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8645发布日期:2023-05-14 18:2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声降噪,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常用降噪结构,例如吸声纤维一类的多孔材料,在多雨潮湿下,吸声纤维吸附水后,多孔纤维被水充满,就会大大影响其吸声吸能。

2、一般的基于弱共振单元耦合原理的超构材料,腔体内若是含有积水,就会改变原有声学性能。

3、鉴于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通过对结构的重新设计,能够具备排水性能,使得腔体内不容易产生积水,满足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包括,

4、壳体,具有一内腔;

5、至少一个第一隔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将所述内腔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第一单元腔;

6、排水口,设于所述壳体处且与所述第一单元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排水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或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平齐设置。

7、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具有不与所述第一隔板相交的第一侧板;多个所述排水口处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单元腔的同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应的所述排水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平齐设置。

8、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交设置。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口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11、作为优选,还包括连通口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隔板,

12、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第一单元腔中且将所述第一单元腔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第二单元腔;

13、所述连通口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以实现连通处于同一所述第一单元腔中的所述第二单元腔;所述连通口相对于所述排水口处于所述第一单元腔的另一侧。

14、作为优选,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隔板,

15、所述第三隔板设于所述第二单元腔中且将所述第二单元腔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第三单元腔;

16、所述连通口于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且与所述第三单元腔的位置对应设置;

17、所述第三单元腔处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排水口。

18、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本申请中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通过对结构的重新设计,能够具备较佳的排水性能,使得腔体内不容易产生积水,满足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中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不与所述第一隔板相交的第一侧板;多个所述排水口处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单元腔的同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应的所述排水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交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口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的第二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隔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吸声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包括壳体,具有一内腔;至少一个第一隔板,设于所述内腔中且将所述内腔分割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第一单元腔;排水口,设于所述壳体处且与所述第一单元腔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排水口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隔板的侧壁或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平齐设置;本申请中的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弱共振单元耦合超构,通过对结构的重新设计,能够具备较佳的排水性能,使得腔体内不容易产生积水,满足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中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刘俊江,曹奕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