艺美术产品,有角雕、牙雕等,其中角雕包括以牛、羊角雕刻成植物、动物等题材的圆雕工艺品和用角片雕组成的工艺画,牙雕则是将象牙雕刻成各类艺术品。随着世界性欣赏审美观回归于自然的潮流,用头骨制成的壁饰开始出现,但仅限于把未加修饰的头骨挂在墙上,实际上只是头骨标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化学处理达到高度洁净、无味、无污染又经各种工艺手段装饰被赋予艺术价值,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富于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颅骨壁饰,一种高档的特种工艺美术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达到的一种用野兽或家畜头骨制成的壁饰,具有兽颅骨1及固定在其表面的图案装饰3,其特征是所说的兽颅骨是牛、牦牛、羊、鹿等具有角2的头骨,其表面装饰是在经化学处理后的兽颅骨上进行的彩绘、漆雕或金属、宝石、珍珠等材料的镶嵌等加工工艺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为衬托这种颅骨壁饰,可以将其固定于具有适宜质地(如皮革、织物、金属、石膏等)、颜色(与环境色调相和谐)及几何形状的衬板(即底盘)上,以便悬挂在墙壁或其他地方。
制作这种兽颅壁饰的方法,是由净化处理、外观装饰等主要工序组成,其中净化处理工艺是将颅骨依次浸入60~80%(重量)的工业烧碱溶液(温度为30~50℃、浸泡时间为40~60小时)、20~25%(重量)的双氧水溶液(时间为10~20小时)和6~10%(重量)的草酸溶液(时间为3~6小时),取出后烘干或晾、晒干。然后,再进行外观装饰。
净化处理后,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腐、杀虫处理,先将苯酚、甲醛和水以1∶1∶1(重量)的比例配制好溶液,将颅骨浸入并进行刷洗,即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此外,还可用氰氢酸熏骨防腐。
另外,还有一种增白的方法,将颅骨放入烘箱内点燃硫磺熏一段时间即可。
外观装饰工序可采用雕刻镶嵌工艺,即将金属(如金、银、铜、铁、锡等有色金属)或天然及人造珍珠、宝石、玛瑙、珊瑚、松石、玉石、玻璃、塑料等镶嵌在兽、畜颅骨上适当的地方。镶嵌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头骨上适当的地方雕刻出小槽,把玉石等镶嵌固定在头骨表面上,也可以将金属片镶贴在头骨上。总之,几种现有的镶嵌工艺均可应用在这个工序中。
外观装饰还可采用漆雕工艺(刻漆),在设计好需雕刻的那部分头骨表面漆上大漆,颜色主要是黑、红两种,再在漆上进行雕刻,雕出装饰纹样,刻除部分透出骨头的白色,白色与漆的颜色相间,形成富于民族特色的花纹,精细的花纹与粗犷的头骨形成强烈对比,可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外观装饰还可采用彩绘工艺,即用颜料在头骨上绘制出各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图案,比如“唐犬”,就是藏族佛教经典中的故事,将其绘制在牦牛头骨上,会使人如同身临西藏高原之境。
如果用综合法,将各种装饰方法中的几种综合使用在一个头骨上,会使其更臻完美。
本发明产品完全不同于动物标本,动物标本不是工艺品,完全是按动物自然生态进行的模仿和复制,目的是达到栩栩如生,而本发明兽颅壁饰利用兽、畜头骨经化学药物处理,再经特种工艺装饰手段,使其达到自然美和装饰美的高度和谐。本发明利用野生动物和家畜动物头骨为原料,经工业手段进行创造,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富于观赏性和收藏、研究价值,给居室增添了原野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发明方法突破了常用的高温蒸煮法和自然腐蚀法,将化学处理法引入工艺美术品的传统生产工艺中,缩短了净化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头骨的光洁度,为下一步工序打下了良好基础。用烧碱去除皮肉,再经双氧水去除骨质内的油污、杂质,效果很好,处理后的头骨质量明显高于自然腐蚀和高温蒸煮法处理的头骨。外观装饰工序中采用工艺美术业中常用的镶嵌、漆雕、彩绘工艺对头骨进行装饰,使之变成艺术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味和文化表现力,大大提高了其观赏和收藏价值,具备了高贵、完美的突出效果。
附图
是颅骨壁饰示意图。图中,1是颅骨,2是角,3是图案装饰。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牦牛头镶嵌彩绘壁饰,具有西藏牦牛经处理后的白色头骨和黑色牛角,在头骨装饰部位具有宽2毫米的金属丝镶嵌出的花纹,金属嵌边花样的空白部位具有用丙烯颜料彩绘出的花纹。还可在适当的地方镶嵌玉石或珍珠。
实施例2牛(羊)头彩绘壁饰,具有头骨和黑、褐色牛(羊)角,在头面部进行彩绘,内容是采用少数民族民间建筑、宗教壁画、“唐犬”等,用丙烯颜料工笔绘制。
实施例3鹿头漆雕壁饰,采用中国传统工艺漆雕方法,首先将大漆涂于要雕刻的部位,厚度为3~5毫米,在大漆上进行雕刻,纹样可采取各种民族民间装饰纹样,刻除部分要透出骨头白色。大漆色彩采用红、黑两色,由于雕刻花纹的细腻与头骨的粗犷产生强烈对比,可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
制作方法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兽颅壁饰,具有兽颅骨1及固定在其表面的图案装饰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兽颅骨是牛、牦牛、羊、鹿等具有角2的头颅,其表面装饰是在经化学处理后的兽颅骨上进行的彩绘、漆雕或金属(或宝石、珍珠等材料)镶嵌等加工工艺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兽颅壁饰,其特征在于经加工、装饰后的兽颅骨固定在具有适宜质地、颜色和几何形状、可悬挂于墙壁的衬板(底盘)上。
3.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兽颅壁饰的方法,由净化处理、外观装饰等主要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净化处理工艺为将颅骨依次浸入60~80%(重量)的工业烧碱液(30~50℃,40~60小时)、20~25%(重量)双氧水溶液(10~20小时)和6~10%(重量)的草酸溶液(3~6小时),取出烘干或晾、晒干;然后进行外观装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颅骨壁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外观装饰可采用雕刻镶嵌工艺,即将金属(如金、银、铜、铁、锡等有色金属)或天然及人造珠珠、宝石、玛瑙、珊瑚、松石、玉石、玻璃、塑料等镶嵌在兽、畜头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颅骨壁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外观装饰可采用漆雕工艺,在需装饰部分涂好大漆后雕刻出花纹图案,即由黑、红大漆与刻露出头骨的白色所组成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颅骨壁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外观装饰可采用彩绘工艺,用颜色在颅骨上绘制成“唐犬”等富有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颅骨壁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观装饰是雕刻、镶嵌、漆雕、彩绘等工艺分别几种或全体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颅骨壁饰的方法,在净化处理工序后还可进行防腐、杀虫处理,其特征在于配制苯酚、甲醛与水的1∶1∶1(重量)混合液,将颅骨浸入并刷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兽、畜头骨制成的壁饰及其制作方法,颅骨壁饰工艺美术品是采用有角的动物头颅经化学处理后再经各种工艺手段进行外观装饰而得到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文化表现力,富于观赏性和收藏、陈列和研究价值,是一种高档壁饰特种工艺品。
文档编号B44C1/26GK1055146SQ9010525
公开日1991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觖 申请人:济南地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