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弱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358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琵琶弱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琵琶弱音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辅助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弱音器,特别涉及一种琵琶弱音器。
技术背景[0002]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演奏时竖抱, 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合奏、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家长普遍选择让孩子在受教育的同时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其中学习琵琶的人数日益上升,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练琴,但练琴时声音较大,容易影响他人的工作和休息,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隔音效果不理想的环境中,更容易影响到他人。此外,音乐界越来越重视对新音色的探索,弱音效果可以产生新的音色,用于新作品的创作和演奏中。[0003]弱音器是辅助乐器的一种。目前有两种弱音器,一种是金属材质的,完全是用来降低音量的。另外一种,多为橡胶做成,市场上卖的有很多形状,大多为圆形。降低音量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使琴发出的声音更为柔和,动听,显得飘渺。在一些大型的音乐会上可以看到一些小提琴琴码上夹着,用于乐曲的弱音部分。对弦乐器,如小提琴来说,两种弱音器均是卡在的琴码上。对铜管乐器如小号,弱音器则呈碗状放在号口处。而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琵琶的弱音器,因此,急需产生一种琵琶弱音器,这种弱音器在消音的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练琴,此外还可以使音色变得更加柔和,产生一些特殊的演奏效果,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弱音效果明显、 成本造价低、外形美观的琵琶弱音器。[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木条(I)、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上的海绵条(2)以及两个细长条小棍(3),所述两个细长条小棍(3)固定在长方体木条的端面上,且所述细长条小棍(3)与长方体木条在长度方向平行并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两端凸出。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2)长度相等,所述海绵条粘贴于所述长方体木条沿长度方向的表面上。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2) 的总高度,所述总高度大于琴弦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总高度约为1cm。所述长方体木条(I)宽度为1cm,长度为9cm。所述细长条小棍(3)凸出所述长方体木条(I)的两端的长度相同,为1cm。[0006]所述的长方体木条和海绵条的长度相同,且与复手的长度一致,为9cm。宽度为 lcm,较窄,不影响右手正常的演奏。长方体木条和海绵条的总高度为1cm,略高于琴弦与面板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达到弱音的效果。木条两端的小棍各长1cm,方便操作弱音器的放置和取出。[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长方体木条(I)使弱音器更容易固定。两侧凸3起的细长条小棍(3)方便了弱音器的放入和取出。此外,海绵条(2)柔软的特点可有效防止琴弦在弱音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且海绵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压缩性,这样就很容易的减少了琴弦和面板之间距离的误差(由于琵琶是手工制作的,每把琴的琴弦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由于海绵自身的可压缩性,就解决了弱音器在放置时过高插不进去或者过低起不到弱音效果的问题)。


[0008]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琵琶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0011]图中I.长方体木条;2.海绵条;3.细长条小棍。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木条(I)、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上的海绵条(2)以及两个细长条小棍(3),所述两个细长条小棍(3)固定在长方体木条的端面上,且所述细长条小棍(3)与长方体木条在长度方向平行并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两端凸出。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2)长度相等,所述海绵条粘贴于所述长方体木条沿长度方向的表面上。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2) 的总高度,所述总高度大于琴弦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总高度约为lcm。所述长方体木条(I)宽度为1cm,长度为9cm。所述细长条小棍(3)凸出所述长方体木条(I)的两端的长度相同,为lcm。[0013]操作时,使用者用手指捏住凸起的细长条小棍,将本装置紧贴复手放置于琴弦和面板之间即可,操作方便。长方体木条(I)使弱音器更容易固定。两侧凸起的细长条小棍(3)方便了弱音器的放入和取出。此外,海绵条(2)柔软的特点可有效防止琴弦在弱音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且海绵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压缩性,这样就很容易的减少了琴弦和面板之间距离的误差(由于琵琶是手工制作的,每把琴的琴弦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由于海绵自身的可压缩性,就解决了弱音器在放置时过高插不进去或者过低起不到弱音效果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木条(I)、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上的海绵条(2)以及两个细长条小棍(3),所述两个细长条小棍(3)固定在长方体木条的端面上, 且所述细长条小棍(3)与长方体木条在长度方向平行并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两端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2)长度相等,所述海绵条粘贴于所述长方体木条沿长度方向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木条(I)和所述海绵条⑵的总高度大于琴弦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总高度约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木条(I)宽度为1cm, 长度为9c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条小棍(3)凸出所述长方体木条⑴的两端的长度相同,为1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琵琶弱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木条(1)、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上的海绵条(2)以及两个细长条小棍(3),所述两个细长条小棍(3)固定在长方体木条的端面上,且所述细长条小棍(3)与长方体木条在长度方向平行并在所述长方体木条两端凸出。该琵琶弱音器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琴弦在弱音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G10D3/14GK202736463SQ2012204484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刘冰 申请人:刘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