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芦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350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巴芦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族民间管乐器巴芦笛。
背景技术
巴乌和葫芦丝是两种传统的云南民族民间乐器,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音色柔美、清新,巴乌音色厚实、洪亮。本设计人在现有巴乌葫芦丝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融合巴乌、葫芦丝音色特点,增强和声效果的民族民间竹制乐器,其演奏方法更像笛子,故称巴芦笛,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新颖,融合巴乌、葫芦丝音色特点竹管乐器巴芦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音箱、主音管和副音管,音箱内部分为主音管腔和副音管腔,音箱一侧相对于主音管和副音管位置分别设置主音管吹口和副音管吹口,主音管发音端插入主音管腔,副音管发音端并行插入副音管腔。
本发明由于采用的三音副音管和竹筒音箱,不仅能够任意演奏五声、七声;音色柔美、清新、洪亮、悠扬,相当于几只巴乌和葫芦丝同时演奏的效果;能够产生强烈的其它民族乐器所不具备的和声效果,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民族特色。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对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之后视图;图3为图1之纵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音箱1、主音管2和副音管,主音管2和副音管之发音端一侧分别设置发音簧片,主音管2上开有7个音孔,其中正面6个音孔12,背面一个音孔12,出音孔10,装饰挂件孔11;音箱1内部分为主音管腔3和副音管腔4,音箱1一侧相对于主音管2和副音管位置分别设置主音管吹口5和副音管吹口6,主音管1发音端插入主音管腔3,副音管插入副音管腔4。
所述的一对副音管包括duo音副音管7、mi音副音管8、suo音副音管9,三者发音端并行插入副音管腔4。
所述的音箱1、主音管2、duo音副音管7、sou音副音管8和mi音副音管9可用竹子制作,也可以用其他管材加工,均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与笛子的吹奏方法相似,只是口含住主音管的吹口5向主音管腔3吹气使主音管发声,通过手指控制音孔发出不同音节,奏出美妙的音乐。如果需要和声时,口同时含住主音管吹口5和副音管吹口6,使三个副音管发出duo、sou、mi音,从而产生持续和声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巴芦笛,包括音箱(1)、主音管(2)和副音管,主音管(2)和副音管之发音端一侧分别设置发音簧片,主音管(2)上开有7个音孔(12),其中正面6个音孔,背面一个音孔,出气孔(10),装饰挂件孔(11),其特征是音箱(1)内部分为主音管腔(3)和副音管腔(4),音箱(1)一侧相对于主音管(2)和副音管位置分别设置主音管吹口(5)和副音管吹口(6),主音管(1)发音端插入主音管腔(3),副音管插入副音管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芦笛,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副音管包括duo音副音管(7)、mi音副音管(8)、suo音副音管(9),三者发音端并行插入副音管腔(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芦笛,其特征是音箱(1)、主音管(2)、duo音副音管(7)、mi音副音管(8)和sou音副音管(9)为竹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芦笛,包括音箱(1)、主音管(2)和副音管,音箱内部分为主音管腔(3)和副音管腔(4),音箱一侧相对于主音管和副音管位置分别设置主音管吹口(5)和副音管吹口(6),主音管发音端插入主音管腔,副音管插入副音管腔。本发明不仅能够任意演奏五声、七声;音色柔美、清新、洪亮、悠扬,并产生强烈的其它民族乐器所不具备的和声效果,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民族特色。
文档编号G10D9/02GK1877695SQ2006100110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王跃, 桂江静, 蒋文波, 黄庆明, 杨文辉, 李安明, 苏兆祥, 向学志, 李鸿钧, 汤应寿 申请人: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 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