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止音扬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775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止音扬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迅速止音的改进的止音扬琴。
背景技术
扬琴是一种多弦类乐器,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主要成员之一。因扬 琴具有简单易学、成本低廉的优点,加上其清新悦耳的音色,长期以 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扬琴的组成件主要有共鸣箱、山口、 琴码、琴弦、弦钉、弦轴和琴竹。传统结构的扬琴存在击打琴弦后, 琴弦振动时间长,造成共鸣箱共鸣发音,在乐队的其它乐器止音后, 独有扬琴余音不散,造成整体音乐效果的下降。演奏者在演奏结束或 者演奏过程中出现回音时,都是用手按住琴弦,以免产生太大的余音。 这样一方面给演奏者特别是使用带有低音的扬琴的演奏者带来了许多 不便,另一方面也容易因按下力度不均勾而出现余振,产生杂音。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人早前申请的中国专利CN2517069Y "带有止 音机构的扬琴"公开了一种扬琴,在琴弦的上方装有止音板,该止音 板与安装于琴体里面的驱动机构连接。但是由于止音板设置在琴弦的 上方,不利于操作和使用。
于是,申请人对上述扬琴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中国专利 CN2665858 "—种设有止音装置的扬琴",将止音板设到琴弦和琴体之 间。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扬琴正常使用的前题下,产生良好的止音效 果。
但是,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两种结构的扬琴,由于都是单 个方向抵住琴弦进行止音,实践证明止音效果还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的止音 扬琴,可以有效的改善止音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包括琴体和止音机构,琴体内设 有共鸣箱,其上设有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音机构包括至少一个 上止音单元和至少一个下止音单元,所述上止音单元包括上止音板、 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上止音驱动机构,上止音板固定在上止音板定位 机构上,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上,上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 板;所述下止音单元包括下止音板、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下止音驱动 机构,下止音板固定在下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 在琴体上,下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
一种方案,所述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支撑杆和复 位元件,定位板通过支撑杆和止音板相连,用于调控止音板的位置, 复位元件套在支撑杆外,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和共鸣箱相连,可以在止 音板作用完毕后使止音板回复原位。
另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案,所述上止音板定位机构是一个弹性支撑 杆,弹性支撑杆的固定端固定在琴体上,弹性支撑杆向斜上方延伸, 上止音板固定在弹性支撑杆的顶端。
所述上止音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机 构连接止音板。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是一个杠杆机构,也可以是转轴传动机构,还 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拉绳,驱动件为踏板,拉 绳上端连接止音板,下端连接踏板。
一种方案,所述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支撑杆和复位元 件,定位板通过支撑杆和止音板相连,用于调控止音板的位置,复位 元件套在支撑杆外,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和共鸣箱相连,可以在止音板 作用完毕后使止音板回复原位。
另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案,所述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包括摆杆、支撑 座、弹簧,下止音板固定在摆杆的前端,支撑座固定在琴体上,摆杆 的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撑座上,弹簧上端连接摆杆的前端,下端连接琴体,摆杆的后端连接下止音驱动机构。
所述下止音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机 构连接止音板。
所述传动机构可以是一个杠杆机构,也可以是转轴传动机构,还 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拉绳,驱动件为踏板,拉 绳上端连接止音板,下端连接踏板。
为了在扬琴不使用的时候让琴弦保持静止,避免琴弦被人无心拨 动,所述上止音板抵住琴弦,下止音板抵住琴弦。原有的设计中,初 始状态下,止音板是不与琴弦接触的,只有需要止音时才驱动止音板 抵住琴弦。这种设计的不足在于扬琴不使用的时候,琴弦处于可被 拨动的状态,因此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琴弦容易松动,也容易发 出较大的声音,不利于扬琴的保存和运输。采用了本设计的方案后,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琴弦不容易松动,也不 容易发出较大的声音,因此利于扬琴的保存和运输。
为了对琴弦起到更好的止音效果,所述上止音板、下止音板分别 位于琴体的左右两侧。可以是上止音板位于琴体的左侧,下止音板位 于琴体的右侧;也可以是上止音板位于琴体的右侧,下止音板位于琴 体的左侧。
为了便于同时操纵上止音板、下止音板,所述下止音驱动机构与 上止音驱动机构共用一个驱动件。这样既可以节省零件,又便于同时 操纵上止音板、下止音板,这是较佳的方案。或者,将两个驱动件设 计成联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非较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同时设有上止音单 元和下止音单元,因此大幅改善了对琴弦止音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包括琴体
1和止音机构,琴体1内设有共鸣箱102,其上设有琴弦101,所述 止音机构包括一个上止音单元2和一个下止音单元3,所述上止音单 元2包括上止音板201、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上止音驱动机构,上止 音板201固定在上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 l上,上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201;所述下止音单元3包括下止 音板301、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下止音驱动机构,下止音板301固定 在下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1上,下止音 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301。
所述上止音板定位机构是第一弹性支撑杆202,第一弹性支撑杆 202的固定端固定在琴体1上,第一弹性支撑杆202向斜上方延伸, 上止音板201固定在第一弹性支撑杆202的顶端。所述下止音板定位 机构包括摆杆302、支撑座305、弹簧304,下止音板301固定在摆 杆302的前端,支撑座305固定在琴体1上,摆杆302的中部可转动 的固定在支撑座305上,弹簧304上端连接摆杆302的前端,下端连 接琴体1,摆杆302的后端连接下止音驱动机构。
所述上止音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驱动件,所述下止音驱 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机构和驱动件,所述下止音驱动机构与上止音驱 动机构共用一个驱动件,驱动件为踏板4。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 拉绳203,第一拉绳203上端连接上止音板201,下端连接踏板4的 动作端。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为第二拉绳303,第二拉绳303上端连接 下止音板301,下端连接踏板4的动作端。
所述上止音板201抵住琴弦101,下止音板301抵住琴弦101。 上止音板201位于琴体1的左侧,下止音板301位于琴体1的右侧。
初始状态下,由于上止音板201抵住琴弦101,下止音板301抵 住琴弦IOI,因此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琴弦101不容易松动,也 不容易发出较大的声音,因此利于扬琴的保存和运输。此时,踏板4 的动作端处于最低处,踩踏端处于最高处,踏板4的动作端对第一拉
7绳203、第二拉绳303施加拉力,迫使上止音板201克服第一弹性支 撑杆202的支撑力下降,抵住琴弦IOI,下止音板301克服弹簧304 的力上升,抵住琴弦IOI。
使用者要使用时,踩下踏板4的踩踏端,踏板4的动作端上升, 松开第一拉绳203、第二拉绳303,即踏板4的动作端不再对第一拉 绳203、第二拉绳303施加拉力,因此在第一弹性支撑杆202的支撑 力作用下,上止音板201上升,离开琴弦IOI,在弹簧304的力作用 下,上止音板201下降,离开琴弦IOI。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止音扬琴,包括琴体和止音机构,琴体内设有共鸣箱,其上设有琴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音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止音单元和至少一个下止音单元,所述上止音单元包括上止音板、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上止音驱动机构,上止音板固定在上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上,上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所述下止音单元包括下止音板、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下止音驱动机构,下止音板固定在下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上,下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 音板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支撑杆和复位元件,定位板通过支撑 杆和止音板相连,用于调控止音板的位置,复位元件套在支撑杆外, 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和共鸣箱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 音板定位机构是一个弹性支撑杆,弹性支撑杆的固定端固定在琴体上, 弹性支撑杆向斜上方延伸,上止音板固定在弹性支撑杆的顶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止 音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止音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 机构为拉绳,驱动件为踏板,拉绳上端连接止音板,拉绳下端连接踏 板。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 音板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支撑杆和复位元件,定位板通过支撑杆和 止音板相连,用于调控止音板的位置,复位元件套在支撑杆外,两端 分别与定位板和共鸣箱相连。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止 音板定位机构包括摆杆、支撑座、弹簧,下止音板固定在摆杆的前端, 支撑座固定在琴体上,摆杆的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支撑座上,弹簧上端连接摆杆的前端,下端连接琴体,摆杆的后端连接下止音驱动机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止音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驱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止音 板。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 动机构为拉绳,驱动件为踏板,拉绳上端连接止音板,下端连接踏板。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止音扬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止音板抵住琴弦,下止音板抵住琴弦,上止音板、下止音板分别位于 琴体的左右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止音扬琴,包括琴体和止音机构,琴体内设有共鸣箱,其上设有琴弦,所述止音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止音单元和至少一个下止音单元,所述上止音单元包括上止音板、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上止音驱动机构,上止音板固定在上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上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上,上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所述下止音单元包括下止音板、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和下止音驱动机构,下止音板固定在下止音板定位机构上,下止音板定位机构固定在琴体上,下止音驱动机构连接止音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同时设有上止音单元和下止音单元,因此大幅改善了对琴弦止音的效果。
文档编号G10D1/00GK201417598SQ20092015923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吴汉军 申请人:吴汉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