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4058发布日期:2023-02-03 21:0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消音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器。


背景技术:

2.在铸造行业常规的脱蜡工艺中常会用到蒸汽脱蜡釜,蒸汽脱蜡釜一般主要包括内胆、外胆,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内胆内的蒸汽进行排放,由于高温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排放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
3.为了降低排气时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脱蜡釜排气口通常会连接消音管,排气时产生的噪音则可经过外接消音管减弱后传播到外面,但消音管大多采用阻性式消声,这种阻性消音管的降噪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在高温、水蒸汽等工作环境下,内部吸声材料容易失效,整体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消音器仍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的消音器。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1,所述的外管1两端开口分别设有供气流流入的入口管2和供气流流出的出口管3,所述的外管1内设有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隔开且内径大于所述入口管2内径的内管体4,所述的内管体4的一端开口与入口管2连接供气流进入到内管体4内,所述的内管体4上设有多个连通内管体4内腔和外管1内腔使气流从内管体4流出到外管1内的消音孔41。
7.如上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3的内径小于所述外管1的内径。
8.如上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2上设有将外管1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一连接板21,所述的出口管3上设有将外管1另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二连接板31,所述的内管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内侧。
9.如上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音孔41设有多个且沿内管体4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内管体4侧壁上,多个所述的消音孔41组成一排,所述的消音孔41沿内管体4周向均匀设置有多排。
10.如上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2上设有用于连接脱蜡釜排气口的连接螺纹22。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连接脱蜡釜排气口后,气流从入口管进入,噪音从入口管传播内管体内,截面突变,声波由于声阻抗的变化而在内管体内腔中发生发射和干涉现象,噪声能量减小,噪音在内管体里回荡后从消音孔进入外管内腔,截面再次突变,声波在外管内再因发射和干涉而衰减后从出口管出来,使噪声能量再次变小,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
13.2、本实用新型中,出口管的内径小于外管的内径,这样声音不容易出去,从而在外
管内可多反射,进一步提升了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消音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1,外管1两端开口分别设有供气流流入的入口管2和供气流流出的出口管3,外管1内设有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隔开且内径大于所述入口管2内径的内管体4,内管体4的一端开口与入口管2连接供气流进入到内管体4内,内管体4上设有多个连通内管体4内腔和外管1内腔使气流从内管体4流出到外管1内的消音孔41。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连接脱蜡釜排气口后,气流从入口管2进入,噪音从入口管2传播内管体4内,截面突变,声波由于声阻抗的变化而在内管体内腔中发生发射和干涉现象,噪声能量减小,噪音在内管体4里回荡后从消音孔41进入外管1的内腔,截面再次突变,声波在外管1内再因发射和干涉而衰减后从出口管3出来,使噪声能量再次变小,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
19.进一步地,出口管3的内径小于所述外管1的内径,这样声音不容易出去,从而在外管1内可多反射,进一步提升了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20.如图2所示,入口管2上设有将外管1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一连接板21,出口管3上设有将外管1另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二连接板31,内管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内侧。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消音器由四个部件组成,内管体4焊接在第一连接板21上,第一连接板21焊接在外管1一端管口上而将该管口封闭,第二连接板31焊接在外管1另一端管口上而将该管口封闭,组合成一个整体,部件较少,加工方便。
21.如图3所示,消音孔41设有多个且沿内管体4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内管体4侧壁上,多个消音孔41组成一排,消音孔41沿内管体4周向均匀设置有多排。在具体实施中,消音孔41共设有六排,沿内管体4周向均匀分布。
22.本实用新型中,入口管2上设有用于连接脱蜡釜排气口的连接螺纹22,连接螺纹与设备接口的内螺纹匹配。入口管2的外径是设备接口的大小来设定的,但入口管2的内径始终小于内管体4的内径。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1),所述的外管(1)两端开口分别设有供气流流入的入口管(2)和供气流流出的出口管(3),所述的外管(1)内设有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隔开且内径大于所述入口管(2)内径的内管体(4),所述的内管体(4)的一端开口与入口管(2)连接供气流进入到内管体(4)内,所述的内管体(4)上设有多个连通内管体(4)内腔和外管(1)内腔使气流从内管体(4)流出到外管(1)内的消音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3)的内径小于所述外管(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2)上设有将外管(1)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一连接板(21),所述的出口管(3)上设有将外管(1)另一端管口遮盖的第二连接板(31),所述的内管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音孔(41)设有多个且沿内管体(4)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内管体(4)侧壁上,多个所述的消音孔(41)组成一排,所述的消音孔(41)沿内管体(4)周向均匀设置有多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管(2)上设有用于连接脱蜡釜排气口的连接螺纹(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所述的外管两端开口分别设有供气流流入的入口管和供气流流出的出口管,所述的外管内设有外壁与外管内壁间隔开且内径大于所述入口管内径的内管体,所述的内管体的一端开口与入口管连接供气流进入到内管体内,所述的内管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内管体内腔和外管内腔使气流从内管体流出到外管内的消音孔。噪音从入口管进入内管体内,截面突变,声波由于声阻抗的变化而在内管体内腔中发生发射和干涉现象,噪声能量减小,噪音在内管体里回荡后从消音孔进入外管内腔,截面再次突变,声波在外管内再因发射和干涉而衰减后从出口管出来,使噪声能量再次变小,结构简单,消音效果好。消音效果好。消音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祺俊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