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呜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518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乐呜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具体地是一种民乐呜嘟。
中国音乐在古代有“八音”之称,谓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是以材质划分乐器类别的。迄今为止,在“土”类吹奏乐器中,除了“埙”之外,尚未见其他。而“埙”无和声,音色较为单一,穿透力也有欠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补土类吹奏乐无和声的空白,具有浑厚的音色,穿透力优越的土类民乐呜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民乐呜嘟,为一个单体或两个连体的规则或不规则椭圆腔体,腔体上分布有6-10个指孔,指孔为纵向与横向7指(含拇指)排列,每个腔体上还有1个吹口。
所述腔体为一个单体时,腔体上还可有1个与其吹口对应的出气口;当其腔体为两个连体的腔体时,其两个腔体上分别有1个与其吹口对应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是在民间“泥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者毕寅生多年的探索试验而成功研制的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和声的土类吹奏乐器。该乐器连体双音式能单能和,单体式音色浑厚圆润。孔位6-10孔,指孔分布规律为纵向与横向7指(含拇指)排列,音域为一个八度加一个大三度。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式结构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式结构之二示意图。
图3为
图1之横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之剖面图。

图1、图3,为单体式之哨口式,该乐器为鱼形椭圆腔体1,腔体1上部有6个指孔2,下部有2个指孔2,腔体1首端有一吹口3,腔体1上部与吹口3对应处有一出气口4。
见图2,为单体式劈风式,该乐器为鱼形椭圆腔体1,腔体1上部有6个指孔2,下部有1个指孔2,腔体1上部有1吹口3。
见图4、图5,为连体式,该乐器两个连体腔体1的体积大于腔体5的体积,腔体1上部有6个指孔2,下部有1个指孔2;腔体5上部有2个指孔2,下部有1个指孔2;两个腔体1、5的首端分别有1个吹口3,上部则分别有1个与吹口3对应的出气口4。
权利要求1.民乐呜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呜嘟为一个单体或两个连体的规则或不规则椭圆腔体,腔体上分布有6-10个指孔,指孔为纵向与横向7指(含拇指)排列,每个腔体上还有1个吹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乐呜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一个单体时,腔体上还可有1个与其吹口对应的出气口;当其腔体为两个连体的腔体时,其两个腔体上分别有1个与其吹口对应的出气口。
专利摘要民乐呜嘟,为一个单体或两个连体的规则或不规则椭圆腔体,腔体上分布有6—10个指孔,指孔为纵向与横向7指(含拇指)排列,每个腔体上还有1个吹口。本实用新型是在民间“泥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者毕寅生多年的探索试验而成功研制的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和声的土类吹奏乐器。该乐器连体双音式能单能和,单体式音色浑厚圆润。孔位6—10孔,指孔分布规律为纵向与横向7指(含拇指)排列,音域为一个八度加一个大三度。
文档编号G10D7/00GK2417533SQ00229739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0日
发明者毕寅生 申请人:毕寅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