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806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用热量来熔化调色剂图像而定影使用电子照相记录技术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



背景技术:

使用电子照相记录技术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装备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用热量来熔化调色剂图像而将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材料。近年来,很多电子照相调色剂包括离型蜡作为其构成材料。添加蜡以用于调节图像的光泽度和颜料的分散性,并防止调色剂偏离。

已知离型蜡在被加热时蒸发。当被蒸发组分粘附于成像装置中的传送引导件上时,它成为传送阻力,且当粘附于传送辊时,它引起辊的摩擦系数降低,从而降低传送性能,导致例如片材卡塞等问题。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249874公开了一种抑制离开定影装置的被蒸发组分的量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抑制离开定影装置的被蒸发组分的量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材料上并且包括:可旋转的膜;压力部件,所述压力部件通过与所述膜接触而形成定影用夹持部部分,所述定影用夹持部部分夹持传送所述记录材料;以及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包围所述膜,其中,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所述膜的热量在定影用夹持部部分处定影至所述记录材料上; 以及其中,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旋转部件,其中,所述旋转部件的母线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膜的母线方向,所述旋转部件提供于所述膜和盖部件之间,使得在所述膜和旋转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材料上并且包括:定影辊;可旋转的热部件,所述可旋转的热部件与所述定影辊的表面接触;压力部件,所述压力部件通过与所述定影辊接触而形成定影用夹持部部分,所述定影用夹持部部分夹持传送所述记录材料;以及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包围所述定影辊和热部件,其中,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所述热部件的热量在所述定影用夹持部部分处定影至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其中,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的母线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热部件的母线方向,所述旋转部件提供于所述热部件和盖部件之间,使得在所述热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介绍成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定影装置和其周围部分的示意图。

图3A表示了在对比实例的定影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图3B表示了在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内部的空气流。

图4A和4B是表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间隙填充部件的保持结构的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间隙填充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比较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部件沿膜母线方向的长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是成像装置1的剖视图,第一至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安装于成像装置1中。成像装置1是采用中间转印带系统的彩色成像装置。下面将参考图1介绍成像装置1的构造。

成像装置1包括鼓形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下文中称为感光鼓)1a、1b、1c和1d,感光鼓1a、1b、1c和1d以预定圆周速度(处理速度)被旋转驱动。在旋转过程中,感光鼓1a、1b、1c和1d通过充电辊2a、2b、2c和2d以均匀方式充电至预定极性和电势,随后,通过图像曝光部件3来在感光鼓上进行曝光。这样,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每个感光鼓1a、1b、1c和1d上。随后,静电潜像在显影位置处通过各颜色的显影单元4a、4b、4c和4d来显影,并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10是环形带,并通过拉伸部件(驱动辊11、面对辊12、张紧辊13和辅助辊18)来拉伸。带以与感光鼓1a、1b、1c和1d的圆周速度基本相同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在经过感光鼓1a、1b、1c、1d与中间转印带10之间的抵靠部分(下文中称为初次转印夹持部)的过程中,形成于感光鼓1a、1b、1c和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0上。参考标号14a、14b、14c和14d是初次转印辊,用于执行初次转印的电压施加于初次转印辊上。感光鼓1a、1b、1c和1d的表面上的残余调色剂(该残余调色剂没有通过初次转印电压而被转印)由清洁装置5a、5b、5c和5d清洁除去。

在经过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辊20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过程中,已经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0上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同时转印至由片材进给部件50进给的片材(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参考标号20是二次转印辊,用于执行二次转印的电压施加给二次转印辊。随后,将承载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导入定影装置30中,在定影装置30中被加热和加压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熔化混合,并定影在片 材S上。通过上述操作,全色图像形成于片材S上,随后,片材S通过排出辊34而排出机器外部。

此外,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由转印带清洁装置16清洁除去。

下面将参考图2、3A和3B来介绍在定影装置内部的蜡的被蒸发组分的产生状态。用于加热片材S(调色剂图像已经转印至片材S上)的加热部件31包括耐热膜(热部件)31f和提供于热部件31f内部的加热器31h。在加热部件31和压力辊(压力部件)32(压力辊32以可绕旋转轴32a旋转的方式提供)之间形成夹持传送片材S的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片材S的定影处理在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中进行。已经执行了定影处理的片材S由引导部件35a和35b引导,并通过排出辊34而排出至装置外部。如上所述,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热部件31f、和压力部件32,该压力部件32通过与热部件31f发生接触而形成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当由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来夹持传送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时,来自热部件31f的热量使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材料上。

当在本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中只有蜡被加热时,在大约150℃下产生被蒸发组分。因此,在成像装置中,被蒸发组分的源被认为是蜡粘附于其上并且温度为150℃或更高的部件。蜡粘附于其上并且温度高的部件是片材S、膜31f和压力辊32的表面。在本示例实施例的情况下,因为片材S获得压力辊32的热量,因此变得150℃或更高的部件是膜31f。因此,被蒸发组分的主要源被认为是膜31f的表面。因此,重要的是将由膜31的表面产生的被蒸发组分保持在定影装置30内部。

受到空气流的影响,被蒸发组分排出定影装置外部。下面将参考图3A和3B介绍在膜31f附近的空气流。图3A表示了在对比实例的定影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图3B表示了在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内部的空气流。

如图3A中所示,加热部件31由盖部件37和引导部件35a包围。 应当知道,与盖部件37类似,引导部件35a用于包围热部件31f。图3B中所示的本示例实施例也是这样。如图3A中所示,因为向上的流X通过滞留在成像装置和定影装置内部的空气流的热量而在定影装置内部产生,所以在膜31f的表面上产生的被蒸发组分不利地排出到定影装置外部。为了并不使被蒸发组分排出到定影装置的外部,在引导部件35a和盖部件37与膜31f之间的间隙可以变窄。为了使这些间隙变窄,可以提供使这些间隙变窄的部件,不过,当部件布置成足够靠近膜31f以便获得抑制被蒸发组分排出的优点时,由于例如部件的公差和部件由于热而引起的变形,将出现不利的效果,例如部件与膜31f接触。当提供足够大的间隙以便防止出现这种不利效果时,抑制排出的优点将变小。

因此,本示例实施例包括旋转部件36,其中,旋转部件36的母线方向与热部件31f的母线方向基本平行。旋转部件36提供于热部件31f与盖部件35a之间,且与热部件31f之间存在间隙。具体地说,如图3B中所示,由轴36a来支撑并且为柱形形状的间隙填充部件(旋转部件)36布置在膜31f和引导部件35a(该引导部件35a也用作盖部件)之间。这样,能够抑制通向定影装置外部的空气流。通过使用金属轴,支撑间隙填充部件36的轴36a能够保持它的精度和强度,并能够避免由于热和变形引起的效果。此外,间隙填充部件36的材料是液晶聚合物。在旋转部件36与膜31f之间的间隙G1优选是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旋转部件36与引导部件35a(引导部件35a用作盖部件)之间的间隙G2优选是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在本示例实施例中,G1=1.5mm,G2=0.5mm。

下面将参考图4A和4B来介绍间隙填充部件36的构造。间隙G1设置在间隙填充部件36和膜31f之间,使得间隙填充部件36在定影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少地与膜31f接触。间隙填充部件36由轴36a可旋转地支撑。此外,间隙填充部件36具有柱形形状,并可旋转。因此,例如当膜31f在成像装置的输送过程中与间隙填充部件36接触时,以及当膜31f由于它的抖动而与间隙填充部件36接触时,能够抑制对膜 31f的损坏。此外,支撑间隙填充部件36的轴36a附接于限制部件38a和38b,所述限制部件包括面对膜31f的端面并且限制膜31f沿母线方向运动的表面38a1和38b1。借此,提高了间隙填充部件36相对于膜31f的位置精度,因此,能够使间隙G1尽可能小。此外,在示例实施例中,如图4A中所示,间隙填充部件36沿膜31f的母线方向分成多段(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为10段,如图4A中所示),因此,即使当零部件变形时,该变形对间隙G1的影响能够很小。

上述构造能够抑制空气从定影装置的内部流到定影装置的外部,并抑制由膜31f产生的被蒸发组分排出到定影装置外部。被抑制而不能排出到定影装置外部并且滞留在定影装置内部的空间中的被蒸发组分相互凝聚,或者由引导部件35a或盖部件37的表面捕获。因此,能够抑制排出到定影装置外部的被蒸发组分的量,并能够抑制被蒸发组分粘接至传送引导件等上。此外,能够省略用于捕获被蒸发组分的过滤器等。

第二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介绍第二示例实施例。应当知道,因为本示例实施例的基本构造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基本构造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说明,这里将介绍作为本示例实施例的特征的构造。此外,具有与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将以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并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5是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因为加热部件31与压力辊32压力接触,因此膜31f以卵形形状旋转。因为膜31f的两个边缘由保持部件38a和38b保持(该保持部件38a和38b包括面对膜31f的两个边缘的内表面并引导膜31f的引导部分38a2和38b2),因此膜31f沿母线方向在边缘部分处和在中部部分处的截面形状不同。图5是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加热部件31沿图4B中所示的V方向看时的视图,如图5中所示,当沿V方向看时,膜31f成形为使得:膜31f的中部具有直径F1,它的两个边缘部分具有直径F2(>F1)。因此,如图5中所示,划分的间隙填充部件(36b、36c和36d)由轴36a支撑,同时 具有不同的直径。借此,即使膜31f的截面形状沿母线方向不同时,沿母线方向在膜31f和间隙填充部件36之间的间隙G1也能够几乎均匀。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间隙填充部件36b的直径>间隙填充部件36c的直径>间隙填充部件36d的直径,换句话说,间隙填充部件的直径从中部朝向边缘部分减小。应当知道,因为膜31f的两个边缘由引导部分38a2和38b2引导,因此在膜31f的两个边缘处的旋转轨迹相对稳定。相反,因为膜31f的中部部分并不由引导部分38a2和38b2引因此,与两个边缘相比,中部部分的旋转轨迹并不稳定。因此,在中部部分处的间隙G1可以设置成比在边缘部分处的大。

第三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6介绍第三示例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定影系统不同,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30采用外部加热系统,其中,加热用夹持部部分和加压用夹持部部分分离。外部加热系统型的定影装置能够通过橡胶辊(对应于后面所述的定影辊)而与调色剂图像表面压力接触;因此,相对便宜的耐热膜能够用作形成加热用夹持部部分的耐热膜。此外,加热用夹持部部分可以是没有耐热膜的加热用夹持部部分。

定影装置130设有定影辊132,该定影辊132是用于加热片材S’(调色剂图像已经转印至该片材S’上)的定影部件,并可绕旋转轴132a旋转。此外,第一夹持部部分(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1由相互压力接触的定影辊132和压力部件133形成,且片材S’通过夹持部部分N1来夹持传送。此外,加热部件131与定影辊132压力接触,第二夹持部部分(加热用夹持部部分)N2形成于定影辊132和加热部件131之间。加热器131h提供于加热部件131的内部。通过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驱动定影辊132,筒形耐热膜131f环绕加热器131h旋转。第二夹持部部分N2形成于加热器131h和定影辊132之间,膜131f在加热器131h和定影辊132之间,热量在第二夹持部部分N2处从加热部件131传递给定影辊132。已经供给有热量的定影辊132加热在第一夹持部部分N1处被夹持传送的片材S’。借此,片材S’上的未定影调 色剂图像定影至片材S’上。在定影处理后的片材S’由引导部件135a和135b引导,并通过排出辊(未示出)而排出到装置外部。如上所述,定影装置130包括:定影辊132;可旋转热部件131f,该可旋转热部件131f与定影辊132的表面接触;以及压力部件133,该压力部件133通过接触定影辊132而形成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1。此外,当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在定影用夹持部部分N1处被夹持传送时,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热部件131f的热量而定影至记录材料上。

如图6中所示,通过将柱形形状的间隙填充部件136(该间隙填充部件136由轴136a支撑)布置在膜131f、引导部件135a和盖部件137附近,能够抑制向上流Y的流动。引导部件(盖部件)135a和盖部件137包围定影辊132和热部件131f。借此,能够抑制排出到定影装置外部的被蒸发组分的量,并能够抑制被蒸发组分粘附在引导部件135a和135b的传送表面上。应当知道,在膜131f和间隙填充部件136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和在引导部件135a和间隙填充部件136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相同。间隙的优选范围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相同,各自为0.5mm至2.0mm。

第四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7和8介绍第四示例实施例。除了在第三示例实施例中表示的间隙填充部件136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还包括第二间隙填充部件(凸起)138。应当知道,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不是旋转部件。如图7中所示,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布置成面对定影辊132和膜131f相遇的部分(第一位置)。换句话说,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提供于也用作盖部件的引导部件135a中,并从引导部件135a朝向膜131f和定影辊132之间的接触部分附近凸出。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也分成多段。如图8中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分成6段。定影辊132和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之间的间隙G3设置为1.5mm。此外,膜131f和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之间的间隙G4设置为1.7mm。间隙G3的优选范围为0.5mm至2.0mm,间隙G4的优选范围也为0.5mm至2.0mm。应当知道,因为 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不是旋转部件,因此间隙G4优选是设置成大于间隙G1。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由轴138a保持,轴138a由定影装置的、保持引导部件135a的框架(未示出)保持。

图8是比较定影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沿膜131f的母线方向的长度的视图。加热器131h是用于安装用于电力供应的连接器的电极131hc和印刷在陶瓷基片131hB上的发热部件131hp。提供发热部件131hp的区域相对于片材传送基准(片材中心)向左和向右113mm长,发热区域HL为226mm长。蜡的被蒸发组分容易在膜131f当中的经过加热器的发热区域HL的部分处产生。因此,间隙填充部件136和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优选是横跨超过发热区域的区域延伸。在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如图8中所示,间隙填充部件136为229mm长,并提供在比发热区域HL更大的区域中。此外,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为230mm长,并提供在比发热区域HL更大的区域中。

通过布置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向上流Y的流动由间隙填充部件136和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以两级方式被抑制,因此,以更有利的方式来抑制向上流Y的流动。

应当知道,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能够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面对定影辊132和膜131f相遇的部分,该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退后(在沿图7中箭头PU方向运动之后的位置)。当安装本示例实施例的定影装置时,零部件(即压力部件133、定影辊132和加热部件131)以这样的顺序沿图7中所示的箭头M方向安装至定影装置的框架中。如上所述,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能够退后至第二位置,通过在装置的装配处理过程中使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退后至第二位置,能够避免零部件与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发生接触。借此,能够防止零部件由于与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发生接触而受损。应当知道,第二间隙填充部件138由轴138a支撑,并通过其自身的重量而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

尽管第一至第四示例实施例是使用膜的定影装置,但是上述间隙填充部件136能够用于使用具有高刚性的热辊(而不是膜)的定影装 置。因为热辊相对较硬,因此间隙填充部件能够由较软材料,例如硅橡胶来制造。

尽管上面已经介绍了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并不由上述示例实施例来限制,可以有多种其它形式。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根据最广义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变化形式以及等效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