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袖珍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袖珍箫,属于乐器领域。
背景技术:
箫笛,由于选材和制作工艺方面的讲究,其音色松、脆、圆、亮,但因其较为复杂而难以使很多没基础的人演奏,甚至难以吹响,从而使得箫笛的出色音色只能在较少的时候能被大众所听到。而且由于箫笛一般较长,不便于随身携带,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袖珍箫,该袖珍箫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易于学习与吹奏,且有着传统箫的出色音色。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袖珍箫,包括箫体、吹口、出音孔、发音孔,箫体一端为吹奏端,上有吹口 ;箫体上与吹口相对一侧距吹奏端30-50mm处开有一矩形孔为发音孔;箫体上与吹口同侧开有出音孔,出音孔数量为5个,分别距吹口距离为145-154mm、167-176mm、195-204mm、218-227mm、281-290mm。所述箫体的材料为竹或硬木。所述箫体量度在O. 06与O. 21之间,且箫体长度小于310mm、大于290mm,内径小于23mm、大于 2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易于学习与吹奏,且有着传统箫的出色音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V-V面剖视图;图中1-箫体,2-吹口,3-出音孔,4-发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袖珍箫,包括箫体1、吹口 2、出音孔3、发音孔4,箫体I 一端为吹奏端,上有吹口 2 ;箫体I上与吹口 2相对一侧距吹奏端30-50mm处开有一矩形孔为发音孔4 ;箫体I上与吹口 2同侧开有出音孔4,出音孔4数量为5个,分别距吹口距离为145-154mm、167-176mm、195-204mm、218-227mm、281-290mm。所述箫体 I 的材料为竹或硬木。所述箫体I量度在O. 06与O. 09之间,且箫体I长度小于310mm、大于290mm,内径小于23mm、大于20_。[0014]量度是物理学名词,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音色和音高)有着重大影响。一般而言,量度越高,音高越低,反之亦然。由于需要音高较低,故量度不可低于O. 06,否则在嘈杂环境中发声会稍显刺耳,缺乏震撼感。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一般采用先选材定内径,然后根据具体需要的量度不同,对箫体I的长度进行截裁。由于本实用新型出音孔3的数量较少,仅为5个,且适当的孔径使得吹奏特定的乐曲非常易学,普通人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即可吹奏,不用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枯燥的训练。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长度低于310_,故而非常便于携带,且一般情况下无需担心被折断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1.ー种袖珍箫,包括箫体(I)、吹ロ(2)、出音孔(3)、发音孔(4),其特征是箫体(I) 一端为吹奏端,上有吹ロ(2);箫体(I)上与吹ロ(2)相对ー侧距吹奏端30-50mm处开有一矩形孔为发音孔(4);箫体(I)上与吹ロ(2)同侧开有出音孔(4),出音孔(4)数量为5个,分别距吹 ロ距离为 145-154mm、167-176mm、195-204mm、218-227mm、281-29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袖珍箫,其特征是所述箫体(I)的材料为竹或硬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袖珍箫,其特征是所述箫体(I)量度在0.06与0. 21之间,且箫体(I)长度小于310mm、大于290mm,内径小于23mm、大于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袖珍箫,包括箫体、吹口、出音孔、发音孔,箫体一端为吹奏端,上有吹口;箫体上与吹口相对一侧距吹奏端30-50mm处开有一矩形孔为发音孔;箫体上与吹口同侧开有出音孔,出音孔数量为5个,分别距吹口距离为145-154mm、167-176mm、195-204mm、218-227mm、281-290mm。所述箫体的材料为竹或硬木。所述箫体量度在0.06与0.21之间,且箫体长度小于310mm、大于290mm,内径小于23mm、大于2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易于学习与吹奏,且有着传统箫的出色音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档编号G10D9/00GK202871279SQ2012204564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姚敦雲 申请人:贵州省玉屏紫气山萧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