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及扬琴调音弦轴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65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及扬琴调音弦轴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琴调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及扬琴 调音弦轴帽。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击弦乐器。扬琴在中国的使用发 展过程中,从制作、构造、音位排列、演奏风格等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中 国扬琴,其发音悠长而清脆明亮,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在中国高等学府 还设有扬琴专业。
就目前全国广为使用的402型、401型扬琴来看,琴上张有百余根琴弦, 音多弦多,换弦、调弦十分麻烦。另外,扬琴声音的稳定性较差,极容易受 气候、温度、湿度、使用中敲击力度频度等方面的影响而变化。几天不调, 琴声就会变得不准,甚至出现很多杂音。因此而出现"扬琴好听音难调"的戏言; 学生、家长也常抱怨"我家的扬琴像敲铁丝一样,难听极了!"、"扬琴音不 准,不想再练了";亦有专家称"学习扬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调音了"。
经分析,扬琴产生变音的原因之一为扬琴出厂配弦或用户更换新弦时, 没有用缠绕的弦将其自身的弦头在弦轴上压住。因此,过一段时间,琴弦就 容易松驰,琴音就会降低,造成琴音失准。
而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用于调音的所谓"扬琴调音器",实际上是一种 通用调音扳手,这种通用扳手只能通过调整琴弦张力来调音,没有压弦头、 弯折弦头、使弦头自动被压住的功能。
由于配弦、换弦时无专用工具,通常只能直接用手指触动弦头,使其弯折 九十度。然而,因受周围相邻弦轴紧密排列的空间限制,手指不容易触摸到 弦头,要将弦头压住十分困难,用力大且不易控制,因而费力、费时、不准 确,甚至还容易刺伤手指;特别是将没压住弦头的旧琴弦重新安装时,更加 困难,因为此时旧弦受过张力拉伸有一种金属"冷作硬化"现象,弹性较大 不听使唤,难以做到弯折九十度并将其自身弦头压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琴调音弦轴扳手,该扳 手能准确、快速、省力、安全地用缠绕的弦将自身的弦头在弦轴上压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琴调音弦轴帽,该弦轴 帽与普通调音扳手组合使用,能准确、快速、省力、安全地用缠绕的弦将自 身的弦头在弦轴上压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包括手柄和第一扳头,所述第一扳头的一端通 过连接杆与手柄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可插拔地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且所述 盲孔的开口端面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心线成钝角斜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 成异型导向螺旋面。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琴调音弦轴帽,所述弦轴帽的一端设 置有可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且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 心线成钝角斜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而其另一端为与弦 轴端部形状相同、可插入其它扳手盲孔内的四棱锥轴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加长弦轴扳头、将弦轴扳头的盲孔设置成特殊 斜形口,从而提高了调音速度,以及配弦、换弦正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 省时省力并有效地防止了弦头刺伤手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扬琴调音器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帽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帽一个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件专用工具,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扬琴调
音弦轴扳手主要部位(即扳头);可配以木材、橡胶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手柄, 是一件艺术化的工具。
参考图2,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一个实施例的组成 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手柄1和第一扳头2,所述第一扳头 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与手柄1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可插拔地套在弦轴端部的 盲孔21,所述盲孔21的开口端面22至少有半周与盲孔21的轴心线成钝角斜 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能引导琴弦有规律地缠绕弦轴。
具体实现时,所述斜交的角度a可设置为125°左右,最好不大于125° ; 而其盲孔形状为四棱锥方孔或八棱锥花键孔、尺寸与扬琴弦轴的四棱锥方头 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扳头可套设所述弦轴方头外并略有活动余地,从而转 动该第一扳头时,能带动弦轴转动。
或者,参考图2-图6,作为一些更进一步的改进实例,本实施例还可包括 有一个第二扳头4,所述第二扳头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3与手柄1相连,另一 端设置有可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41,而其所述盲孔41的开口端面42与盲孔 41的轴心线垂直(即现有技术中普通"扬琴调音器"扳头),成为双头"扬琴 调音弦轴扳手"。所述第一扳头2用于配弦、换弦时弯折弦头、压弦头,初步 收紧琴弦;而所述第二扳头4则用于正常调音。上述改进可适用于新琴配套 工具。
具体实现时,其可以有多种造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参考图3,所述第一扳头2和第二扳头4分别设置在手柄1同一端的两侧, 与手柄l形成丫字形整体结构;
或者,参考图4,所述第一扳头2和第二扳头4分别通过连接杆3与手柄 1的两端相连,并且设置在手柄1两端的两侧,绕手柄的中心点180。对称;
或者,参考图5,所述第一扳头2和第二扳头4分别通过连接杆3与手柄 l的两端相连,并且设置在手柄l两端的同一侧,沿手柄的中心垂直轴对称。
上述手柄和连接杆设置成S形等各种造型,其好处是手感好、方便用力 且同时代表音乐起伏的旋律线、且其扳头类似于五线谱音符的符头,给人以 艺术美感;而多种造型,提供用户多种选择。另外,参考图6,所述连接杆3还可以设置为直线型,并且连接在手柄l 的中部,从而与所述手柄1形成T型整体结构,该结构仅用于配弦、换弦时 弯折弦头、压弦头,初步收紧琴弦;其后续的调音可改用普通弦轴扳完成。 上述改进适用于旧琴增加专用压弦头工具。
参考图7,根据上述主要设计思想,还可以制成一个"扬琴调音弦轴帽", 该"扬琴调音弦轴帽"的一端是设置有形状为四棱锥方孔或八棱锥花键孔的 盲孔21,且所述盲孔21的开口端面22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心线成钝角斜 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能引导琴弦有规律地缠绕弦轴, 可插拔地套设于扬琴弦轴;另一端则是与弦轴IO端部形状相同、可插入其它 扳手盲孔内的四棱锥轴头23,可插入现行使用的"扬琴调音器"即普通弦轴 扳的盲孔内,作为组合式"弦轴扳"使用。该结构仅用于配弦、换弦时弯折 弦头、压弦头,初步收紧琴弦;其后续的调音应改用普通弦轴扳完成。上述 改进适用于旧琴增加专用压弦头配件。
下面参考图8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的使用方法。
在扬琴配弦、换弦时,将第一扳头2按相应方向套在弦轴10上,使其斜 形口较长一侧对准弦头11定向套住弦轴10后,向下施力,在力的作用下, 所述第一扳头较长的一侧自动压住弦头11使其弯折九十度与弦轴10贴合, 然后转动第一扳头2,顺时针紧弦,本实施例独特的异形导向螺旋面设计,能 引导琴弦有规律地缠绕弦轴,使得使用时用力小易于掌控、准确、安全;
顺时针紧弦时,第一扳头2的异形导向螺旋面引导弦12,有规律地缠绕 于弦轴10上,并将其自身弦头ll压紧在弦轴上,而避免了弦头ll松动带来 的琴音降低失准问题。 一般有2-4圈弦12压住弦头11为宜。本实施例的S 型设计,使得使用时手感好、方便用力且有艺术美感。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调音速度,提高配弦、换弦正确性,降低劳动强度, 省时省力并有效防止弦头剌伤手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琴调音弦轴 扳手",可将单根弦换弦调音时间由约十多分钟縮短到两分钟左右,提高效率
约五倍,且对于扬琴演奏者和爱好者都易于掌握,也适用于扬琴生产厂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 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包括手柄和第一扳头,所述第一扳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可插拔地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心线成钝角斜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交的角 度为不大于125° 。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杆为直线型,并且连接在手柄的中部,与所述手柄形成T型整体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 还包括有一个第二扳头,所述第二扳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相连,另一 端设置有可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而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与盲孔的轴心线垂 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头 和第二扳头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的两端相连,并且设置在手柄两端的两侧, 绕手柄的中心点180°对称。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头 和第二扳头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的两端相连,并且设置在手柄两端的同一 侧,沿手柄的中心垂直轴对称。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头 和第二扳头分别设置在手柄同一端的两侧,与手柄形成丫字形整体结构。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头 和第二扳头与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扳头可拔出地套设于第二扳头的盲孔 内。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头 套设于第二扳头的盲孔内的一端为四棱锥轴头。
10、 一种扬琴调音弦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弦轴帽的一端设置有可套 在弦轴端部的盲孔、且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心线成钝 角斜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而其另一端为与弦轴端部形 状相同、可插入其它扳手盲孔内的四棱锥轴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琴调音弦轴扳手,包括手柄和第一扳头,所述第一扳头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手柄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可插拔地套在弦轴端部的盲孔,且所述盲孔的开口端面至少有半周与盲孔的轴心线成钝角斜交,并且该斜交面设置成异型导向螺旋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相应的扬琴调音弦轴帽。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调音速度,以及配弦、换弦正确性,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并有效地防止弦头刺伤手指。
文档编号G10G7/00GK201278259SQ2008202127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
发明者明 卢 申请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