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613阅读:3098来源:国知局
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是在现有独弦琴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研制的一种新型电声乐器,琴身似飞机流线形,特征是在琴头部两侧各设一琴轴,在琴面板前部依次设三角琴码和三只琴弦拾音器,在琴头上设琴盔,在琴脊背上设指板箱,指板箱后端设滚动琴码,在琴尾部设摇杆,摇杆下部设拴弦器,用两琴轴和拴弦器和前后两个琴码拴系和支撑两根琴弦,在琴后腰部设音效器箱和音效拾音器,在琴嘴上方设音乐灯塔,在琴身内腔设声电光转换放大装置,设有脚控打击器,能手脚同时配合演奏,可分别或同时演奏高低两个声部,能演奏多种泛音和实音音色及多种打击乐音效,音色丰富厚实颗粒感强,音乐灯光随音乐节奏变化,声光色相映,音乐表现力强。
【专利说明】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
【背景技术】
[0002]独弦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其特点之一:独弦琴是泛音演奏乐器,因演奏时基音(实音)被右手掌侧或小指侧的切弦(轻触琴弦)所抑制,音量很微弱,能听到的主要是泛音;其特点之二:独弦琴是琴弦张力演奏乐器,主要靠拉压琴尾部的摇杆改变琴弦的张力以改变声音的高低来演奏音乐;其特点之三:正因为有以上两个特点,所以独弦琴音色飘渺柔美,独具特色;但古代独弦琴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音量小,故历来难以推广,鲜为人知;近几十年来,很多爱好者对独弦琴进行了研究改良,采用了拾音器、扩音器,音箱等电声设备将声音放大,如同常见的电声乐器电吉它由传统原声木吉它演变而来一样,现有独弦琴也是由传统的原声独弦琴演变而来,虽然未改名为“电独弦琴”,但实际上它应属于电声乐器;广西陈坤鹏老师为使独弦琴外观简洁,便于携带,将一个功放板和一个喇叭置于琴身内腔中,制作了“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2005年4月获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200320131685.0);还有从外观上对独弦琴进行创新的,如龙形、凤形、孔雀形独弦琴等。
[0003]以上改良突出效果是解决了古代独弦琴音量小的致命弱点,陈坤鹏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效果是进一步解决原有独弦琴琴身与扩音设备分体不便携带的缺陷,而各种外观的改良效果则是赋于了独弦琴吉祥、典雅的外在美感,但这些改良都没能解决现有的独弦琴存在的至少四个主要缺陷:一是只有一根弦,一个拾音器,音色单一缺少变化对比,音乐表现力受到限制;二是只有一个琴码,琴弦在琴尾一端直接系于摇杆,拨片拨动琴弦,琴弦发生纵横方向振动,富有弹性的摇杆也随之发生纵横方向振动而消耗掉琴弦的部分振动能量,使声音的音量和余音长度受损,尤其是摇杆的纵向振动使得琴弦有效振动长度随振动改变,致使音高漂移不定,乐音响应速度缓慢,且不清晰稳定;三是演奏时需拉压摇杆,琴码至摇杆系弦点之间的有效振动弦长因拉压动作而随时变化,切点和弹点无法精确定位;四是摇杆大都为简单的弓形,与左手手形吻合性欠佳,不利于左手对摇杆的控制,且容易产生演奏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独弦琴音色单一、乐音响应速度较慢且不清晰稳定、切点弹点难以精确定位、弓形摇杆不利于左手控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外形特征是琴身大致呈流线形形体,各部件呈多层组合结构,主要部件有琴身、摇杆、拴弦器、琴轴、琴弦、三角琴码、滚动琴码、指板箱、音效器箱、琴弦拾音器、音效拾音器、琴盔、脚控打击器、音乐灯塔和声电光转换放大装置;结构主要特征是在琴头两侧各设一根琴轴,琴头上面板前端开两条J形音孔,音孔上方设琴盔,从两音孔之间的琴桥中部起往内侧面板上依次设一个三角琴码和三只琴弦拾音器,在琴脊背上设指板箱,指板箱上面设指板、品格,指板箱后端设滚动琴码,在琴尾部设摇杆,摇杆下部设拴弦器,用拴弦器两端的拴弦柱和两琴轴分别拴系内外两根琴弦,用三角琴码和滚动琴码将琴弦支撑在面板和指板上方,在琴腰部两侧各设一个音效器箱,两音效器箱之间的指板箱内腔设音效拾音器,在内侧音效器箱底板上设打击器,另设一个脚踏键盘通过拉绳控制打击器,在琴嘴上方设音乐灯塔,在琴身内腔设声电光转换放大装置。
[0005]有益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因设有两根琴弦,两根琴弦调为内低外高八度音程关系,能分别弹奏高低两个声部和两声部的八度和声;设有三只琴弦拾音器、两个音效器箱、指板和音品,琴弦和音效器箱上的音效器配合能演奏多种泛音音色和多种实音音色,并能演奏多种噪音音色获得类似锣、鼓、钹和砂棰几种常用打击乐音效;设有脚控打击器,能手脚并用同时演奏;设计用三角琴码和滚动琴码共同支撑琴弦,两琴码之间的有效振动弦长固定不变,弹点切点能精确定位,弹奏的乐音清晰稳定,颗粒感强;设计琴盔罩住出音孔能充分利用琴盔空腔中声波的振动能量和混响效应,使音色更丰富厚实;摇杆根据演奏便利的需要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设计S形主杆和q形支杆组合形状,与左手手形吻合,控杆更便利舒适灵活且不易疲劳;设有音乐灯,演奏时有音乐灯随音乐节奏闪亮彩色灯光,使声光色交融相映;因此本实用新型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比现有独弦琴有更强的音乐表现力和更好的视听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附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腔结构仰视图
[001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装弦门和前底座仰视图
[0013]图7 —图3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部件的局部辅助示意图
[0014]图1—图6:
[0015]图1中:1.音乐灯塔2.琴轴3.琴盔手拧固定螺丝4.三角琴码5.琴盔
6.琴弦拾音器(三只)7.琴弦(两根)8.品格9.指板10.指板箱11..琴身12.内铜管音效器13.打击器14.音效拾音器15.弱音器16.滚动琴码17.摇杆1701.拇指压杆支撑点1702.拉柄1703.拉杆小指支撑点18.拴弦器19.低音喇叭20.后底座21.锂电池22.左声道喇叭组(三只)23.音乐灯驱动板24.音频分频器 25.音频后级功放板 26.音频前级功放板27.右声道喇叭组(三只)28.前底座
[0016]图2中:1101.琴轴躺床29.电源适配器(锂电池充电)插孔30.话筒输入插孔31.线路输入插孔32.音频输出插孔43.外音效器箱
[0017]图3中:A — A琴盔和琴身截图位33.总音量调节旋钮34.话筒音量调节旋钮35.线路音量调节旋钮36.高音调节旋钮37.低音调节旋钮38.音色调档器39.音乐灯开关及亮度调节器40.音乐灯开关指示灯41.电源开关42.电源指示灯43.音效器箱
[0018]图4中:44.指板箱固定螺丝(共三只)45.琴徽(共六个)46.托板47.弹点寻位触点(共六个)48.外铜管音效器49.鼓板音效器12.内铜管音效器
[0019]图5中:50.前底座固定螺杆51.过弦孔52.琴框支撑肋条53.琴盔固定螺帽
[0020]图6中:54.前底座固定螺帽55.装弦门拉孔56.装弦门57.底盖板58.喇叭护网
[0021]图7—图 34:
[0022]图7本实用新型滚动琴码的右视图及压弦杆分解示意图A.本实用新型滚动琴码的右视图其中:1601.压弦杆固定螺丝1602.压条1603.弦栅1604.滚动琴码座侧板 B.本实用新型滚动琴码组件压弦杆的分解示意图其中:1605.压弦橡皮轮1606.轮轴1607.压弦杆
[0023]图8本实用新型滚动琴码的正视图(拆去压弦杆)其中:1608.滑槽1609.码轮1610.码轮轴承 1611.码轮支撑脚
[0024]图9本实用新型的滚动琴码俯视图其中:1612.码轮轴1613.码轮承弦槽1614.过弦槽
[0025]图10本实用新型的滚动琴码仰视图其中:1615.弦栅轴承1616.压弦杆固定螺帽1617.滚动琴码定位卡槽
[0026]图11本实用新型的拴弦器横截面图其中:1801.拴弦柱连接手拧螺丝1802.拴弦器固定螺杆1803.拴弦器横梁1804.拴弦柱1805.拴弦孔1806.皮垫圈1807.拴弦器固定螺帽17.摇杆
[0027]图12本实用新型的琴头局部俯视图(拆去琴盔)其中:1102.J形出音孔1103.琴桥1104.音乐灯塔底座1105.音乐灯插座
[0028]图13本实用新型的琴盔仰视图(拆去滑杆)其中:501.压弦毛毡502.滑槽中隔条503.音效簧片504.音效振钉505.簧片固定螺丝506.手拧调节螺丝
[0029]图14本实用新型的琴盔滑杆仰视图其中:507.滑杆定位边条508.滑杆触弦边条
[0030]图15本实用新型的琴盔滑杆工作原理示意图509.滑杆触弦嘴511.滑槽框(顶边)7.琴弦
[0031]图16本实用新型的琴盔和琴身A — A位截面图其中:510.琴盔空腔511.滑槽框 512.琴盔外壳513.滑槽1106.琴身中空内腔
[0032]图17本实用新型的音效拾音器横截面图其中:1401.环形磁铁1402.线圈
[0033]图18本实用新型的音效拾音器纵截面图其中:1403.盖板1404.钢制簧片1405.固定螺丝1406.线圈线头出孔
[0034]图19本实用新型的音效拾音器组件钢制簧片的俯视图其中:1404.钢制簧片
[0035]图20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铜管音效器外侧安装示意图及音效簧片结构示意图其中:4301.内侧音效器箱外侧侧板4302.铜管音效器固定支点1201.音效簧片1202.音效振钉1203.音效簧片固定螺丝1204.内侧铜管音效器固定螺丝
[0036]图21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铜管音效器内侧安装示意图其中:4303.内侧音效器箱内侧侧板1205.内侧铜管音效器端面1206.支撑弹簧
[0037]图22本实用新型的外侧铜管音效器俯视图其中:4801.砂捶音效部件4802.首效振钉
[0038]图23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铜管音效器俯视图其中:1207.钹音效部件1208.锣音效部件1209.小锣音效部件
[0039]图24本实用新型的打击器结构示意图及击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301.拉绳1302.限位皮垫调节螺丝1303.限位皮垫1304.L形击槌1305.拉绳与击槌连接轴
1306.击槌与支架座连接轴1307.击头1308.击头回位弹簧
[0040]图25本实用新型的打击器俯视图其中:1309.拉绳调节固定栓1310.拉绳固定螺丝1311.打击器支架座
[0041]图26本实用新型的外侧音效器箱内外侧侧板正视图其中:B.外音效箱内侧侧板正视图 C.外音效箱外侧侧板正视图
[0042]图27本实用新型的音乐灯塔分解示意图其中:101.塔柱外壳102.LED灯连接插头103.连接排线104.灯盘105.LED灯珠106.光柱空格107.光柱108.光孔109.塔冠
[0043]图28本实用新型的声电光转换及音频放大装置线路连接示意图其中:31.线路输入插孔 6.琴弦拾音器(三只)38.音色调档器26.音频前级功放板14.音效拾音器30.话筒输入插孔25.音频后级功放板24.音频分频器27.右声道喇叭组(三只)22.左声道喇叭组(三只)19.低音喇叭32.外接音响插孔23.音乐灯驱动板
1.音乐灯28.电源适配器(锂电池充电)插孔21.锂电池41.电源开关42.电源指示灯39.音乐灯开关兼亮度调节器40.音乐灯开关指示灯45.琴徽(共六只指示灯)
[0044]图29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俯视图其中:60.脚踏键盘6001.键台6002.脚踏键
[0045]图30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仰视图其中:6003.拉绳芯6004.纵向滑轮6005.脚踏键与键台连接轴6006.横向滑轮
[0046]图31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前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6007.固定桩6008.固定螺丝
[0047]6009.缓冲弹簧6010.拉绳调节固定栓
[0048]图32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后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6011.键盘支架6012.拉绳压扣6013.压扣固定螺丝6014.拉绳端头固定套6015.拉绳套管6003.拉绳芯
[0049]图33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脚踏键俯视图其中:6002.脚踏键6016.脚踏键键底压绳滑轮
[0050]图34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键盘脚踏键侧视图其中:6002.脚踏键6017.脚踏键连接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1]本实用新型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外形类似飞机流线形形体,整体结构大致由上下三层部件组成,在琴身中空内腔安装声电光转换及音频放大装置。[0052]拴弦器是由一个匚框形横梁和两个方柱体拴弦柱组成,横梁中部用螺丝与摇杆连接,横梁两端用手拧螺丝各连接一个拴弦柱,两拴弦柱内侧边缘纵向开拴弦孔。选优质陈年老竹木材料制作中空的(图16)1106琴身11,装上前后底座28、20 ;在琴头两侧开孔各装一支弦轴2,在琴尾部开孔装摇杆17,在摇杆中部用螺杆(图11)1802和螺帽1807连接拴弦器横梁1803,在连接处用粗糙的皮垫1806保护摇杆17并防止拴弦器滑动,横梁两端用手拧螺丝1801各连接一个四方柱体拴弦柱1804,在两拴弦柱的内侧各开一个拴弦孔1805 ;设两根琴弦7,琴弦的一端分别拴于内外拴弦孔上,另一端分别栓于两支弦轴上,用琴头部的三角琴码和琴尾部的滚动琴码将琴弦支撑在面板和指板上,拧动连接拴弦柱的手拧螺丝还能调节琴弦张力微调音高;因两根琴弦一粗一细分别作为内弦和外弦,音高调为外高内低八度关系,演奏时张力与音高的对应关系难以同步,所以设计拴弦器两端能以拴弦器横梁中间的固定螺杆1802为轴上下转动来调节两端拴弦孔1805到摇杆根部的距离,这样摇杆的同一推拉压动作下两拴弦孔的轨迹为两段同心园弧,如半径不等弧长就不等,两根琴弦改变的张力也就不同,当调到两根琴弦在摇杆的任何推拉动作下改变的音程总是同步时,再拧紧连接螺丝固紧拴弦器;分拨和同拨两根琴弦可以分别演奏高低两个声部和两声部八度和声,分拨某弦时另一根弦也会轻微共振发音,弹高声部时有轻微的低声部声音渗入,弹底声部时有轻微的高声部声音渗入,这种轻微的渗入音不会影响整体音音高但能改变整体音音色,使整体音色更丰满厚实,通过右手手指或掌侧可灵活控制这种渗入音音量的大小以控制音色的细微变化,当音乐不需要这种渗入音时,可用弱音器15来消除。
[0053]在琴背脊部设三角形的指板箱10,指板箱上方设指板9,指板上设品格8和琴徽45,用固定螺丝44将指板箱与琴身连接固定;品格由三十二根品柱组成,按现在通用的十二平均律的半音阶定位,能象吉它一样将琴弦按压到品柱上演奏实音;琴徽用指示灯制作,白天以灯珠为徽标,晚上以灯光为徽标可在无室灯环境下演奏;指板箱尾端设一个突出的滚动琴码座台用以安装滚动琴码16,用滚动琴码座底部的卡槽(图10) 1617卡入琴码座台预设的卡条定位,在滚动琴码座台前端内腔卡入弱音器。
[0054]滚动琴码是在滚动琴码座上安装由成对的承弦部件码轮、轮轴、轴承和成对的压弦部件压弦杆、压弦橡皮轮组成的内外两个独立的承弦、压弦结构单元,两结构单元下部的承弦部件之间留有过弦槽。滚动琴码(图7 —图10)16由下部承弦和上部压弦两个系列部件组成,每个系列又分内外两个独立承弦、压弦结构单元分别为内外弦服务,两个结构单元下部的承弦部件之间留有过弦槽1614,便于在不卸琴弦的情况下装卸滚动琴码;下部承弦系列部件包括侧板1604、轴承1610、码轮轴1612、码轮1609、弦栅1603、弦栅轴承1615和码轮支撑脚1611,承弦系列部件组合功能是以码轮上的承弦槽1613支撑琴弦,码轮可随琴弦的前后移动而滚动以减少磨擦对琴弦的损伤;上部压弦系列部件由压弦杆1607、滑槽1608、压条1602和固定螺丝1601构成,其中压弦杆由弹性滑杆、橡皮轮1605和轮轴1606构成,压弦系列部件组合功能是以橡皮轮从上部压紧码轮外侧部琴弦,橡皮轮可随琴弦前后移动而滚动,保证琴弦在码轮上前后移动顺畅,防止琴弦左右移动而消耗能量和产生杂音。
[0055]摇杆由S形主杆和q形支杆组成,用螺丝将支杆固定在主杆中部。在琴尾部开孔插入摇杆17,在摇杆根部和指板箱下端之间撑入撑条,拧紧撑条上手拧螺丝可牢牢固定摇杆;摇杆用水牛角制作,按人体工学原理将摇杆设计成S形主杆和q形支杆组合形状,q形支杆用螺丝连接在主杆中部,连接处的凹口 1701可作拇指或食指控杆支点,S形的凸起1703为拉杆时小指顶杆支点,q形支杆下部的拉柄1702适合拳式控杆,这种摇杆与左手手形更吻合,左手控杆更灵活舒适,不易产生疲劳。
[0056]琴弦拾音器共设三只,但参数各不相同,依次安装在琴面板前部,其中心位置分别在三角琴码到滚动琴码全长距离的1/25、1/10、1/4中心点再分别往琴头方向移5毫米、8毫米、10毫米处。在琴头上面板前端开两条j形出音孔(图12) 1102,两j形出音孔之间的琴面形成琴桥1103,在琴桥中部安放三角琴码,在靠琴头一边找到三角琴码与码轮之间全长距离1/25、1/10、1/4的中心点,再分别往琴头方向移动五、六、十毫米的地方开三个孔安装三只不同参数的琴弦拾音器6,每只拾音器的两根引线按设计焊接在音色调档器(图28)38不同档位的接线柱上,用音色调档器控制三只琴弦拾音器单个或多个、多个的串联或并联不同组合拾取琴弦振动音,可获得不少于九种不同音色。
[0057]音效拾音器由环形磁铁、线圈、钢制簧片和盖板组成,线圈安装在磁铁环形槽中,簧片用螺丝固定在内磁环上方并略高于线圈铁芯,在外磁环顶部卡入盖板。音效拾音器外面包上一层薄绒布后卡入指板箱后端内腔中,音效拾音器的结构特征(图17-图19)是在一块双环形磁铁1401的环槽内嵌入六个串联的线圈1402,槽壁上开有线圈引线出孔1406,用螺丝1405将钢制黃片1404固定在内磁环上,黃片位直略闻于线圈的铁芯便于黃片振动发音,在外磁环顶部卡入盖板1403以保护簧片,并使内部空间构成密闭的小共鸣腔;音效拾音器能拾取音效器和琴身其他部位的敲击、弹拨、摩擦等发出的微弱音响,放大后能获得类似鼓、锣、钹、砂棰等几种常用打击乐音效。
[0058]内外两侧的音效器箱由鼓板音效器、铜管音效器和支架、箱板组成,支架用螺丝与琴身连接,两块侧板用螺丝与支架连接,两块侧板外方和下方用螺丝连接箱板,两个鼓板音效器分别用螺丝连接在两侧板上方里边,两侧板上方外边分别装盖板和外铜管音效器,其中外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外音效器箱的两侧板上部,内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内音效器箱盖板下方的两侧板中部。两个音效器箱43的两侧侧板内侧里边边缘各固定一根木条作支架,用螺丝将支架连接在琴腰中后部两侧,其中内音效器箱的外侧和底侧的箱板固定在两侧板的外侧和底侧边上,外音效器箱的外侧箱板为弧型(图26),固定在两侧板的弧形侧边上;内外音效器箱分别设鼓板音效器49和铜管音效器12、48,两个鼓板音效器分别用螺丝固定在两侧板上方里边,两侧板上方外边分别安装盖板和外铜管音效器,其中内音效器箱盖板兼作右手托板46,外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外音效器箱的两侧板上部(图26),内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内音效器箱盖板下方的两侧板中部(图20图21);鼓板音效器是在竹板或硬质木板上粘上牛皮制成,敲击鼓板音效器发出轻微的咚咚声类似鼓的音效;铜管音效器是在一段响铜铜管上按设计开沟槽做成不同的振动部件,敲击不同部件能获得不同音响效果,其中内铜管音效器的部件(图20、图23) 1207内壁用螺丝1203固定两片簧片1201,簧片上装有多个振钉1202,敲击能发出的嚓嚓金属声类似钹的音效,部件1208较长,敲击能发出的眶眶金属声类似锣的音效,部件1209独占半边铜管,敲击能发出的铛铛金属声类似小锣的音效;外铜管音效器的部件(图22)4801上装有多个振钉4802,弹拨或敲击能发出沙沙金属声类似砂捶的音效;铜管音效器的铜管两外端1205仅在音效器箱侧板上一个固定支点4302处用螺丝1204固定紧,其他地方都通过弹簧1206与音效器箱侧板4301、4303连接支撑,以利于其振动发音;音效器箱的长度与琴弦的六个弹点位总长相当,以便于右手在弹弦的同时演奏音效器。[0059]脚控打击器由脚踏键盘和打击器组成,脚踏键盘以拉绳连接打击器,脚踏键盘主要部件键台和脚踏键用连接轴连接,键台内支架上装有连接控制拉绳的辅助部件滑轮、调节固定拴、缓冲弹簧和固定桩,打击器由L形击槌、击头和支架座组成,L形击槌以连接轴与支架座连接,击头中心开孔套在击槌前端的滑杆上。打击器13用螺丝固定在内音效器箱内腔底板上,打击器由支架座(图24图25) 1311、L形击槌1304、击头1307组成,用拉绳1301和调节栓子1309、(图31)6010与脚踏键盘连接,拉绳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轴1305连接击槌力端杆,当脚踏下脚踏键6002时,拉绳往外拉动击槌力端杆,拉力通过连接轴1306使击槌击端杆往上翘带动击头往上运动,当击槌力端杆拉到限位皮垫1303处(限位皮垫可通过调节螺丝1302调节位置)时,击槌停止运动,但击头的惯性力使击头仍继续上冲打击音效器,同时击头将套在其中心定位滑杆上的回位弹簧1308往上压,完成打击任务后,弹簧又将击头弹回使之归位,此时脚松开脚踏键,击槌因下部的弹簧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返回到待击状态。
[0060]脚踏键盘(图29 —图34)60由键台6001与脚踏键6002和辅助部件拉绳、滑轮、弹簧和固定拴组成,拉绳由绳芯6003和绳套6015组成,脚踏键下面中部设连接轴孔6017,通过连接轴6005与将键台连接,绳套两端头用金属套头6014套紧加固,套头用压扣6012和螺丝6013固定在键台后侧下部,拉绳芯经两个纵向滑轮6004和一个横向滑轮6006后拴在调节固定拴6010上,调节固定拴连接缓冲弹簧6009 —端,缓冲弹簧另一端用螺丝6008固定在键台前侧下部固定桩6007上,脚踏键两端头下设滑轮6016,滑轮的滑槽压在下面的拉绳芯上,脚掌或后跟前踏后踩都可控制脚踏键演奏。
[0061]琴盔由半球形盔壳、滑槽框、滑杆、音效簧片和调节螺丝组成,滑槽框胶粘在盔壳内壁中部,滑槽框中间隔条将滑槽隔为两个小滑槽,两个小滑槽内分别插入滑杆,音效簧片用螺丝固定在与内弦一侧盔壳壁上,在音效簧片根部平对应的壳壁上安装手拧调节螺丝。在琴头上方设琴盔5,琴盔用葫芦壳或椰子壳等材料制作,琴盔后端设卡槽卡入指板箱前端的卡条固定,前端用手拧螺丝3和嵌在琴头内壁螺帽53固定,琴盔(图13 —图16)颈部下粘有毛毡垫501用以压紧三角琴码外侧部琴弦,防止琴弦在三角琴码上滑动消耗能量和产生杂音;因琴盔罩住j形出音孔,声波在半球形的盔腔510内产生共鸣和混响并作用于琴弦可丰满音色并增长余音;琴盔中部由小木框511和中隔条502构成两个小滑槽513,两小滑槽内分别插入一根牛角滑杆,滑杆前部锯为两边,其外侧边条507卡于槽内定位,内侧边条508顶部做成鸡头形触嘴509,平常触嘴上弹藏于腔内离琴弦有足够距离,当往外拉动滑杆时滑槽框顶部向下挤压触嘴,触嘴就能压住琴弦,此时敲击琴盔或琴弦就会发出如洞中击弦一样清亮空灵的声音,通过滑动滑杆或摇动摇杆可演奏特效音乐;另设两片簧片503并在其前部装上多个振钉504,用螺丝505将簧片固定在滑槽的内弦一侧的盔壁上,在音效簧片根部平对应的壳壁上安装手拧调节螺丝506,根据乐曲节奏需要可用手拧螺丝调近簧片离内弦的距离,这时用力重拨内弦时内弦会撞击簧片发出类似小军鼓的沙沙声音头,力口上内弦的低音,能获得类似小军鼓与贝司同奏的效果。
[0062]琴弦拾音器(图28) 6拾取的音频信号经前级放大电路板26放大后再接后级放大电路板25线路输入端,音效拾音器14拾取的音频信号直接接后级放大电路板话筒输入端;音效拾音器除拾取音效器的打击乐音效外,还可拾取弹奏琴弦时琴声经琴体共振滤波后的共鸣音,通过调节话筒音量可控制这种共鸣音的加入量,能获得多种具有细微音色变化的整体声音和空间混响效果;后级放大电路板设计左右声道和低音三路输出,低音输出接琴尾部的低音喇叭19,左右声道输出经分频器24又分出高中低音三路输出,分别接琴底部左右声道各自的喇叭组22、27,声音的不同频段都有均衡的响应。
[0063]琴颈底部用支撑肋条52支撑固定琴身的两侧板,在底板57喇叭口处开出音孔并装护网58,琴头下部的装弦门56卡于琴嘴与支撑肋条之间固定,前底座用螺帽54与琴嘴下的螺杆50连接固定,装弦时将琴身侧躺,从拉孔55拉出装弦门,卸下前底座即可轻松将琴弦插入琴轴拴弦孔装弦;琴轴设计为内段和外段两段,外段以连接轴为支点折叠可立可躺,在琴头部琴轴孔旁边预留有琴轴躺床1101,琴轴躺位时更方便琴的装箱携带。
[0064]音乐灯塔由塔柱外壳、灯盘、LED灯珠、光柱、塔冠组成,灯盘上开若干孔插入若干LED灯珠,光柱上纵向开若干光孔,灯盘和光柱胶粘在塔柱外壳内壁上,塔冠由若干半透明部件串在一起组成,用其底部的插杆插在塔柱上方光柱中心插孔上。在琴嘴上方设音乐灯塔1,音乐灯塔(图27)由塔柱和塔冠109组成,塔柱由外壳101、灯盘104和光柱107组成,外壳用半透明材料制作,灯盘和光柱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灯盘上开若干孔插入若干LED彩灯珠105,光柱共五节,每节纵向钻有若干光孔108,灯盘和光柱胶粘在塔柱外壳内壁上,塔冠由若干不同造型的半透明部件串在一起组成,塔冠插接在塔柱上方,塔柱外壳插在琴嘴上的灯塔座(图12) 1104上,LED灯盘用排线103和插头102插在灯塔座中的光信号插座1105上;当彩灯上射时光透过光孔,光孔壁发生漫射形成一支支彩色光条,每层光柱之间留下的空格106处则看不到光条,这样五层光柱有夜间远处五层塔楼的视觉效果;音乐强节奏时发出的强光通过光孔照亮五层光柱和塔冠亮出各种造型,音乐弱节奏时又隐去,时隐时现赋于音乐动感。
[0065]两声部独弦琴主要用锂电池21提供纯净电源以获得更纯正的音色,并适应在无市电的环境下演奏,也可以直接用滤波性能较好的电源适配器供电。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由琴身、摇杆、拴弦器、琴轴、琴弦、三角琴码、滚动琴码、指板箱、音效器箱、琴弦拾音器、音效拾音器、琴盔、脚控打击器、音乐灯塔和声电光转换放大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琴头两侧各设一支琴轴,琴头上面板前端开两条J形音孔,音孔上方设琴盔,从两音孔之间的琴桥中部起往内侧面板上依次设一个三角琴码和三只琴弦拾音器,在琴脊背部设指板箱,指板箱上面设指板、品格,指板箱后端设滚动琴码,在琴尾部设摇杆,摇杆下部设拴弦器,设两根琴弦用拴弦器和两支琴轴拴系并用三角琴码和滚动琴码支撑,在琴腰部两侧各设一个音效器箱,两音效器箱之间设音效拾音器,在内侧音效器箱底板上设脚控打击器,在琴嘴上方设音乐灯塔,在琴身内腔设声电光转换放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由S形主杆和q形支杆组成,用螺丝将支杆固定在主杆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拴弦器是由一个匚框形横梁和两个方柱体拴弦柱组成,横梁中部用螺丝与摇杆连接,横梁两端用手拧螺丝各连接一个拴弦柱,两拴弦柱内侧边缘纵向开拴弦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琴码是在滚动琴码座上安装由成对的承弦部件码轮、轮轴、轴承和成对的压弦部件压弦杆、压弦橡皮轮组成的内外两个独立的承弦、压弦结构单元,两结构单元下部的承弦部件之间留有过弦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拾音器共设三只,但参数各不相同,依次安装在琴面板前部,其中心位置分别在三角琴码到滚动琴码全长距离的1/25、1/10、1/4中心点再分别往琴头方向移5毫米、8毫米、10毫米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侧的音效器箱由鼓板音效器、铜管音效器和支架、箱板组成,支架用螺丝与琴身连接,两块侧板用螺丝与支架连接,两块侧板外方和下方用螺丝连接箱板,两个鼓板音效器分别用螺丝连接在两侧板上方里边,两侧板上方外边分别装盖板和外铜管音效器,其中外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外音效器箱的两侧板上部,内铜管音效器用螺丝和弹簧连接在内音效器箱盖板下方的两侧板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效拾音器由环形磁铁、线圈、钢制簧片和盖板组成,线圈安装在磁铁环形槽中,簧片用螺丝固定在内磁环上方并略高于线圈铁芯,在外磁环顶部卡入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盔由半球形盔壳、滑槽框、滑杆、音效簧片和调节螺丝组成,滑槽框胶粘在盔壳内壁中部,滑槽框中间隔条将滑槽隔为两个小滑槽,两个小滑槽内分别插入滑杆,音效簧片用螺丝固定在与内弦一侧盔壳壁上,在音效簧片根部平对应的壳壁上安装手拧调节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控打击器由脚踏键盘和打击器组成,脚踏键盘以拉绳连接打击器,脚踏键盘主要部件键台和脚踏键用连接轴连接,键台内支架上装有连接控制拉绳的辅助部件滑轮、调节固定拴、缓冲弹簧和固定桩,打击器由L形击槌、击头和支架座组成,L形击槌以连接轴与支架座连接,击头中心开孔套在击槌前端的滑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音色多音效带音乐灯的两声部独弦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乐灯塔由塔柱外壳、灯盘、LED灯珠、光柱、塔冠组成,灯盘上开若干孔插入若干LED灯珠,光柱上纵向开若干光 孔,灯盘和光柱胶粘在塔柱外壳内壁上,塔冠由若干半透明部件串在一起组成,用其底部的插杆插在塔柱上方光柱中心插孔上。
【文档编号】G10H1/00GK203480828SQ20132034133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5日
【发明者】龙高潮 申请人:龙高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