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02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该蜂鸣器,包括面壳、电路板主体,面壳内部设有蜂鸣片,蜂鸣片连接有底壳,底壳上设有导针,导针上的导针引脚穿过底壳,导针上的导针弹片使导针的触点压接在蜂鸣片上,底壳的卡位被所述面壳的反扣结构扣合,导针固定在电路板主体上,电路板主体与胶壳或灌封胶水连接;该生产工艺包括:装配蜂鸣器发音体,装配电路板主体,将电路板主体装配到蜂鸣器发音体上,将导针固定在电路板主体上,将胶壳或灌封胶水覆盖在电路板上。本发明使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质量一致性及可控性能好。
【专利说明】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压电式有源蜂鸣器是以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来带动金属片的振动而发声,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目前在世界范围压电式有源蜂鸣器蜂鸣片固定方式大多采用胶水固定方式,蜂鸣片与电路板连接方式采用漆包线、丝包线或导线等焊接连接工艺方式,存在工艺繁琐复杂,质量可控度低,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及无法实现设备化生产等缺陷,且现有的蜂鸣器生产失效率较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3]另外,现有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电路板是不能独立工作输出波音频信号,是通过从蜂鸣片中提取反馈信号形成振荡发出方波音频信号的,其信号频率受蜂鸣片频率影响,频率一致性较差。
[0004]以上问题,值得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上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
[0006]压电式有源蜂鸣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使用压电式蜂鸣器自动装配设备装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
[0008]S2:使用SMT设备装配电路板主体,将PCB板印上锡膏,放到相应的SMT设备贴上电子元部件,再使用回流焊设备焊接PCB上的元部件;
[0009]S3:将完成的电路板主体装配到步骤SI完成蜂鸣器发音体上;
[0010]S4:将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的导针用锡线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主体上;
[0011]S5:将胶壳或灌封胶水覆盖在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内的电路板上,完成装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I具体包括,
[0013]Sll:将底壳、导针、面壳及蜂鸣片分别放入各自供料振动盘内,利用独立的送料振动盘将底壳、导针、面壳按统一排列方向送入设备好待用;
[0014]S12:将底壳送入设备中转盘底壳定位工装内,按顺序完成插针、压针、弯针后成为底座待用;
[0015]S13:面壳被送入设备输送槽内,放入蜂鸣片;
[0016]S13:将底座压入面壳内,直至底壳卡位完全被面壳反扣结构扣合,完成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装配。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的为:电路板主体信号输出孔正对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的两根导针套进去,直至电路板紧紧贴住底壳。
[0018]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包括面壳、电路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内部设有蜂鸣片,蜂鸣片连接有底壳,底壳上设有导针,导针上的导针引脚穿过底壳,导针上的导针弹片使导针的触点压接在蜂鸣片上,底壳的卡位被所述面壳的反扣结构扣合,导针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主体上,所述电路板主体由胶壳或灌封胶水覆盖。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针套在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信号输出孔内。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针与电路板主体通过锡线固定焊接。
[00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不影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电性能前提下,将有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分解成两部分模块化生产,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成为可行,从而彻底解决目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等缺陷,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质量一致性及可控性能好。
[0022]本发明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采用无弓I线连接工艺,独立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采用无焊接、无胶水装配工艺,整体结构设计简约、紧凑,装配简单,产品失效率低。
[0023]本发明使电路板主体不依赖蜂鸣片,在接电后能独立工作输出方波音频信号,通过调节电阻及电容的大小来获得不同频率的方波音频信号,频率偏差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广品I旲块结构不意图;
[0025]图2为本发明结构爆炸图;
[0026]图3为蜂鸣器发音体结构爆炸图;
[0027]图4为蜂鸣器发音体另一角度结构爆炸图;
[0028]图5为底座装配示意图;
[0029]图6为底座结构不意图;
[0030]图7为面壳组件装配示意图;
[0031]图8为面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装配示意图;
[0033]图10为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电路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5]在图中,1、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2、电路板主体;3、胶壳或灌封胶水;4、面壳;5、蜂鸣片;6、导针;7、底壳;8、底座;9、面壳组件;10、导针弹片;11、导针引脚;12、线路板;13、IC集成;14、电阻;15、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7]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及其装配工艺。
[0038]如图1所示,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分为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1、电路板主体2和胶壳或胶水密封3三部分,各个部分的爆炸图如图2-4所示。
[0039]如图5、6所示,底壳7上设有导针6,导针6上的导针引脚11穿过底壳7,导针6和底壳7构成底座8。
[0040]如图7、6所示,面壳4内部设有蜂鸣片5,面壳4和蜂鸣片5构成面壳组件9。
[0041]如图9、10所示,蜂鸣片5连接有底壳7,导针6上的导针弹片10使导针6的触点压接在蜂鸣片5上,底壳7的卡位被面壳4的反扣结构扣合,这样组装形成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
[0042]如图11所示,电路板主体2由线路板12、IC集成13、电阻14、电容15组成。将PCB板印上锡膏,放到相应的SMT设备贴上IC集成13、电阻14、电容15,再使用回流焊设备焊接PCB上的各个元部件,组装形成,这样可以输出不仅限于4000Hz的方波信号。
[0043]现有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电路板是不能独立工作输出波音频信号,是通过从蜂鸣片中提取反馈信号形成振荡发出方波音频信号的,其信号频率受蜂鸣片频率影响,频率一致性较差,而本发明中电路板主体2在接电能独立工作输出方波音频信号,通过调节电阻14及电容15的大小来获得不同频率的方波音频信号,频率偏差较小。
[0044]导针6套在电路板主体2的信号输出孔内,且导针6通过锡线固定焊接在电路板主体2上,电路板主体2由胶壳或灌封胶水3密封覆盖。
[004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针对上述压电式有源蜂鸣器的装配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46]步骤一:使用压电式蜂鸣器自动装配设备装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底壳7、导针6、面壳4及蜂鸣片5分别放入各自供料振盘内,利用独立的送料振动盘将底壳7、导针6、面壳4按统一排列方向送入设备好待用,运行设备时底壳7首先被送入设备中转盘底壳7定位工装内,按顺序完成插针、压针、弯针后成为底座8待用,同时面壳4被送入设备输送槽内,依次放入蜂鸣片5后,将底座8压入面壳组件9内,直至底壳7卡位完全被面壳4反扣结构扣合,完成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装配。底壳7卡位完全被面壳4反扣结构扣合后,对蜂鸣片5形成固定结构压接力,替代原有胶水固定结构。同时导针弹片10与蜂鸣片5存在位差产生压力,使导针6触点紧紧压接在蜂鸣片5上,形成信号传输作用,替代原有的弓I线焊接连接方式。
[0047]步骤二:使用SMT设备装配电路板2主体:将PCB板印上锡膏,放到相应的SMT设备贴上电子元部件,再使用回流焊设备焊接PCB上的元部件。
[0048]步骤三:将步骤二完成的电路板主体2装配到步骤一完成蜂鸣器发音体I上;具体方法为:电路板主体2信号输出孔正对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的两根导针套进去,直至电路板紧紧贴住底壳。
[0049]步骤四:完成步骤三后将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的导针6用锡线焊接固定在电路板2主体上。
[0050]步骤五:用胶壳或胶水密封3覆盖在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内的电路板2。
[0051]底壳7卡位完全被面壳4反扣结构扣合后,对蜂鸣片5形成固定结构压接力,替代原有胶水固定结构。同时导针弹片10与蜂鸣片5存在位差产生压力,使导针6触点紧紧压接在蜂鸣片5上,形成信号传输作用,替代原有的引线焊接连接方式。
[0052]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电磁式有源蜂鸣器模块化装配。
[0053]上述结构及装配工艺使得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0054]1、一个独立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1,由面壳4、蜂鸣片5、导针6及底壳7组成,输入信号频率时能够发出悦耳的响声;
[0055]2、独立的电路板2由线路板12、IC集成13、电阻14、电容15组成,能输出不仅限于4000Hz的方波信号。
[0056]其生产工艺特征为:
[0057]独立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采用无焊接、无胶水装配工艺,可轻松实现设备自动装配生产;
[0058]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与电路板主体2采用无引线连接工艺,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导针引脚11直接插入电路板主体2,使连接装配工艺更方便快捷,质量更可
O
[005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压电式有源蜂鸣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使用压电式蜂鸣器自动装配设备装配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 52:使用SMT设备装配电路板主体(2),将PCB板印上锡膏,放到相应的SMT设备贴上电子元部件,再使用回流焊设备焊接PCB上的元部件; 53:将完成的电路板主体(2)装配到步骤SI完成蜂鸣器发音体(I)上; 54:将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的导针(6)用锡线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主体(2)上; 55:将胶壳或灌封胶水(3)覆盖在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内的电路板(2)上,完成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具体包括, 511:将底壳(7)、导针(6)、面壳(4)及蜂鸣片(5)分别放入各自供料振动盘内,利用独立的送料振动盘将底壳(7)、导针(6)、面壳(4)按统一排列方向送入设备好待用; 512:将底壳(7)送入设备中转盘底壳定位工装内,按顺序完成插针、压针、弯针后成为底座⑶待用; 513:面壳(4)被送入设备输送槽内,放入蜂鸣片(5); 514:将底座(8)压入面壳(4)内,直至底壳(7)卡位完全被面壳(4)反扣结构扣合,完成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I)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的为:电路板主体⑵信号输出孔正对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发音体⑴的两根导针套进去,直至电路板紧紧贴住底壳。
4.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包括面壳(4)、电路板主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壳(4)内部设有蜂鸣片(5),蜂鸣片(5)连接有底壳(7),底壳(7)上设有导针(6),导针(6)上的导针引脚(11)穿过底壳(7),导针(6)上的导针弹片(10)使导针(6)的触点压接在蜂鸣片(5)上,底壳(7)的卡位被所述面壳(4)的反扣结构扣合,导针(6)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主体(2)上,所述电路板主体(2)由胶壳或灌封胶水(3)密封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6)套在所述电路板主体(2)的信号输出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式有源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6)与电路板主体(2)通过锡线固定焊接。
【文档编号】G10K9/125GK104332157SQ20141064842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孙维拔 申请人:深圳市声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