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与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33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与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与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对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中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用于驱动液晶旋转而透光。彩膜基板设置有色阻层,色阻层中包括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对应于阵列基板上的一个像素区域,用于显示色彩。

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当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分别加工完成薄膜晶体管和彩色滤光层后,需要将阵列基板的像素位置和彩膜基板上的色阻对准后再封盒。如果对准时出现阵列基板的像素位置和彩膜基板上的色阻出现偏差,将会引起显示面板的透光率降低,严重时会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避免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的像素位置和色阻之间对准工艺的偏差引起的显示面板的透光率降低和显示效果变差,提出了色阻整合于阵列基板(Color Filter On Array,COA)技术。使用COA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将色阻集成在了阵列基板上。

但同时,使用COA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其色阻层置于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中,使得色阻层中各个色阻容易发生极化。每个色阻发生极化后,会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内建电场。由于各色阻成分不同,因此,在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中,各电阻的极化程度不同,从而引起不同色阻所对应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同,从而引显示亮度不均衡现象。另外,由于各电阻的极化程度不同,还会导致显示面板显示色彩偏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与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一侧的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板一侧的色阻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多个薄膜晶体管;相邻的两条所述扫描线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一个像素区域;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色阻,每个色阻与一个所述像素区域相对应;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之间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上述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置的对置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上述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将设置于驱动电路层之上的色阻层中的各个色阻连接起来,使得各色阻之间可以进行电荷流动,从而使得各个色阻对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的影响趋于均衡,一方面可以改善显示面板亮度不均衡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显示面板显示色彩偏差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阵列基板中的驱动电路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阵列基板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7示出了图6所示阵列基板沿CC’的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阵列基板沿DD’的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阵列基板中的驱动电路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200。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到的阵列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驱动电路层12,色阻层13。其中,驱动电路层12设置在透明基板11的一侧,色阻层13设置于驱动电路层12远离透明基板1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阵列基板100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膜层,例如驱动电路层12与色阻层13之间的平坦层,此处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层12包括多条扫描线121、多条数据线122、多个薄膜晶体管123。相邻的两条扫描线121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122交叉限定一个像素区域124。每一个像素区域124可以包括透光区125。任意相邻两个像素区域的透光区125之间包括不透光区域126。

如图3所示,色阻层13包括多个色阻131,每个色阻131与一个像素区域相对应。也就是说,每个色阻131至少覆盖一个像素区域中的透光区125。色阻层13中的每个色阻131的颜色例如可以为红色、蓝色、绿色、白色中的一种。相比传统液晶显示面板中将色阻层设置在与阵列基板相对的对置基板中,将色阻层13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驱动电路层12之上,色阻层13中的各个色阻131及各个像素区域124的对位比较精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阵列基板10还包括液晶驱动层14。液晶驱动层14设置在色阻层13远离透明基板11的一侧表面上。其中液晶驱动层14包括隔着绝缘层142相对设置的像素电极143和公共电极141。此处的相对设置,是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绝缘层142靠近色阻层的一侧以及绝缘层142远离色阻层的一侧。每个像素电极对应一个像素区域的透光区,且每个像素电极通过过孔与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连接。当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设置在绝缘层的相对两侧时,在阵列基板100加电后,像素电极143和公共电极141之间可以形成水平电场。另外,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还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同层设置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可以设置绝缘介质,这样,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设置在绝缘介质的两侧。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可以形成水平电场。

上述色阻层13设置在阵列基板100上,当阵列基板100加电工作时,色阻层13中的每个色阻131位于水平电场之中。在阵列基板100长期加电工作过程中,色阻层13中的一个或多个色阻会在像素电极的作用下产生极化而成为带电荷的色阻。带电荷的色阻与像素电极143之间,或带电荷的色阻与公共电极141之间会产生内建电场,内建电场会减弱像素电极143与公共电极141之间的电场强度。各电阻的极化程度不同,将引起各像素电极143和公共电极141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131之间连接。也就是说,色阻层13的各个色阻131之间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便于在一个或多个色阻上由于极化而产生的电荷流向其他色阻,使得各个色阻与公共电极141之间的内建电场,或者各个色阻与像素电极143之间的内建电场在电荷流动的过程中趋于均衡,从而改善显示亮度不均衡以及显示面板显示色彩的偏差的现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将设置于驱动电路层之上的色阻层中的各个色阻连接起来,使得各色阻之间可以进行电荷流动,可以使得各个色阻对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的影响趋于均衡,一方面可以改善显示面板亮度不均衡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显示面板显示色彩偏差不良的现象。

请参考图4和图5,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图5示出了图4所示阵列基板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4所示阵列基板300中,包括与图3相同的像素区域124。及多个色阻331,色阻331至少覆盖像素透光区125。此处不赘述。与图3所示阵列基板200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本实施的阵列基板30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331在不透光区域126至少部分重叠,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331通过重叠的部分5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色阻层33中的各个色阻连接在一起。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的颜色互不相同。可以在形成各个色阻时,在设置有驱动电路层12的阵列基板300上涂覆一层具有第一颜色的色阻层,然后使用预设的掩膜版进行曝光,使得曝光后的色阻层具有多个第一颜色的色阻,且第一颜色的色阻至少覆盖其对应的像素区域124的像素透光区125以及该像素区域124的部分不透光区;接着在形成有第一颜色的多个色阻的阵列基板上涂覆一层具有第二颜色的色阻层,然后使用预设的掩膜版进行曝光,使得曝光后的第二颜色的色阻层具有多个第二颜色的色阻,且第二颜色的的色阻至少覆盖其对应的像素区域的像素透光区125以及在其对应的像素区域124的不透光区126至少覆盖部分具有第一颜色的色阻,其他颜色的色阻形成依此类推,可以形成图4及图5所示的阵列基板3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在不透光区域由至少部分重叠的区域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各个色阻与公共电极,或各个色阻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的极化电荷在各个色阻之间互相流动,从而达到各个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相同,改善了显示亮度不均衡以及显示面板显示色彩偏差的现象。

请参考图6和图7,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图7示出了图6所示阵列基板沿CC’的截面示意图。

图6及图7所示阵列基板400包括与图3所示阵列基板200中相同的像素区域及多个色阻431,此处不赘述。与图3所示阵列基板3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阵列基板400中的色阻层43中包括设置于任意相邻两个色阻431之间的间隔区432,在间隔区432中设置有连接色阻433。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分别与连接色阻433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6色阻层43包括沿扫描线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色阻431、第二色阻431’和第三色阻431”,连接色阻433分别与第一色阻431、第二色阻431’、第三色阻431”连接。第一色阻431、第二色阻431’和第三色阻431”的颜色互不相同,第一色阻431、第二色阻431’、第三色阻431”的颜色分别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中的一种。连接色阻433的颜色可以与第一色阻431、第二色阻431’和第三色阻431”的颜色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连接色阻433与其同色的色阻一体形成。也就是说,连接色阻433是在形成与其同色的色阻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地,可以在形成有驱动电路层12的阵列基板400上首先形成与连接色阻433颜色相同的色阻层,然后采用预设的掩膜版对色阻层进行曝光形成色阻,使得曝光后形成的色阻层包括连接色阻以及与连接色阻433的颜色相同的多个色阻;连接色阻433至少覆盖任意两个像素区域之间的部分不透光区域。接着在形成有连接色阻433以及与连接色阻433同色的多个色阻的阵列基板400上涂覆一层与连接色阻433不同色的色阻层,然后采用预设的掩膜版对该色阻层进行曝光形成色阻,使得曝光后形成的色阻与上述连接色阻433具有重叠的区域60。依次类推,可以形成图6和图7所示的阵列基板400。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连接色阻433的颜色为绿色。也就是将连接色阻433的颜色和绿色色阻的颜色相同。将连接色阻433的颜色设置为绿色,利用绿色的色阻的电阻率较低的特征,更加有利于由于极化产生的极化电荷在不同色阻之间的流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个色阻之间的色阻间隔区上设置连接色阻,使得各个色阻与公共电极,或各个色阻与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的极化电荷通过连接色阻在各个色阻之间互相流动,从而达到各个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相同,可以改善显示亮度不均衡以及显示面板显示色彩偏差的现象。

请参考图8和图9,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像素区域及色阻的相对位置关系,图9示出了图8所示阵列基板沿DD’的截面示意图。

图8及图9所示阵列基板500包括与图6所示阵列基板400中相同的像素区域、多个色阻以及设置在色阻间隔区532上的连接色阻533,此处不赘述。与图6所示阵列基板400不同的是,图8所示阵列基板500中的色阻层53包括沿扫描线延伸方向排列的第四色阻531、第五色阻531’、第六色阻531”和第七色阻531”’,连接色阻533分别与第四色阻531、第五色阻531’、第六色阻531”和第七色阻连接531”’连接。第四色阻531、第五色阻531’、第六色阻531”和第七色阻连接531”’的颜色互不相同。可选的,第四色阻531、第五色阻531’、第六色阻531”和第七色阻连接531”’的颜色分别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白色中的一种。连接色阻533的颜色可以与第四色阻531、第五色阻531’、第六色阻531”或第七色阻连接531”’的颜色相同。

可选的,连接色阻533的颜色可以为绿色,以便于各个色阻上的极化电荷在不同色阻之间流动。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600包括阵列基板100、与阵列基板100对置的对置基板200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100与对置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00。

阵列基板100上的像素电极143和公共电极141形成的平行电场,可以使得设置于阵列基板100与对置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00在平面内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光线可以透过液晶层以显示图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600还包括第一配向层15和第二配向层21。第一配向15层设置于阵列基板100上,且第一配向层15位于色阻层13与液晶层300之间。第二配向层21设置于对置基板200靠近液晶层300的一侧。

第一配向层15和第二配向层21使得液晶层300中的液晶分子在显示面板600未加电前具有一定的预倾角度。当显示面板600加电后,可以使得具有一定预倾角度的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向同一方向扭转,使得显示面板600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700例如手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另外,本申请显示装置不限于图11所示的手机,还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等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