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电子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22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能电子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乐器领域,涉及笛子,提出一种多能电子笛。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笛子,其笛管多采用竹质管材,也有采用骨质、石质制作,在笛管的正面前后依次有吹孔,膜孔,“4”、“3”、“2”、“1”、“7”、“6”音符孔,在吹孔前的管腔内堵有软木塞,笛管尾端部的管口“5”音符孔和正、背面的两个发音孔。使用时,需由熟练操作的专门人员才能使用,存在着操作难度大,普通人不易掌握的缺陷。

发明内容发明人在日常生活中,在使用传统笛子的实际使用活动中,发现传统的笛子存在着一定缺陷,经过探索,结合自身从事的电子技术职业,对传统的笛子加以改进,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多能电子笛,不仅能保留笛子原有的人吹功能,而且普通人可操作各电子功能键模拟演示,还能与人吹伴奏,满足人们对笛子的使用需求。本发明创造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能电子笛,其结构包括笛子的笛管,笛管正面前后依次有吹孔,膜孔。“4”、“3”、“2”、“1”、“7”、“6”6个音符孔,尾端管口的“5”音符孔,尾端部正面和背面的发音孔,其中在吹孔前的管腔内设置电源,与电源相连设置IC芯片,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设置配音喇叭,在笛管外套设外管,在外管上与笛管对应开设有吹孔、膜孔和“4”、“3”、“2”、“1”、“7”、“6”6个音符孔,在6个音符孔之后开设有“5”音符孔,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在外管的适宜部位上设置至少一副声种选择转动键,在外管的适宜部位上,与IC芯片电源线相连设置电源键,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设置节拍转换键、音量转换键和断音键,在外管的6个音符孔孔外边上与IC数据线相连分别对应设置6个音符转换键,在外管的6个音符孔孔内边上分别与6个音符转换键对应连接设置6个音符喇叭,在外管的“ 5 ”音符孔内边上与IC数据线相连设置“ 5 ”音符喇叭。所述电源线、IC芯片控制线和数据线以及各连接线布置在外管与笛管之间的夹空内。在IC芯片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种仿生声、乐声等声种,如风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钢琴、电子琴、口琴、风琴声、鼓声、号声等,至少一副声种选择转动键与各声种数据线连接,可以演示或伴奏出某一种音乐。为了制造、携带方便,本多能电子笛的笛管和外管采用多节紧固连接。电源,可以米用5号3. 6v电池,也可以米用充电电池,配置相应充电器。配音喇叭可以取代笛管管腔内的原有的软木塞,与各音符喇叭配音或单独播放。本多能电子笛可以当传统笛子人吹使用,也可以由普通人模拟演示,也可以人吹与伴奏结合使用。作为传统笛子使用时,按断音键或电源无电,由专门人正常按人吹方式吹笛;作为普通人模拟演示使用时,接通电源和断音键,按需要的声种、节拍快慢、音量高低,调整声种选择转动键、节拍转换键、音量转换键,手指按着6个音符孔外边的6个音符转换键,当手指抬起接通该音符喇叭,发出该音符声音,当手指按下时,该音符停止发音,接通后边的音符转换键和该后边的音符喇叭,发生该后边的音符声音,以此类推,当6个音符转换键全部关闭按下,就接通最后“5”音符喇叭,发出“5”音符声音。也可按模拟方法,通过调整声种选择转动键选出某种声种,通过配音喇叭,在人吹的同时发出音乐,与人吹伴奏。本发明创造的这种多能电子笛,与传统笛子相比,不仅保留了原有人吹功能,而且普通人操作各功能键,能利用电子结构模拟演示,也能与人吹伴奏结合,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具有实质进步和显著优点。

图I表示本发明创造多能电子笛总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表示本发明创造多能电子笛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多能电子笛的具体结构,其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本发明创造多能电子笛的实施例1,参见图I、图2,其结构包括在图I中,电子笛笛管I正面前后依次开的吹孔2,膜孔3,“4”、“3”、“2”、“1”、“7”、“6”6个音符孔(图中未示),尾端管口的“5”音符孔13,尾端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个发音孔11、12,在吹孔2前的笛管管腔内设置电源14,与电源14相连设置IC芯片15,在原软木塞处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设置配音喇叭16,在IC芯片15之后的笛管I外套设外管10,在外管10上与笛管I对应开设有吹孔2、膜孔3和“4”、“3”、“2”、“I”、“7”、“6”6个音符孔4,5,6,7,8,9,在6个音符孔之后开设有“5”音符孔28,参见图2,与IC芯片15的数据线相连在外管10方便操作部位上设置二副声种选择转动键18,在外管10的方便操作部位上,与IC芯片15电源线相连设置电源键23,与IC芯片15数据线相连设置节拍转换键17、音量转换键19和断音键22,在外管10的6个音符孔4,5,6,7,8,9孔边上与IC芯片15数据线相连分别对应设置6个音符转换键20、21、24、25、26、27,在外管10的6个音符孔4,5,6,7,8,9孔内边上分别与6个音符转换键对应连接设置6个音符喇叭29,30,31,32,33,34,在外管10的“5”音符孔28孔内边上与IC数据线相连设置“5”音符喇叭35 ;电源线、IC芯片控制线和数据线以及各连接线布置在外管10与笛管I之间的夹空内。在IC芯片15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多种仿生声、乐声、等声种,如风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钢琴、电子琴、口琴、鼓声、号声,名曲声等,至少一副声种选择转动键18与各声种数据线连接,可以演示或伴奏出某一种音乐。为了制造、携带方便,本多能电子笛的笛管I和外管10采用多节紧固连接。电源14,可以米用5号3. 6v电池,也可以米用充电电池,配置相应充电器。配音喇叭16采用防水喇叭,即可与各音符喇叭配音或单独播音,又可以起到取代笛管管腔内原有软木塞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能电子笛,包括笛子笛管,笛管正面前后依次有吹孔(2),膜孔(3),“4”、“3”、“2”、“1”、“7”、“6”6个音符孔,尾端管口的“5”音符孔,尾端部正面和背面的发音孔,在吹孔前的管腔内设置电源,与电源相连设置IC芯片,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设置配音喇叭,在笛管外套设外管,在外管上笛管对应开设有吹孔、膜孔和“4”、“3”、“2”、“1”、“7”、“6”6个音符孔,在6个音符孔之后开设有“5”音符孔,与IC芯片(15)的数据线相连在外管部位上设置至少一副声种选择转动键,在外管(10)部位上,与IC芯片(15)电源线相连设置电源键,与IC芯片数据线相连设置节拍转换键、音量转换键和断音键,在外管的6个音符孔孔外边上与IC芯片(15)数据线相连分别对应设置6个音符转换键,在外管的6个音符孔孔内边上分别与6个音符转换键对应连接设置6个音符喇叭,在外管的“5”音符孔孔内边上与IC数据线相连设置“5”音符喇叭。
2.根据权利要求I的多能电子笛,其特征是所述电源线、IC芯片控制线和数据线以及各连接线布置在外管与笛管之间的夹空内。
3.根据权利要求I的多能电子笛,其特征是所述笛管和外管采用多节紧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创造设计一种多能电子笛,在现有笛子前部管腔内设有电源、IC芯片、配音喇叭,在外管的6个音符孔后开设“5”音符孔,在外管适宜部位设有声种选择转动键、电源键、节拍转换键、断音键,在6个音符孔边设有音符转换键和音符喇叭,在“5”音符孔内边设音符喇叭。不仅能人吹,而且能模拟演示,还能人吹与伴奏结合,满足人们使用需求。
文档编号G10H1/00GK202711676SQ2012203009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王发章, 王怀帅, 王克, 王冲 申请人:王发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