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280阅读:38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



背景技术:

我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古代乐器的种类繁多,竹管乐器是指用竹子制作的各种不同样式的管乐器。我国古代的竹管类乐器十分发达,如葫芦丝、巴乌、箫等,其结构上都采用了乐器竹管作为发音部分。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非常有特点,主要是有一个完整的葫芦、三根乐器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组成,整个葫芦作为气箱,葫芦的底部插入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中间竹管最粗,上边设置有七个音孔,称为主管,两旁是副管,副管上只设置簧片,不开设音孔,用于配合主管发出共鸣的和音。

巴乌,属竹管铜簧乐器,是流行在中国西南地区彝、苗、哈尼等族的单簧吹管乐器,巴乌用乐器竹管制成,有八个指孔(前七后一),在吹口处置一尖舌形铜制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振动簧片发声。巴乌音量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区的人们称它为会说话的乐器。

原始的葫芦丝及巴乌在制作时乐器竹管一般选用天然的紫竹来制作,主要是紫竹具有的天然竹制密度、直径及壁厚都非常适合制作竹制管乐,天然竹材制作的乐器音色会更加完美。但随着竹材被大量的砍伐用于乐器制作,天然竹材越来越稀有,竹管乐器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该乐器竹管主要在葫芦丝、巴乌等乐器上使用,比如可以用作葫芦丝的主管及副管、巴乌的竹管等。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的基材选用4至6年的优质毛竹,选取毛竹的胸径在9.5cm以上,胸径越大越好,将毛竹经截断、开片、粗刨等工艺后粘结组培,按照一定密度将板材热压成型,对毛培进行机加工后制作成竹管,毛竹也是天然竹材,竹粗壮,其供应量大,完全可以满足制作乐器竹管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是由若干竹片层状粘结后制成的圆柱形层状竹管;所述层状竹管的中心为通孔,层状竹管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人造竹节;层状竹管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漆层,漆层的表面设置有PU层;所述层状竹管上设置有装饰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采用毛竹片多层粘结制成方条形的加工原材,再对加工原材进行机械加工,完成乐器竹管的通孔、外圆及竹节的加工,节约了原先制作葫芦丝、巴乌等所用的乐器竹管对紫竹需求,采用供应量较大的毛竹作为原材料,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葫芦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葫芦丝的主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压成型的加工原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巴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葫芦 2、主管 3、副管 4、音孔 5、吹嘴 6、层状竹管 7、 通孔 8、加工原材 9、竹片 10、人造竹节 1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作为具体的实施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乐器竹管制作的葫芦丝包括吹嘴(5)、葫芦(1)及连接在葫芦(1)底部的三根乐器竹管,中间较粗的乐器竹管为葫芦丝的主管(2),位于主管两侧的乐器竹管分别为葫芦丝的两根副管(3),主管(2)上设置有音孔(4);所述主管(2)及副管(3)使用的乐器竹管均为如图3所示的若干竹片层状粘结后组成的加工原材(8)制成的圆柱形的层状竹管(6);所述层状竹管(6)的中心为通孔(7),层状竹管(6)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人造竹节(10);层状竹管(6)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漆层,漆层的表面设置有PU层;所述层状竹管(6)上设置有装饰套管。

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乐器竹管制作的巴乌包括套筒(11)及连接在套筒(11)上的吹嘴(5)和乐器竹管,其中乐器竹管的结构跟上述制作葫芦丝中乐器竹管的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对于加工原材的制作,A、选材:选取6年以上竹龄的毛竹作为基材,并且尽量按竹龄相近、生长环境相近、取用的竹段相同、取用竹壁部位相近的原则选料,作为生产同一批次的加工原料;B、截断:按规格将竹子锯成等长的竹筒;C、开片:将竹段纵剖成片;D、对竹片(9)进行粗刨及精加工,去除竹节、去青去黄,将竹片(9)加工成指定的厚度;E、对竹片(9)进行炭化/脱脂处理;F、竹片纤维在80-90℃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3%,然后在115℃的鼓风干燥箱内,把竹片(9)纤维干燥至含水率为5%;E、涂胶:对竹片(9)进行涂胶处理;F、压制:将固化后的竹片(9)按顺序放入模具内通过压力机压制成方料;然后将方料进行热压,热压采用冷进冷出工艺,热压压力为3.5MPa,热压温度为130℃,按照每2mm 厚度为1.3min来控制热压时间,热压总时间不超过35min,经热压后的方料自然冷却;G、对热压成型方料经过锯边、砂光、接长、拼宽、锯裁等工序制得加工原材。

对于采用加工原材制作乐器竹管的过程,包括对加工原材按长度分割,对分割后的加工原材机加工外圆及通孔,得到层状竹管,在保证一定壁厚的条件下对层状竹管进行机加工,制造出人造竹节;对主管及副管油漆上色,并涂上一层PU层后抛光。

这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不仅适用于葫芦丝、巴乌的制作加工,对于竹管类乐器都同样适用,此结构可以在不影响音效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该结构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前景。

采用毛竹片作为基础材料,原料来源广泛,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强度高,硬度大,几乎不弯曲、不开裂,材质均匀,加工性能好,大大减少了对竹子尤其是紫竹的需求,只要是有一定竹龄的竹子均可作制作加工成加工原材;竹片经过高温干燥处理,使竹材内部的有机物质如糖、淀粉、蛋白质分解变性,使真菌等虫类失去营养源,同时又将竹材中的虫卵、真菌杀死;在加工原材的粘结处理时采用特殊的浸胶工艺,使胶液在竹片中均匀而广泛地渗入,胶合力强而均匀,增强抗应力,这样也使得竹片粘结而成的加工原材稳定性得到提高,机加后制得的竹管不易翘曲、减少表面开裂和出现毛刺的机率,使用范围宽,相关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采用人造竹制作的乐器竹管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