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和古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6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和古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弦乐器及弦乐器琴弦的调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和古琴。
背景技术
古琴的传统调音装置由作为调音手柄的“琴轸”和作为琴弦引线的“绒到”组成。 “绒到”一端套在琴弦的“蝇头”上,另一段穿入“琴轸”顶孔后,在“琴轸”的颈部穿出并在 “琴轸”颈部缠绕一圈,然后再穿入“琴轸”从底孔穿出。调音时,通过扭动“琴轸”使得“绒到”被拧紧,其长度随之缩短,从而拉动琴弦张紧,实现调音功能。古琴的传统调音装置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存在容易跑弦、调音范围小和拧动困难等三个主要缺陷。首先,传统调音装置依靠“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琴轸”打滑退转。但随着“绒到”被逐渐拧紧,“绒到”对“琴轸”的反向扭矩不断增大,直至克服“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的静摩擦力矩而导致“琴轸”突然打滑退转。即使在“绒到” 对“琴轸”的反向扭矩略小于“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的静摩擦力矩的临界状态之下, 仍时常会因为触碰“琴轸”而导致“琴轸”突然打滑退转。甚至导致在演出途中仍需要不时紧弦的尴尬场面。其次,由于“绒到”被拧紧的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传统调音装置的调节行程很短,调音范围较小。最后,“琴轸”端面与“轸池板”之间一方面需要较大的摩擦力以阻止“琴轸”打滑退转,另一方面又要求比较容易地拧动“琴轸”,方便调音。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难以两全。因此为了防止打滑跑弦,往往将“轸池板”表面做的较为粗糙,甚至抹上松香粉以加大摩擦力。这使得不少古琴拧动“琴轸”时很吃力,导致部分女性或少儿难以胜任。古琴的传统调音装置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历代琴家的重视,改良方案也层出不穷。 比如借鉴西洋乐器采用涡轮蜗杆机构、螺母螺杆机构等方案。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要求对古琴琴体本身进行改造,或附加破坏古琴传统外观的附件装置。因此限制了这些方案的实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改变、拆卸或损伤传统古琴琴体、不改变传统古琴的外观和调音习惯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和不易退转跑弦的古琴调音手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包括柄体,螺母,螺杆和限位件;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柄体中,所述螺杆的一段是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杆的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柱体配合使用的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古琴,包括调音手柄,所述调音手柄包括柄体,螺母,螺杆和限位件;[0009]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柄体中,所述螺杆的一段是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杆的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柱体配合使用的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安装在古琴上后,螺杆与“绒到”连接,限位件位于古琴轸池板与柄体之间,调音时,只需转动柄体,螺杆就能在柄体内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绒到”调节琴弦的张力,实现调音功能。同时,由于限位件能够限制螺杆只能往复运动而不随柄体转动而转动,因此与螺杆连接的“绒到”不会被拧紧,彻底杜绝了因“绒到”被拧紧而导致螺杆出现退转跑弦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利用了螺旋机构,不但转动灵活,并且由于调节行程等于螺母的长度,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调音范围,设计螺母长度,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调音手柄的调音范围小、拧动困难等问题。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透视图;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的四棱柱段截面示意图;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的六棱柱段截面示意图;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的曲面柱体段1截面示意图;图2(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的曲面柱体段2截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片状限位件平面示意图;图4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装配使用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包括柄体1,螺母2,限位件 3和螺杆4 ;柄体1,由硬木、树脂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柄体1中心开有通孔,其外形优选加工成与传统古琴琴轸一致的外形,这样可以保证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安装在古琴上之后,古琴的各处外观与使用传统调音手柄的古琴完全一致,没有改变传统古琴的外观,保证了古琴传统的传承。螺母2,预先用环氧树脂胶固定在柄体1中。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使用其他胶质材料将螺母2固定在柄体1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氧树脂胶仅为举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螺杆4,它的一段是与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而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可以是棱柱体,比如四棱柱或六棱柱等,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曲面柱体。以下结合图2 (a)-(d)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a)所示,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可以是四棱柱,其截面为四边形;如图2(b)所示,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可以是六棱柱,其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还可以是曲面柱体,其截面如图2(c)和(d)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实现方式众多,本实施例图2所示四种实现方式仅为更清楚地说明螺杆4的实现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际应用中所述柱体的形状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螺杆的材质、厚度及其他因素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再赘述。螺杆4可以采用金属管制成,如铜管,将铜管的一段加工成与螺母2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铜管的另一段加工成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在实际应用中,螺杆4可以是空心螺杆,也可以是实心螺杆。如果是空心螺杆,则从空心螺杆的柱型端穿入的“绒到”可以采用在空心螺杆的外螺纹端打结的方式进行固定, 也可以在该手柄进一步包括尾塞5,尾塞5从空心螺杆的外螺纹端塞入所述空心螺杆,用于固定从所述空心螺杆的柱型端穿入所述空心螺杆的“绒到”。如果是实心螺杆,则可在实心螺杆的棱柱型端开一个用于固定“绒到”的孔,或附加一个用于固定“绒到”的环。限位件3,开有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配合使用的孔。限位件3的功能是限制螺杆只能往复运动而不随柄体转动而转动。在实际应用中,限位件3可以是采用金属薄圆片(比如铜片)加工制成的如图1所示的片状限位件。该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有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配合使用的孔。根据前文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可以是棱柱体,也可以是曲面柱体。如果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曲面柱体,则该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有与所述曲面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孔。如果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棱柱体,则该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可以开有与所述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孔。比如,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四棱柱,则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孔优选为如图3所示的四边形孔,且该四边形孔的大小和所述四棱柱的截面大小相同;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六棱柱,则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孔优选六边形孔,该六边形孔的大小与所述六棱柱的截面大小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该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孔的形状只要能够保证棱柱在孔中无法转动即可,因此,片状限位件的中心开孔也可以与棱柱体的截面形状不相同,具体形状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将调音手柄安装在古琴上后,该片状限部件将位于古琴轸池板和柄体端面之间。 图ι所示片状限位件可以是一个自由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螺杆4不会随着柄体1的转动而转动,首先需要保证该片状限位件不会随着柄体1的转动而转动,为此该片状限位件与古琴轸池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需要大于与柄体端面的摩擦力。比如,可以将限位件3 与古琴轸池板接触的表面加工成利于提高摩擦力的形状(如网纹形)和/或粘贴利于提高摩擦力的材料。另外,也可以采用将片状限位件固定在古琴轸池板上的方式,以保证螺杆4 不会随着柄体1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在实际应用中,限位件3也可以是其他一方面本身不会随着柄体1的转动而转动,同时又能够保证螺杆不随柄体转动而转动的部件。比如,可以是一个采用金属圆柱体制成的中心开有通孔的柱状限位件,该通孔截面形状与螺杆4的棱柱型截面形状相同, 但略大于螺杆4的棱柱型截面,该柱状限位件固定安装在古琴的轸池孔中。又比如,将古琴所需要的全部七个调音手柄的限位件做成一个整体粘合在古琴轸池板上。也就是在一个长方形的片状限位件上,在七个琴轸的对应位置开有七个配合螺杆4使用的孔,等等。由于能够保证螺杆不随柄体转动而转动的部件实现方式很多,本实用新型无法穷举,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限位件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现。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古琴, 该古琴包括了本实用新型提供调音手柄。关于调音手柄的实现方式请参见前文相关部分, 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以包括空心螺杆,片状限位件和尾塞的调音手柄为例,结合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的装配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装配时,首先将限位件3套入螺杆4,再将“绒到”6从螺杆4的棱柱端穿入,并从螺杆4的另一端塞入尾塞5将“绒到” 6固定。接着将螺杆4和“绒到”下端穿过柄体1内部的通孔,并将螺杆4拧入螺母2且只露出棱柱型部分。至此,整个古琴调音手柄,即“琴轸” 组件就装配完毕。古琴上弦时,与传统方法一样,将“琴轸”组件中的“绒到” 6自下而上穿过琴首的 “琴轸孔”并套上琴弦的“蝇头”。将琴弦越过“岳山”和琴尾部的“龙龈”在底部的“雁足” 上拉紧缠绕固定,为琴弦提供初步的张力。此时螺杆4的棱柱型部分已埋入“琴轸孔”内, 限位件的粗糙面紧贴琴体的“轸池板”7部分。顺时针拧动柄体1时,螺杆4带动“绒到”向下运动,即可调节琴弦的张力,实现调音功能。由于限位件3与古琴琴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于限位件3与柄体1端面的摩擦力,因此限位件本身不会随柄体转动而转动,同时也使得螺杆4不会随着柄体1的转动而转动,因此与螺杆4相连接的“绒到”不会被拧紧。彻底杜绝了因“绒到”被拧紧而导致螺杆突然退转的现象。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和古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柄体,螺母,螺杆和限位件;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柄体中,所述螺杆的一段是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螺杆的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柱体配合使用的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棱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体为四棱柱体,则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四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四边形孔;或者,所述棱柱体为六棱柱体,则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六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六边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曲面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曲面柱体的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孔。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一个表面与古琴轸池板接触,其摩擦力大于另一个表面与柄体端面的摩擦力。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古琴轸池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古琴轸池板接触的表面加工成利于提高摩擦力的形状和/或粘贴利于提高摩擦力的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古琴轸池板接触的表面加工成网纹形。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空心螺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尾塞;所述尾塞从所述空心螺杆的外螺纹端塞入所述空心螺杆,用于固定从所述空心螺杆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空心螺杆的绒到。
11.一种古琴,包括调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音手柄包括柄体,螺母,螺杆和限位件;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柄体中,所述螺杆的一段是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螺杆的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柱体配合使用的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棱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体为四棱柱体,则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四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四边形孔; 或者,所述棱柱体为六棱柱体,则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六棱柱体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六边形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曲面柱体, 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曲面柱体的截面形状及大小相同的孔。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一个表面与古琴轸池板接触,其摩擦力大于另一个表面与柄体端面的摩擦力。
16.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古琴轸池板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古琴轸池板接触的表面加工成利于提高摩擦力的形状和/或粘贴利于提高摩擦力的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与古琴轸池板接触的表面加工成网纹形。
19.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空心螺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古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琴进一步包括尾塞;所述尾塞从所述空心螺杆的外螺纹端塞入所述空心螺杆,用于固定从所述空心螺杆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空心螺杆的绒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古琴调音手柄,包括柄体,螺母,螺杆和限位件;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柄体中,所述螺杆的一段是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杆的另一段是具有至少一个轴向平面的柱体,所述限位件开有与所述柱体配合使用的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古琴调音手柄的古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适于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古琴上,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古琴调音手柄在不改变、拆卸或损伤古琴琴体及保留传统古琴外观和调音方式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古琴长期以来调音不便和容易跑弦的问题。
文档编号G10D3/00GK202075973SQ2011201143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吴跃华 申请人:吴跃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