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以及音乐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19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以及音乐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构成系统的设备的设置以及电缆的布线变得简单、且能够导入在各子机中所使用的数据文件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lessonsystem)。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够使用多个电子音乐装置的音乐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例如专利文献1而公开有由一台母机与多台子机构成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管理整个系统的集体演奏教学装置1具备与一台母机(教师用电子乐器)21、扬声器23以及教师用带麦克风头戴耳机25相连接的外部输入、外部输出以及麦克风输入和头戴耳机接口6、7、9、10的同时,具备与多个学生用附属装置(attachment)24相连接的多个学生用输入输出接口8,在各学生用附属装置24上连接有各子机(学生用电子乐器)26以及学生用带麦克风头戴耳机27。另外,该集体演奏教学装置1具有用于监控各子机的演奏音等的操作件组,从而可选择应监控的任一子机,以使教师能够监控所选择的子机的演奏音等。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3371503号公报上述以往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为了在集体演奏教学装置1与母机21或各子机26之间输入输出演奏音等模拟信号,而需要对应于母机+子机的台数的接口的同时,在集体演奏教学装置1上连接有用于连接母机21或各子机26等的多条电缆,所以集体教学装置、母机、子机等构成设备的设置、和电缆的布线非常复杂,而该作业花费庞大的劳动力。
此外,在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在各子机中有时需要作为教材而使用MIDI文件等数据文件,但在上述以往的系统中,对各子机的使用者即学生分发包含有数据文件的存储介质,并从存储介质向各子机导入数据文件。因此,需要进行准备与各子机的数量对应的存储介质、或让各学生进行用于导入数据文件的工作等,从而耗费时间。
进而,由于对各子机即乐器终端存在存储容量的限制、当数据文件的数目增多时很难找出作为目的的数据文件等理由,而也会需要对导入到各乐器终端而被存储起来的数据文件进行删除,但若让各学生进行删除操作,则不但会增加各学生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误删除必要文件的事故。
另外,对于数字音频网络,例如存在通过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一种由Cirrus Logic公司的一个部门Peak Audio开发的称为“CobraNet”(商标)的技术。
非专利文献1http//www.yamaha.co.jp/product/proaudio/download/utility/nhb_acu/CobraNet_Gui_j.pdf(“CobraNet,ACU16-C & NHB32-C向导”第4~12页)在该网络技术中,使用Ethernet(注册商标)来实时发送接收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以将所谓数据包(Bundle)作为单位的消息包进行发送,例如是20比特/48kHz的数字音频信号,则能够以1个数据包来发送8个信道。各数据包在每个同步周期(1.33ms)被装入同步信息包而被发送,每1个周期最多可发送8个数据包。另外,在各数据包中指定有发送目标以及发送源的地址,而根据所指定的地址,而能够在与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中确定发送目标地址的设备。由此,能够以8个数据包使用8个设备。
在上述以往的数字音频网络系统中,由于可使用的设备的数量受到数据包(bundle)(信息包(packet))数量的限制,所以要构筑例如使用多个电子音乐装置来集体进行音乐教学的音乐网络系统时,会存在这样的缺陷,即,不能使用比数据包数量(信息包数量)更多的电子音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构成系统的设备的设置和电缆的布线变得简单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导入在各子机中所使用的数据文件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删除所导入的数据文件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比信息包数量更多的电子音乐终端的音乐网络系统。
若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则提供一种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通过通信网络(CN)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其中,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具有电子音乐装置(EM即EM32,EM1~EM31),其输入输出模拟音频数据;转换器(CV即CV32,CV1~CV31),其将从电子音乐装置(EM)输出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而以信息包(Bd即Bd1~Bd8)传输到通信网络(CN)上的同时,将从通信网络(CN)上接收到的信息包(Bd)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而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EM),管理装置(MN)具有路径控制单元(MX),该路径控制单元针对在通信网络(CN)上传输的数字音频数据,控制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2)间的发送接收路径。此外,括号内记载的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附上的实施例的参照附图标记、术语等,在下面也同样。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由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母机)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子机)构成,这些装置以在由通用的数字网络(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构成的通信网络(CN)上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具有电子音乐装置(EM即EM32、EM1~EM31;电子乐器)以及转换器(CV即CV32、CV1~CV31),电子音乐装置(EM)具备用于对表示演奏音和语音的模拟音频数据进行输入输出的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转换器(CV)能够将从电子音乐装置(EM)输出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并作为信息包(Bd即Bd1~Bd8)而传输到通信网络(CN)上的同时,将从通信网络(CN)接收到的信息包(Bd)中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并将其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EM)。另外,管理装置(MN)具有发送接收路径控制单元(MX),并且,针对传输在通信网络(CN)上的数字音频数据,由发送接收路径控制单元(MX)来控制各终端(TM1~TM32)间的发送接收路径。由此,根据对发送接收路径的控制,能够将在规定终端的电子音乐装置所产生的演奏音和语音等模拟音频数据发送到规定终端的电子音乐装置。
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能够通过通用的数字网络来连接构成系统的管理装置、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之间,从而使对系统构成设备的设置、和对电缆的布线等变得非常简单。
若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主要特征,则提供一种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通过通信网络(CN)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其中,管理装置(MN)具有文件发送单元(MC),该文件发送单元(MC)通过通信网络(CN)将包含有数据文件(MIDI文件)的第1信息包(As)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具有文件接收单元(CM),其通过通信网络(CN)接收第1信息包(As);文件存储单元(EM32、EM1~EM31),其对包含于接收到的第1信息包(As)中的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还原并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具有音频发送接收单元(CA、CT),该音频发送接收单元与通信网络(CN)进行对于包含有数字音频数据的第2信息包(Bn)的发送接收,管理装置(MN)具有音频路径控制单元(ME、AC),该音频路径控制单元针对通信网络(CN)上的数字音频数据控制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间的发送接收路径,文件发送单元(MC)与由该音频路径控制单元(ME、AC)的发送接收路径控制无关地发送数据文件(MIDI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由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母机)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子机)构成,这些装置通过由通用的数字网络(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构成的通信网络(CN)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管理装置(MN)由文件发送单元(MC)对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打包,并通过通信网络(CN)以第1信息包(As)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从通信网络(CN)通过文件接收单元(CM)来接收第1信息包(As),并由文件存储单元(EM32、EM1~EM31;电子乐器)对包含于接收到的第1信息包(As)中的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还原,并进行存储。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在向各终端导入数据文件时,不仅能够从管理装置对各终端同时发送数据文件,而且能够缩短操作时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将例如CobraNet(注册商标)那样的、发送接收路径受到管理的数字音频网络使用于通信网络(CN),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能够通过音频发送接收单元(CA、CT)来对通信网络(CN)发送接收包含有数字音频数据的第2信息包(Bn),通信网络(CN)上的数字音频数据通过管理装置(MN)的音频路径控制单元(ME、AC)来控制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间的发送接收路径。由此,根据对音频发送接收的路径控制,而能够将来自规定终端的音频数据发送到规定终端,另外,数据文件(MIDI文件)的发送与该发送接收路径控制无关。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能够在发送接收路径受到管理的数字音频网络上与音频数据的路径无关地传输数据文件。
在本发明的上述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管理装置(MN)还具有列表保持单元(P27),其保持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的数据文件的列表;删除文件指定单元(P31),其基于所保持的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来指定应该要删除的数据文件;指令发送单元(MCP32、P33),其将对所指定的数据文件的删除指令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还具有指令接收单元(CME4a=“是”),其接收来自管理装置(MN)的删除指令;文件删除单元(E4b),其基于所接收到的删除指令,从上述文件存储单元(4)中删除对应的数据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由教师使用的管理装置(MN)和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构成,这些装置通过由通用的数字网络(例如Ethernet(注册商标))构成的通信网络(CN)上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管理装置(MN)由文件发送单元(MCP22~P26)对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打包(As),而通过通信网络(CN)将该数据文件信息包(As)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的同时,将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的数据文件的列表作为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而进行保持(P27)。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通过文件接收单元(CM)从通信网络(CN)接收来自管理装置(MN)的数据文件信息包(As),并对包含于接收到的数据文件信息包(As)中的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还原,并将其存储在文件存储单元(4)中(E3)。然后,管理装置(MN)基于所保持的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来指定应该要删除的数据文件(P31),若将对被指定的数据文件的删除指令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MCP32、P33),则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接收来自管理装置(MN)的删除指令(CME4a=“是”),并基于接收到的删除指令,从文件存储单元(4)中删除对应的数据文件(E4b)。
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在向教师用终端以及各学生用终端导入数据文件时,只要从管理装置向教师用终端以及各学生用终端同时发送数据文件即可,而且,能够缩短操作时间的同时,教师使用管理装置只要指示删除数据文件,则就能够将存储在各子机中的数据文件一并删除,从而能够防止使用乐器终端的学生负担的增加、和必要的数据文件的误删除。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的主要特征,提供一种音乐网络系统,多个N(N=32)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通过通信网络(CN)以信息包(Bd)可进行数据音频数据的通信,其中,通信网络(CN)能够同时发送接收多个A(A=8)信息包(BdBd1~Bd8),而且,包含于各信息包(Bd)中的多个B(B=8)信道(CH1~CH8)被分割为多个C(C=4)信道组(CH1/CH2、CH3/CH4、...、CH7/CH8),而对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的每一个分配各信道组的信道,以使由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构成的终端组(GP1、GP2、...、GP8’)共用一个信息包(Bd)。
在本发明的音乐网络系统中,对各信息包(BdBd1~Bd8)赋予有发送目标地址码(数据包代码),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被设定为分别接收不同的发送目标地址码的信息包,各终端组(GP1~GP8’)包括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1),该电子音乐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包的发送目标地址码转换为被设定成终端组内的下一个电子音乐终端的发送目标地址码。另外,各终端组(GP1~GP8’)内的电子音乐终端(例如,TM1、TM5、...、TM29)读取包含于接收到的信息包中的多个B信道(CH1~CH8)中分配到本终端的信道(例如CH1/CH2)的数据音频数据(例如,ch65/ch66、ch73/ch74、...、ch121/ch122)的同时,将替代该信道而包含在本终端中所产生的数字音频数据(例如,ch1/ch2、ch9/ch10、...、ch57/ch58)的信道(例如CH7/CH8)的信息包(10102、10202、...、10802)发送到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的音乐网络系统中,多个N(N=32)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能够通过通信网络(CN)以信息包(Bd)进行表示演奏音等音乐的数据音频数据(数字音乐数据)的通信,而能够与通信网络(CN)进行对多个A(A=8)信息包(BdBd1~Bd8)同时发送接收。这里,包含于各信息包(Bd)中的多个B(B=8)的信道(CH1~CH8)被分割为多个C(C=4)信道组(CH1/CH2、CH3/CH4、...、CH7/CH8),并对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分别分配各信道组的信道,从而由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构成的终端组(GP1、GP2、...、GP8’)可共用一个信息包(Bd)。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能够将一个信息包分配给多个设备而共用,从而能够在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使用一个信息包,因此能够在数字音频网络上使用比信息包数量(数据包数量)A更多的多个N(例如,N=A×C)电子音乐终端。
在本发明的音乐网络系统中,对各信息包(BdBd1~Bd8)赋予有发送目标地址码(数据包代码),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被设定为分别接收不同的发送目标地址码的信息包,各终端组(GP1~GP8’)包括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1),该电子音乐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包的发送目标地址码转换为被设定成终端组内的下一个电子音乐终端的发送目标地址码。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对各信息包所赋予的发送目标地址码不会有冲突,而能够将信息包发送到各电子音乐终端。
另外,在本发明的音乐网络系统中,各终端组(GP1~GP8’)内的电子音乐终端(例如,TM1、TM5、...、TM29)读取包含于接收到的信息包中的多个B信道(CH1~CH8)中分配到本终端的信道(例如CH1/CH2)的数据音频数据(例如,ch65/ch66、ch73/ch74、...、ch121/ch122),并将替代该信道而包含在本终端中所产生的数字音频数据(例如,ch1/ch2、ch9/ch10、...、ch57/ch58)的信道(例如CH7/CH8)的信息包(10102、10202、...、10802)发送到通信网络。因此,若根据本发明,则在各电子音乐终端所使用的信道数量B/C,虽然比设在各信息包的信道数B更少(例如,B/C=2信道),但能够使用比信息包数量A更多的数量(例如,N=A×C)的电子音乐终端。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音乐终端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3A~图3D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可利用的传送数据等的结构例的图,其中图3A表示同步周期的结构例;图3B表示各数据包Bd的结构例;图3C表示帧类型Ft的结构例;图3D表示利用MIDI信息包来传送的MIDI文件的结构例。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包代码的分配例子的说明图。
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器以及网卡的结构例的图,其中图5A表示各转换器的结构(是为第1以及第2终端TM1、TM2的转换器CV1、CV2时);图5B表示各网卡的结构(是为第1网卡NC1时)。
图6A、图6B、图6C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混音引擎(digital mixing engine)的接线例的图,其中图6A表示对全部子机的演奏音和语音进行混音而在母机听时的接线例;图6B表示在全部子机上听母机的演奏音与语音时的接线例;图6C表示只有在特定的子机(第一学生用终端)与母机之间听演奏音与语音时的接线例。
图7A、图7B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管理程序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混音器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9A、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音乐终端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管理程序来进行的其它的文件同时发送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管理程序来进行的MIDI文件删除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音乐装置的其它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系统的概要)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音乐网络系统)的概要的框图。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由设在教室等音乐教学场所中的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构成,这些装置MN、TM32、TM31~TM31经由由Ethernet(以太网注册商标)(以下记为“LAN”)等通用数字网络所构成的通信网络CN而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在一起。管理装置MN以及教师用终端TM32的操作部被设置在附近,而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能够对其进行操作,并且,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是由学生对其进行操作,在本例中设有31台,而最多31名学生能够使用它。
管理装置MN又被称为中央装置,由管理用计算机CP以及数字混音器MX构成,并具有如下这样的功能,即,对在网络CN中所传输的、教师用终端TM32以及各学生用终端TM1~TM31之间的音频数据的发送接收路径进行控制,或将MIDI文件等演奏数据发送到网络CN上等功能。
管理用计算机CP由个人计算机等通用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并按照操作部的操作内容,通过USB等通信电缆CB而将指示与音频数据相关的终端TM1~TM31间的通信状态(称为“接线”)的接线信息、和应该发送到这些终端TM1~TM31的演奏数据发送到数字混音器MX。与此相对,混音器MX基于来自计算机CP的接线信息,对终端TM1~TM31之间的音频通信状态进行控制,另外,将来自计算机CP的演奏数据发送到网络CN上。
学生用终端TM1~TM31以及教师用终端TM32分别又称为教师用终端或母机以及学生用终端或子机,是一种具有相同的硬件结构的电子音乐终端,并分别具备电子音乐装置EM1~EM32以及转换器CV1~CV32。此外,针对终端及其构成元件,在共通的说明中并列记为TM、EM、CV等,而且,根据需要赋予表示终端号的参照数字1~32。
在各终端TM即TM1~TM32中,电子音乐装置EM即EM1~EM32使用具有各种音乐信息处理功能的电子乐器,转换器CV即CV1~CV3从网络CN上所传输的音频数据中将本机需要的数据读入到电子音乐装置EM中、或将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的音频数据发送到网络CN上的同时,对在网络CN及电子音乐装置EM之间所发送接收的演奏数据进行中继。此外,作为演奏数据而使用以MIDI格式所记述的MIDI数据。
此外,在该系统中,作为通信网络CN而使用由交换集线器(switching-hub)所构筑的交换网(switched network),并在各装置MN、TM32、TM1~TM31之间,以规定的信息包通信方式(packet communicationsystem)来发送接收左右两声道(L、R)的音频数据和演奏数据。与此相伴,多个N(N=32)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以多个C(C=4)终端为单位被分组为8个终端组,如虚线所示,第1~4、第5~8、...、第29~31的学生用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1分别构成第1~8学生用组GP1~GP8,而且,包含在第8学生用组GP8中的第29~31学生用终端TM29~TM31与教师用终端TM32一起构成第8个终端组(GP8’)。
若根据与该系统的演奏数据的发送接收有关的一个特征,则各电子音乐终端TM(TM1~TM32)的转换器CV(CV1~CV32),能够将从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EM(EM1~EM32)所输出的演奏音和语音等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并能够以信息包(Bd)的格式传输到通用的数字网络CN上,从而能够通过管理装置MN的数字混音器MX来控制网络CN上的数字音频数据在各电子音乐终端间的发送接收路径。并且,规定的电子音乐终端的转换器CV根据对该发送接收路径的控制而从数字网络CN上读取来自规定的电子音乐终端的数字音频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而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因此,能够以通用的数字网络来连接构成系统的各装置之间,从而能够使系统构成装置的设置和电缆的布线等变得非常简单。
另外,若根据与该系统的数据文件的发送接收有关的一个特征,则管理装置MN能够对演奏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打包(packetization)而以第1信息包(As)通过通用的数据网络CN同时发送到各电子音乐终端TM(TM1~TM32)中。各电子音乐终端TM通过转换器CV而从网络CN接收第1信息包(As),并且,包含于接收到的第1信息包(As)中的演奏数据文件在电子乐器EM32中还原而被存储。各终端TM的转换器CV进而向数字音频网络CN上发送接收包含数字音频数据的第2信息包(Bd),网络CN上的音频数据,与文件的同时发送另外独立地,根据由管理装置MN的数字混音器MX对音频发送接收路径的控制而从规定终端TMa被发送到TMb。因此,通过从管理装置向各电子音乐终端同时发送数据文件,而能够缩短各终端导入文件的操作时间,进而,对于发送接收路径受到管理的数字音频网络,能够与音频数据的路径无关地传输数据文件。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音乐终端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如上所述,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的任意的电子音乐终端TM由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EM以及转换器CV构成。电子音乐装置EM具备中央处理器(CPU)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只读存储器(ROM)3、外部存储装置4、演奏操作检测电路5、设定操作检测电路6、显示电路7、音源电路8、效果电路9、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MIDI输入输出电路11等,并且,这些元件1~11经由总线12而相互连接在一起。
CPU1与RAM2以及ROM3一起构成数据处理电路DP,并根据各种音乐信息处理程序,而利用由计时器13所生成的时钟信号来执行所对应的音乐信息处理,RAM2作为用于在进行这些处理时暂时存储所需的各种数据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在ROM3中,预先存储有执行这些处理所需的各种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演奏数据(MIDI数据)等。
外部存储装置4,除了硬盘(HD)和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等内置存储介质之外,还包括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软盘(FD)、光磁(MO)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SmartMedia(スマ一トメデイア)(注册商标)等小型存储卡等等各种便携式外部存储介质,而能够在任意的外部存储装置4中存储控制程序和演奏数据(MIDI数据MIDI文件和MIDI消息(message)等)。
演奏操作检测电路5检测出键盘等演奏操作件14的实际演奏操作内容,并将与其对应的实际演奏的演奏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电路DP,并且,设定操作检测电路6与键开关和鼠标等设定操作件15一起构成设定操作部,而检测出设定操作件15的设定操作内容,并将与其对应的设定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电路DP。显示电路7与画面显示用LCD等显示器(Display)16和各种指示器(Indicator)(未图示)一起构成显示部,根据来自CPU1的指令而对显示器和指示器的显示/点亮内容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对各操作件14、15的操作的显示援助。
音源电路8以及效果电路9作为音频数据生成部(也可以称为音源部)而发挥功能。即,音源电路8产生音乐数据,该音乐数据根据从演奏检测电路5通过数据处理电路DP而生成的实际演奏的演奏数据来表示规定的音乐波形,具有功放DSP的效果电路9生成左右两个声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该数字音频数据表示根据上述演奏数据而将规定的效果赋予到音乐数据的演奏音波形。音频数据生成部8、9还可以在自动演奏时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3、4)中的演奏数据而产生自动演奏的数字音频数据。
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具备D/A转换部,该D/A转换部将由效果电路9所生成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而且,上述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与具备头戴耳机以及麦克风的音频输入输出设备17相连接,并经由模拟音频输入输出端子而与转换器CV相连接。并且,根据设定操作部的设定状态,将由D/A转换部所转换的模拟音频数据(演奏音)输出到输入输出设备17的头戴耳机和转换器CV,并将表示基于从输入输出设备17的麦克风所输入的语音(音响)的语音波形的模拟音频数据(语音)输出到转换器CV,或者将从转换器CV所输入的模拟音频数据(演奏音/语音)输出到输入输出设备17的头戴耳机。
MIDI输入输出电路11连接至转换器CV,并在该电子音乐装置EM与转换器CV之间发送接收演奏数据(MIDI数据)。例如,将存储在存储单元3、4中的演奏数据或由数据处理电路DP所生成的演奏数据输出到转换器CV,或者,通过数据处理电路DP,而将从转换器CV所输入的演奏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3、4中、或将其发送到音频数据生成部8、9。
转换器CV被连接到网络CN,而从网络CN接收数字音频数据和演奏数据,并由D/A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而输出到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或者,将接收到的演奏数据输出到MIDI输入输出电路11。另外,转换器CV用A/D转换器将来自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而输出到网络CN,或将来自MIDI输入输出电路11的演奏数据输出到网络CN。
与网络CN相连接的其他电子音乐终端TMe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硬件结构。就管理装置MN而言,数字混音器MX与上述电子音乐装置EM同样,具有由CPU、RAM、ROM、外部存储装置、设定操作部、显示部等构成的基本的结构的同时,具有混音处理电路,该混音处理电路根据数字混音引擎(ME)而进行工作,并且具备与网络CN相连接的网络接口(I/F)、与通信电缆CB相连接的通信接口(I/F)、以及多个输入输出信道。另外,管理用计算机CP在同样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与电缆CB相连接的通信I/F的同时,将多个演奏数据(MIDI文件和MIDI消息等MIDI数据)蓄积在外部存储装置中。
计算机CP能够进行以下处理若通过设定操作部以及显示部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功能来指示接线的变更,则通过通信I/F以及电缆CB而将表示所变更的接线内容的接线信息发送到数字混音器MX,若通过GUI功能来指示演奏数据的选择以及发送,则通过通信I/F以及电缆CB而将所指示的期望的演奏数据发送到数字混音器MX。另外,计算机CP能够通过电缆CB以及通信I/F而从混音器MX接收来自电子音乐终端TM的演奏数据。
数字混音器MX的网络I/F将从网络CN所接收的数字数据分配到与各终端TM对应的规定的输入信道,并将其输出到混音处理电路(数字混音引擎ME)。混音处理电路针对从网络I/F所输入的数字数据中分配到音频输入信道(混音器输入信道mi-ch)的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混音处理,并根据来自计算机CP的接线信息而将规定的输入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出到规定的音频输出信道(混音器输出信道mo-ch)。另外,针对分配到演奏数据输入信道(in)的演奏数据进行中继处理,而通过通信I/F以及电缆CB向计算机CP发送的同时,将通过电缆CB以及通信I/F而从计算机CP所输入的演奏数据输出到演奏数据输出信道(out)。
然后,网络I/F将从混音处理电路所输出的各输出信道的数字数据发送到网络CN上。由此,管理装置MN能够做到对应于接线信息,而将来自与规定的音频输入信道对应的电子音乐终端TMa的数字音频数据发送到与规定的音频输出信道对应的规定电子音乐终端TMb,并将来自计算机CP的演奏数据发送到所有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
(传送数据的例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各电子音乐终端中,通过转换器将由电子音乐装置(电子乐器)所生成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并将其传输到通信网络上的同时,将从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字音频数据的信息包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并将其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另外,通过管理装置将演奏数据(MIDI数据)打包为MIDI信息包,并将其发送到数字网络上,然后通过各电子音乐终端的转换器从网络上的MIDI信息包中提取演奏数据,并由各电子音乐装置将其还原。在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为了实现这种信息包方式的数据的发送接收,而采用了使用同步(isochronous)传送方式的、被称为“CobraNet”(商标)的网络协议。
更加具体地说,在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使用LAN电缆(例如,与100Base-TX(100Mbps)对应的CAT5电缆)和交换集线器,而通过采用了CobraNet的网络CN来进行同步传送,从而能够以实时的方式同时分配最高各方向64信道(双向128信道)的非压缩数字音频数据。这里,数字音频数据以小的信息包为单位而被发送,而且接收后从信息包还原到原来的数据,在CobraNet中数据包(Bundle)相当于信息包。也就是说,在采用了CobraNet的网络CN中,数字音频数据以称为数据包为单位被传送,对每个LAN信息包传送一个数据包。另外,在该系统中,利用传送串行数据的CobraNet的串行桥接(serial bridge)功能来将演奏数据(MIDI数据)传送到网络CN上。图3A~图3D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可利用的传送数据等的结构例的图。
数据包在每个同步周期承载于多个A同步信息包而被传送,从而在每个周期最多能够发送8个数据包。在本例中,如图3A所示,在每一个同步周期(各周期的间隔为1.33毫秒,且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打包、或进行还原信息包的再串行化(Serialization)处理,因此产生规定的等待时间(latency)(1.33、2.66、5.33毫秒相当于64、128、256样本(sample)))发送多个A=8的数据包Bd1~Bd8。各同步周期从用于取同步的比特信息包Bt开始,接着,将8个同步信息包、即第1~8数据包Bd1~Bd8依次发送到通信网络CN上。
另外,在各同步周期中,在将由同步信息包、即数据包Bd1~Bd8构成的同步信息包组Ic发送结束之后的剩余时间内,能够发送用于传送非同步串行数据的异步(asynchronous)信息包(非同步信息包)As,而且异步信息包As用于传送演奏数据(MIDI数据),而也被称为“MIDI信息包”。
一个数据包由多个B信道构成,而且,例如其为分辨率(量子化比特数(quantization bit rate))为20比特/抽样频率48kHz的数字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在一个数据包中最多可收入8个信道。在本例中,一个数据包由多个B=8个信道(也可称为“数据包内信道”)构成,如图3B所示,各数据包Bd即Bd1~Bd8由表示数据包通信开始的前导信号(Preamble)、由发送目标MAC地址以及发送源MAC地址构成的LAN标头(Header)、帧类型Ft、数字音频数据用的第1~8信道CH1~CH8、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出错检查所构成。
如图3C所示,帧类型Ft由Cobra代码、标头、数据包代码以及时间构成。数据包代码是用于识别“该数据包Bd是应该从某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的‘单点传输(Unicast)数据包’”的传送目标(目标地址)信息,而在同步依次传送数据包时,各数据包数据必须只被传送到由数据包代码(发送目标地址码)所指定的一台设备。在CobraNet中,对单点传输数据包赋予规定范围的代码256~65279。
图3D(a)、图3D(b)表示作为演奏数据而利用异步信息包(MIDI信息包)来传送的MIDI文件的结构例。如图3D(a)所示,存储在计算机CP的外部存储装置中的MIDI文件由以下部分构成由各种设定数据所构成的标头;以时间系列依次记述多个事件的事件数据a、b、...;以及表示文件结尾的文件结束符Eof,并且,在传送MIDI文件时,该MIDI文件被分割为每个适用于以异步(非同步)信息包As进行发送的规定的数据量。例如,如图3D(b)所示,将事件数据分割为数据1、数据2、...,将MIDI文件分割为标头、数据1、数据2、...、文件结束符的MIDI信息包(所谓的标头信息包、数据的信息包(数据1的信息包、数据2的信息包、...)、文件结束符信息包),并依次以异步信息包As发送各MIDI信息包的数据。
(数据传送的概要)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数据包代码的分配例子的图。在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中,数字混音器MX的网络I/F由连接到各LAN电缆上的四个网卡NC1~NC4构成,并在通信网络CN中使用36端口的交换集线器及与其相连的36根LAN电缆(CAT5电缆)。另外,在这些LAN电缆中,4根电缆分别连接到混音器MX的第1~4网卡NC1~NC4,31根电缆分别连接到第1~31学生用终端TM1~TM31,剩下的1根电缆连接到教师用终端TM32。此外,第29~31学生用终端TM29~TM31以及教师用终端TM32作为数字音乐网络系统而与第1~7终端组GP1~GP7同样地构成第8终端组GP8’。
若根据作为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网络系统的一个特征,则中央装置(管理装置)MN以及多个N(N=32)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能够经由通信网络CN而以信息包(数据包)Bd进行表示演奏音等音乐的数字音频数据(数字音乐数据)的通信,从而能够对于通信网络CN同时发送接收多个A(A=8)信息包Bd即Bd1~Bd8(10101、10201、...、10801;10105、10205、...、10805)。将包含于各信息包Bd的多个B(B=8)信道(CH1~CH8)分割为多个C(C=4)信道组(CH1/CH2、CH3/CH4、...、CH7/CH8),并对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分别分配各信道组中的B/C(B/C=2)个信道,从而使由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TM1~TM4、TM5~TM8、...、TM29~TM32构成的终端组GP1、GP2、...、GP8’共用一个信息包。另外,将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被设定为可接收分别不同的发送目标地址码(数据包代码)的信息包。这样,通过将一个信息包分配给多个设备而共用,而能够由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来使用一个信息包Bd,从而能够由数字音频网络来使用比信息包数(数据包数)A更多的多个N(例如,N=A×C)电子音乐终端,另外,能够使赋予给各信息包的发送目标地址码不会发生冲突而向各电子音乐终端发送信息包。
若利用图4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则在数字混音器MX中,数字混音引擎(混音处理电路)ME具备64个输入信道mi-ch(ch1~ch64)与64个输出信道mo-ch(ch65~ch128),并且,这些输入输出信道(也可称为“音频信道”)的每两个信道对应于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的左(L)以及右(R)音频信道。例如,第1、2输入信道ch1、ch2与第1、2输出信道ch65、ch66对应于学生用终端TM1的左以及右音频信道,第3、4输入信道ch3、ch4与第3、4输出信道ch67、ch68对应于学生用终端TM2的左以及右音频信道,以下也以同样的方式相对应,而且第63、64输入信道ch63、ch64与第63、64输出信道ch127、ch128对应于第32终端即教师用终端TM32的左以及右音频信道。
各网卡NC1~NC4能够处理16信道即2数据包的输入输出数字音频数据,因此,通过设定数据包代码,而能够分别与对应的两终端组的8个终端进行16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发送接收。即,能够从网络CN接收两个接收数据包,而将16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入到数字混音引擎ME,并从数字混音引擎ME接收16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而以两个数据包输出到网络CN。
在图4中,各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下部以及各网卡NC1~NC4上部的带框代码分别表示与各装置TM1~TM32、NC1~NC4对应的数据包代码的分配设定例,起头符号“T”、“R”表示发送接收的区分。在该系统中,只要通过8(=A)个数据包Bd1~Bd8中的任意一个来将来自各终端组GP1~GP8’的电子音乐终端的8(=B)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入到混音器MX,且通过8(=A)个数据包Bd1~Bd8中的任意一个来将来自混音器MX的8(=B)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输出到各终端组GP1~GP8’的电子音乐终端,则就能够在全装置间同时发送接收数据,虽然各组与各数据包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固定的,但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8终端组GP1~GP8’作为分别与第1~8数据包Bd1~Bd8对应的组来进行说明。
针对从混音器MX的数据的发送,例如,第1网卡NC1可以将来自数字混音引擎ME的信道ch65~ch72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数据包Bd1的信道CH1~CH8,并赋予将第1终端组GP1的最前(第1个)的终端作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代码10101而发送到通信网络CN(T10101),另外,将信道ch72~ch80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数据包Bd2的信道CH1~CH8,并赋予将第2终端组GP2的第1位的终端作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代码10201而发送到通信网络CN(T10201)。
第2网卡NC2也与第1网卡NC1同样,可以将来自引擎ME的信道ch81~ch88、ch89~ch96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各个数据包内信道CH1~CH8,并将赋予以各组第1位的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代码10301、10401的数据包Bd3、Bd4发送到通信网络CN(T10301、T10401)。以下同样,第3、4网卡NC3、NC4也可以将信道ch97~ch104、ch105~ch112、ch113~ch120、ch121~ch128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各数据包内信道CH1~CH8,并将赋予以各组第1位的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代码10501、10601、10701、10801的数据包Bd5~Bd8发送到网络CN(T10501、T10601、T10701、T10801)。
与此相对,第一终端组GP1的最前(第1个)的第1终端TM1可以从网络CN上接收来自与本终端组GP1对应的数字混音器MX的数据包Bd1(ch65~ch72)(T10101→R10101),第2终端组GP2的最前(第1个)的第5终端TM5可以接收来自与本终端组GP2对应的数据包Bd2(ch73~ch80)(T10201→R10201)。同样地,第3、4终端组GP3、GP4的最前(第1个)的第9、13终端TM9、TM13可以分别接收来自与本终端组GP3、GP4对应的数据包Bd3、Bd4(ch81~ch88、ch89~ch96)(T10301→R10301、T10401→R10401)。以下,同样地,第5~8终端组GP5~GP8’的最前(第1个)的终端TM17、TM21、TM25、TM29也可以分别接收与本终端组GP5~GP8’对应的数据包Bd5~Bd8(ch97~ch104、ch105~ch112、ch113~ch120、ch121~ch128)(T10501→R10501、T10601→R10601、T10701→R10701、T10801→R10801)。
另外,构成各终端组GP1~GP8’的4(=C)台电子音乐终端分别读取在包含于所接收到的信息包的8(=B)信道(CH1~CH8)中被分配到本终端的2(=B/C)信道组(CH1/CH2、CH3/CH4、CH5/CH6、CH7/CH8中的任意两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将替换该信道而包含在本终端中所产生的数字音频数据的信道的信息包发送到通信网络CN。进而,各终端组内的第1~3位终端TM1~TM3、TM5~TM7、...、TM29~TM31分别将接收到的信息包的发送目标地址码转换为设定成下一个终端TM2~TM4、TM6~TM8、...、TM30~TM32中的发送目标地址码,并将信息包发送到各下一个终端。
例如,若各终端组内第1位的终端TM1、TM5、TM9、TM13、TM17、TM21、TM25、TM29从数字混音器MX接收到与本组对应的数据包,则能够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读取与本终端对应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65/ch66、ch73/ch74、ch81/ch82、ch89/ch90、ch97/ch98、ch105/ch106、ch113/ch114、ch121/ch122)。另外,这些终端分别能够将从本终端发送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1/ch2、ch9/ch10、ch17/ch18、ch25/ch26、ch33/ch34、ch41/ch42、ch49/ch50、ch57/ch58)插入到相应的2个信道中,而生成以组内下一个(第2个)的终端TM2、TM6、TM10、TM14、TM18、TM22、TM26、TM30为目标地址的新的数据包(10102、10202、10302、10402、10502、10602、10702、10802),并将其发送到网络CN。
这些下一个终端分别能够从网络CN接收来自上位终端的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T10102→R10102、T10202→R10202、...、T10802→R10802),从接收到的数据包中读取来自与本终端对应的数字混音器MX的2个信道数字音频数据(ch67/ch68、ch75/ch76、...、ch123/ch124)的同时,将从本终端发送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3/ch4、ch11/ch12、...、ch59/ch60)插入到相应的2个信道,而生成以进一步下一个(第3个)的终端TM3、TM7、TM11、TM15、TM19、TM23、TM27、TM31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10103、10203、...、10803),并将其发送到网络CN。这些第3位终端也同样,能够进行对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的接收(T10103→R10103、T10203→R10203、...、T10803→R10803)、对与本终端对应信道数据的读取(ch69/ch70、ch77/ch78、...、ch125/ch126)以及插入(ch5/ch6、ch13/ch14、...、ch61/ch62),以下一个(第4个)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10104、10204、...、10804)的生成以及发送。
然后,组内最后(第4个)的终端TM4、TM8、...、TM32分别能够从网络CN接收来自组内的上位(第3个)终端的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T10104→R10104、T10204→R10204、...、T10804→R10804),从而能够读取来自与本终端对应的混音器MX的2个信道数字音频数据(ch71/ch72、ch79/ch80、...、ch127/ch128)。另外,这些终端分别将从本终端发送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7/ch8、ch15/ch16、...、ch63/ch64)插入到相应的2个信道,而生成以数字混音器MX的第1~4网卡NC1~NC4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代码为10105、10205、...、10805的数据包,并将其发送到网络CN。
也就是说,各终端组GP1、GP2、GP3、GP4、GP5、GP6、GP7、GP8’内最后位终端TM4、TM8、TM12、TM16、TM20、TM24、TM28、TM32(TM32为教师用终端),分别能够将以各网卡NC1、NC2、NC3、NC4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10105、10205、10305、10405、10505、10605、10705、10805),例如作为数据包Bd1、Bd2、Bd3、Bd4、Bd5、Bd6、Bd7、Bd8而同时发送到网络CN,其中上述各网卡NC1、NC2、NC3、NC4将来自各组的终端TM1~TM4、TM5~TM8、TM9~TM12、TM13~TM16、TM17~TM20、TM21~TM24、TM25~TM28、TM29~TM32的8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1~ch8、ch9~ch16、ch17~ch24、ch25~ch32、ch33~ch40、ch41~ch48、ch49~ch56、ch57~ch64)装入各自的信道CH1~CH8中。
与此相对,混音器MX的第1网卡NC1可以从网络CN接收来自第4终端TM4的数据包代码为10105的数据包Bd1(T10105→R10105),并在该数据包的信道CH1~CH8中接收来自第1终端组GP1内各终端TM1~TM4的信道ch1~ch8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同时,接收来自第8终端TM8的信道代码为10205的数据包Bd2(T10205→R10205),并从该数据包的信道CH1~CH8接收来自第2终端组GP2内各终端TM5~TM8的信道ch9~ch16的数字音频数据。
同样地,第2网卡NC2可以从网络CN接收来自第12、16终端TM12、TM16的数据包代码为10305、10405的数据包Bd3、Bd4(T10305→R10305、T10405→R10405),并接收来自第3、4终端组GP3、GP4内各终端TM9~TM12、TM13~TM16的信道ch17~ch24、ch25~ch32的数字音频数据(T10305→R10305、T10405→R10405)。以下同样地,第3、第4网卡NC3、NC4可以从网络CN分别接收来自第20、24、28、32(教师)终端TM20、TM24、TM28、TM32的数据包代码为10505、10605、10705、10805的数据包Bd5、Bd6、Bd7、Bd8(T10505→R10505、T10605→R10605、T10705→R10705、T10805→R10805),并接收来自第5、6、7、8终端组GP5、GP6、GP7、GP8’内各终端TM17~TM20、TM21~TM24、TM25~TM28、TM29~TM32的信道ch33~ch40、ch41~ch48、ch49~ch56、ch57~ch64的数字音频数据。
(数据传送的具体例子)
图5A、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转换器以及网卡的结构例的图。各电子音乐终端TM即TM1~TM32中的转换器CV即CV1~CV32都具有相同的结构,数字混音器MX的各网卡NC即NC1~NC4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图5A中以第1、2终端TM1、TM2的转换器CV1、CV2为例、且在图5B中以第1网卡NC1为例,对转换器以及网卡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各电子音乐终端TM的转换器CV分别具备网络接口(未图示)、传送控制电路CT、音频转换电路CA以及MIDI转换电路CM。网络接口连接到通信网络CN的LAN电缆,而从由传送控制电路CT、网络接口所接收到的数据包读取与本终端相对应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的同时,将把在本终端所生成的2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相应的数据包的2个信道的新的数据包输出到网络。音频转换电路CA具有D/A转换器以及A/D转换器,由D/A转换器将由传送控制电路CT所读取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的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的同时,由A/D转换器将来自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的2个信道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网络。MIDI转换电路CM将由网络接口所接收到的异步信息包As中的演奏数据(MIDI文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的MIDI输入输出电路11的同时,将来自MIDI输入输出电路11的演奏数据输出到网络接口。
数字混音器MX的各网卡NC能够处理数字混音引擎ME的输入输出各16信道(2数据包)的数字音频数据,如图5B所示,分别由与通信网络CN的LAN电缆相连接的网络接口NT、进行“CobraNet音频/音频转换”的音频转换电路AC、以及与数字混音引擎(混音处理电路)ME相连接的混音部I/O接口MT构成。另外,在一个网卡、例如第1网卡NC1上设有进行“CobraNet串行/MIDI转换”的MIDI转换电路MC。
例如,图5B所示的第1网卡NC1的音频转换电路CA,当接收数据时进行“CobraNet音频→音频转换”(将CobraNet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由混音引擎ME可处理的格式的音频数据),并通过网络接口NT从通信网络CN上依次读取赋予有相对网卡NC1的2个数据包代码10105、10205的2个数据包、即来自第1终端组GP1的第4终端TM4以及第2终端组GP2的第8终端TM8的“接收数据包R10105”以及“接收数据包R10205”,然后从各数据包的信道CH1~CH8中分别提取信道ch1~ch8、ch9~ch16的数字音频数据,并通过混音部I/O接口MT将其输出到混音引擎ME的混音器输入信道(mi~ch)ch1~ch16。
另外,当发送数据时,进行“音频→CobraNet音频转换”(将由混音引擎ME可处理的格式的音频数据转换为CobraNet格式的音频数据),并通过混音部I/O接口MT从混音引擎ME接收混音器输出信道(mo~ch)ch65~ch80的数字音频数据,然后将信道ch65~ch72、ch73~ch80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各自的信道CH1~CH8,而依次生成赋予了针对第1以及第2终端组GP1、GP2的第1位终端TM1、TM5的数据包代码10101、10201的2个数据包、即“发送数据包T10101”以及“发送数据包T10201”,并将其通过网络接口NT而发送到通信网络CN。
与此相对,在图5A所示的第1终端组GP1第1位终端TM1的转换器CV1中,当接收数据时,由传送控制电路CT1从通信网络CN上读取赋予有针对终端TM1的数据包代码10101的来自第1网卡NC1的“发送数据包T10101”(R10101),并提取在该数据包内信道CH1、CH2中的音频信道ch65、ch66的数字音频数据,然后由音频转换电路CA1的D/A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1的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
另外,当发送数据时,转换电路CA1利用A/D转换器将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1的音频输入输出电路10的信道ch1、ch2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其输出到传送控制电路CT1,然后,传送控制电路CT1将在数据包内信道CH3~CH8中的音频信道ch67~ch72的数据音频数据移至数据包内信道CH1~CH6的同时,将来自转换电路CA1的数字音频数据(ch1、ch2)插入到数据包内信道CH7、CH8,而生成赋予了针对第1终端组GP1的下一个(第2个)终端TM2的数据包代码10102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接口将其发送到网络CN上(T10102)。
在第1终端组GP1第2位终端TM2的转换器CV2中,与第1位终端TM1同样地,当接收数据时,由传送控制电路CT2从通信网络CN读取来自赋予有针对终端TM2的数据包代码10102的第1位终端TM1的数据包(R10102),并提取包含在“发送数据包T10101”的CH3、CH4中、且在该数据包中被移至信道CH1、CH2的音频信道ch67、ch68的数字音频数据,然后由音频转换电路CA2的D/A转换器对其进行模拟化,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2。另外,当发送数据时,将被移至数据包内信道CH3~CH6、CH7、CH8的音频信道ch67~ch72、ch1、ch2的数字音频数据向前方向上移2个信道,而移至信道CH1~CH4、CH5、CH6的同时,由转换电路CA2对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2的音频信道ch3、ch4的模拟音频数据进行数字化而将其插入到最后的数据包内信道CH7、CH8,而生成赋予了针对第1终端组GP1的下一个(第3个)终端TM3的数据包代码10103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接口将其发送到网络CN上(T10103)。
同样地,组第3位终端TM3的转换器CV3也读取来自第2位终端TM2的、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数据包代码10103),并提取本终端对应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69、ch70)而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3,然后,在数据包内将数据上移两个信道,而生成将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3的音频数据(ch5、ch6)插入到最后的2个信道的、以下一个(第4个)终端TM3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数据包代码为10104),并将其发送。而且,同样地,第4位终端TM4从来自第3位终端TM3的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数据包代码为10104)中提取本终端对应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ch71、ch72),并将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4,而生成已进行在数据包内的2个信道的上移、以及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4的音频数据(ch7、ch8)向最末尾的2个信道的插入的、以第一网卡NC1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数据包代码为10105),并将其发送到网络CN上。
在第2终端组GP2中,各终端TM5~TM8的转换器也分别进行与第1终端组GP1的各终端TM1~TM4同样的动作,第4位终端TM8生成包含有来自电子音乐装置EM5~EM8的音频数据(ch9~ch16)的、以第1网卡NC1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数据包代码为10205),并将其发送到网络CN上。
针对演奏数据(MIDI数据)的传送,可进行以下处理,即,数字混音器MX将从计算机CP所接收的MIDI文件和各种MIDI消息等MIDI数据输出到演奏数据输出信道out,第1网卡NC1的MIDI转换电路MC将从混音部I/O接口MT的演奏数据输出信道out所输出的MIDI数据装入同步周期的异步信息包As,并通过网络接口NT将其发送到通信网络CN上。
在各电子音乐终端TM即TM1、TM2、...中,可进行以下处理,即,通过转换器CV即CV1、CV2、...的MIDI转换电路CM即CM1、CM2、...,从通过网络接口而从网络CN上所接收的异步信息包As中提取MIDI数据,并通过各电子音乐装置EM即EM1、EM2、...的输入输出电路11而输入到数据处理电路DP,然后由数据处理电路DP进行还原,并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4等中。
另外,在任意的一个电子音乐终端TM中,可进行以下处理,即,若通过MIDI转换电路CM将从MIDI输入输出电路11所输出的MIDI数据装入异步信息包As,并通过网络接口NT发送到通信网络CN上,则通过其他电子音乐终端TMe的MIDI转换电路CMe以及第1网卡NC1的MIDI转换电路MC,从异步信息包As提取MIDI文件,并将其输入到其他的电子音乐装置EMe以及计算机CP。
图6A、图6B、图6C表示利用数字混音引擎的接线例。数字混音器MX的数字混音引擎ME根据来自计算机CP的连接信息,对混音器输入信道mi-ch(ch1~ch64)及混音器输出信道mo-ch(ch65~ch128)间的连接状态进行控制(混音),从而对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间的音频数据传送(接线)进行控制。图6A是一种如下这样的接线例,即,对全部子机(学生用终端)的电子音乐装置TM1~TM31的演奏音和语音进行混音,而在母机(教师用终端)的电子音乐装置EM32听的接线例。此时,混音器MX利用接收数据包R10105~R10705的全部信道CH1~CH8以及接收数据包R10805的信道CH1~CH6来接收表示来自全部学生用终端TM1~TM31的表示演奏音和语音的音频数据(ch1~ch62),并将由引擎ME对这些进行过混音的音频数据(ch127~ch128)装入以第8终端组GP8’(第29终端TM29)为目标地址的发送数据包T10801的信道CH7、CH8,并将其发送到教师用终端TM32。
图6B表示在全部子机的电子音乐装置EM1~EM31听母机的电子音乐装置EM32的演奏音和语音时的接线例,数字混音器MX利用接收数据包R10805的信道CH7、CH8来接收来自教师用终端TM32的音频数据(ch63、ch64),并通过混音引擎ME将它们转换成输出信道ch65~ch126的数据,然后由以全部终端组GP1~GP8’为目标地址的发送数据包(发送数据包R10101~R10701的全部信道CH1~CH8以及发送数据包R10801的信道CH1~CH6)向全部学生用终端TM1~TM31发送。另外,图6C是只有在特定的子机、例如第一子机的电子音乐装置EM1与母机的电子音乐装置EM32之间相互倾听演奏音和语音时的接线例,混音器MX利用接收数据包R10105(CH1、CH2)、R10805(CH7、CH8)来接收来自第1学生用终端TM1或教师用终端TM32的音频数据(ch1、ch2、ch63、ch64),并通过引擎ME分别将其转换成输出信道ch127、ch128、ch65、ch66的数据,由以第8或第1终端组GP8’、GP1为目标地址的发送数据包R10801(CH7、CH8)、R10101(CH1、CH2)向教师用终端TM32或第1学生用终端TM1发送。
(处理流程的例子)图7A~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的管理程序、数字混音器以及电子音乐终端的处理例的流程图。管理装置MN的管理用计算机CP通常处于操作待机状态,而当教师等用户对操作部进行过接线变更操作时,根据管理程序,例如进行图7A所示的接线变更指示处理。首先,在步骤P11中,判定接线变更操作是否指示与特定的子机(学生用终端)的通信。这里,当被指示与特定子机的通信时(P11→“是”),进入到步骤P12,而根据操作内容来指定成为母机的通信对象的特定子机,并在接下来的步骤P13中生成对数字混音器MX的混音引擎ME指示母机与特定子机处于通信状态的接线变更的连接信息,然后将该连接信息发送到混音器MX,并返回到原来的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并没有被指示与特定子机的通信时(P11→“否”),在步骤P14中生成例如对混音引擎ME指示母机与全部子机处于通信状态的接线变更的连接信息,然后将该连接信息发送到混音器MX,并返回到原来的待机状态。
另外,当进行过用于同时发送MIDI文件(演奏数据)的操作时,计算机CP根据管理程序,例如进行图7B所示的文件同时发送处理。在文件同时发送处理的第1步骤P21中,例如根据针对显示在显示器的文件列表的文件选择操作的内容来选择从母机所发送的MIDI文件,并在接下来的步骤P22中,从外部存储装置读出所选择的MIDI文件,对MIDI文件进行分割,而生成标头信息包、数据1、数据2、...等多个数据信息包(Data Packet)、文件结束符信息包等的MIDI信息包。接着,在步骤P23中,通过USB电缆CB将标头信息包发送到混音器MX。接着,在步骤P24中,通过USB电缆CB从数据1依次将数据信息包发送到混音器MX,并在接下来的步骤P25中,调查数据信息包的发送是否结束,若所有的数据信息包的发送结束(P25→“是”),则进入步骤P26,而通过USB电缆CB将文件结束符信息包发送到混音器MX,并返回到原来的待机状态。
与此相对,数字混音器MX例如进行图8所示的处理。首先,在步骤M1中,判定是否从网络CN接收到意混音器MX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若接收到该数据包(M1→“是”),则进入步骤M2,而将称为“CobraNet音频”的数据包内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适于在混音引擎ME中处理的数据、即转换为各混音器输入信道mi-ch的数字音频数据。接着,在步骤M3中,根据从计算机CP接收到的接线信息,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混音而生成将各混音器输出信道mo-ch的数字音频数据插入到规定的数据包内信道的、以规定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并在接下来的步骤M4中,将所生成的数据包作为同步信息包(Bd)而发送到网路CN上。在数据包发送处理(M4)之后或未接收到数据包时(M1→“否”),进入步骤M5。
在步骤M5中判定是否从USB电缆CB接收到MIDI信息包,当未收到MIDI信息包时(M5→“否”)返回到接收待机状态,当接收到MIDI信息包时(M5→“是”)进入步骤M6。在步骤M6中,将接收到的MIDI信息包转换为非同步串行数据信息包(As),并在接下来的步骤M7中,在同步数据包组Ic之后,将其作为异步信息包As而发送到网络CN上,并返回接收待机状态。
另外,各电子音乐终端TM中,通过转换器CV以及电子音乐装置EM例如进行图9的处理。如图9A所示,转换器CV在步骤V1中判定是否接收到以本终端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当接收到该数据包时(V1→“是”),进入步骤V2,而从数据包内的数字音频数据(CobraNet音频)中提取与本终端对应的数字音频数据,并将其供给到音频转换电路CA的D/A转换器。当未接收到数据包时(V1→“否”)或在步骤V2的处理后,进入步骤V3,而生成插入有来自音频转换电路CA的A/D转换器的数字音频数据的、以规定地址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并在接下来的步骤V4中,将所生成的数据包作为同步信息包(Bn)而发送到网络CN上。在接下来的步骤V5中,判定是否接收到非同步串行数据信息包As,当未接收到非同步串行数据信息包As时(V5→“否”),返回到接收待机状态。另外,当接收到非同步信息包As时(V5→“是”),在步骤6中,将非同步信息包As转换为MIDI信号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并返回接收待机状态。
如图9B所示,电子音乐装置EM在步骤E1中判定是否接收到MIDI信号,当接收到MIDI信号时(E1→“是”)进入步骤E3,而判定是否为MIDI文件信息包。这里,当是MIDI文件信息包时(E2→“是”),在步骤E3中还原MIDI文件而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4中,否则(E2→“否”),在步骤E4中进行其它MIDI消息处理。然后,当未接收到MIDI信号时(E1→“否”)或进行了步骤E3、E4处理之后,在步骤5中进行基于演奏操作的音乐形成等一般处理,并返回到待机状态。
(已发送演奏数据文件的删除)若根据该系统的数据文件发送接收相关的其它特征,则管理装置MN能够通过通用的数字网络CN的与音频数据不同的路径,对演奏数据文件(MIDI文件)进行打包而以数据文件信息包同时发送到包括教师用以及学生用的所有电子音乐终端(乐器终端)TM即TM1~TM32的同时,能够基于删除指令信息包从各电子音乐终端TM同时删除所指定的已发送演奏数据文件。此时,各电子音乐终端TM由转换器CV即CV1~CV32从网络CN上接收来自管理装置MN的数据文件信息包As,并通过MIDI输入输出电路11将其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EM即EM1~EM32,然后对包含于数据文件信息包As中的演奏数据文件进行还原,并存储在文件存储单元4中。管理装置MN将同时发送到各电子音乐终端TM的数据文件的列表作为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而进行保持,当在电子音乐终端TM使用完文件后,基于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来指定(确定)应该要删除的数据文件时,将所指定(确定)的数据文件的删除指令以信息包发送到各电子音乐终端TM。与此对应,各电子音乐终端TM基于接收到的删除指令,从存储单元4中删除对应的数据文件。若根据该特征,则不仅能够从管理装置向各电子音乐终端以数据文件同时分发教材而可缩短各终端导入教材数据文件的操作时间,而且,只要从管理装置MN指示删除,则就能够将分发到各电子音乐终端中的教材数据文件一并删除。从而,不管是教师用还是学生用,在各电子音乐终端中始终能够准备有共通的、所必要的最少限度的教材数据文件。
图10~图12表示利用这种其它特征的计算机的管理程序来进行的处理例以及电子音乐终端的处理例的流程图。管理装置MN的管理用计算机CP通常处于操作待机状态,若教师等用户对操作部进行过用于MIDI文件(演奏数据)同时发送的操作,则根据上述的其它特征的管理程序,例如进行如图10所示的“文件同时发送处理2”。图10的文件同时发送处理2中的第1~6步骤P21~P26的处理内容与在图7B中所说明的“文件同时发送处理”相同。
也就是说,管理用计算机CP对从管理装置MN所发送的MIDI文件进行选择(步骤P21),并从外部存储装置中读出所选择的MIDI文件,然后对MIDI文件进行分割而生成由标头信息包、多个数据信息包以及文件结束符构成的多个MIDI信息包(步骤P22)。接着,通过USB电缆CB将标头信息包发送到数字混音器MX(步骤P23中),并依次(P25→“否”)发送数据信息包(步骤P24),当所有的数据信息包的发送结束时(P25→“是”),发送文件结束符信息包(步骤P26)。然后,当如此将所有的MIDI信息包向混音器MX发送完毕时,进入步骤P27。
在步骤P27中,如上所述,将以MIDI信息包发送的MIDI文件(已发送MIDI文件)的文件名追加到已发送MIDI文件名列表,然后返回到原来的待机状态。即,在管理用计算机CP的RAM或外部存储装置的列表存储区域中保持有将过去向各电子音乐终端(乐器终端)TM同时发送过的MIDI文件以文件名存储了的已发送文件名列表,在步骤P27中,将这次发送到混音器MX的MIDI文件的文件名追加记录到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中。
另外,在从各电子音乐终端TM中删除已发送演奏数据文件时,通过进行用于删除MIDI文件(演奏数据)的操作,而根据上述的其他特征的管理程序来进行如图11所示的文件删除处理。在图11的文件删除处理中的第1步骤P31中,将已发送文件名列表显示在显示器上,并基于由用户的删除文件指示操作,从所显示的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中选择要删除的MIDI文件,然后进入接下来的步骤P32。
在步骤P32中,生成对所选择的MIDI文件的删除进行指定的MIDI消息(文件删除消息)的信息包。这里,在文件删除消息中,例如使用MIDI的系统独占消息(system exclusive reaction message),在文件删除消息内记述有下达应该要删除文件的指令的删除指令、和应该要删除的1乃至多个MIDI文件的各文件名。
此外,也可以使用MIDI系统独占消息以外的消息来记述删除指令。另外,并不仅限定于一个消息内可记述多个应删除的文件名,而只记述一个文件名也可。此时,只发送应该要删除的文件数目的删除指令。
接着,在步骤P33中,通过USB电缆CB将所生成的文件删除消息发送到数字混音器MX,并在接下来的步骤P34中,从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中删除已指定为删除的MIDI文件的文件名,然后返回到原来的待机状态。
与此相对,当从管理用计算机CP接收到MIDI信息包时,数字混音器MX进行上述的图8的处理,而将所接收到的MIDI数据转换为非同步串行数据信息包(As),并将其作为异步信息包As而发送到网络CN上。另外,同样地,针对文件删除消息信息包也将接收到的文件删除消息信息包作为异步信息包As而发送到网络CN上。然后,各电子音乐终端(乐器终端)TM的转换器CV进行上述的图9A的处理,而将从网络CN上接收到的非同步信息包As转换为MIDI信号,并将其输出到电子音乐装置EM(V5→V6)。
进而,各电子音乐终端(乐器终端)TM的电子音乐装置EM根据上述的其他特征,而进行例如图12的“电子音乐装置的处理2”。在图12的电子音乐装置的处理2中,步骤E1~E3的处理内容与在图9B中所说明的“电子音乐装置的处理”相同。也就是说,当是否接收到MIDI信号的调查结果(步骤E1)为已接收到MIDI信号时(E1→“是”),判定接收到的MIDI信号是否为MIDI文件信息包(步骤E2),当是为MIDI文件信息包时(E2→“是”),对MIDI文件进行还原,并将其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4中(步骤E3)。另外,当未接收到MIDI信号时(E1→“否”)或进行了MIDI文件的存储处理(E3)之后,进入步骤E5,而进行基于演奏操作的音乐形成等一般处理,然后返回到待机状态。
在该电子音乐装置的处理2中,当接收到的MIDI信号不是MIDI文件信息包时(E2→“否”),进入步骤E4a,进而进行步骤E4b、E4c的处理。此时,首先在步骤E4a中,判定接收到的MIDI信号是否为文件删除消息信息包、即文件删除的MIDI指令。
这里,如果接收到的MIDI信号是删除指令(E4a→“是”),则进入步骤E4b,而从外部存储装置4中删除由删除指令所指定的MIDI文件。另外,若接收到的MIDI信号不是删除指令(E4a→“否”),则进入步骤E4c,而进行其他MIDI消息处理。然后,在进行了文件删除处理(E4b)或其他MIDI处理(E4c)之后,在步骤E5中进行一般处理,然后返回到待机状态。
(各种实施方式)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更。例如,数字音频网络的协议并不仅限定于CobraNet。另外,通过准备多台数字混音器,而扩大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或音乐网络系统的规模也可。
另外,作为通信网络CN举例了在36端口交换集线器连接了36根LAN电缆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端口数更少的多个交换集线器、和连接在各交换集线器间的LAN电缆、连接在各交换集线器和多个电子音乐终端(TM1~TM32)间的多根LAN电缆来构成通信网络CN。
另外,信息包数目A、信道数目B、组数目C,并不仅限定于被举例的数目。
另外,在管理装置中,可以使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为多个。例如,当多名教师利用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时,使每个教师具有已发送文件名列表。这样一来,不必担心误删除其他教师正使用的数据文件。进而,优选地,判断指示删除的数据文件名是否也记录在其他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中,当已有记录时提出“是否可删除?”的警告。这是由于,当其他教师也使用相同数据文件时,若随便删除数据文件,则会给对方造成麻烦。
进行一次或一天等规定单位的教学后要结束管理装置的动作时,设定成对记录在已发送文件名列表中的所有文件名自动指示删除也可。这样一来,会有这样的优点,即,在电子音乐终端(乐器终端)内不会残留无用的数据文件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集体音乐教学系统,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是将管理装置、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教师用终端以及各学生用终端具有电子音乐装置,其输入输出模拟音频数据;转换器,其将从电子音乐装置输出的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并以信息包传输到通信网络上,同时,将从通信网络上接收到的信息包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数据并输入到电子音乐装置,管理装置具有路径控制单元,该路径控制单元针对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数字音频数据,控制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间的发送接收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由管理用计算机与数字混音器构成,其中上述管理用计算机用于设定接线状态;上述数字混音器基于上述接线状态控制信息包的通信状态,同时,对上述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混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具有设定操作部与显示部,并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功能设定接线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进一步发送包含数据文件的信息包,包含在上述教师用终端与上述各学生用终端的电子音乐装置还步能够进行数据输入,上述转换器对接收到的信息包进行还原,而将数据文件发送到上述电子音乐装置,上述电子音乐装置对上述数据文件进行还原并存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保持所发送的数据文件的列表,并以上述列表为基础来发送上述数据文件的删除指令,上述教师用终端与上述学生用终端以所接收到的删除指令为基础删除上述数据文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信网络中传输的、经打包的数字音频数据,在每个同步周期包括多个信息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各同步周期中的多个信息包分别包括多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各个上述信息包中的多个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分组为多个组,且每个上述终端与一个组相对应,由此,多个终端共用一个信息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各个上述信息包赋予发送目标地址码,而且,与对信息包所赋予的发送目标地址码相一致的终端接收并处理该信息包之后,将该发送目标地址码置换成表示共用该信息包的其他终端的发送目标地址码,并发送到网络上。
10.一种集体音乐教学系统,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是将管理装置、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以可进行通信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管理装置具有文件发送单元,该文件发送单元通过通信网络将包含有数据文件的第1信息包发送到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教师用终端以及各学生用终端具有文件接收单元,其通过通信网络接收第1信息包;文件存储单元,其对包含于接收到的第1信息包中的数据文件进行还原并进行存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教师用终端以及各上述学生用终端具有音频发送接收单元,该音频发送接收单元与上述通信网络进行第2信息包的发送接收,该第2信息包包含有数字音频数据,上述管理装置具有音频路径控制单元,该音频路径控制单元针对上述通信网络上的数字音频数据控制教师用终端以及多个学生用终端间的发送接收路径,上述文件发送单元与由该音频路径控制单元的发送接收路径控制无关地发送上述数据文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将数据文件分割成多个部分而生成标头信息包、多个分段数据信息包、文件结束符信息包,并发送到网络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体音乐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还具有列表保持单元,其保持发送到上述教师用终端以及各上述学生用终端的数据文件的列表;删除文件指定单元,其以所保持的已发送数据文件列表为基础,来指定应该要删除的数据文件;指令发送单元,其将所指定的数据文件的删除指令发送到上述教师用终端以及各上述学生用终端,上述教师用终端以及各上述学生用终端还具有指令接收单元,其接收来自管理装置的删除指令;文件删除单元,其基于所接收到的删除指令,从上述文件存储单元中删除对应的数据文件。
14.一种音乐网络系统,多个(N)电子音乐终端通过通信网络能够以信息包进行数据音频数据的通信,并能够与通信网络同时发送接收多个(A)信息包,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各信息包中的多个(B)信道被分割为多个(C)信道组,并将各信道组分别分配给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的每一个,以使由多个(C)电子音乐终端构成的终端组共用一个信息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音乐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信息包被赋予发送目标地址码,各电子音乐终端被设定为分别接收不同的发送目标地址码的信息包,各终端组包括将接收到的信息包的发送目标地址码转换为被设定在该终端组内的下一个电子音乐终端上的发送目标地址码的电子音乐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音乐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终端组内的电子音乐终端读取包含于接收到的信息包中的多个(B)信道中分配到本终端的信道的数字音频数据,同时,将替代该信道且包含本终端产生的数字音频数据的信道的信息包发送到通信网络。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集体音乐教学系统以及音乐网络系统。构成该集体音乐教学系统的管理装置(MN)、教师用终端(TM32)及多个学生用终端(TM1~TM31)通过通用的数字网络(CN)可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各终端具有电子乐器(EMEM1~EM32)及转换器(CVCV1~CV32),管理装置具有数字混音器(MX)。各终端的转换器可将从电子乐器输出的演奏音和语音等模拟音频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以信息包传输到网络上,针对网络上的音频数据,由混音器控制各终端间的发送接收路径。规定终端的转换器根据对发送接收路径的控制,从网络提取来自规定终端的数字音频数据而转换为模拟数据,并输入到电子乐器。
文档编号G10H1/00GK101030334SQ20071008471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平塚贤, 樱田信弥, 原贵洋, 渥美成章, 古本勇记, 水野成彦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