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851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口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一种口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97109860.3公开了一种变调口琴,它由设有吹孔和指孔的簧构成,吹孔 与指孔均为双行排列,且两音阶共用一个吹孔,其指孔分属不同的指孔行。这种变调口 琴吹奏时用指孔来增加变调,不能方便地在同一支口琴上吹奏基本的十二大调。
中国专利CN20042003151U公开了一种"无基调变调口琴",它包括上下盖板、上 下音板、音格、变音板和吹口条,吹吸相间的音簧安装在上下音板上,从左至右,上排 音格音板上音簧排列从'C、 D、 F、 #F、 A、 'A、 'C、 D、 F、 #F、 A、 *A、 *C、 D、 F、 #F、 A、 'A、 #C、 D、 F、 'F;下排音格音板上音簧排列从C、 'D、 E、 G、 *G、 B、 C、 *D、 E、 G、 'G、 B、 C、 'D、 E、 G、 'G、 B、 C、 *D、 E、 G。 P昌名"2" "3,, "4"
"5""6""7"的音阶排列,当吹C自然大调的时候,是一下("1") 一上("2") 一下 上("3" "4") 一下("5") 一上("6") 一下("7"),当吹D自然大调的时候,是一上
("1") 一下("2") 一上下("3" "4") 一上("5") 一下("6") 一上("7"),即音阶的
位置会因不同调而改变排列,是不一致的。当吹C自然大调的时候,主音"l"是吹的, "r "2" "3" "4" "5" "6" "7"吹吸规律是"吹吸吹吹吸吹吸",但是当换吹D自然大
调的时候,主音"1"是吸的,"1" "2" "3" "4" "5" "6" "7"吹吸规律是"吸吹吸吸吹 吸吹",即对不同调的主音和其它音会产生吹吸规律的混乱。
另外中国专利CN98250509.4还公开了一种"全功能变调变音口琴",这些口琴,对 不同调高的主音和其它音会产生吹吸规律的混乱,音阶的位置也会因不同调而改变排列, 这样对吹奏者来说很不方便,也很难记住并掌握,要掌握多调高的吹奏方法很困难,很
难提高吹奏速度,导致其事实上没有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吹奏学习和掌握方便、操作简 单、产生一些固定整齐的音阶排列和吹吸规律,调式、调高拆装变换速度快而准确,特 别是在同一种调式里的任何调高的音阶排列和吹吸规律都统一一致的一种口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口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和 发音单元,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吹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
面,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发音单元把吹吸气流通道分
隔成两个腔室。
口琴的吹吸体的一种结构形式可以是由上层音格板、音板、下层音格板上下叠合成。 每个吹吸气流通道可以由上层音格板中一个半开格子、音板的一部分和下层音格板中一 个半开格子上下叠合成。 一个吹吸体的其中一块音格板和音板组成一排音格。在此种结构中,这排音格的开口处的几何面形成吹吸体的一个吹吸面。演奏时候,嘴不与吹吸面相 碰,而是与下文中的吹口条相碰.普通的口琴只有一个吹吸面,本发明至少有两个吹吸面, 所述的吹吸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或其它几何面。用于机械口琴时,所述的发音单元可以是音簧和气流通孔组成。发音单元还可以是 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当发音单元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时,就可制作成 用于电子口琴。为了降低口琴厚度及能变换更多的调式、调高,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被 发音单元分割成的两个腔室整体构成"S"形、"Z"形或"工"字形结构。构成的每个 吹吸气流通道的一侧音格开口为吹发音口,另一侧为吸发音口;比如当发音单元是音簧 时,由于簧片是设在的吹吸气流通道的连通口的一侧,所以当构成吹吸气流通道的一侧 音格开口为吹发音口时,另一侧自然成为吸发音口。加上音板上设置的一吹一吸间隔的 簧片固定方式.这样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演奏乐曲时候,任何调式、调高的音乐中,通过 吹吸体的不翻转或者180度翻转,或者两吹吸体间的叠合变化.口琴都可以调节为固定的 吹吸规律"1"(吹)、"2"(吸)、"3"欣)、"4"(吸)、"5"(吹)、"6"(吸)、"7"欣)。 吹吸气流通道的两音格开口可以形成前、后结构,也可以是上下结构。每个吹吸气流通 道当在吹音口一个方向上作为演奏时候,吸音口就作为乐音散发口。当吸音口一个方向 上为演奏时候,吹音口就为乐音散发口。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就是说"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包括:第一种情况:只有一种音高;第二种情况:有两种不同音高。"只有一种音高"可以是一个吹吸气流通道中设置一个发音单元;也可以设置两个在音板同侧的同样音高的发音单元,如两根音高为C的簧片设置在一个吹吸气流通道里, 即音板上所有不同的音高簧片都可以变成两根,这两根同音高的簧片可以是横向排列, 也可以是纵向排列;也可以设置若干个在音板同侧的同样音高的发音单元;"有两种不同音高"可以设置两个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如音高为C和音高为D的两 根簧片设置在一个吹吸气流通道里,音高为E和音高为'F的两根簧片设置在一个吹吸气 流通道里,这两根簧片设置在音板的相同侧面或者不同侧面;如果两根簧片是不同侧面, 可以在音板上添加膜片,以减少漏气;设置两根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还可以是相差八 度的两根簧片设置在一个吹吸气流通道里,这两根同音高的簧片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也可以是音高为C的簧片有若干根,音高为D的簧片有若干根,两种音高同时设置在一个吹吸气流通道里。为了简化口琴结构,方便不同音调的定位,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其中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按B4、 #C3、 #D3、 F3、 G3、 A3、 B3、 #C2、 #D2、 F2、 A2、 B2、 #d、 、、 F,、 G。 A,、 B卜#C、 #D、 F、 G、 A、 B、 #c、 #d、 f、 g、 a、 b、 ft c1、 V、 f1、 g1、 a1、 b'、 sc2、 #d2、 f2、 g2、 a2、 b2、 #c3、 sd3、 f3、 g3、 a3、 b3、 *V、 sd4、 f、 g4、 a4、 b4、 #c5、 wd5、 f5、 g5、 a5、 b5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取中 间处的B音为代表音,可称为B行吹吸体;其中另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 按C3、 D3、 E3、 #F3、 ttG3、 #A3、 C2、 D2、 E2、 #F2、 #G2、 #A2、 Q、 D!、 E,、卞、#G,、A" C、 D、 E、 F、 G、 A、 c、 d、 e、 f、 g、 a、 c 、 d 、 e 、 f 、 g1、 a1、 c\
d2、 e2、 Y、 #g2、 #a2、 c3、 d3、 e3、 ¥、 #g3、 V、 c4、 d4、 e4、 Y、 #g4、 fta4、 c5、 d5、 e5、 sf5、 #g5、 *V、 c6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取中间处的C音为代表 音,可称为C行吹吸体。
根据需要可制成22格口琴,26格口琴,在此,在音高排列顺序中,升记号表示的 音高,也可以用相应音高的降记号表示,如^等于bD3的音高,音高可以从左到右逐渐 高起来.也可以从右到左逐渐高起来。
口琴的原始设置状态可设计成各音格板都横向设计成二十二个音格,音格大小一
样,上下音格正对;两个吹吸体上下叠合,使上层吹吸体的吹音的B音对齐下层吹吸体的
吹音的c音,从而组成上下音列。这种上下音列包含了十二音律的所有音高,每排左右两
音格的音逐一高一个"全音",上下相差一个"半音"并且正对,是一种很简捷的两行式
音列。 '
为了方便变换口琴的调式、调高及快速掌握吹奏技巧,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 体之间可叠合设置,在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设有变音滑件,在变音滑件上 设有吹吸口和调高定位档。
叠合包括移动后叠合和翻转后叠合,移动可以错开一或者若干格。变音滑件除了可 通过定位档确定所需调高的音阶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推动改变变音滑件的位置实现常用
功能,如产生唱名音"7"或"4"或其它音。变音滑件上无开口部分阻盖其后的音格, 使被阻盖的音格开口与吹口条的吹口不相通。
所述的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之间可叠合设置,可以通过"T"字形槽和"T"字 形销的卡接来实现。运用"T"字形槽和"T"字形销卡接的设计结构,比较容易避免吹 吸体叠合位置的混淆.另外,口琴可以在适当位置做上调高记号或者提示,以便更方便快速 的换调。
变音滑件上的调高定位档,可以通过多个开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槽的形式来实现, 孔或槽间的横向的距离是一个音格的距离或者几个音格的距离,根据不同滑件的吹吸口 能确定一种或两种调式。变音滑件可以设在口琴的前面或后面,变音滑件的定位档可以 设在口琴的左边或右边,变音可以通过拉滑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推滑件来实现,由于 这是常规的机械设计手段,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
在变音滑件左端可设有备用的开孔,目的用于变音滑件右移换调定位,有吹吸最左 边的几个音孔的开 L。右端的做的比较短,没有盖住所有几个高音音格,目的用于滑件右 移时候,不会产生因右边滑件过长导致的滑件不能移动的干涉现象。
实施时,音格板上可设有弹簧销,不同的调高定位档的定位孔套入此弹簧销后,产生 不同的调高位置.两个列相邻的定位孔的距离正好是一个音格的距离,推动变音滑件时候, 使变音滑件只能移动一格的距离。 一般在设有"T"字形插销的C行吹吸体的正反面两个 位置都设有弹簧销,其中在后面露出的刺手的弹簧销可以用橡皮塞子塞住。
为了保证吹吸体在变换吹吸面时有相同的发音效果,不会因发音单元的音簧与吹奏 气流距离变化而影响发音效果,不同长度的发音单元的音簧沿上层吹吸体的音板和下层吹吸体的音板的各轴向中心按序排列。为了把整个厚的琴体延伸变薄,方便口的吹奏,以及用口吹奏时能对应所需变音滑件 上的吹吸口,给变音滑件以滑动的槽位,在变音滑件外还可设有吹口条.吹口条通过其上 的卡孔卡接在音格板上的卡脚上,使之不会产生横向移动,使吹口条上的开口能准确与 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口对应定位,保证吹口条上的开口与滑件上的吹吸口和吹吸体中的吹 吸面的开口三者连通,吹口条上的一个开口对应上下两块吹吸体的纵向两个开口和两个 封口所占位置。在上下吹吸体外还可以设置外罩,夕卜罩的后侧设有气流孔或气流槽。外罩可用来盖 住固定螺丝,保护嘴唇不受螺丝伤害,外罩正好扣在T字形销内。口琴也可以不设置外罩, 直接设置一层与各吹吸体上下表面固定连接的薄板,这样在口琴拆装变换调高的时候, 省略了一道拆装步骤。吹口条上可装有橡皮筋,可以让吹口条和外罩和上下吹吸体绑在一起,并且保护嘴唇不摩擦到左右的"T"字形金属销,橡皮筋可以是封闭圈型结构,生在吹口条上,在绑的 时候用手拉。橡皮筋也可以是不封闭的, 一端生在吹口条上,另一端装有钩或者按钮或 者其他连接头,在吹口条上设计有对应连接的设置。口琴部件间的螺丝连接的安装方法 是常规技术,在此不祥述。为了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保护的实质内容,下面说说本发明口琴的分类和使用方法通过一、B行吹吸体、C行吹吸体的叠合设置所取得的左右逐一增高一个全音, 上下相差半音正对的两行式完全音列(可以分两种两行式音列);二、变音滑件局部开孔 结构所取得的呈循环排列的音阶(每种两行式音列可以分成很多种不同开孔方式的音阶) 的设计思路.本发明多调式,多调高口琴可仔细分类如下甲式口琴设计思路是设计成唱名"1"音在下排吹吸体的多调式,多调高口琴,结构 是两块吹吸体各种叠合设置后,音高排列是下面的音始终比上面的高一个"半音"。甲 式口琴常组合成的五种音阶及结构是第一种自然大调的音阶,用变音滑件上的吹吸口排列是下排三孔再上排三 L,再进行循 环组成的"1"在下排的,吹吸规律为"1"(吹)、"2"(吸)、"3"(吹)、"4"(吸)、"5" 欣)、"6"顺),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十二个调。第二种自然小调的音阶,用下排三孔再上排三孔,再进行循环组成的"1"在下排的,吹吸规律为"1"(吹)、"2"(吸)、"3"(吹)、"4"(吸)、"5"(吹)、"6"(吸),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十二个调。第三种和声小调的音阶,用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组成的"l"在下排的,把循环的第一格作"1".吹吸规律为"1"(吹)、"2"(吸)、"3"(吹)、"4"(吸)、"V,(吹)、"6"顺),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八个调。 '第四种蓝调的音阶,可以用一下一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组成的"1"在下排的,吹吸规律为T (吹)、"*2"(吹)、"'4"(吸)、"5"(吹)、"V (吸),这是基本蓝调,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八个调。也可以用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组成的'T在下排的,把循环的第二格作"1"。吹吸规律为"1"(吹)、"2"舰)、"'2"败)、 "'4"(吸)、"5"(吹)、"V (吸),这是变形的蓝调,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八个调。 也可以用一下一上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组成的"l"在下排的,吹吸规律为"l" (吹)、(吸)、"'2"(吹)、"'4"(吸)、"5"(吹)、"V,(吸),这也是变形的蓝调,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八个调。第五种 一种结构,俗称半音阶,用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组成。乙式口琴设计思路是设计成唱名"1"音在上排吹吸体的多调式,多调高口琴,结构 是两块吹吸体各种叠合设置后,音高排列是下面的音始终比上面的音低一个"半音"。乙 式口琴常组合成的五种音阶及结构是第一种自然大调的音阶,用上排三孔再下排三孔,再进行循环组成的"1"在上排的, 吹吸规律为"1"(吹)、"2"(吸)、"3"(吹)、"4"(吸)、"5"(吹)、"6"吸),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十二个调。第二种自然小调的音阶,细说从略.第三种和声小调的音阶,用三上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的"1"在上排的,把循环的第一格作"1",吹吸规律为"1"(吹)、"2"(吸)、"3"(吹)、"4"(吸)、"'5"(吹)、 "6"(吸),用一根同样的滑件演奏八个调。第四种蓝调的音阶,细说从略.第五种 一种结构,俗称半音阶,用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组成。 如要组合甲式口琴中的自然大调,贝U:先说组合成C自然大调,它作为口琴的原始设置状态。它的吹吸体设置下吹吸体 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吹奏,上吹吸体为B行吹吸体,使吹音的B音对齐吹音的c音。滑件设置用下排三孔再上排三孔,再进行循环的滑件,下排循环开始 的第一个孔对准c的倍高低八度音,此时,弹簧销插入调高定位档上的相应定位孔中, 滑件吹吸孔对应的各组倍高低八度关系的音簧音高C、 D、 E、 F、 G、 A排成的正好是自然 大调唱名"1"、 "2"、 "3"、 " 4"、 "5"、 "6"或其倍高低八度唱名。虽然自然大调的完 整音阶是"1"、 "2"、 "3"、 " 4"、 "5"、 "6"、 "7",但是实际设计中滑件上只露出"1"、"2"、 "3"、 "4"、 "5"、 "6"的倍高低八度不完整音阶,而"7"通过推滑件产生。"7" 音起先状态被设计成气流不通的原因,是因为如果通,会和高音"l"一起发音。当推动 一格使"7"发音的时候,高音"1"气流不通而不发音。再说组合成E自然大调,可以用C自然大调的吹吸体结构,因为它的主音"1"是E 音,和C音一样都是同一个吹吸体的,都是吹的,所以不需要变化吹吸体结构。只要把C 自然大调状态定位的滑件向右移动二格定位,使滑件的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孔安放在E 音,此时,弹簧销插入调高定位档上的相应定位孔中,可以让滑件吹吸孔对应的各组倍 高低八度关系的音簧音高E、卞、'G、 A、 B、 'C排成的正好是自然大调唱名"1"、"2"、 "3"、 " 4"、 "5"、 "6"或其倍高低八度唱名。这种凑巧的原因是因为E自然大调的"1"对应于C自然大调的"1"高了四个"半音",而"2"也高了四个"半音","3" 也高了四个"半音",由于两行式音列中音高排列规律的不变,使E自然大调的"1"、"2"、 "3"、 " 4"、 "5"、 "6"或其倍高低八度唱名都递进比C自然大调的高了四个"半音" 的原因,使新的音阶也正好是自然大调音阶。总之,在这种左右逐一增大全音,上下相 差半音正对的两行式音列上,用上某一调式的音阶开孔规律的滑件,不管这滑件一个音 阶循环的的第一孔定位在哪里,所露出的这组音阶的音高排列规律都是一样的,都是此 种调式的音阶。这是因为递进的原因造成的。
再说组合成'G S然大调,也可以用C自然大调的吹吸体结构,因为它的主音"1"是G 音,和C音一样都是同一个吹吸体的,都是吹的,所以也不需要变化吹吸体结构。本来可以 设计成把C自然大调状态定位的滑件向右移动四格定位,但是考虑到为此设计的滑件的 推端外面露出太长的部分容易弯折。恰巧用滑件反转的方法可取得相同的滑件开孔形式, 因为反转后的上排三孔下排三孔的格式和原来下排三孔上排三孔的格式是差不多的。当 反转后状态下的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孔对住'G音后,滑件吹吸孔对应的各组倍高低八度 关系的音簧音高'G 、 'A 、 C、 'C、 'D、 F排成的正好是自然大调唱名T、 "2"、 "3"、 "4"、 "5"、 "6"或其倍高低八度唱名。上面三节文字描述的是口琴不改变吹吸体叠合 位置,只用滑件的移动变化,导致变化成别的调高。
再说组合成'C自然大调下吹吸体为B行吹吸体,上吹吸体为C行吹吸体,这相当
于C自然大调设置的两吹吸体交换上下位置;同时使'C为吹音的一面作为吹奏面,这相
当于C自然大调里的B行吹吸体翻转180度。再用滑件下排循环的第一个孔对准V的倍 高低八度音,演奏"7"音用推。滑件吹吸孔对应的各组倍高低八度关系的音簧音高'C、' D、 F、卬、*G 、 'A排成的正好是自然大调唱名"1"、 "2"、 "3"、 " 4"、 "5"、 "6" 或其倍高低八度唱名。此节文字描述的是口琴吹吸体的移动翻转变化,导致变化成别的调高。
这样,总结的说,自然大调用一根滑件可以吹十二个调,共有四种叠合设置方法,每 种又各有三种滑件位置设置方式. 如要组合甲式口琴中的自然小调,贝U:
自然小调的音阶是"6"、 "7"、 "1"、 "2"、 "3"、 "4"、 "5",自然大调的音阶是"1"、 "2"、 "3"、 "4"、 "5"、 "6"、 "7",都是用到同样的七个音.所以a自然小调和C自然大
调的吹吸体设置和滑件设置是一样的,区别只是C自然大调经常用到唱名"1"音,a自然
小调经常用到唱名"6"音.、自然小调和E自然大调,'g自然小调和B自然大调等十
二组大小调吹吸体设置和滑件设置各自相同的.
如要组合甲式口琴中的和声小调,贝U:
虽然和声小调的完整音阶是"6"、 "7"、 "1"、 "2"、 "3"、 "4"、 "#5",但是实际设
计中用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组成的滑件,滑件上只露出"6"、"1"、"2"、"3"、 "4"、 "'5"的倍高低八度不完整音阶,"7"通过推滑件产生。用一根滑件,用四种叠合
设置方法,但是不能吹'G、 G 、 'A、 A四个和声小调,是因为滑件反转后的幵孔排列无
9法在两行式音列上排出和声小调的"6"、 "1"、 "2"、 "3"、 "4"、 "'5"的音阶。如果想吹 'G 、 G 、 'A、 A四个调,需要另外用一根新的不同的滑件,或者把原来的滑件加长,但 是加长后力度不够。 如要组合甲式口琴中的蓝调,贝廿
虽然基本蓝调的完整音阶是"1"、 "'2"、 "4"、 "M"、 "5"、 "#6",但是实际 设计屮用一下一空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形状的滑件,滑件上只露出"1"、" 2"、 "'4"、 "5"、 "'6"的倍高低八度不完整音阶,"4"通过推滑件产生。用一根滑件, 用四种叠合设置方法,但是不能吹'G 、 G 、 'A、 A四个基本蓝调,是因为滑件反转后的 开孔排列无法在两行式音列上排出基本蓝调的"1"、 "'2"、 "4"、 "5"、 "*6"音阶。如 果想吹'G、G、 'A、 A四个调,需要另外用一根新的不同滑件,或者把原来的滑件加长, 但是加长后力度不够。
实际设计中还可以一下一下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即等于三下一上一下一上,和和声小 调的滑件一样),再进行循环形状的滑件;或者一下一上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形 状的滑件,来组合变形蓝调
甲式口琴除了运用不同的开孔方式的滑件,可以生成上述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 基本蓝调的音阶之外,还可以用其他开孔方式,生成其他调式和音乐风格的音阶,如和 声大调,旋律大调,旋律小调,蓝调的其他调式,不一一举例。口琴携带时候,可以带 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的两根滑件, 一共可以吹四十个调式的音乐。还可以再带一根常 见的开孔一下一上循环的半音阶滑件。 一般就带上述三根滑件。
乙式口琴的设计原理和甲式口琴类似。如乙式的C自然大调,吹吸体设置上吹吸 体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为演奏,下吹吸体为B行吹吸体,使吹音的B 音对齐吹音的c音。滑件设置用上排三孔再下排三孔,再进行循环的滑件,滑件上排循 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的倍高低八度音。演奏"7"音推动滑件一格。其他调高和调 式的变化,也可以仿造甲式的设计思路进行变化。只是左右的"T"字形卡接结构需要 另外设计。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口琴、不同层吹吸体之间的叠合和变音滑件的配合,可以很方 便地确定所需的调式、调高,从而使一把口琴相当于几十把口琴,当做成袖珍口琴时, 表现力也很丰富。确定了所变的调式、调高后,吹奏又与单音调口琴类似,使之很方便 地就掌握了各种调式、调高的吹奏;特别是八度音吹奏方便。另外,由于这种结构的设 计和音的排列,使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縮短,便于快速吹奏。另外,由于本发明所得到的 一种口琴,是双面都有吹吸面的,所以在一面吹奏时,另一吹奏口可用于手指控制而达 到复式吹奏效果;还可以进行常规的各种伴奏;装配简单、体积小,是一种音乐表现力 丰富的乐器,适合于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和广大青年们的音乐熏陶。


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2是与图1相反音格开口在下的结构示意图3是腔室整体呈"工"字形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实施例结构解剖图5实施例俯视爆炸图6是两层吹吸体音高排列结构示意图7是两层吹吸体间位置可移动并设有变音滑件结构示意图8是变音滑件前设有吹口条结构示意图9是腔室整体呈"Z"形结构示意图IO是音与音之间设置空音格结构示意图11是音板音簧的音高排列减少八度结构示意图12实施例外貌图13是音板音簧的音高排列增加八度结构示意图; 图14-l是甲式口琴用音名表达的音列示意图14-2是甲式口琴的C自然大调时候的两行用唱名表达的音列示意图; 图15-l是乙式口琴用音名表达的音列示意图15-2是乙式口琴的C自然大调时候的两行用唱名表达的音列示意图; 图16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的变音滑件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和声小调的变音滑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蓝调的变音滑件结构示意图19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一组构成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0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一组构成E自然大调或'c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1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一组构成'G自然大调或f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2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二组构成G自然大调或e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3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二组构成'D自然大调或c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4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二组构成B自然大调或'g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5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三组构成D自然大调或b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6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三组构成'F自然大调或'd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7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三组构成'A自然大调或g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8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四组构成'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29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四组构成F自然大调或d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30是变音滑件结构一及位置四组构成A自然大调或'f自然小调示意图;图31是变音滑件结构二及位置一组构成a和声小调示意图; 图32是变音滑件结构四及位置一组构成C基本蓝调示意图; 图33是变音滑件结构三及位置构成半音阶口琴结构示意图34乙式设计思路的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示意图; 图35所示的双簧片口琴。
上层吹吸体l;下层吹吸体2;音格3;空音格33;发音单元4;音簧41;吹音口5; 吸音口6;变音滑件7;腔室8;调高定位档9;弹簧销90;定位孔91至912;吹吸 面10;吹吸口 101;吹口条11;吹吸气流通道12;上层音格板13;音板14;下层 音格板15;进出口 16;吹吸体17。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l:
如图l、图4、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口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l、 下层吹吸体2和发咅单元4,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 16的吹吸气流通道12,吹 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10,吹吸气流通道12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4, 发音单元4把吹吸气流通道12分隔成两个腔室8。
如图5所示,口琴的吹吸体的一种结构形式是由上层音格板13、音板14、下层音格 板15上下叠合成。每个吹吸气流通道12可以由上层音格板13中一个半开格子、音板 14的一部分和下层音格板15中一个半开格子上下叠合成。 一个吹吸体的其中一块音格 板和音板14组成一排音格3。这排音格的开口处的几何面形成吹吸体的一个吹吸面10。 音格的开口可以如图1所示,也可以如图2所示与图1相反音格开口。
用于机械口琴时,所述的发音单元4可以是音簧和气流通孔组成。发音单元4还可 以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当发音单元4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时,就可 制作成用于电子口琴。
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被发音单元分割成的两个都有吹吸面的腔室整体构 成"S"形,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之间可移动设置,由于如何将两层间移动定位 是结构专业中很普通的技术,在此不具体详细描述。
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中,其中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按B4、 #C3、 #D3、 F3、 G3、 A3、 B3、 #C2、 #D2、 F2、 G2、 A2、 B2、 #&、 #D,、 G卜A!、 #C、 WD、 F、 G、 A、 B、 wc、 M、 f、 g、 a、 b、 *V、 M1、 f1、 g'、 a1、 b'、 #c2、 #d2、 f2、 g2、 a2、 b2、 fic3、 Y)、 f3、 g3、 a3、 b3、 Y、 sd4、 f4、 g4、 a4、 b4、 *V、 #d5、、 f5、 g5、 a5、 1)5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以B音为代表音,可称为B行吹吸体;其中 另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按C3、 D3、 E3、 #F3、 #G3、 #A3、 C2、 D2、 E2、 # F2、 #G2、 #A2、 d、 D,、 *F,、 #G,、 #A,、 C、 D、 E、 #F、 #G、 #A、 c、 d、 e、 #f、g、 a、c、d、e、 t、 g、 a、c、d、e、 f\ g、 a、c、d、e、 f、 g、 a3、 c4、 d4、 e4、 #A 、4、井a4、 c5、 d5、 e5、 Y、 sg5、 、5、 c6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 中确定的一段,以C音为代表音,可称为C行吹吸体。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其中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B、 #c、 #d、 f、 g、 a、 b、 、1、 "d1、 f1、 g1、 a'、 b1、 #c2、 tfd2、 f2、 g2、 a2、 b2、 #c3、 #d3、 f3;另一层吹吸体 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c、 d、 e、 "、 ttg、 tta、 c1、 d1、 e1、 Y、 、1、 、1、 c2、 d2、 e2、 Y、 #g2、 #a2、 c3、 d3、 e3、 Y,这两层吹吸体在使用中的上下层关系可以根据需要
进行调换。
如图7所示,所述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之间可移动设置,在上层吹吸体l 和下层吹吸体2的吹吸面10设有变音滑件7,在变音滑件7上设有调高定位档9。
根据音高的排列,木实施例提供的变音滑件7如图7所示,在变音滑件7上开有与 音高对应的吹吸口 101。在变音滑件7外设有如图8所示吹口条11。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吹吸体17中被发音单元4分割成的两个都有吹吸面10的腔室8整体 构成呈"工"字形结构,音簧41可以是一片或多片,图35所示的双簧片口琴,发音单 元4中的音簧41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音格板13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塑料材质。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U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l、卜层吹吸体2,上层 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中被发音单元4分割成的两个都有吹吸面10的腔室8,腔室8 整体形成"Z"形结构,吹吸面10形成前、后结构的双通道音格3,前、后结构中的一 侧为吹音口5,另一侧为吸音口6。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在音高的排序过程中,音与音之间可设置空音,在实施的结构上可在 音格3之间设置空格33。
实施例5:
发音单元4的音高排列可以如图11所示,少八度。不同长度的音簧41可以沿音板 14的轴向中心按序排列,形成正梯形排列结构。或如图13所示多八度或几个音,使口 琴可以根据需要,在满足吹奏音所需的条件下制作得更短一点或更长一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描述的甲式口琴,是在吹奏时根据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之间位置 的不同移动和更换不同开口变音滑件7来实现使用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变调。本实施例采用的是22音格,音域范围是 一块音板14的音高从B到f3,另一块音板
14的音高从c至rfi,音高都是从左到右升高。对每一种结构状态所提供的调式调高可以
描述如下
如图14-1、图14-2所示,是甲式口琴的C自然大调时候的两行音列示意图,其结 构是两块吹吸体叠合设置后,音高排列是下面的音始终比上面的高一个"半音"。具体
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6-1
本实施例描述的变音滑件7如图16所示,上面设有的吹吸口 101排列都是三个口下 排,再三个口上排,再进行循环。变音滑件7可如图19至图30所示,设在上层吹吸体 1和卜'层吹吸体2前,通过调整在变音滑件7上的调高定位档9的位置和上层吹吸体1 和下层吹吸体2的移位,获得如下甲式设计思路的各自然人调和自然小调
如图19所示,构成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下吹吸体2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 1为B行吹吸体,使吹音的B音对齐吹音的c音。
滑件设置滑件卜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档9 上的定位孔91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0所示,构成E自然大调或'c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l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向右移动二格,此时,弹簧销90
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3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1所示,构成'G自然大调或f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反转180度,再向右移动一格,此
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11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4所示,构成B自然大调或'g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下吹吸体2为B行吹吸体,取B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 1为C行吹吸体,使吹音的'a音对齐吹音的b音。
滑件设置滑件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B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 档9上的定位孔95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3所示,构成'D自然大调或c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B自然大调和'g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B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向右移动二格,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7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2所示,构成G自然大调或e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B自然大调和'g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B自然大调和'g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反转180度,再向右移动一格,此
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9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5所示,构成D自然大调或b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下吹吸体2为C行吹吸体,取d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l 为B行吹吸体,使吹音的'c音对齐吹音的d音。
滑件设置滑件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D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 档9上的定位孔92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6所示,构成'F自然大调或M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D自然大调和b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D自然大调和b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向右移动二格,此时,弹簧销90
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4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7所示,构成'A自然大调或g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D自然大调和b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D自然大调和b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反转180度,再向右移动一格,此
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12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8所示,构成'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下吹吸体2为B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1 为C行吹吸体,使吹音的c音对齐吹音的、音。
滑件设置滑件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 位档9上的定位孔96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29所示,构成F自然大调或d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相同。 滑件设置原'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向右移动二格,此时,弹簧销90
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8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如图30所示,构成A自然大调或'f自然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吹吸体设
置相同。滑件设置原'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状态的滑件反转180度,再向右移动一格,此 时,弹簧销卯插入调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10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实施例6-2
本实施例描述的变音滑件7如图17所示,上面设有的吹吸口 101排列都是三下一上 一下一上再进行循环,变音滑件7设在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前,通过调整变音 滑件7上的调高定位档9的位置和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的移动和翻转,可以获 得a、 'c 、 'g 、 c、 b、 'd 、 'a 、 d、八种和声小调,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31所示,构成a和声小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相同,即下 吹吸体2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1为.B行吹吸体,使吹 音的B音对齐吹音的c音。
滑件设置变音滑件7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 高定位档9上的定位孔91中。演奏"7"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实施例6-3
本实施例描述的变音滑件7如图18所示,上面设有的吹吸口 101排列一下一空一上 一下一上一下,再进行循环组成通过调整变音滑件7上的调高定位档9的位置和上层 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的移动和翻转,可以获得.C 、 E、 B 、 'D 、 D 、卞、#C 、 F八种基本蓝调、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32所示,构成C基本蓝调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和下吹吸体2的设置与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相同,即 下吹吸体2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演奏,上吹吸体1为B行吹吸体,使 吹音的B音对齐吹音的c音。
滑件设置滑件下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音,此时,弹簧销90插入调高定 位档9上的定位孔91中。演奏"4"音要推动滑件一格。
实施例6-4
本实施例描述的变音滑件7如图33所示,上面设有的吹吸口 101排列是一下一上开 口再进行循环,获得如图33所示的甲式半音阶口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描述的乙式口琴,是在吹奏时根据上层吹吸体1和下层吹吸体2之间位置 的不同移动和更换不同开口变音滑件7来实现使用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变调。
如图15-1、图15-2所示,是乙式口琴设计思路的C自然大调时候的两行音列示意图, 结构是两块吹吸体叠合设置后,音高排列是下面的音始终比上面的音低一个"半音"。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34所示,构成C自然大调或a自然小调
变音滑件7上面设有的吹吸口 101排列是上排三孔再下排三孔,再进行循环排列。 吹吸体设置上吹吸体1为C行吹吸体.取c音为吹音的一面用于为演奏,下吹吸体2为B 行吹吸体,使吹音的B音对齐吹音的c音。
变音滑件设置变音滑件7上排循环开始的第一个孔对准C的倍高低八度音。演奏
"7"音推动滑件一格.
权利要求
1. 一种口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和发音单元,其特征是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吹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发音单元把吹吸气流通道分隔成两个腔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音单元是音簧和气流通孔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音单元是连接电子发音器的触发开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被发音单 元分割成的两个腔室的整体构成"S"形、"Z"形或"工"字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其中一层吹 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按B4、 SC3、 #D3、 F3、 G3、 A3、 B3、 #C2、 #D2、 F2、 G2、 A2、 B2、 sd、扭D,、 F'、 G,、 A,、 B!、 #C、 *D、 F、 G、 A、 B、 #c、 #d、 f、 g、 a、 b、 、1、 M1、 f1、 g1、 a'、 b1、 *c2、 #d2、 f2、 g2、 a2、 b2、 #c3、 #d3、 f3、 g3、 a3、 b3、 #c4、 #d4、 f4、 g4、 a4、 b4、 #c5、 # d5、 f5、 g5、 a5、 bS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其中另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 高排列是按C3、 D3、 E3、 #F3、 #G3、 *A3、 C2、 D2、 E2、 #F2、 #G2、 *A2、 d、 D,、 E,、 #F,、 # G,、 #Ai、 C、 D、 E、 #F、 *G、 #A、 c、 d、 e、 #f、 *g、 #a、 c1、 d1、 e1、 Y、 #g'、 #a、 c2、 d2、 e2、 ¥、 *g2、 ?、 c3、 d3、 e3、弁f3、 #g3、 #a3、 c4、 d4、 e4、 #f\ #g4、 #a4、 c5、 d5、 e5、 ¥、 # g5、 #a5、 ^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中,其中一层吹吸体的发 音单元的音高排列是按B4、 SC3、 #D3、 F3、 G3、 A3、 B3、 #C2、 #D2、 F2、 G2、 A2、 B2、 #d、 # D!、 F!、 G、Aj、 B,、 #C、 SD、 F、 G、 A、 B、 ttc、 #d、 f、 g、 a、 b、 1、 #d、 f1、 g1、 a1、 b1、 #c2、 #d2、 f2、 g2、 a2、 b2、 #c3、 #d3、 f3、 g3、 a3、 b3、 #c4、 #d4、 f4、 g4、 a4、 b4、 #c5、 #d5、 f5、 g5、 a5、 bs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其中另一层吹吸体的发音单元的音高排 列是按C3、 D3、 E3、 *'F3、 #G3、 *A3、 C2、 D2、 E2、 *F2、 #G2、 #A2、 d、 D,、 E,、 #F,、 *G!、 #A!、 C、 D、 E、 SF、 #G、 SA、 c、 d、 e、 #f、 #g、 #a、 c1、 d1、 e1、 #f'、 #g'、 *V、 c2、 d2、 e2、 ¥、 #g2、 Ka2、 c3、 d3、 e3、 ¥、 #g3、 V、 c4、 d4、 e4、 Y、 #g4、 #a4、 c5、 d5、 e5、 ¥、 #g5、 # a5、 ^的排列顺序中任意截取其中确定的一段。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之间可叠合 设置,在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设有变音滑件,在变音滑件上设有吹吸口和调高定位档。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之间可叠合设置,在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设有变音滑件,在变音滑件上设有吹吸口和调高定位档。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之间可叠合设置,在 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设有变音滑件,在变音滑件上设有吹吸口和调高定位档。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口琴,其特征是所述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之间可叠合设置,在 上层吹吸体和下层吹吸体的吹吸面设有变音滑件,在变音滑件上设有吹吸口和调高定位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琴,它包括上层吹吸体、下层吹吸体和发音单元,吹吸体中设有至少有两个进出口的吹吸气流通道,吹吸体上至少有两个吹吸面,吹吸气流通道中设有不多于两种不同音高的发音单元,发音单元把吹吸气流通道分隔成两个腔室。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口琴,不同层吹吸体之间的叠合和变音滑件的配合,可以很方便地确定所需的调式、调高,从而使一把口琴相当于几十把口琴,当做成袖珍口琴时,表现力也很丰富。这种口琴,双面都有吹吸面的,所以在一面吹奏时,另一吹奏口可用于手指控制而达到复式吹奏效果;还可以进行常规的各种伴奏;其装配简单、体积小,是一种音乐表现力丰富的乐器,适合于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和广大青年们的音乐熏陶。
文档编号G10D7/12GK101295500SQ20081009499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一渠 申请人:徐一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