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响指节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481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响指节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乐器和打击乐器的体鸣乐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响指节奏器。
背景技术
敲打乐器则叫打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的声音,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锣,有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腰鼓,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分,大至可分为二类;一是膜鸣乐器,通过敲打蒙在乐器的皮膜,涤纶膜等发出声乐器,如鼓乐器。二是体鸣乐器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木鱼、三角金属棒、打击乐器还分自娱伴奏器,自娱伴奏器通过随意敲击后自己就可以发声,如碗、杯子、桌子频率材料的不同而发生的声音音调音质不同。二十世纪初期、音乐开始发展,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器慢慢地被研发改良,音乐家得以利用多样的音响效果使乐曲更加丰富变化,作为乐团的打击乐器也产生更多样化,甚至范畴不再仅限于使用固有的乐器来产生即定的声音,如砂纸、木棒、牛皮等生活用品也常出现在乐曲里和配器中。目前,国内外演艺人员和社会娱乐群体在表演上是用手指来推压摩擦发响指自我伴奏以增加气氛,主要依靠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的皮肤用力摩擦弹出后发生的节奏音作伴奏,但音量不大且相当费指力,一般难以维持发出几声的力度,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一段节目的伴奏或演出,大部分是没有声音装个手势来完成节目的。为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特设计一种响指节奏器,所述的响指是指安装在手指上的节奏器,其操作手势和音质效果与自然操作响指基本相同,而且操作节奏器的发声速度可达每秒3-4声次,如果熟练极限还可达更快的发声节奏速度,故反映了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独特性和广泛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敲打乐器金属三角的原理,提供一种结构完全独特新颖的响指节奏器,其特征为佩戴套入中指或食指上的微小型节奏器,所述的节奏器下部为手指套筒的固定套,依手指粗细的不同分为大、中、小,指套筒长为20毫米,圆筒直径为20毫米,插入口直径略大一至二毫米,材料厚度为I. 5毫米,手指套筒的外壁上部连接微型弹簧夹操作头,其弹簧粗为O. 3毫米形成5环卷,弹簧夹操作头高为8毫米,底为5毫米,长为7毫米,以45度的角度固定在指套筒上,前部连接空心发声鼓,鼓高出部为6毫米、底部为I. 5毫米、长10毫米、安置在弹簧夹操作头的腹下和前部,固定在手指套筒上,弹簧夹的腹下方设有一处双向击鼓点,弹簧夹的前方有二处单向击鼓点,每次按动操作夹的头都可同时获得三处击鼓声。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在于节奏器为佩戴套入在手指上的微型节奏器,所述的节奏器为中指或食指套环,所述的手指套环外壁上设有连接微型弹簧夹操作头为左面底部一端,所述指套环外壁上设有连接空心涤纶膜发声鼓为右面底部一端。所述微型弹簧夹操作头高为8毫米,通过操作上下运动达到敲击发声鼓的作用,弹簧夹操作头低部为5毫米,长为7毫米,以45度的角度固定在手指套筒上,经拇指轻推压后产生上下运动,敲击空心发声鼓发出振动频率构成响指独特的音调。[0009]所述的中指或食指套筒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指套筒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人的使用。所述的弹簧夹的弹簧,采用柔性钢丝或铜合金钢丝制成,所述的钢丝粗为O. 3毫米,形成5环圈,经弹推后产生的力度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手指力度范围,其敲击的力度所产生的音频足以构成响指独特的音调频率。所述的空心发生鼓采用硬质涤纶膜厚O. 5毫米,或铜合金厚度为O. 016毫米。所述的手指套筒和弹簧夹操作头、空心发声鼓之间采用插销结构与粘接材料连接,金属响指节奏器的连接与焊接、粘接、插销共同组合运用。所述微型弹簧夹操作头高部为8毫米,低部为5毫米,长7毫米以45度的角度固定在手指套筒外壁上,弹簧夹操作头的腹下及前端设有涤纶膜空心鼓,膜厚O. 5毫米,高为6毫米,低部为I. 5毫米,长10毫米,大拇指弹推操作头上下运动敲击产生独特响指节奏的 频率音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积微型、结构新型独特、配带安装在中指上的节奏器,弹簧夹操作头下腹安置双向敲击发声空心鼓,右上端设置二个单向敲击空心鼓发声,可快速连续每秒3-4声次的节奏效果。可单手操作发声,也可两手配合操作发声。配带安装中指后外观看不明显外露,也不影响招手舞动,握手等各种动作。除专业人员舞台使用外更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歌舞、体操舞、健身牛仔舞的自我伴奏,操作响指节奏器时依靠大拇指按动弹簧操作头用力轻微即获得较大的音量,可长时间连续快节奏的自我伴奏。操作响指节奏器的三个手指动作和手势与原手指皮肤摩擦弹出而发声的动作和手势基本相同、效果也一样、填补我国空白、值得推广。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手指套佩带示意图图I中的I为中指手指套筒,2为插销,3为弹黃夹操作头,4为空心发声鼓。指定图I为摘要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制造技术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较为清楚的。实施例I :塑料响指节奏器,手指套筒和弹簧夹操作头采用聚丙烯材料为ABC、PP增强塑料注塑成型,手指套筒材料厚I. 5毫米,筒直径为20毫米,进口处略大二毫米,筒长为20毫米,经注塑后进入整理工艺进行清除毛刺,选择厚薄一致的为较好品质。弹簧夹操作头高为8毫米,低部为5毫米,长7毫米,经注塑后进入整理工艺,进行清除毛刺,选择厚薄一致的为较好品质。发声空心鼓采用涤纶膜或PP增强塑料,热压或注塑成型,空心发声鼓的涤纶膜厚度为O. 5毫米,这种材料经热压形成空心后敲击的音质音色非常特别。弹簧采用柔性钢丝或铜合金钢丝,粗为O. 3毫米,绕丝机形成5环圈的状态定型后其弹性力度适合8岁左右儿童的手指力范围。[0027]弹簧夹操作头和弹簧其成品的一端底部与手指套筒的外壁左部以45角度的连接和插销固定。空心发声鼓成品的另一端低部与手指套筒的外壁右部以45角度的位置连接并沿手指套筒外壁粘胶密封;所述的连接采用铜合金插销和洛德胶粘剂,需要指出的是空心发声鼓粘胶封密程度不同,敲击相同力度所产生的音质效果和音调不相同。实施例2 :金属响指节奏器,金属手指套筒和弹簧夹操作头,采用钢材料及钛合金,铜合金或不锈钢材料等。进入金属制造工艺,手指套筒材料厚I. 5毫米,手指套筒直径为20毫米,进入处略大二毫米,指筒长20毫米。经冷压冲后,圆口的接口处需焊接,为了使其平服达到与I. 5毫米材料的一致性,利用平面钢墩采用50克左右的尖锤子进行轻锤打,使其内外圆弧形的接口处平服,进入砂磨工艺用细砂纸砂到内圆口金属指筒光滑平服,外圆口光亮无毛刺。弹簧夹操作头,高为8毫米,低部为5毫米,长7毫米,冷冲压后进入整理工艺、进 行清除毛刺,选择冲压完整的为较好品质,进入砂磨工艺、用细砂纸砂到操作头光滑平服,需要指出的是操作头的光滑平服顺势对能快速操作发声起决定性的作用。金属发声空心鼓采用铜合金钢,厚度为O. 016毫米,最好选用O. 02毫米的钢片经过锻打以后,使其达到厚度为O. 017毫米,进入裁料工艺、裁剪时要按钢片的纹理顺向裁剪,进入锻打工艺增加钢片的柔韧性,利用冷冲压一次成型,高为6毫米,低部为I. 5毫米,长10毫米处半空心状态,进入磨砂工艺,用细砂纸砂到冲压成型后的产品光滑平服,敲击后也可产生较好的音质。最后进入整理按装工艺,选择能组装的合格金属指套筒和金属弹簧操作头以及金属发声空心鼓。弹簧夹操作头的底部一端与手指套外壁和弹簧三配件只用一根铜合金插销横向串连接,连接后成为一个整体即能固定在手指套筒上又能使操作头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活动自如。所述插销连接采用铜合金插销铆钉直接从空心孔内按顺序插入,另一头用洛德胶粘剂,以防止弹簧夹在使用活动过度而发生脱落。发声空心鼓的底部按装在操作头的右腹下部,双击点的中间、高部即在操作头的右前端,用洛德胶在手指套筒上固定位置,四周焊封产生空心的鼓。用大拇指压推操作头部上下运动敲击后能产生特有的响指频率声,不但可以连续操作发声,熟练者每秒可达3-4声次的快速节奏,如果极限还可产生更快的响指节奏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为佩戴套入中指或食指上的微小型节奏器,所述的节奏器下部为手指套筒的固定套,依手指粗细的不同分为大、中、小,指套筒长为20毫米,圆筒直径为20毫米,插入口直径略大一至二毫米,材料厚度为I. 5毫米,手指套筒的外壁上部连接微型弹簧夹操作头,其弹簧粗为O. 3毫米形成5环卷,弹簧夹操作头高为8毫米,底为5毫米,长为7毫米,以45度的角度固定在指套筒上,前部连接空心发声鼓,鼓高出部为6毫米、底部为I. 5毫米、长10毫米、安置在弹簧夹操作头的腹下和前部,固定在手指套筒上,弹簧夹的腹下方设有一处双向击鼓点,弹簧夹的前方有二处单向击鼓点,每次按动操作夹的头都可同时获得三处击鼓声。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指或食指套筒的固定套,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操作头采用增强塑料或铜合金制成。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发声鼓采用硬质涤纶膜厚O. 5毫米,或铜合金厚度为O. 016毫米。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响指节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的弹簧采用柔性钢丝或铜合金钢丝制成,钢丝粗为O. 3毫米形成5环圈,经弹推后产生的弹力度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手指力度范围,其产生的敲击力度,音频足以构成响指独特的音调和频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乐器和打击乐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响指节奏器。响指节奏器为佩戴套入中指或食指上的微小型节奏器,依靠大拇指来操作敲击的节奏器。手指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连接微型弹簧夹操作头,前部连接弹簧的为涤纶膜空心发声鼓或金属空心发声鼓。通过拇指轻推的弹簧夹头部,使夹上下运动达到敲击振动鼓的外壁构成发声和频率,产生响指特有的音质和效果。熟练人员操作可达到每秒钟发响指3至4次的节奏声,极限还可更快,其速度之快足以满足大多数节目及群舞表演,以及健身舞运动的节奏需要。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新颖独特,可以快节奏地操作发声,用力轻微省力而能获得响指特有的音响效果,填补我国空白,值得推广。
文档编号G10D13/06GK202404885SQ2011201874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陶柯 申请人:陈超, 陶华南, 陶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