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59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
背景技术
蜂鸣器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蜂鸣器在不同的光照下,能发出忽高忽低、音调多变的鸟叫声,其声音变幻无穷,然而现有的蜂鸣器装置电路结构复杂、元器件繁多、损耗热量多、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电路设计精巧、线路简单、 操作更便利。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包括首尾依次相互连接的电源、开关、多谐振荡器模块、限流模块,小功率管模块和蜂鸣发生器模块,这六个部件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多谐振荡器模块由时基电路IC、电阻R1、光敏电阻RG、电容Cl和电容C2组成。多谐振荡器模块中的光敏电阻RG采用MG41-MG45系列光敏电阻。多谐振荡器模块中的时基电路IC采用555型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精巧、线路简单,通过多谐振荡器模块的时基电路 IC多变的频率信号,使蜂鸣器发出大小、频率不同的音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2.开关,3.多谐振荡器模块,4.限流模块,5.小功率管模块,6.蜂鸣发生器模块,。图2是本实用新型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的多谐振荡器模块实施电路图。图中,Rl是电阻,RG是光敏电阻,Cl和C2是电容,IC是时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首尾依次相互连接的电源1、开关2、多谐振荡器模块3、限流模块4,小功率管模块5和蜂鸣发生器模块6,这六个部件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多谐振荡器模块3由时基电路IC、电阻R1、光敏电阻RG、电容Cl和电容C2组成。多谐振荡器模块3中的光敏电阻RG采用MG41-MG45系列光敏电阻。多谐振荡器模块3中的时基电路IC采用555型号。
3[0019]本实用新型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是基于电子元器件的应用技术,其工作过程是闭合开关2开启电源模块1,多谐振荡器模块3的核心组成部分时基电路IC多变的频率信号经限流模块4限流后,驱动小功率管模块5并通过蜂鸣发生器模块6发出多变的鸟叫声。多谐振荡器模块3是以时基电路IC为核心,由时基电路IC和电阻R1、光敏电阻RG 和电容Cl组成。与一般无稳态多修振荡器不用的是,在它的充放电回路中串联了一支光敏电路RG。光敏电阻是一种无源光敏器件,它利用半导体(如Cds、Cdse)光致导电特性,其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度而变化;光照强,电阻值小;光照弱或无光照时,电阻值大。利用这一光敏特性,可改变振荡器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最终改变多谐振荡频率。即fc=(l. 44/ R1+2RG) Cl式中的RG为光敏电阻器在不同光照下的电阻值。光敏电阻的大范围变化,可使振荡频率 fc有相应的大范围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依次相互连接的电源(1 )、开关(2)、多谐振荡器模块(3)、限流模块(4),小功率管模块(5)和蜂鸣发生器模块(6),这六个部件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谐振荡器模块(3)由时基电路(IC)、电阻(R1)、光敏电阻(RG)、电容(Cl)和电容(C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谐振荡器模块 (3)中的时基电路(IC)采用555型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谐振荡器模块 (3)中的光敏电阻(RG)采用MG41-MG45系列光敏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包括首尾依次互相连接的电源、开关、多谐振荡器模块、限流模块,小功率管模块和蜂鸣发生器模块,这六个部件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设计精巧、线路简单,通过多谐振荡器模块的时基电路IC多变的频率信号,使蜂鸣器发出大小、频率不同的音响,实现音调多变的蜂鸣器装置鸣叫的功能。
文档编号G10K9/12GK202159481SQ20112026645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张梦瑶 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