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印第安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05阅读:2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式印第安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中式印第安笛,包括笛身、笛鼻和笛隔,所述笛身的一端为吹孔,另一端为管口,所述笛身内部设置笛隔,使所述吹孔与笛隔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管口与笛隔之间形成管腔,所述管腔的内径呈微喇叭状,所述管腔靠近笛隔的内径大于所述管口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微喇叭状的管腔内径,改变了现有管腔内径粗细完全一致的结构,拓宽了印第安笛的音域,音乐流畅性好,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中式印第安笛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奏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式印第安笛。
【背景技术】
[0002]印第安笛的内部结构中设计了成熟的风道和吹孔,因此其吹奏很简单,很适合初级吹奏者。但是传统的印第安笛中,气室出口与音孔之间直接开设气槽,并通过笛鼻进行引导,而且管腔的内径大小一致。这种结构的音域狭窄,导致很多较宽音域的曲目无法演奏。可见,现有的传统印第安笛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音域过窄,其能演奏的曲目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式印第安笛,解决了现有印第安笛的音域过窄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中式印第安笛,包括笛身、笛鼻和笛隔,所述笛身的一端为吹孔,另一端为管口,所述笛身内部设置笛隔,使所述吹孔与笛隔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管口与笛隔之间形成管腔,所述管腔的内径呈微喇叭状,所述管腔靠近笛隔的内径大于所述管口的内径。采用微喇叭状的管腔内径,改变了现有管腔内径大小一致的结构,使进入管腔的气流大于流出的气流,提高了印第安笛的音域,音乐流畅性好,可演奏高音和低音的音乐,实用性强。
[000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开设气室出口,所述管腔开设音孔,所述笛鼻的底部开设气槽,所述气槽位于所述气室出口的外部,且所述气槽延伸至所述音孔的外部,通过笛鼻将所述气室内的气流引入所述音孔内。在笛鼻的底部开设气槽,改变了现有印第安笛直接在笛身上开设气槽的结构,避免在气室出口与音孔之间的笛身上开设气槽,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提升了气室出口的高度,使气流上升的高度增加。
[000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笛鼻包括上部和硬塑料材质底托,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的底部开设气槽。硬塑料材质的耐候性高,不容易发生腐蚀,且容易固定在笛身表面。
[000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为亚克力底托。
[000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笛身的表面开设鼻槽,所述气室出口、音孔位于所述鼻槽内,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鼻槽上。鼻槽使笛身的表面形成一个平面,笛鼻的硬塑料材料底托容易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笛身表面,改变了传统的印第安笛通过绳子固定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音色、音准达到稳定的效果,不会因为笛鼻的移动而导致音色、音准发生变化。
[00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出口的顶部与所述音孔的顶部平齐,所述气室出口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音孔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的长度方向垂直。气室出口与音孔的顶部平齐,使上升至气槽内的气流能够水平地流动至音孔内,吹奏时就能够有效地控制音阶,不会在后期发生变化。
[00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笛鼻的侧壁,形成气槽出口,所述气槽位于所述气室出口的外部,所述气槽出口位于所述音孔的侧壁外部。
[001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出口的侧壁为斜面,使气室内的气流能够沿着斜面上升。
[001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室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吹孔。
[001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笛身开设主指孔和附指孔,所述附指孔位于所述主指孔的侧边。在传统的印第安笛的表面开设附指孔,进一步扩宽其音域,增加了变化音,还能实现变化音进行微调节。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微喇叭状的管腔内径,改变了现有管腔内径大小一致的结构,拓宽了印第安笛的音域,音乐流畅性好,提高了音乐表现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中式印第安笛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笛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式印第安笛,如图1-2所示,包括笛身1、笛鼻2和笛隔3。笛身I为圆筒状,其一端密封,另一端为管口 112。在笛身I内固定笛隔3,笛隔3位于笛身I长度约三分之一处的内部,且靠近笛身I的密封端。笛隔3将笛身I内部隔成两个部分,密封端与笛隔I之间为气室10,密封端与管口 112之间为管腔11。管腔11的内径呈微喇叭状,其靠近笛隔3处111的内径最大,并向管口 112的方向逐渐缩小,形成微喇叭形状。采用微喇叭状的管腔11内径,使进入管腔11的气流大于流出的气流,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音域。
[0022]在密封端的中间开设吹孔12,吹孔1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类圆形。吹孔12通过进气通道13连接至气室10。在气室10的顶部开设气室出口 101。气室出口 101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I的长度方向一致。在管腔11的顶部开设音孔110。音孔110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I的长度方向垂直。气室出口 101的中心线与音孔110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气室出口 101靠近音孔110的侧壁为斜面1010,使气室10内的气流能够沿着斜面1010上升。
[0023]为了使上升的气流能够从气室出口101水平地流动至音孔110内,吹奏时能够有效地控制音阶,气室出口 101的顶部与音孔110的顶部平齐。如图3,笛鼻2包括上部21和亚克力材质底托22。上部21通过胶水粘结在亚克力材料底托22的上方,亚克力材料底托22的底部开设气槽221,气槽221的一端延伸至亚克力材质底托22的侧壁,使气槽221与侧壁相接,形成气槽出口 222。气室出口 101的外部通过胶水与亚克力材质底托22连接,使气槽221将整个气室出口 101的外部覆盖。气槽出口 222位于音孔110靠近气室出口 101的侧壁上方。通过气槽221将气室10内的气流引入音孔101内。在笛鼻2的底部开设气槽221,改变了现有印第安笛直接在笛身上开设气槽的结构,避免在气室出口 101与音孔110之间的笛身I上开设气槽,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提升了气室出口的高度,使气流上升的高度增加,提高了印第安笛的音域。音乐流畅性好,可演奏高音和低音的音乐,实用性强。传统的印第安笛通过绳子固定笛鼻,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因为笛鼻的移动而导致笛子内部气道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音色、音准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笛鼻的底部采用亚克力材料的底托,能够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笛身表面,从而提尚本实施例的首色、首准的稳定性。而且,亚克力材料具备尚耐候性,不会因为环境以及长期使用导致气槽的结构发生变化。
[0024]为了方便将笛鼻2固定在笛身I的表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笛身I的表面开设鼻槽14,鼻槽14的底部为平面。气室出口 101、音孔110位于鼻槽14内。笛鼻2的底部为平面,将笛鼻2的底部固定在鼻槽14上。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笛身I开设主指孔15和附指孔16。主指孔15与气室出口10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主指孔15—共为六个,其中五个主指孔15与气室出口 101位于同一侧,另一个主指孔15位于气室出口 101的对侧。附指孔16位于五个主指孔15末端的侧边。在传统的印第安笛的表面开设附指孔,不仅能扩宽音域,增加了变化音,还能实现变化音进行微调节。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中式印第安笛,包括笛身、笛鼻和笛隔,所述笛身的一端为吹孔,另一端为管口,所述笛身内部设置笛隔,使所述吹孔与笛隔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管口与笛隔之间形成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的内径呈微喇叭状,所述管腔靠近笛隔的内径大于所述管口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开设气室出口,所述管腔开设音孔,所述笛鼻的底部开设气槽,所述气槽位于所述气室出口的外部,且所述气槽延伸至所述音孔的外部,通过笛鼻将所述气室内的气流引入所述音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笛鼻包括上部和硬塑料材质底托,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的底部开设气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为亚克力底托。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笛身的表面开设鼻槽,所述气室出口、音孔位于所述鼻槽内,所述硬塑料材质底托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鼻槽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出口的顶部与所述音孔的顶部平齐,所述气室出口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音孔为长方形,其长边方向与笛身的长度方向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笛鼻的侧壁,形成气槽出口,所述气槽位于所述气室出口的外部,所述气槽出口位于所述音孔的侧壁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出口的侧壁为斜面,使气室内的气流能够沿着斜面上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所述吹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式印第安笛,其特征在于,所述笛身开设主指孔和附指孔,所述附指孔位于所述主指孔的侧边。
【文档编号】G10D7/00GK205692555SQ201620349484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公开号201620349484.5, CN 201620349484, CN 205692555 U, CN 205692555U, CN-U-205692555, CN201620349484, CN201620349484.5, CN205692555 U, CN205692555U
【发明人】赵洪啸
【申请人】赵洪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